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產於什麼地方?有一個民間傳說講,太遠神帶了三個蛋給自己的女兒,女兒把這三個蛋帶著出嫁,嫁到的那個地方以後出產翡翠,寶石,黃金,這個地方現在在哪裡,就是今天的勐拱一帶。玉石以紅白分明透水者為佳,翡翠色為上品,其名不一,均出勐拱,翡翠產於緬甸北部的勐拱,密支那等地。
由於騰衝靠近密支那,有的人認為騰衝出碧玉,自元代開滇以來,數百年間,產於北緬甸之珠寶玉器瑪瑙琥珀之屬,因交通發達,俞為內地人所注目,商人採集,轉販各處,雲南地當中介,為重要市場,故購賣珠寶玉者,疑雲南為其產地,1885年,英侵佔緬甸,從此翡翠玉產於緬甸成為固定的說法。勐拱現屬緬甸克欽邦,為於勐拱河右岸,曼德勒密支那鐵路由此經過,南距曼德勒492km,東距密支那27km,居民大部分是中緬混血人和撣人後裔。
據《緬甸史》介紹,勐拱城的建立與該地所屬地方產的玉石大有關係,第一個勐拱土司珊龍帕,在公元1215年受封為土司,傳說他從南拱河勐拱河別稱上遊,距今勐拱不遠的地方渡河時,無意在沙灘上發現一塊形狀像鼓一樣的藍玉,驚喜之餘,認為是個好兆頭,於是決定在附近修築城市,並起名勐拱,意思是鼓城,從此,那塊玉就作為傳世珍寶,由歷代土司保存。勐拱物產豐富,除產玉石外,還特產紫膠,稥柏木製用具,古有柏城之譽,特別是翡翠無暇的綠玉,堪稱世界獨有,歷受商人貴達的嚮往,得好玉一件可平地致富,騰衝等地僑民即謀生於此。
皇宮官員,以帽珠,玉雕為顯貴。騰衝晉家園即是元朝太監晉公公採購寶玉的住宿地兒得名。明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雲南鎮守太監錢能,即因索玉不遂諸端興兵。歷史上有大批華僑移住這裡,該地有華僑營建的關帝廟和財神廟。由於華僑從雲南出境開採和販運玉石的關係,過去有人稱勐拱玉石為雲南寶石。勐拱素有玉石之鄉的美稱,市民大多從事玉石開採,加工和製作,勐拱又是琥珀,金樹化石,紅藍寶石的重要產地。勐拱是歷史名稱,現在已以玉石場的帕敢升格為市,遂為產地之主要名稱。
想知道更多珠寶翡翠知識~關注小編~h歡迎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