關鍵的自我介紹
心理學家認為,當人們初次相見時,彼此都有一種要了解對方的願望,都有一種渴望得到尊重的心理。與人初次見面時,及時、準確、簡要的自我介紹,可以滿足他人渴望了解對方的願望,也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一次漂亮的自我介紹,往往能夠成為與人有效溝通的橋梁,我們對一個人的好感、好印象,常常是從這一時刻開始的。
自我介紹的場合
什麼場合需要自我介紹呢? 一般是有陌生人在場,需要介紹自己,方便大家的認識;或者在大型的比較正式的場合,介紹自己以顯示對這個活動的重視和尊重;另外一種場合,就是當別人忘記自己姓名的時候,及時自我介紹是一種體貼和友好的態度。自我介紹的場合要視情形而定,如果都是熟人或在十分熟悉的會議,當然不需要自我介紹了。
抓住好時機
作自我介紹不能隨時隨地隨興進行,抓住一個恰當的時機往往可以事半功倍。在與不相識者相遇,有必要與之接觸時,最好是在對方有空閒,而且情緒較好又有興趣的時候,這樣就不會打擾對方。一般來說,地位低的人應先做介紹,以便讓地位高的人了解自己。也就是說,相對年輕的人,要主動向別人介紹自己,接下來長者再作自我介紹的回應。
自我評價要恰當
自我介紹的基本內容包括姓名以及自我評價兩項要素,在自我介紹時,應一口氣連續報出,給人以完整、幹練的印象,自我評價既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關鍵在於掌握分寸。為此要做到:自識,既要對自己做出準確的評價;自謙,應適當地留有餘地:忌盲目、自我歡噓和虛假誇大,謊話連篇。
身體語言為你加分
曾有一項報告指出,日常的溝通,非語言性的佔了70%,所以自我介紹時,應當適當地注意一下自己的身體語言。如開始進行自我介紹之前,應先向對方點頭致意,得到回應後再向對方介紹自己。在自我介紹過程中,應善於用眼神和表情表達自己的友善,表達關心以及溝通的渴望。這不但令聽眾專心,也可表現自信。
微解釋
需要進行自我介紹的時機多有不同,相應地進行自我介紹時的表達方法和內容便有所不同,我們可以根據置這一點將自我介紹分為五種:
(1)應酬式。
應酬式的自我介紹,適用於某些公共場合和一般性的社交場合,如旅行途中、宴會廳裡、舞場之上、通電話時。它的對象,主要是進行一般接觸的交往對象,其內容一般較為簡潔,往往只包括姓名一項即可。
(2)工作式。
工作式的自我介紹,主要適用於工作之中。它是以工作為自我介紹的中心,因工作而交際,因工作而交友。有時,它也叫公務式的自我介紹。工作式的自我介紹的內容,應當包括本人姓名、供職的單位及其部門、擔負的職務或從事的具體工作等三項,通常缺一不可。
(3)交流式。
交流式的自我介紹,主要適用於社交活動,它是一種刻意尋求與交往對象進一步交流與溝i通,希望對方認識自己、了解自己、與I自己建立聯繫的自我介紹。一般應包括 姓名、工作、籍貫、學歷、興趣以及與1交往對象的某些熟人的關係等。
(4)禮儀式。
禮儀式的自我介紹,適用於講座、報告、演出、慶典、儀式等一些正規而隆重的場合。意在表示對交往對象友好、敬意的自我介紹。內容包含姓名、單位、職務等幾1項,但是還應多加入一些適宜的謙辭、敬語,以示自己禮待交往對象。
(5) 問答式。
問答式的自我介紹,一般適用於應試、 應聘和公務交往。在普通性交際應酬場合中也時有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