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圖雅:弘揚烏蘭牧騎精神 做新時代紅色文藝輕騎兵

2020-12-16 光明網

  1957年6月17日,一支熔鑄著革命文化的紅色基因、傳承著民族文化的深沉血脈的綜合文藝隊伍誕生,烏蘭牧騎這面鮮豔的紅色文藝旗幟在祖國北疆冉冉升起。從此,每年的6月17日,就成了每一名烏蘭牧騎隊員銘記的日子。60餘年來,累計行程130餘萬公裡,為農牧民和各族群眾演出服務36萬場次,各族觀眾總數達2.6億人次。時至今日,這個日子已經發展為「烏蘭牧騎月」主題活動。

  烏蘭牧騎月·一切為了人民!

  在6月17日內蒙古自治區烏蘭牧騎成立日,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和文化及旅遊廳主辦了「烏蘭牧騎月·一切為了人民」主題活動。在活動中,作為新時代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烏蘭圖雅通過新媒體抖音平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演唱了代表作《站在草原望北京》《烏蘭牧騎之戀》帶我們領略了烏蘭牧騎和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的風採。

  作為新文藝志願者的代表之一,全國學雷鋒志願服務先進典型「最美志願者」、同時也是興安盟烏蘭牧騎一員,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 ,多年來,烏蘭圖雅始終堅持大力弘揚烏蘭牧騎的優良傳統,紮根生活沃土,服務牧民群眾,多次跟隨中國文聯組織的文藝志願者活動,走基層把歡樂帶給偏遠地區的群眾。推動文藝創新,先後創作出了《套馬杆》《站在草原望北京》《草原兒女心向黨》《點讚新時代》《烏蘭牧騎之戀》《錦繡小康》《阿爾山的姑娘》《我的蒙古馬》《天南地北唱中華》《中華民族一家親》等許多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正能量優秀作品,弘揚中國文化、民族文化、草原文化。

  在烏蘭圖雅數百首作品中,有一首《烏蘭牧騎之戀》是專門唱給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的歌曲。 「迎著烈日走,踏著風雪來,深情的河流也為我澎湃;馬頭琴聲悠揚,牧歌飄天外,一路灑下我們火熱的愛。」烏蘭圖雅這首《烏蘭牧騎之戀》深情唱響草原禮讚,用歌聲表達對烏蘭牧騎的感情,整首作品具有鮮明的草原民族風格和地域文化特色,弘揚了和諧社會所倡導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一部傳播正能量、接地氣的草原讚歌。

  該曲目由良朋作詞、孟文豪作曲。這首歌曲創作的初心就是大力弘揚烏蘭牧騎的優良傳統,鼓勵更多的文藝工作者紮根沃土服務人民。歌曲運用了不少蒙古族文化元素,由從小就受過烏蘭牧騎薰陶的烏蘭圖雅演繹再合適不過了。

  烏蘭圖雅說,「烏蘭牧騎」是她童年的一部分,生長在草原的她,經常和家人看烏蘭牧騎的演出。「那時候人們的文化生活很匱乏,每次看烏蘭牧騎的演出都像過節一樣。」烏蘭圖雅的記憶裡,烏蘭牧騎的隊員們都很親切,能歌善舞、一專多能,他們以天為幕布,以地為舞臺,給牧民送去了寶貴的精神食糧。如今,條件變好了,但烏蘭牧騎的精神沒有變、幹勁沒有變、情懷沒有變。

  「所以這首《烏蘭牧騎之戀》也鼓勵我繼續像烏蘭牧騎學習,把文藝當主業而不是產業,把文藝當正道而不是通道。」烏蘭圖雅說,唱起《烏蘭牧騎之戀》,就會想起家鄉,像烏蘭牧騎以及和他們一樣草原人,想起他們唱著歌、騎著馬,自由自在地草原上奔馳,他們是那樣得樂觀、豁達、堅強、勇敢,他們是那樣地熱愛生活、熱愛草原、熱愛祖國。

  老百姓喜歡的文化產品就是文藝工作者努力的方向。烏蘭圖雅說,大家聽到她的音樂,可能更多的是在廣場上,這幾年她一直致力於創作適合廣場舞的作品,看到人們能夠隨著音樂翩翩起舞、強身健體,自己心裡就特別滿足,很有成就感。受烏蘭牧騎的啟發,秉承著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烏蘭圖雅創辦了自己的民族品牌演唱會「花開四季」,現在累計演出了上百場,走遍國內也走向了海外,像烏蘭牧騎一樣,用自己的方式,努力把最美的歌聲帶給全國人民,讓他們精神上得到愉悅。

[ 責編:楊帆 ]

相關焦點

  • 烏蘭牧騎:讓文藝精品在內蒙古草原上開花結果
    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後,特別是老一輩烏蘭牧騎人,其信念更加堅定了。他們號召年輕一代奮發圖強,緊跟自治區全面發展的步伐,充分發揚優良傳統,紮根沃土,努力推動文藝創新,創作出一系列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文藝作品。在草原人民心中,內蒙古烏蘭牧騎就是一支充滿活力、傳播時代最強音的「紅色文藝輕騎兵」。決心下的狠,政策先站臺。
  • 鄂託克旗烏蘭牧騎:紮根草原 走向世界
    7月15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內蒙古赤峰市松山區興安街道臨潢家園社區考察時指出,烏蘭牧騎很接地氣,群眾喜聞樂見,永遠不會過時。新時代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要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積極支持和推廣直接為基層老百姓服務的文藝活動。
  • 【新時代文明實踐】樹時代文明新風,傳承烏蘭牧騎精神——記北京市文聯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志願服務活動
    為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不斷滿足基層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築牢思想陣地主旨,落實中國文聯部署,打造可複製可推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志願服務模式總體要求,擴大推廣「文藝進萬家 健康你我他」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志願服務項目模式,北京市作為全國五省市試點之一,北京市文聯、北京音樂家協會以習近平總書記給烏蘭牧騎回信三周年為契機,冒雨雪
  • 鄂託克烏蘭牧騎:人民在哪裡,哪裡就是中心
    2017年,他們的大女兒娜米爾汗從上海戲劇學院畢業後,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大城市就業的機會,回到家鄉,加入了鄂託克旗烏蘭牧騎隊伍。如今,他們讀三年級的小女兒,也成為學校裡的『小小烏蘭牧騎』隊員。」鄂託克旗烏蘭牧騎副隊長任建設邊指著牆上隊員們的照片邊介紹,像娜米爾汗這樣有想法、有創作動力的年輕隊員,為基層烏蘭牧騎帶來了更多的活力和動力。
  • 內蒙古高校啟幕烏蘭牧騎主題音樂會:草原音樂輕騎兵在當代傳承
    內蒙古高校啟幕烏蘭牧騎主題音樂會:草原音樂輕騎兵在當代傳承 2019-12-13 21:48:49他們以展示「傳承烏蘭牧騎經典、弘揚烏蘭牧騎精神、培養烏蘭牧騎人才」的初心和使命,多方位展示烏蘭牧騎依託高校資源所形成的傳承成果。  「培訓只有10天,過得非常有意義。這是一個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的過程。像我所指導的雙合爾組合,他們想學習、想吸收新鮮事物的狀態非常有感染力。」指導老師烏尼說道。「我們也希望他們能保持自己傳統的科爾沁風格,堅持排練、堅持現場演出,我相信他們未來會越來越好。」
  • 「網上烏蘭牧騎」與湖北同心「戰疫」草原音樂 為你加油
    為了滿足特殊時期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牽頭,於1月29日發布了《關於利用「網上烏蘭牧騎」進一步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緊急通知》,動員廣大文藝工作者在全區範圍內大力弘揚烏蘭牧騎精神,創新發揮「紅色文藝輕騎兵」作用,在家中創作錄製文藝節目,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有質量的文藝產品。
  • 新時代「紅色文藝輕騎兵」紮根生活沃土 服務人民群眾——2018年...
    新華社北京2月28日電 題:新時代「紅色文藝輕騎兵」紮根生活沃土 服務人民群眾——2018年元旦春節期間開展「文化進萬家」文化文藝小分隊活動綜述  新華社記者王思北  走出小舞臺,奔向大天地。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內蒙古自治區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們回信的重要指示精神,今年元旦、春節期間,中央宣傳文化部門和全國各地開展了2018年「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文藝工作者們踐行著新時代烏蘭牧騎精神,深入祖國各地,紮根生活沃土,服務人民群眾,爭做「紅色文藝輕騎兵」,在寒冬中為全國的基層群眾獻上了一場場溫暖人心的文化文藝演出服務。
  • 烏蘭牧騎——草原星光灑滿大地
    他們是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被牧民們親切地稱為「瑪奈烏蘭牧騎」,也就是「我們的烏蘭牧騎」。不忘初心 紮根草原烏蘭牧騎,蒙語原意為「紅色的嫩芽」,意為紅色文化工作隊,活躍於農村牧區間。1957年誕生在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
  • 總書記回信後,這支「文藝輕騎兵」幹勁更足了
    今天刊發第十篇《內蒙古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7月的蘇尼特草原驕陽似火,印著「烏蘭牧騎」四個字的大巴車顛簸在砂石路上,趕往距旗政府所在地136公裡的賽罕烏力吉蘇木額很烏蘇嘎查。我國第一支烏蘭牧騎誕生地——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又下鄉演出了。這是今年的第六十八場演出。
  • 「總書記講過的民族團結進步故事」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
    □ 中國民族報編寫組烏蘭牧騎的長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藝術,藝術也需要人民。在新時代,希望你們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大力弘揚烏蘭牧騎的優良傳統,紮根生活沃土,服務牧民群眾,推動文藝創新,努力創作更多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作品,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
  • 「紅色文藝輕騎兵」演繹草原歡歌
    3月15日晚,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遊廳共同主辦的「春綠隴原」文藝展演《雪山草原蒙古人》專場演出,在蘭州黃河劇院上演。 (記者張鐵梁)  雪山草原蒙古人,多彩最炫民族風。3月15日晚,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遊廳共同主辦的「春綠隴原」文藝展演《雪山草原蒙古人》專場演出,在蘭州黃河劇院上演。在悠揚的馬頭琴聲和豪邁的民族舞蹈相伴中,金城觀眾領略了烏蘭牧騎「紅色文藝輕騎兵」的獨特藝術魅力。
  • 大漠深處的文化暖流——陸軍某藍軍旅與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開展...
    駐守在這裡的陸軍某藍軍旅,與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的文化共建工作,卻依然暖流滾滾。「一方是草原『紅色輕騎兵』,一方是『大漠鐵騎』,一文一武搞文化共建,珠聯璧合,異彩紛呈!」某次交流活動中,烏蘭牧騎隊員的這番話,似乎把歷史縱深和精彩過往一下子拉到當下:1957年,為豐富牧民文化生活,烏蘭牧騎在蘇尼特右旗應運而生,從此,沉寂的草原多了歡聲笑語;2012年,某旅動若風發、揮師大漠,開啟專業化模擬藍軍建設序幕。時空相隔55載,「紅色輕騎兵」和「大漠鐵騎」遇到一起,譜寫出精彩的文化共建篇章。
  • 「小融關注」九原區烏蘭牧騎:群眾的需求在哪裡 我們的舞臺就在哪裡
    「民生民權有保證,法治建設要發展……怎樣普法做宣傳,烏蘭牧騎挑重擔。」在九原區烏蘭牧騎鏗鏘有力的群口快板聲中,普法宣傳突破「最後一公裡」,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直達農牧民群眾的心底。九原區烏蘭牧騎隊長祁紅霞說,為了給廣大農牧民群眾帶去通俗易懂的法律知識,讓他們無論生活還是辦事都能更明白,近年來烏蘭牧騎創作了舞臺劇《走出去便是陽光》、小品《全是邪教惹的禍》、對唱《唱唱法治新氣象》、《掃黑除惡順民意》、《唱唱九原普法新氣象》等一系列原創節目,把國家大政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知識與農牧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相融合,在普法宣傳中發揮了烏蘭牧騎的獨特力量。
  • 【做文明有禮的首府人】賽罕區騰飛路小學在大召社區開展「小手拉大手 小小烏蘭牧騎」文藝匯演
    為了大力弘揚烏蘭牧騎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更好地帶領「小小烏蘭牧騎」服務群眾,深入開展志願服務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近日,賽罕區騰飛路小學二(3)中隊「小小烏蘭牧騎」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大召社區開展文藝匯演。
  • 本色 紅色 特色
    毛澤東曾經說過,人民生活中本來就帶著文學藝術原料的礦藏,烏蘭牧騎精神的產生來源於草原上深厚的蒙古族傳統文化,傳統的長調、短調、筷子舞、安代舞、馬頭琴等,都為從事烏蘭牧騎創作的同志們提供了創造的源泉,而這也為烏蘭牧騎精神的產生提供了土壤。在20世紀50年代的內蒙古,在黨的領導下烏蘭牧騎應運而生,烏蘭牧騎精神從此生根發芽。到群眾中去,藝術也是需要人民的。
  • 2019玉泉區民俗文化旅遊節烏蘭牧騎專場演出精彩上演
    7月17日,由中共玉泉區委員會、玉泉區人民政府主辦,中共玉泉區委宣傳部、玉泉區文體旅遊廣電局承辦的「2019年玉泉區民俗文化旅遊節烏蘭牧騎專場演出」在大召廣場精彩上演。玉泉區烏蘭牧騎全體演員同臺獻藝,用歡快的歌舞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 草原輕騎兵冬日送溫暖 左中農牧民暖心笑顏放
    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解讀」宣講會現場,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保康鎮達爾罕社區居民趙陶高說道。據了解,此次宣講只是自治區「弘揚烏蘭牧騎精神 到人民中間去」基層綜合志願服務活動的一部分。文化文藝服務是此次志願活動的重頭戲,柔中帶剛的蒙古舞,嘹亮高亢得草原歌曲、宛轉悠揚的馬頭琴...每到一處,烏蘭牧騎帶來的精彩節目感染著每一名觀眾,不少農牧民情不自禁地和著音樂一起唱跳,無處不洋溢著草原民族的熱情和能歌善舞的特徵。
  • 【民族團結進步】土左旗烏蘭夫幼兒園小小烏蘭牧騎開班啦~
    為進一步推動「弘揚烏蘭牧騎精神、到人民中間去」活動的深入開展,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將傳承烏蘭牧騎精神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中,9月16日,旗烏蘭牧騎來到烏蘭夫幼兒園,為全校師生送去了精彩的文藝節目,並與烏蘭夫幼兒園共同舉辦了小小烏蘭牧騎開班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