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現場丨北京一高檔小區連續3年高空墜物 物業:想大修但沒錢

2020-12-13 環京津網

珠江羅馬嘉園小區是一家坐落在北京朝陽北路,毗鄰京廣中心、國貿的,佔地約314畝,有4萬平米的歐式水景園林的高檔小區。但這麼一座緊鄰北京CBD的高檔小區,卻因樓梯破損,樓體外裝飾物脫落,連續3年不斷發生高空墜物現象,讓住在這裡的住戶頭上和心裡都懸著一塊石頭。

3年前曾砸死一六旬業主 如今居民仍反映有高空墜物

曾有媒體報導,2015年12月3日中午,在北京朝陽區珠江羅馬嘉園小區46號樓,20層的兩節護欄,因為出現鏽蝕現象,遇上大風天突然脫落墜下,一名住在該樓的60多歲老人正巧經過,不幸被砸身亡。據當時現場的住戶張先生表示,小區自建成就一直沒有注意到有物業人員對樓體進行修繕。事發前小區的不少樓就已經出現牆皮褪色、脫落屢見不鮮,「高空墜物這已經是第三次了。第一次是在59號樓,樓外牆挺大一塊牆磚掉下來了,下面就是健身器械。第二次在小區的東門,也是牆磚掉了,所幸前兩次都沒砸到人。結果這次就出事了。」

事過3年,記者又一次來到珠江羅馬嘉園小區,這裡分為東、西兩個區,東區樓體基本都在20層以上,每家窗戶都是羅馬式窗沿的設計,上下突出兩層,均未見有破損,但東區北側一片9層樓房,每棟樓頂原本安裝對稱的大圓球和大圓盤,有的卻無故空出一塊,窗沿多有破損和殘缺部分,僅一處樓頂用肉眼看去就能見到5至6處破損脫落的部分,樓體周圍綠地和路邊,也能見到幾塊樓上脫落下來的石塊。

「一颳風下雨,我就害怕會有磚掉下來。」家住15號樓的劉大爺告訴記者,他們是從2004年搬進來的,自從3年前西區護網脫落,老人被砸中身亡後,物業開始對小區進行了「整改工作」,將很多樓頂的裝飾品拆除了。記者也看到,樓頂的邊邊角角出現了很多缺口,裝飾層裡的鋼筋橫七豎八的支稜在外面,且都已經鏽跡斑斑。

「你看見那些破洞沒有?下雨的時候雨水漏進去,跟水簾洞似的。」劉大爺說,這些古羅馬式設計的窗沿,自從被物業拆除了上面的一些「大球」、「圓盤」後,留下了很多裂縫和小洞,雨水很容易漏進去。

記者從二層一處破損的裝飾層看到,所謂古羅馬式設計的窗沿,就是在金屬支架上包裹一層薄薄的石膏,裡面都是中空的。

劉大爺介紹,每逢下雨天,雨水順著裂縫和漏洞就會流到裝飾層裡面,「有的下面有洞,水會漏下來,有的沒洞,水就夾層裡存著。」時間長了石膏被泡爛,就有可能掉下來。有很多裝飾層下面,因為長時間有雨水滲出,原本米白的裝飾物已經被泡成出了一層黑綠色,周圍也出現了一道道裂縫。劉大爺擔心,「那些塌垮裸露的地方人們看到會躲開,最可怕的是那些被雨水泡過地方,裂縫不容易被發現,冷不防的就會掉下來。」而他前不久還聽說,有住戶家得小院頂篷在上個月被掉下來的石膏砸中, 「據說是小院門口一個稱重一百多斤的鋼化夾膠玻璃被砸碎了,如果下面有人,那就麻煩了。」

尷尬丨買房時的「經典設計」 如今成了避之不及的隱患

「以前這裡的環境特別好,有噴泉有花園,還有老年活動站。」住戶李阿姨告訴記者,他們入住小區也有些年了,買房的時候介紹說有個「爵士設計」的長亭,還有噴泉,是義大利設計師的經典設計。李阿姨說,她家有個4歲的小孫女,剛入住時住戶們就經常帶著孩子在長亭周圍玩。就在一年前開始,長亭上面開始往下掉牆皮、石膏渣子,一到下雨天就更嚴重,「像是熱水澆在奶油上,特別恐怖。」李阿姨表示,後來因為怕傷到孩子,就不敢讓孩子再過去了,大人們每每經過,也都躲得遠遠的。

「當時長亭到了實在不能不修的地步了,物業就把那給圍起來了。如今圍了半年,才開始動工翻新。」李阿姨說,就在他家住的那棟樓,下面樓體還有兩個鏤空的設計,最早說是給老年人活動用的,唱唱歌跳跳舞,颳風下雨淋不到,到了夏天也曬不到,「可後來聽說是違建,也不讓用了,但也沒人給個說法。「現在再看那裡,頂篷不知怎麼也有壞了,大塊大塊的木頭、牆皮懸在上面,下雨時候還會漏水。」

採訪中有居民介紹說,在近期小區剛剛對「爵士設計」花園周圍的單元樓進行過一次大修和粉刷。而記者在這些剛修好的樓體周圍的道路上,就看到一塊碎裂的半圓的石膏躺在過道上,周圍行人往來,也都沒人注意。但是仔細查找樓上,目光所及的地方並未發現有明顯破損的情況。

小區的保潔師傅表示,現在這種「碎磚」已經都被拆的差不多了,算是少見的了。前兩年,一旦到了下雨、大風或者冬天下雪凍冰的時候就要格外小心就會有脫落的現象,差不多一周就能撿到三四塊掉下來的石膏,「那個時候我們也不怎麼敢過去,石膏一受潮、一凍,風再一吹,保不齊那塊不結實就下來了。」

說法丨「公共維修基金不夠修」 物業只能緊著危險的先拆

根據這一情況,記者隨後找到物業的陳經理,他告訴記者,這一片樓是老樓,2003年建成的,開發商的保修期早就過了。而且這一片是樣板樓,戶型較大。「一共9層,有的單元每層也就兩家住戶。」經理說,住戶基數少,樓層低,加上早些年收的公共維修基金本來就不多,按照現在的價格來算根本不夠維修的。

物業經理還表示,以前有想過再向樓內住戶徵集一部分維修款,很多都認為已經交過一部分錢了,就不用再交錢,事就不了了之了。

陳經理稱,為了保證安全,物業只能以成本最低的方式進行「排險」,看見哪有破損,感覺有危險,就先拆哪。但陳經理也承認這個方法治標不治本,樓體越拆越破,很多拆除後留下的縫隙漏水造成了更大的安全隱患。

「目前我們領導應該已經在向上提出申請了,但不知道具體能拿到多少維修基金。如果想要大修,那就只能等了,我們也沒有辦法。」於小區中兩處路面上的石膏,他認為是工人在維修時不慎遺撒在路面上的,並非脫落。

支招丨律師:公共維修基金不夠 可以補繳

記者隨後就該小區的困局採訪了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虞春豔律師。虞律師表示表示,珠江羅馬嘉園小區中所涉及住宅的公共部分,應當動用住宅專項維修基金進行維修,即是指專項用於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保修期滿後的維修和更新、改造的資金。

住宅的專項維修基金,是在商品住房在銷售時,購房者與售房單位應當籤定有關維修基金繳交約定。購房者應當按購房款2-3%的比例向售房單位繳交維修基金。物業公司和業主可以先確定小區維修基金的繳存情況,看是否需要補繳。

如一幢樓房或一戶業主的維修資金經使用後,不足首次歸集額的30%時,業委會應提議續籌。續籌金額一般應由業主按所擁有的建築面積比例分攤。續籌資金必須交到維修資金開戶銀行,存入業主明細戶。

如果專項維修資金是按照當時規定繳存的還沒有使用過,但資金餘額不足以一次性覆蓋全部維修費用,也可以先按使用流程提取部分資金確定對部分緊急情況進行維修,觸發餘額不足30%的條款並按以上規定啟動續交程序。但律師建議續交方案中提前請維修單位評估費用,按照業主擁有的建築面積比例分攤費用,計算確定續交的基金數額。

如果物業不積極協調解決,就屬於不按業主的意思履行職責,業主大會或者業委會有權督促,或者催促,也可以解除合同,另聘物業。

攝影報導/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浩雄

相關焦點

  • 銀川發生一起高空墜物事件!這次是鋁塑板,一3歲幼童就在旁邊……
    近日,銀川市發生一起高空墜物事件,一塊約2平方米的鋁塑板從天而降,險些砸中一名3歲女童。不少小區業主表示,近期發生的多起高空墜物事件讓大家十分敏感,對老舊小區的安全問題頗為擔憂。誰來守護市民的「頭頂安全」,成為人們關心的話題。2單元頂樓的鋁塑板已脫落的所剩無幾。
  • 高空墜物砸死人 蕪湖一小區96戶居民成被告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去年10月4日,蕪湖綠地伊頓公館小區發生一起高空墜物事件:一名騎電動車男子被空中墜落的紅磚砸中後腦勺,當場死亡。案發後,受害人家屬一直找不到肇事者,不得不將緊鄰案發地的28號樓一單元(除一樓外)96戶居民及小區物業和開發商作為被告起訴。
  • 深圳高空墜物傷人事件屢禁不止,為哪般?
    砸中女嬰的高墜物來自哪裡?事故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呢?事情還是要追本溯源,回到事發現場,南山區蛇口望海匯景苑小區。該小區共有176戶居民,每層5戶,其中2、3、5、20層是一梯三戶的復室,而事發的區域則疑似是臨街的住戶家洗手間的位置。物業表示監控拍不到事發位置。
  • 暴風雨致小區外牆燈管搖搖欲墜 高空墜物重在預防
    高空墜物被稱為「懸在城市上空的痛」,近日在深圳發生的一起「高空玻璃墜落砸到5歲男童,導致身亡」的報導,又將這一城市巨大隱患推上風口浪尖,引發全民關注。6月23日,城區金穗小區業主劉女士向記者反映稱,由於前一晚暴風雨來襲,導致該小區1號樓外牆的一根亮化燈管其中一頭脫落,整隻燈管在風雨中搖搖欲墜,十分危險。
  • 北京這個小區又現高空墜物
    烏龜掉落的位置正好位於2號樓北側牆根下的一個車位上,距離他所站的位置不足3米,「這要是掉下來砸著人或者車,後果簡直不堪設想。」然而,當李師傅迅速抬頭往樓上看,想找到「肇事者」時,卻一個人影都沒看到。他趕忙報了警,但「肇事者」到目前仍未找到。
  • 濟南一小區一年發生5次高空拋物!沙子、大蒜、玻璃瓶……警方介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國桐沙子、大蒜、玻璃瓶子、垃圾……從2019年7月至今,濟南華山瓏城A區18號樓已經發生了5次高空拋物,掉下來的東西也是五花八門,雖然未造成人員傷亡,但居民早已對此深惡痛絕。目前小區物業加裝了監控,公安部門已經介入調查。
  • 延安龍昌園小區「高樓墜物」隱患兩年得不到解決 修個屋簷咋這麼難?
    近日,有裡友向二三裡資訊反映延安市寶塔區百米大道龍昌園小區屋簷損毀嚴重,原先用角鐵裝修板蓋起來,由於8、9年過去,生鏽腐蝕嚴重,多次險些把人砸到。業主:小區高空墜物,走路都提醒吊膽業主委員會薛主任是這片小區的老住戶,她說:「現在拆成這樣說修了,結果2年多還沒修建,這個重大隱患一直存在著了,你看這下面有好多人一直走了,都吊心掉膽的走路。把屋簷重新修建,總能預防一些高空墜物!保護路人吧!」部分住戶在空調上放置紙箱花盆,沒有屋簷遮擋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 高空墜物、自動門夾人,作為物業或使用方應該注意哪些
    高空墜物砸傷砸死人事件屢屢發生,自動門(自動旋轉門)夾人事故也是頻繁發生。那麼作為物業或使用方應該注意哪些?2019年6月13日上午,深圳福田區一小區發生慘劇,一小男孩在小區內與母親同行時,被從20樓墜落的窗戶砸中。
  • 濟南一小區天降3個啤酒瓶!嫌疑人被依法刑拘
    小區物業公司工作人員說。民警在排查後帶走一個啤酒瓶。針對此次高空墜物,濟南槐蔭區臘山派出所民警於7月18日中午進行了入戶排查。不過,事發居民樓在當天16:28、16:39、17:14再次發生三起高空墜物,墜落物品分別是花生油桶、料酒桶、洗髮露瓶,好在事發時沒有居民路過,沒有導致人員傷亡。這意味著,在一天之內,事發居民樓接連發生了5起高空墜物。
  • 民法典解讀|高空拋物墜物,誰之責?
    高空拋物、墜物現象被稱為「懸在城市上空的痛」,維護公眾「頭頂上的安全」成為社會最關注的話題之一。漫畫製作:楊慧《民法典》關於高空拋物、墜物相關內容的修訂,最大程度體現了《民法典》修訂原則:保持民事法律制度連續、穩定的前提下,採用「創新」與「整合」協調搭配,體現立法的前瞻性和開放性,有效回應時代需求。
  • 深圳墜窗案男童家屬索賠超500萬!防高空墜物,這個小區的做法值得借鑑
    家屬或索賠超500萬連續三天,就賠償方案,被砸男童家屬與小區物業方面先後進行了三輪商討。據深圳特區報報導,17日下午,在第一輪協調會上,男童家屬提出希望參考2018年3月東莞女嬰被高墜蘋果砸傷案賠償。▲掉下來的蘋果瞬間變成了渣,女嬰被診斷為「重型顱腦損傷,頂骨粉碎性凹陷性骨折,創傷性休克……」報導顯示,2018年3月,在莞深交界處的東莞塘廈鎮觀瀾碧桂園小區,3個月大的女嬰被樓上落下的蘋果砸中,最終警方通過提取比對涉事單元住戶生物樣本,最終確定肇事者為家住該棟某單元的一名11歲女童。
  • 一「典」一案:高空墜物砸傷人,民法典有何規定?
    你想得到的、想不到的都有可能「從天而降」這些我們眼中的尋常事物從高空落下極有可能危及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高空拋物、墜物也成為了案情回顧2015年5月11日上午10時左右,阿珍走出封開縣某小區樓下超市的門口時,被樓上住宅的裝修水泥塊砸中頭部和腰部,造成第三腰椎壓縮性骨折,頭皮裂傷,住院32天。公安機關排查後發現,該小區A房的陽臺正對著阿珍被水泥塊砸中的方向,且有裝修鑽孔的痕跡。
  • 從塑料瓶到滅火器,治理高空墜物不能光靠攝像頭,仍需立法跟進
    然而好景不長,僅過了一個月,杭州一小區安裝404個監控難阻高空墜物的消息便登上熱搜。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要想根治高空墜物,未來還有多少路要走,還有多少方式需要嘗試。4號樓是遠見名苑小區幾棟高層建築之一,共有25層,樓外有兩個半開放式的天井,這裡就是居民們反映的高空墜物「重災區」。其中一個天井離樓門處的無障礙通道非常近,每天有很多坐著輪椅、拉著買菜車的老人從無障礙通道緩慢通過,老人們說,經常走著走著,頭頂就有一個東西落下,近在咫尺的那一聲響,令人心驚肉跳。昨天下午,在現場記者看到,天井裡仍有少量的水瓶、酸奶盒等垃圾。
  • 如何防止高空墜物?深圳有代表建議定期檢查窗戶,嚴防墜物傷人
    南都訊 記者張一鎏 通訊員陳杏花 梁天縱「是否可以設置強制檢查制度,讓用了30年的窗戶也能定期『體檢』?」「對蓄意或無意的高空墜物事件,都應有相應的追責機制」......懸在城市高空中的危險如何化解?7月10日,深圳市羅湖區2020年「窗戶安全日」系列活動黨群座談會現場,市、區兩級人大代表表示要強化嚴防墜物傷人常態化治理,強化保障機制,有效減少和遏制高空墜物傷人事件發生。建立機制明確老舊窗戶、樓棟附著物等墜物安全隱患強制排查標準「為什麼用了30年的窗子,居民還在用?」
  • 龍崗荔枝花園現高空墜物,一男子被定型髮膠空瓶砸中 滿臉是血
    原標題:深圳又現高空墜物,一男子城中村被砸滿臉是血南方網2019年11月26日訊 11月26日上午8時30分許,深圳龍崗區南灣街道荔枝花園內發生一起高空墜物傷人事件。一男子被砸受傷送院治療,高墜物疑為一定型髮膠空瓶。
  • 15樓財經 「高空拋物」能實時監測了 北京一小區率先用上智能攝像機
    「18層高的樓,煙盒大小的物體都能監測到,系統會在後臺實時告警,顯示是從哪個窗戶拋物的」,海澱區水清木華園小區的物業經理張晨明告訴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目前,華為好望高空拋物智能攝像機已在小區試點安裝3臺,覆蓋小區80%以上住戶,自從安裝以來尚未再發生類似事件。
  • 深圳又現高空墜物傷人 「天上」飛來洗髮水砸中6個月大女嬰
    同樣是在去年,11月26日,深圳龍崗區南灣街道荔枝花園一男子被高空墜落的空瓶砸傷,導致眼睛受傷失明。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加快,城市中高樓也越建越多,越建越高。高空墜物這個懸在人們頭上的隱患隨之而來。高空墜物的危害有多大?央視記者此前曾到西南交通大學做了高空墜落的殺傷力實驗。
  • 江蘇崑山高空墜物和拆違安全專項整治
    崑山市高空墜物和拆違安全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湧現了一批主動壓實主體責任,積極開展隱患排查整改的企事業單位,在專項治理的過程中,他們用各具特色的典型經驗做法及時消除高空墜物安全隱患,為崑山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安全保障。
  • 汕頭韓江路一小區有人高空墜物,讓市民當場嚇破膽
    市民蔡女士住在韓江路一小區,她的房子帶有一個布置精緻的露臺,是家裡平時休閒的好地方。然而,前天這個露臺卻接連受到紅磚高空「轟炸」,讓蔡女士當場嚇破膽。——蔡女士看到這一情況,讓蔡女士一時錯愕,等回過神後,才想起拍照片發給物業。然而,就在她拍完照片走入房間時,竟然又有幾塊紅磚從天而降,重重地砸到露臺上,蔡女士這次當場嚇到腳軟。想要發照片去詢問物業是怎麼一回事。結果打完電話走進來,還沒有到房裡,又聽到一聲巨響,就看到幾塊紅磚頭從上面掉下來。
  • 1歲女嬰被高空墜物砸死,兇手不僅是那個鐵球......
    ,大部分不是天災,而是人禍今年5月11日,南山區蛇口望海匯景苑小區,發生一起高空墜物事件。盤點近年來層出不窮的高空墜物事件,就會發現,相對於天災來說,更多的是人禍。更無奈的是,有的時候,根本抓不到「真兇」。 2019年5月15日下午,深圳一歲半女孩在小區玩耍時,突然被樓上掉下來的一個未喝完的飲料瓶砸中頭部,當場就頭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