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高雲看未來

2020-12-23 矽谷動力

  當下,中國雲計算的發展已經步入了嶄新的十年,從概念導入走向了廣泛普及、應用繁榮的新階段。根據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預測,到2020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將達4110億美元。在巨大的蛋糕面前,以阿里云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企業,以華為云為代表的傳統IT企業,和以品高云為代表的ISV獨立軟體企業,構成了國內雲計算市場的三股主要力量,正在賽道進行激烈角逐。
  近日,品高雲周靜在內部論壇發表了一篇雲計算分析文章,對於阿里雲、華為雲等競爭對手進行了一番犀利點評。
  其中,對於阿里雲的整體戰略,她認為,阿里做私有雲,是暗渡陳倉之策,目的是要消滅私有雲。
  「阿里雲的基因是公有雲,做私有雲是策略性的佔坑,是為了接住客戶,最終一定會走向公有雲。」
  在談到阿里雲學華為強調「被集成」時,她認為目前還不夠有誠意:「這個看起來在公有雲上能Work的SaaS集成策略能適用到私有雲市場嗎?私有雲的SaaS?私有雲如何被SI的集成方式呢?沒看出來。」
  而對於另一競爭對手華為雲,周靜則指出,相比過去二十多年的 IT生態是資本主義社會,華為將營造的是一個新的從社會主義到共產主義的社會形態。但是從資本的殘酷競爭性和逐利性的角度,這麼多嗷嗷待哺的生態合作夥伴,再加上盈利要求極高的華為,中國的政企市場是否真的準備好足夠的資金來應付這場饕餮盛宴,要打上一個問號。
  同時,她表示,華為雲還面臨三大問題:
  1. 對雲的本質理解和技術發展路線選擇的戰略決策問題,
  2. 業務能力強於技術能力後的交付問題
  3.公有雲還是私有雲的問題
  在這篇文章中,周靜也對於品高雲的自身戰略進行了深入解讀。她指出,在這場激烈的政企雲市場競爭中,不同於阿里雲、華為雲和一眾既暗暗瞄準了公共雲的方向,又放不下眼前私有雲的收益,明裡支持公私混合,暗裡則時刻準備將用戶拖上公共雲的網際網路公有雲廠商,品高雲會牢牢地紮根在私有雲市場。
  「以私有云為主戰場的品高雲,不會像公有雲廠商或者VMware一樣,只提供虛擬化的管理,或者不得不向公有雲獲取更高級的功能,而僅僅作為公有雲存在的Stack,將隨時被拉上公有雲。品高雲實實在在地支撐企業的傳統業務、企業自身的數據管理以及建設自己的敏捷業務開發能力,同時也具備從容自由地整合和集成各種公共基礎雲、公共服務能力和公共SaaS應用的能力。」
  周靜堅信,只要真正站在客戶側,實現客戶的價值,無論未來公有雲私有雲如何發展,品高雲都會有自己的發展空間。
  以下為周靜文章全文:
  2019年3月21日,春分!
  阿里、華為,現今國內最大的雲猛獸,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在這一天打擂臺,一個在北京、一個在福州——舉辦生態大會,好不熱鬧!
  現場已經不必去了,朋友圈的直播信息量足夠!
  十年阿里雲,再出發將如何?
  阿里雲換帥,行顛掌舵!
  行顛何許人也?從最早淘寶首席架構師,到如今即將一手把控阿里的整個技術體系、達摩院還有阿里雲智能業務三大阿里技術戰略重鎮。此外,阿里雲升級為阿里雲智能,首次由CTO任智能事業群總裁!
  行顛執掌下的阿里雲,將技術作為極致推動力!我來分析一下阿里雲戰略:
  1.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繼續以公共云為主航道發展
  阿里雲的基因是公有雲,目前公有雲排名世界前三,這幾年發展很快,甚至可以說某些方面的獨特的優勢甚至不弱於亞馬遜。
  雲的鼻祖亞馬遜一直是堅定的私有雲反對者,認為私有不叫雲。然而由於中國市場對公有雲接受緩慢,使得阿里雲被迫擁抱專有雲、私有雲交付。
  這幾年阿里雲專有雲的推廣也證明,這雙輪驅動並不太成功,前有數夢使命級戰略合作夥伴的磕磕碰碰做炮灰,後投資Zstack想學微軟Azure Stack似乎在市場也是雷聲大雨點小,碰到的不多。顯然,公有雲的產品模式和服務模式與私有雲差異太大,私有雲個性化程度高,服務成本高。我猜測,阿里在私有雲的經驗教訓應該加強了他們繼續重金砸公有雲的決心。
  個人認為,阿里做私有雲是策略性的佔坑,目的是接住客戶,最終一定會走向公有雲。阿里做私有雲,目的就是消滅私有雲。
  2. 以資料庫和AI能力為主發展全棧能力
  阿里學的是亞馬遜,因此,要想讓廣大企業上雲,企業的傳統資料庫應用是重點,所以從企業級資料庫尤其是Oracle入手。通過MySQL和PostreSQL的生態,切換去IOE中最難的「Oracle」的生態,是捷徑,亞馬遜也是這麼幹的。
  資料庫生態是目前產業界最大的變數,數據是核心資產,如何管好數據資產並發揮價值,是雲最重要的競爭點。阿里雲決心很大,直擊重點,全套資料庫對接。不過企業、生態是否買帳,還要看整個開源世界的發展。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AI雖好,但目前除了圖像、語音、視頻外,其他的還不成氣候,對企業用處不大。
  3. 首次提出被集成,不碰
  阿里的生態被詬病得最多,雖然學亞馬遜架構,但是不按照亞馬遜標準,自成體系。這個特點使得他們在IaaS、PaaS層面基本只能自己做,沒法集成別人的組件,或者說阿里也不打算集成別人的基礎組件。因此,能拿出來的只有SaaS了,阿里表示,基礎的,我都搞定了,剩下一點點行業應用的事,留給你們(生態)吧!
  阿里,確實也有這個自信的本錢!
  但是仍然存有問題,這個看起來在公有雲上能Work的SaaS集成策略能適用到私有雲市場嗎?私有雲的SaaS?私有雲如何被SI的集成方式呢?沒看出來。
  而且這個被集成,看起來不太有誠意。
  4. 零售、金融、政府,阿里雲會重點投入
  朋友圈有些人很疑惑,為什麼阿里會重點投入這三個行業?
  其實很簡單:零售是阿里的核心,線上已經壟斷,線下必須做好護城河。不能給人從線下幹回線上的機會!金融同樣如此!另外,目前看到真正去花錢建雲的主要是金融和政府。一個是花慣了錢,一個是自頂向下,不計成本的花錢!
  所謂重點投入的行業,說白了:因為重要因為有錢,所以要自己玩!
  整個阿里雲的大會,傳遞出的信號,是阿里一直以來的自信!
  技術自信:阿里確實代表了國內雲計算技術的最高水平,在戰略尖端技術尤其是在大規模公有雲的全棧能力上面,基本無敵。
  生態領導力的自信:無論是SI被集成還是ISV被集成,說是「被集成」,怎麼看都是賦能跟我走。
  唯一遮遮掩掩的是公有、私有的發展。不提賦能,學著華為強調被集成,是在向供應商示好,同一天還有華為軍團的生態大會在搶奪代理商——網際網路企業的自信,只有在華為鐵軍面前才會扭捏起來。是啊,華為,從硬體到軟體,都可以讓代理商集成代理賺錢,讓阿里如何能不彎下腰來?!
  華為雲軍團,碾壓式發展勢不可擋?
  華為雲誰掌舵都不重要,大軍團作戰,碾壓式打法!
  管已經全球第一,5G把美國人都嚇得方寸大亂!
  端遇到了最好的時機,賈伯斯逝去8年,蘋果讓位指日可待!加上美國人出了昏招之後,舉國支持,使用華為就是愛國,中國的舉國體制又一次得到證明,也讓美國人越發的害怕!
  就剩下雲了!
  這次的大會,所顯露出來的思想,是華為式的生態建設模式,不當「企鵝」,不做「遊俠」,軍隊式管理的華為,要做成「軍團」式的發展的生態!因此發布「白皮書」一件大事,建設從ICT人才生態、ICT解決方案生態、ICT服務生態和數位化生態商務支撐平臺的「四件小事」。從人才培養、到生態能力建設,從生態合作,到生態協同,看起來畫面非常宏大,簡直令人熱血沸騰。同樣也彰顯了華為領導層的特點:
  如果說過去二十多年,我理解的IT生態是資本主義社會的話,華為將營造一個新的從社會主義到共產主義的社會形態。從資本的殘酷競爭性和逐利性來說,這麼多嗷嗷待哺的生態合作夥伴,再加上盈利要求極高的華為,中國的政企市場是否真的準備好足夠的資金來應付這場饕餮盛宴?華為在電信行業的利潤率,在企業級IT行業內簡直不能直視,中國雲是否能獲得發展的核心基礎,不僅在於技術能力,更是在於中國的行業對於信息化的重視和實實在在的投入。
  不久前,一篇華為自省文發布,《華為雲#聽從你心,無問西東》,由總裁辦電郵,任正非親自籤發,彰顯華為領導層的特點,三省吾身,磊落自信。
  不過,所暴露的就是我多年前所說的華為做雲所面臨的問題:
  1. 對雲的本質理解和技術發展路線選擇的戰略決策問題
  雲的本質是交付信息化能力,交付資源和軟體服務,我一早說過,雖然早期IaaS是核心技術,但隨著技術的發展促進整個IT產業的進化,核心是圍繞企業的應用需求和數據需求,而這些行業需求的複雜性和演進方向正指引著雲的發展方向。而這些,是華為的決策層領袖所不熟悉的。戰略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戰略的影響會在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裡顯示出來,碰到問題,究竟是繼續堅持,等待柳暗花明?還是壯士斷腕,及時掉頭止損?華為11年研發自身的雲,在14年開始全部轉向Openstack,就是一次斷腕,目前紛繁複雜的華為雲、FusionCloud、FCS、FusionSphere,能放出這個文件,恐怕意味著又將有一次斷腕。
  2. 業務能力強於技術能力後的交付問題
  2C熱了很久,終於輪到了2B,品高一直在2B耕耘。2B的最大特點是什麼?就是慢!為什麼慢,因為IT的投資要形成業務價值,要和客戶一起去建設,這個業務模式、管理模式和軟體開發模式的形成需要時間!企業級市場能否能開始複製、產生放大效應是在於是否有真正的標杆和方法論體系,這個標杆是否真正解決開源節流的問題並具有可推廣的方法,企業才會爭相掏出真金白銀去實施。因此,在我看來,目前無論是阿里還是華為,都還沒有真正形成企業級的業務閉環。所謂不碰應用不碰數據,但是是否有合格的合作夥伴在這個平臺上解決了數據問題、應用問題?合作夥伴是否通過平臺的實施,在業務的敏捷度或者成本上都優於傳統架構?如果並沒有達到這個要求,那麼即便目前形成了龐大的合作夥伴軍團,是不是真的有切實可行的方法去解決問題?都還是待確定的,真正懂行的CIO會掂量。因此也如這篇文章中所說,如果目標沒有定義清楚,私有雲賣的越多,包袱越重。那麼,這麼多的產品版本,連自己人都搞不清楚的戰略服務模式,指望著一個白皮書,讓合作夥伴兵團去解決交付問題?恐怕不是一點點難吧!
  3. 公有雲還是私有雲的問題
  從去年開始,華為宣布要做全球五朵雲之一,甚至不避諱運營商的不滿,舉公司之力壓強公有雲,結合文章內容,華為應該在把主力投向公有雲。一來Openstack的全球疲軟,使得決策層困難;二來私有雲的服務要求、版本碎片化使得虎狼軍團也頗感頭痛。看起來亞馬遜從開始就放棄私有雲是對的,然而,中國有中國的國情,中國的有錢人都要私有雲。這也是阿里、華為即便是一心想做公有雲也要遮遮掩掩、含含糊糊的做些私有雲的原因,但是,當前確實沒有標杆證明紛繁複雜的雲能夠成功私有化,這將會使華為這種習慣跟隨戰略的決策更加困難。那麼只有把私有雲,退縮到基礎功能,被合作夥伴集成,這也是跟隨目前國外依然使用以VMware虛擬化為主體的私有方案。至於那個漂亮的願景,那是合作夥伴的事,等儘快拖過這段時間,企業都走向公有雲了,把無縫遷移作為最終方案。
  在任何一個華為看準的領域,對上虎狼之師的壓強式打法,國內任何企業都很難直面,包括阿里!
  因此,華為一旦看中那些能夠高度產品化標準化,有較大利潤、門檻不夠高(研發周期不會太久)的領域,必然屍橫遍野!例如電信網絡(愛立信、朗訊、思科)、移動終端(三星、蘋果)、終端設備(海康、大華)、伺服器設備(HP、Dell)以及存儲設備和軟體(EMC)。
  但是現在,華為的目光投向雲,全政企,非標市場,是否能夠複製輝煌,還需要時間來證明!
  一九年政企市場將高潮迭起,品高雲如何應對?
  前有阿里、華為虎狼之師,後有騰訊、青雲、UCloud後起之勢!加上硬體廠商浪潮、華三,三大運營商電信、聯通、移動,整個中國雲,萬億市場,好個波瀾壯闊的畫面!
  這個大局,品高早已看到,也準備了很久!怎麼應對?不用應對!做好自己即可!
  中國市場的競合關係,將在未來兩三年中產生!找到自己的位置,產品和服務的價值是品高雲的核心價值!
  聚焦私有雲,管好公有雲,實現客戶利益最大化
  不同於阿里雲、華為雲和一眾既暗暗瞄準了公共雲的方向,又放不下眼前私有雲的收益,明裡支持公私混合,暗裡則時刻準備將用戶拖上公共雲的網際網路公有雲廠商,品高根正苗紅,以Amazon的接口為標準,牢牢地紮根在私有雲市場。
  一方面,私有雲瞄準VMware替代,以穩定可靠的業務支撐為第一要務,抓牢國內的私有雲國產化替代,和已有的VMware產品做混合納管的剛性需求,為國內企業的國產化替代浪潮提供最堅實的基礎。而品高雲的自研背景,加上產品化9年的客戶化運行,最大私有集群7000臺物理伺服器多年穩定運行的案例,也基本可以滿足企業級雲建設的需求;
  另一方面,我們堅定地認為未來企業雲應該是混合架構長期存在的。私有雲廠商未來的定位就是客戶的雲集成服務商,不僅要負責自己內部的雲、應用、數據和安全的管理,還要把企業在外部雲使用的資源、服務、數據都要能夠統一的管理,也就是混合雲。這個混合雲,還不僅僅是目前所謂多雲管、雲集成,而是企業在各種雲上的所有數據、應用、身份和訪問等等控制的管理。這個混合雲管理的嘗試,我們也在四五年前就開始做,無論是國信政企的品高雲和VMware私有混合,還是央企招商局集團品高私有雲混合天翼雲、Azure公有雲都很好地實現了客戶的多雲混合戰略。
  因此,我們堅信,只要真正站在客戶側,實現客戶的價值,無論未來公有雲私有雲如何發展,品高雲都會有自己的發展空間。
  共享業務能力,管好數據資產,應用敏捷才是硬道理
  2016年,品高雲發布了國內第一個面向數據資產、數據服務的私有雲數據湖,今年又在品高移動優先的多端協作移動平臺Link的基礎上,發布了獨立的BingoFuse企業服務中臺,這些都是品高十多年來在企業級應用開發上的經驗沉澱,可以說是技術的新瓶裝了企業需求的舊酒。
  以私有云為主戰場的品高雲,不會像公有雲廠商或者VMware一樣,只提供虛擬化的管理,或者不得不向公有雲獲取更高級的功能,而僅僅作為公有雲存在的Stack,將隨時被拉上公有雲。品高雲實實在在地支撐企業的傳統業務、企業自身的數據管理以及建設自己的敏捷業務開發能力,同時也具備從容自由地整合和集成各種公共基礎雲、公共服務能力和公共SaaS應用的能力。
  從一開始我們就知道,做雲的最終目標——從面向核心穩態應用的安全管理到敏態應用的敏捷開發管理,從企業橫向數據流的管理到數據資產的管控和價值發揮——才能知道我們對雲基礎能力的要求是什麼,才能知道我們如何從業務需求、戰略需求甚至政治需求的角度去規劃,才能從規劃開始,一層層一步步地實現。這才是方法論形成的真正路徑,這條路從2015年品高與國藥集團發布的《國藥集團雲2.0》,到招商局集團央企的第一個混合雲,一直還在路上……
  最後,分享一下我們總結的企業轉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中國式方法論:
  企業數字架構轉型的「道法術器」
  道法自然,大道至簡
  無論是雲還是霧,新技術的出現不會替代IT的本質——為業務服務。
  所以,如何實現企業的業務目標,為企業創造價值、連接用戶、節省成本、加強內部協作,這些最基本的業務目標才是基礎,離開了這個基礎,雲毫無意義。
  因此,以始為終,究竟我們的投資是否真的對業務產生了價值,是我們衡量這些一切工作的基礎。
  雲不用炫技,真正的技術在於對企業的價值發揮,這才是正道!
  道生法,因道全法
  有了對業務目標的認識,才有建設目標,才有方法論,才有階段目標,才有建設模式。
  雲還是一個新生事物,不要瞧不起傳統,積累了多少年的SystemArchitecture、Enterprise Architecture,國外的企業上雲,正是由於這些顧問服務產業生態的協作和支持,才能共同描繪上雲的藍圖。
  道生術,以道御術
  道和術的關係,是最具中國特色智慧的。
  老子說:「有道無術,術尚可求也,有術無道,止於術。」
  莊子說:「以道馭術,術必成。離道之術,術必衰。」
  我的理解是,術是建設的關鍵點,捷徑。比方說,領導關注的一個重點,某個時間點上政治取向都是一個快捷路徑。
  比如AI,在目前來說,炙手可熱,凡事不加個智能,好像不足以體現其先進性,在我們真正理解了道,並堅定地走在實現業務目標的路徑上,加上這個術,無疑是錦上添花的,但是如果只有智能,那恐怕就是個Show了。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古聖人一早就看穿眾生想走捷徑的本性,當頭喝止!
  器為道之具象
  最後才是器,基礎雲產品、數據中臺、業務中臺、敏捷前臺,都是器。有了利器則事半功倍!
  BingoCloudOS(V8.X):從2008年研發,2010年2月發布第一個版本,中國第一個自主智慧財產權商用基礎架構雲產品,也是中國唯一一個完全對標亞馬遜標準,能夠共享亞馬遜生態的基礎架構雲。
  BingoLink(V4.X):從2012年研發,2013年在線運營。支持公安等涉密行業私有化和其它行業公司架構混合的多端企業協作平臺。目前超過30萬線上線下企業級付費用戶。
  BingoInsight(V3.X):2015年發布第一個版本,Gartner推薦國內首個私有雲數據湖平臺。支撐存儲計算分離、雲上異構大數據計算平臺,企業級生態數據治理、共享和能力開放。
  BingoCMP(V1.X):整合研發5年的BingoSIP/BingoCOM,面向公私多雲混合運維運營管理平臺。
  BingoFuse(V1.X):品高雲端開發開放平臺,整合開放雲端微服務敏捷開放架構和品高十六年軟體應用開發模板。
  品高作為一個國內最早的私有雲產品提供商,在向一個真正合格的企業級雲服務商努力發展的過程中,是這樣來構建我們的能力棧的:
  首先,我們要有核心的技術能力,要有面向用戶需要的生態集成能力,要有持續服務做苦活累活的準備,還要關注和洞察業界的發展趨勢,幫助客戶規避風險和享受新技術帶來的成果。
  其次,我們需要和合作夥伴一起為客戶提供產品、服務和諮詢,如果不具備生態能力,我們需要學習和賦能我們的合作夥伴。
  也談生態
  至於生態是什麼?天下熙熙,皆為利往。有利則聚,無利則散!
  二十年前做微軟的Partner,深知生態之重要,也深知中國生態之難做!
  一直說微軟是最好的生態,下承硬體廠商,上接SI/ISV服務商,即便如此強悍,在中國的SI/ISV的生態依舊沒有做好。微軟的人都知道,說起搬箱子賣Windows/Office Lisence的Box mover大把,但是我們羨慕的國外能力協同,你在廣闊的海洋中賣平臺產品,我在特定的領域內深耕做服務賣行業產品,大家都能賺錢的確實未曾遇見!為什麼?技術的遷移成本很高,合作夥伴是來賺錢的,不是頂鍋的,技術的能力、延續性、客戶的認同、價值門檻、利益讓渡,都是挑戰。
  中國的雲產業是要過這一關的,到底如何才能過這一關呢?
  遊俠自有遊俠的本事,企鵝也有企鵝的生存之道。我相信每個行業都應該有每個行業的中心!
  最後,如果說品高雲的聲音尚不如網際網路廠商和硬體廠商的話,我希望我們的定位和標識,是更懂企業!
  謝謝大家!

 

免責聲明:
1.本文援引自網際網路,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
2.本文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相關焦點

  • 吉林:「雲上」看吉致吉品
    2020-05-12 第01版:頭版 大 | 中 | 小
  • 品高雲案例 | 新疆農村信用社雲平臺應用與實現
    同時,構建了基於容器,面向雲原生應用的持續交付平臺,從而支撐銀行應用面向未來的架構轉型。從應用類型看,目前主要為常規性應用,但是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未來將會出現更多面向最終用戶及上下遊合作夥伴的網際網路應用的交付需求。(二)雲現狀及規劃在2018年完成統一的基礎設施雲平臺建設後,新疆農信已經有效實現了IT資源的池化管理,雲平臺也承載了很多生產業務。
  • 【地評線】讓更多「雲品」綻彩質量是關鍵
    本次會議由省投資促進局、普洱市政府聯合主辦,共有來自全國各地企業、協會、專家學者等近百名嘉賓參會,暢談合作,共謀發展,為雲品出滇建言獻策。如何讓更多「雲品」綻放光彩?筆者認為,讓更多「雲品」綻放光彩質量是關鍵。  雲南立體的氣候資源,讓國內外很多優質作物品種在這裡找到了適宜生長的土壤。花卉、蔬菜、水果、咖啡……各類高品質的雲品已成為雲南的一張亮麗名片。
  • 品高軟體獲評「特色化軟體實踐人才培養創新示範單位」
    在分論壇「特色化軟體學院人才培養論壇」中,品高軟體獲頒「特色化軟體實踐人才培養創新示範單位」稱號。品高軟體攜手頭歌平臺打造產業界特色化軟硬體技術和平臺生態系統關於品高教育雲品高軟體在高校行業深耕多年,憑藉品高教育雲解決方案,參與了眾多高校客戶上雲的規劃與建設
  • 良品鋪子「雲招聘」6500人 大量高端崗位虛位以待
    最近以首家「雲上市」身份在上交所掛牌的良品鋪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良品鋪子」),響應國家號召,不僅及時復工,更發布6500個崗位的全年招聘計劃,薪資、待遇均未縮水,其中更包括一些百萬年薪、面向全球的「高精尖」崗位。通過線上宣講、視頻面試等「雲招聘」的方式,良品鋪子成為了復工復產、穩崗就業的標杆企業。
  • 一部手機雲品薈多重好物相約「雲上南博會」
    據了解,「一部手機雲品薈」是在雲南省委、省政府指導下,圍繞打好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的工作部署,由雲南省商務廳牽頭,雲品薈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實施建設,面向各類銷售渠道提供雲南名特優產品直供及農產品供應鏈服務的綜合服務平臺
  • 【詩詞鑑賞】十一首詠雲的詩詞,看雲捲雲舒,​靜看流年!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自古以來雲就是文人墨客吟的對象,歌詠雲的文賦不勝枚舉,多有精粹之作。或是"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的物是人非,或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情有獨鍾,或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滿懷豪情,雲帶給我們的不只是輕盈飄逸的美感,更啟迪我們去思考去追尋雲的精神品質。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臥看滿天雲不動,不知雲與我俱東。",心中有塵,自有雲卷,心境坦然,自有雲舒。
  • 品高軟體科創板IPO過會:募資約50%擬用於品高大廈建設遭問詢
    原標題:品高軟體科創板IPO過會:募資約50%擬用於品高大廈建設遭問詢   12月16日,
  • 吳曉波:小米有品是新國貨孵化器 未來5-10年將會孵化超級品牌
    吳曉波在演講中提到,小米有品是現在非常優秀的精選平臺,也是新國貨品牌孵化器,在售商品中很大部分是80後、90後,甚至00後喜歡的新奇產品。他預測,有品上的新品牌將在未來5-10年成為中國的超級品牌,而小米有品就是這些中國新品牌的孵化器。《第一財經》雜誌認為,新國貨,既包括幾經沉浮煥發新生的傳統國貨品牌,更包含近些年崛起的新興國產品牌。
  • 吉致吉品「雲上」看 吉林省亮相雲上2020年中國品牌日活動
    5月10日是中國品牌日,今年的相關活動首次採用線上辦展的方式,與觀眾「雲上」相約。雲上2020年中國品牌日活動在北京、上海設立主會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分會場。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吳靖平出席吉林分會場活動並代表我省在開幕式上做了「品牌建設助推吉林農業高質量發展」主題推介。
  • 吉致吉品「雲」上看
    5月10日是中國品牌日,今年的主題活動採取「雲上」形式舉辦。活動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平臺,運用三維虛擬實境等技術,兼顧電腦和手機終端服務,採用全程在線形式,舉辦雲上中國自主品牌博覽會和2020年中國品牌發展國際論壇。
  • 在線教育異軍突起 優質升學品牌「雲品學堂」迎風騰飛
    作為在線教育的典型平臺,雲品學堂成立於2015年,期間也充斥了磨難、堅韌、抉擇與蛻變等重重因素。終於,在今年也順利迎來了自己升華。或許,我們從「雲品學堂」的成功中能尋覓出在線教育爆發的一些緣由。據悉,「雲品學堂(cedu1688.com)」是重慶校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O2O升學輔導平臺,專業、專注於包含高考(普通學生及藝術生)、中考、小升初在內的升學教育服務。
  • 復盤2016雲創新 我們站在誰的肩上看未來?
    反之,今天的雲計算創新,對於未來的每一次突破,也都會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去年在寫《中國雲力量》這本書的時候,目的不僅僅是盤點2015年的中國雲計算格局,更多的是對雲計算的創新懷有更多的期待,雲計算不僅是商業模式,還應該是商業創新的基石。是的,正如田溯寧在為《中國雲力量》所做的序言中提到,「雲計算的變革核心不僅僅是商業模式和公司經營的變革,更是整個人類社會的變革。」
  • 依賴政府補助和稅收優惠 品高軟體上科創板是為建樓?
    12月16日,廣州市品高軟體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品高軟體」)將科創板上會,公開發行不超過2826.3819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25%。  IPO日報發現,品高軟體的利潤較為依賴政府補助和稅收優惠,且其科創板上市募資的目的之一較令人意外。
  • 不得不看:巴德富20周年雲慶典,感恩更賦能未來
    原標題:不得不看:巴德富20周年雲慶典,感恩更賦能未來疫情環境下,周年慶典可以怎樣舉辦?巴德富給出了它的答案——在2020年即將成為過去式的日子裡,12月27日辦一場雲慶典。「巴德富20周年『雲慶典』創下行業之最,一場以活動規格、活動規模、活動反響為核心的「雲慶典」直播,成為了2020塗料行業不得不看的直播。」有知情人透露道。
  • 華為雲手機是否會成為未來的主流,雲手機應用在哪裡
    這是很好的問題,值得我們深思,雲手機是否會成為未來的主流?我覺得不可能成為主流。我們可以從華為最新推出的華為雲鯤鵬手機看一下首先他有兩個套餐,1.720*1080P解析度、雙核3.5GB內存、10GB存儲規格,售價5950元/月,可發放60臺,2.720*
  • 來雲上農業試驗場,看未來智慧農業長啥樣?
    新華社杭州11月26日電 題:來雲上農業試驗場,看未來智慧農業長啥樣?  新華社記者崔力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24日在浙江烏鎮落下帷幕,在距離大會會址僅10分鐘車程、擁有7000年馬家浜文化的譚家灣遺址公園原址上,譚家灣雲上農業試驗場作為大會新推出的「一館一園一場」之一,以沉浸式體驗和交互式場景生動展示了網際網路和物聯網技術賦予未來農業的全方位變化。
  • 阿里雲表態未來「雲智能」!
    阿里雲的理念貫徹很徹底,堅持自主研發、打造安全穩定的雲。——核心技術的網際網路化我們的未來社會,經濟將與網際網路融合得更加緊密。最大的特徵之一就是企業機構的業務可能都要變成網際網路業務了。那麼核心技術上,阿里雲的對策:構建了應對海量高並發的網際網路分布式架構、下一代資料庫POLARDB、中臺技術、雲原生的產品和能力,通過能力將幫助企業實現核心技術的網際網路化。
  • 首條「新國貨雲品出滇示範街」花落昆明新迎新城
    此次「新國貨雲品出滇示範街」活動得到了雲南報業加油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昆明雲品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昆明朗潤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雲南恆潤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等企業的大力支持。在為期7個月的展銷期間,示範街將以「搭平臺、拓渠道、銷雲品、興三農」為主題,打造「新國貨雲品」特色產品街區,將更多有品質有特色的「雲品」展示在昆明消費者面前。
  • 七鮮助力雲品出滇 北京首家七鮮市集將落地大興大悅春風裡
    「七彩雲南,鮮味生活」市集活動匯集雲南16個州市的特色產品,以及雲南高原特色「八大產業」的商品,市集內雲果、雲廚房、雲文創、雲禮、雲茶、雲南美食小吃等商品分門別類陳列,包括鮮花餅、破酥包等雲南特色美食,蜂蜜、花茶等雲南特產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