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牧騎:讓文藝精品在內蒙古草原上開花結果

2020-12-24 澎湃新聞

自2017年11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給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回信的3年裡,各級烏蘭牧騎以飽滿的熱情、颯爽的英姿一直行進在內蒙古大地上。75支烏蘭牧騎、3500餘名烏蘭牧騎隊員,不論男女老少,不畏嚴寒酷暑,深入農村牧區、走進校園廠礦、登上類車哨卡,為內蒙古人民演出21000餘場次……

西烏珠穆沁旗烏蘭牧騎隊員深入牧區演出。

奈曼旗烏蘭牧騎隊員走進農村演出。

12月18日,為了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激發青年隊員潛力,更好地傳播內蒙古自治區的優秀文化藝術,全區烏蘭牧騎青年骨幹全封閉接受了新媒體運用培訓,旨在讓富有正能量和教育意義的精品力作,藉助網絡新媒體、自媒體,更廣泛地傳揚出去,並深入民心、形成影響。這是我區烏蘭牧騎2020年工作計劃中的最後一項,也是藉助農閒時節為今後發展儲能蓄勢之舉。

全區烏蘭牧騎新媒體運用培訓現場。

實際上,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的統一安排,近3年來,各級各地烏蘭牧騎相繼組織開展了很多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加大投資力度 完善制度法規

人民需要藝術,藝術也需要人民。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後,特別是老一輩烏蘭牧騎人,其信念更加堅定了。他們號召年輕一代奮發圖強,緊跟自治區全面發展的步伐,充分發揚優良傳統,紮根沃土,努力推動文藝創新,創作出一系列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文藝作品。在草原人民心中,內蒙古烏蘭牧騎就是一支充滿活力、傳播時代最強音的「紅色文藝輕騎兵」。

決心下的狠,政策先站臺。2017年12月,自治區黨委、政府迅速出臺了《關於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進烏蘭牧騎事業發展的意見》;2019年11月1日,《內蒙古自治區烏蘭牧騎條例》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部專業文藝院團地方性法規;2020年,為紮實推動烏蘭牧騎改革,制定《內蒙古自治區烏蘭牧騎條例實施細則》、重新修訂《內蒙古自治區烏蘭牧騎考核評估管理辦法》、完成上報《內蒙古自治區烏蘭牧騎事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0年)》。可以說,通過3年緊鑼密鼓的研討和發力,內蒙古烏蘭牧騎的職能職責、業務活動、改革發展、動態管理制度,以及分類評估與量化標準都有了強大的政策保障。

3年來,自治區為繁榮烏蘭牧騎事業,設立了全區烏蘭牧騎發展專項經費3040萬元,先後為75支烏蘭牧騎配備了演出大巴車,為32個國貧旗縣配備了演出中巴車。為了實現烏蘭牧騎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化,2019—2020年,全區累計投入1.9億元。

明確創作重點 廣泛交流演出

「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總書記的回信為我們明確了創作定位,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剛寶力道是蘇尼特草原上名聞遐邇的說唱演員,看到總書記回信的當天晚上,他就奮筆疾書,創作出一部牧民喜聞樂見的「好來寶」;哈斯塔娜也感動不已,她根據牧民剪駝毛、搓毛線的場景,含著熱淚創作出獻禮舞蹈《蘇尼特布思貴》。

3年來,根據每支烏蘭牧騎每年必須完成一臺自編自演的、符合烏蘭牧騎的小型多樣的節目要求,廣大文藝創作者緊緊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建黨10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主題,陸續創作出一大批具有鮮明時代特徵、滿足農牧民和基層群眾需求、輕便靈活易於傳播、適合烏蘭牧騎演出的文藝劇(節)目,如歌曲《一路走來》、小品《駐村幹部》、小戲《暖心飯》、舞蹈《白衣築夢》、微影視《有這樣一個村長》、民樂合奏《輕騎兵》等等。

小戲《暖心飯》劇照。

微影視《有這樣一個村長》

《如此攀比》劇照。

《爭當致富星》劇照。

其中,錫林郭勒烏蘭牧騎創排的民族歌舞劇《我的烏蘭牧騎》入選2018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重點扶持十大劇目;內蒙古藝術學院烏蘭牧騎舞蹈班原創舞劇《草原英雄小姐妹》參加2019年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並榮獲文華大獎,實現了內蒙古自治區在該領域獎項零的突破!

舞劇《草原英雄小姐妹》獲文華大獎。

2020年,為了繁榮烏蘭牧騎的創作,各烏蘭牧騎積極聯合社會力量,新增戰勝新冠肺炎疫情復工復產、鄉村振興等主題創作,全區共收穫300餘部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頗有鮮明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優秀藝術作品。

3年來,為了貫徹落實「草原文藝天天演」惠民演出工程,全區烏蘭牧騎不畏嚴寒酷暑,不論男女老少,走進農村、牧區、社區、校園、廠礦、邊防哨卡,每年演出服務不低於7000場次。2018年,全區東、中、西部遴選了8支優秀烏蘭牧騎,在呼和浩特市集中展演24場;在北京航天基地、朱日和基地和邊防部隊、哨所等慰問演出近200場。2019年,全區選取了30支優秀烏蘭牧騎,組成了15對互訪隊伍,按照大跨度、一對一、點對點的方式開展演出交流300餘場;還在阿拉善左旗舉辦了第八屆內蒙古自治區烏蘭牧騎藝術節,期間舉辦了文藝會演、深入基層演出、一專多能比賽、新時代烏蘭牧騎攝影電影展等重點活動,邀請了來自區內及新疆、青海、甘肅、吉林的22支烏蘭牧騎和「一專多能」隊員近1100人參加,惠及各族群眾15萬人次。從2018年至今,巴林右旗烏蘭牧騎等10餘支烏蘭牧騎還在國外進行過文化演出交流活動……

巴林右旗烏蘭牧騎到山東聊城大劇院演出呼麥《女婿》。

巴林右旗烏蘭牧騎赴印度參加對外文化交流演出情景歌舞《草原婚禮》。

2020年6—7月,以「烏蘭牧騎月·一切為了人民」為主題,各烏蘭牧騎圍繞脫貧攻堅「百日行動」,以小分隊形式,在「六進」的基礎上助力文旅融合進景區,演出共計1329場,惠及群眾60餘萬人次。同時,開展文藝創作採風、理論宣講、科普知識、健康義診、貧困幫扶等,為基層群眾宣傳服務輔導900餘次;8—9月,選出16支烏蘭牧騎到對方旗縣與當地烏蘭牧騎交流演出120餘場;9—10月,開展「草原兒女愛祖國、中華民族共團圓」主題文藝宣傳下鄉演出700餘場;10—11月,由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烏蘭牧騎承擔,在福建省、浙江省、安徽省、上海市、江蘇省、山東省、河北省等7個省(市)的14個市巡迴演出14場;11—12月,在赤峰學院舉辦了第二屆全區烏蘭牧騎新人新作比賽,從全區報送的聲樂、舞蹈、器樂、戲曲4個組別、488部作品中評審出98部作品入圍決賽……

不忘傳承保護 創新宣傳方式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更多業態深刻體會到創新發展與轉型升級的重要性。烏蘭牧騎服務也不例外,為了進一步創新形式、拓展服務範圍、提升烏蘭牧騎服務水平,內蒙古出臺了《2020年網上烏蘭牧騎工作方案》。

一是推動網上烏蘭牧騎隊伍建設。各烏蘭牧騎紛紛開設網上烏蘭牧騎服務公共帳號,以歌曲、舞蹈、曲藝等形式,藉助新媒體數字平臺,全面推動疫情防控期間文藝作品創作及宣傳展示工作,截至目前已經創作推出700餘部小型節目和作品。

二是探索開發「網上烏蘭牧騎」PC版網頁和手機版微信H5。

三是建立「烏蘭牧騎之家」。通過「烏蘭牧騎之家」「微課堂」等網絡服務平臺,目前已經為農村、牧區、社區居民提供技能傳授、政策宣傳等服務3000餘次,網上藝術培訓交流700餘場次,開展網絡文藝直播、單項節目演出7000餘場次。

為了擴大宣傳,烏蘭牧騎還在中央電視臺、《中國文化報》、《內蒙古日報》、內蒙古電視臺、學習強國、今日頭條、各地廣播電視臺、烏蘭牧騎微信公眾號等傳統媒體、新媒體和自媒體上,分層次、多角度地宣傳了各地的演出、服務和輔導工作,還專門制訂了「烏蘭牧騎宣傳月」工作方案。

1—5月,除年初深入農村、牧區、社區、校園、軍營進行了500餘場惠民演出外,其餘4個半月的時間,各地烏蘭牧騎的演出活動幾乎全部轉到網上,相繼開展了「3D頂碗舞」「唱起草原的歌」「烏蘭牧騎傳旗」「雲端交響」「烏蘭牧騎的日常」等活動,並利用各類新媒體數字平臺發送、傳播文藝節目、藝術輔導、培訓等1300餘次,瀏覽量擴大到1000萬人次。

雲上烏蘭牧騎

6月17日是烏蘭牧騎成立日,各烏蘭牧騎以文藝演出、入戶慰問的形式,在全區10個現場安排了網絡直播活動,第一次向全國觀眾全景式地展現了我區烏蘭牧騎演出、服務的真實情況。6月21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播出了「內蒙古烏蘭牧騎:紮根生活沃土 一切為了人民」4分鐘專題。

為了大力弘揚烏蘭牧騎的優良傳統,促進新時代烏蘭牧騎事業發展,內蒙古近年來還組織實施了《全區烏蘭牧騎原創經典作品傳承工程》,積極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民間音樂、舞蹈、曲藝保護傳承工作,已經收集、整理、復排了60個節目。

夯實隊伍基礎 強化理論研究

為了夯實烏蘭牧騎這支紅色輕騎兵的隊伍基礎,確保其健康可持續發展,近3年來,全區共舉辦各類業務培訓班15場次:2018年,舉辦了全區烏蘭牧騎隊長培訓班、全區烏蘭牧騎蒙漢語舞臺藝術創作培訓班、全區烏蘭牧騎音樂創作高級研修班和舞蹈編導高級研修班,在錫林郭勒職業學院、鄂爾多斯市的內蒙古民族幼兒師範高等學校和通遼市的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設立了烏蘭牧騎人才培訓基地;2019年,在3個培訓基地分別舉辦了全區烏蘭牧騎民族器樂培訓班、舞蹈編導培訓班、小戲小品表演人才培訓班、舞臺技術培訓班;2018年、2020年分別舉辦了兩屆全區烏蘭牧騎新人新作比賽,以推動烏蘭牧騎不斷出新人新作、提升烏蘭牧騎自編自創水平、促進各烏蘭牧騎間的交流學習。

當然,理論研究方面也不能落下。2017年11月25日,組織召開了全區烏蘭牧騎「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烏蘭牧騎事業發展重要指示精神座談會」,75支烏蘭牧騎的隊長、老中青隊員代表在會上對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進行了深入學習,闡述了各自對烏蘭牧騎事業發展的思考。2018年6月22日,在呼和浩特市召開了「烏蘭牧騎座談會」,11月份在內蒙古藝術研究院舉辦了烏蘭牧騎發展論壇。2019年,舉辦了新時代烏蘭牧騎創新與發展研討會,編輯出版了《烏蘭牧騎回憶錄》《烏蘭牧騎優秀作品選》(歌曲、舞蹈類)等系列叢書,組織啟動了烏蘭牧騎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

為了加強烏蘭牧騎的理論研究工作,2020年11月27——30日,還在呼和浩特市組織舉辦了全區烏蘭牧騎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修班,全區各烏蘭牧騎隊長、指導員150餘人參加。

下一步,內蒙古烏蘭牧騎將結合評估工作,進一步總結烏蘭牧騎典型經驗,督促各地對新時代烏蘭牧騎如何發揮作用進行研究,並形成調研報告,編輯出版《烏蘭牧騎原創經典作品名錄》,目前已徵集獲國家級獎項節目210個,獲自治區級獎項節目1030個;還將編輯出版《烏蘭牧騎之路(下)(1997-2017年)》(歌曲、舞蹈類)。為了保護烏蘭牧騎的智慧財產權,研究人員已將全部申請材料提交到了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

MV視頻 旗幟下的烏蘭牧騎

記者:劉浩

原標題:《烏蘭牧騎:讓文藝精品在內蒙古草原上開花結果》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烏蘭牧騎——草原星光灑滿大地
    在美麗祥和的內蒙古大草原上,活躍著這樣一支隊伍。他們以天為幕布,以地為舞臺,他們走遍了內蒙古的山山水水,他們用歌聲和舞蹈把黨的關懷送到了草原深處,把豐富多彩的文化服務送到了牧民身邊。他們是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被牧民們親切地稱為「瑪奈烏蘭牧騎」,也就是「我們的烏蘭牧騎」。
  • 鄂託克旗烏蘭牧騎:紮根草原 走向世界
    7月15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內蒙古赤峰市松山區興安街道臨潢家園社區考察時指出,烏蘭牧騎很接地氣,群眾喜聞樂見,永遠不會過時。新時代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要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積極支持和推廣直接為基層老百姓服務的文藝活動。
  • 內蒙古高校啟幕烏蘭牧騎主題音樂會:草原音樂輕騎兵在當代傳承
    內蒙古高校啟幕烏蘭牧騎主題音樂會:草原音樂輕騎兵在當代傳承 2019-12-13 21:48:49烏瑤 攝   中新網呼和浩特12月13日電 (奧藍)《神奇的雙合爾山》《都萊》《敖包相會》《十二生肖》……  13日晚,在一曲曲或澎湃激昂或悠揚婉轉的草原音樂旋律中,一場由三支內蒙古草原烏蘭牧騎樂隊帶來的項目成果匯報音樂會在內蒙古藝術學院進行著。
  • 烏蘭圖雅:弘揚烏蘭牧騎精神 做新時代紅色文藝輕騎兵
    在6月17日內蒙古自治區烏蘭牧騎成立日,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和文化及旅遊廳主辦了「烏蘭牧騎月·一切為了人民」主題活動。在活動中,作為新時代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烏蘭圖雅通過新媒體抖音平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演唱了代表作《站在草原望北京》《烏蘭牧騎之戀》帶我們領略了烏蘭牧騎和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的風採。
  • 鄂託克烏蘭牧騎:人民在哪裡,哪裡就是中心
    ■下轉第3版 ■上接第1版 沙日布日都嘎查的大蒙古包裡十分熱鬧,幾百名牧民圍舞臺而坐。在他們中間表演的是一位年輕的烏蘭牧騎隊員,伴隨著歡快動感的節奏,她時而像信馬漫步草原,時而像在擠奶、擀氈,時而像山羊頂角、雄鷹展翅。抖肩、下腰、揚手揉臂,動作優美嫻熟。一曲獨舞表演結束,引來牧民們熱烈鼓掌。「2015年一畢業,我就加入了烏蘭牧騎,我喜歡這份工作。
  • 「網上烏蘭牧騎」與湖北同心「戰疫」草原音樂 為你加油
    為了滿足特殊時期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牽頭,於1月29日發布了《關於利用「網上烏蘭牧騎」進一步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緊急通知》,動員廣大文藝工作者在全區範圍內大力弘揚烏蘭牧騎精神,創新發揮「紅色文藝輕騎兵」作用,在家中創作錄製文藝節目,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有質量的文藝產品。
  • 在周恩來總理倡導下,烏蘭牧騎開始全國巡迴演出活動
    演出結束後,周恩來總理主動上前和烏蘭牧騎代表隊的成員們一一握手,並且下達了一個特別的指示。 指示中,周總理充分肯定了烏蘭牧騎的演出形式和節目水準,並鼓勵烏蘭牧騎走出內蒙古,把精彩的演出帶給全中國的觀眾。
  • 呼斯楞·李德戈景走遍內蒙古千村百場演出,做草原最美文藝志願者
    大力弘揚烏蘭牧騎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由中國文聯文藝志願服務中心、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支持,內蒙古文聯的積極推動下,以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會員、蒙古族青年歌手呼斯楞和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理事、青年舞者李德戈景為主要表演者和講述者的2020-2021呼斯楞李德戈景走遍內蒙古千村百場巡迴演出,聯合各地烏蘭牧騎、文化藝術職能部門、文藝團隊、協會等,走進最基層的嘎查、村、社區、廠礦、哨卡,不對表演場地、節目種類
  • 《愛在內蒙古》男聲專場5月5號唱響呼和浩特 蔣大為、拉蘇榮、烏蘭...
    孟和烏力吉(黃河歌王),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直屬烏蘭牧騎獨唱演員。代表作:《守望相助》、《愛在內蒙古》、《草原上的月光》、《思戀的烏蘭毛都》等。2017年參加《歌從黃河來》獲得全國年度總冠軍,榮獲「黃河歌王」,第一屆全區烏蘭牧騎新人新作聲樂比賽民族唱法組獲得金獎。
  • 「總書記講過的民族團結進步故事」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
    □ 中國民族報編寫組烏蘭牧騎的長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藝術,藝術也需要人民。在新時代,希望你們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大力弘揚烏蘭牧騎的優良傳統,紮根生活沃土,服務牧民群眾,推動文藝創新,努力創作更多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作品,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
  • 大漠深處的文化暖流——陸軍某藍軍旅與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開展...
    駐守在這裡的陸軍某藍軍旅,與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的文化共建工作,卻依然暖流滾滾。「一方是草原『紅色輕騎兵』,一方是『大漠鐵騎』,一文一武搞文化共建,珠聯璧合,異彩紛呈!」某次交流活動中,烏蘭牧騎隊員的這番話,似乎把歷史縱深和精彩過往一下子拉到當下:1957年,為豐富牧民文化生活,烏蘭牧騎在蘇尼特右旗應運而生,從此,沉寂的草原多了歡聲笑語;2012年,某旅動若風發、揮師大漠,開啟專業化模擬藍軍建設序幕。時空相隔55載,「紅色輕騎兵」和「大漠鐵騎」遇到一起,譜寫出精彩的文化共建篇章。
  • 內蒙古巴林右旗烏蘭牧騎赴臺交流演出好評如潮
    內蒙古巴林右旗烏蘭牧騎赴臺交流演出好評如潮 2016年08月31日 13:2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8月31日呼和浩特訊 日前,赤峰市巴林右旗烏蘭牧騎28名演職人員赴臺參加「成吉思汗大祭典禮」活動,在新北市、苗慄縣、嘉義市巡迴演出3場,並與當地文化團體互動交流。
  • 「科爾沁區烏蘭牧騎原創戰「疫」公益歌曲《春天回來》」
    視頻來源於科爾沁區烏蘭牧騎春天回來作詞:張玉磬作曲:阿古達木演唱:於七妹冬天還在門外白色的雪>春天 春天 春天回來將每扇門打開等待親人回來將每扇門打開等待親人回來詞作者 張玉磬張玉磬:出生於科爾沁草原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內蒙古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科爾沁詩人節發起人兼總策劃,作品散見於各類雜誌及詩歌選本,著有詩集《經過一隻魚的海......》《雲朵屋》,電影劇本《勳章》,兒童音樂劇《藍星星的秘密》。
  • 科爾沁區烏蘭牧騎研討二人轉大戲《奶牛大亨其其格》劇本
    12月16日,內蒙古自治區藝術研究院創作培訓中心主任喬軻,內蒙古藝術劇院編劇圖力古爾,內蒙古自治區烏蘭牧騎學會副秘書長朱洪坤,中華曲協理事、吉林省二人轉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徐小軍,科爾沁區委宣傳部副部長邵學東,科爾沁區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李巖,科爾沁區文化暨契丹遼文化研究會會長李麗等專家學者相聚內蒙古科爾沁區烏蘭牧騎
  • 「小融關注」九原區烏蘭牧騎:群眾的需求在哪裡 我們的舞臺就在哪裡
    九原區烏蘭牧騎隊長祁紅霞說,為了給廣大農牧民群眾帶去通俗易懂的法律知識,讓他們無論生活還是辦事都能更明白,近年來烏蘭牧騎創作了舞臺劇《走出去便是陽光》、小品《全是邪教惹的禍》、對唱《唱唱法治新氣象》、《掃黑除惡順民意》、《唱唱九原普法新氣象》等一系列原創節目,把國家大政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知識與農牧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相融合,在普法宣傳中發揮了烏蘭牧騎的獨特力量。
  • 內蒙古「草原音樂周末——唱響烏審」 專場演出震撼上演……
    12月20日晚,由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內蒙古曲歌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年度《草原音樂周末》演出季「唱響烏審」——烏審旗烏蘭牧騎專場演出在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音樂廳完美落幕
  • 首都保利劇院歲末放歌 草原特色歌舞傾情巨獻
    由內蒙古巴林右旗烏蘭牧騎和西烏珠穆沁旗烏蘭牧騎聯合出演。 烏蘭牧騎作為草原上傳遞黨中央對基層百姓聲音和關切的重要文藝團體,作為「文化興國、文化強國」的踐行者,作為實踐「加強民族團結要創新載體和方式」的主要承載對象。
  • 總書記回信後,這支「文藝輕騎兵」幹勁更足了
    今天刊發第十篇《內蒙古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7月的蘇尼特草原驕陽似火,印著「烏蘭牧騎」四個字的大巴車顛簸在砂石路上,趕往距旗政府所在地136公裡的賽罕烏力吉蘇木額很烏蘇嘎查。我國第一支烏蘭牧騎誕生地——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又下鄉演出了。這是今年的第六十八場演出。
  • 「紅色文藝輕騎兵」演繹草原歡歌
    3月15日晚,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遊廳共同主辦的「春綠隴原」文藝展演《雪山草原蒙古人》專場演出,在蘭州黃河劇院上演。 (記者張鐵梁)  雪山草原蒙古人,多彩最炫民族風。3月15日晚,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遊廳共同主辦的「春綠隴原」文藝展演《雪山草原蒙古人》專場演出,在蘭州黃河劇院上演。在悠揚的馬頭琴聲和豪邁的民族舞蹈相伴中,金城觀眾領略了烏蘭牧騎「紅色文藝輕騎兵」的獨特藝術魅力。
  • 鄂旗烏蘭牧騎隊員榮登榜首!第八屆全區烏蘭牧騎藝術節 「一專多能...
    鄂旗烏蘭牧騎隊員榮登榜首!第八屆全區烏蘭牧騎藝術節 「一專多能」比賽結果出爐 !「一專多能」比賽經過緊張激烈的5天8場比賽,在阿拉善烏蘭牧騎演藝廳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