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羅大倫 漫畫 | 8歲 編輯 | 雲少
熟地黃,我們簡稱熟地,這藥最道地的產地在河南焦作,就是出壚土懷山藥的那個地方,我去考察懷山藥的時候,看到地裡也種植著很多地黃。古人認為那裡地好,為中土,山藥和地黃等藥都得土氣最厚。所以明代的張景嶽說:「夫地黃產於中州沃土之鄉,得土氣之最濃者也。其色黃,土之色也。其味甘,土之味也。」
這生地黃,經過蒸、曬等工藝之後,就變成了熟地。
古人認為:「熟地,味甘,性溫,沉也,陰中之陽,無毒。入肝腎二經。生血益精,長骨中腦中之髓。」
《本草綱目》認為熟地的功能是:
「填骨髓,長肌肉,生精血。補五臟內傷不足,通血脈,利耳目,黑鬚髮,男子五勞七傷,女子傷中胞漏,經候不調,胎產百病。」
學習中醫這麼多年,我的心得是:在補腎精的藥物中,熟地是當之無愧的老大,其他的藥物,只能配合,除了熟地,沒有藥物能擔此重任。
在滋補肝腎之陰的方劑六味地黃丸裡面,君藥就是熟地;而在溫補腎陽的金匱腎氣丸中,君藥也是熟地,份量都比較重,要的就是它大補腎精的作用。而在歷代的滋補肝腎的方劑中,熟地用的地方更是多不勝數。比如《丹溪心法》中治療陰虛骨蒸潮熱的大補陰丸;《醫方集解》中用來治精血虧虛鬚髮早白的七寶美髯丹;治療肝腎不足,五遲五軟的虎潛丸等等。
而到了明代的時候,出現了兩位醫家,都是道家人物,都特別喜歡用熟地,一位是張景嶽,一位是陳士鐸。
張景嶽在中醫內科領域功勞非常大,寫過《景嶽全書》,他特別擅長用熟地,人送外號「張熟地」,他對熟地的應用,從理論上上升了一個高度;而陳士鐸的醫書裡面,如果您仔細翻翻,就會發現,用熟地的方子佔了很大一部分,對熟地的論述內容之多,甚至超過了張景嶽。我經常用的引火湯,就來自陳士鐸的書中。這兩位醫家,都認為人體腎為根本,腎精充足,方能陰陽調和,因此,於調理陰陽之間,他們將熟地應用得出神入化。
在現代社會,腎精虧虛的情況,更加多見,現在傷精耗精之事很多,人們工作煩勞,到了休息的時間不能休息;雜事繁多,思慮過重,這些情況都會引起腎精的消耗。所以,滋補腎精,是一個必須關注的問題。
所以,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個食療方法,這是廣東人經常用的,叫生熟地煲龍骨。在一般的粵菜館裡,這種靚湯非常常見。
這個湯的做法是這樣的:首先準備好用料,豬龍骨(就是豬脊骨)帶肉的500克;熟地30克,生地20克,蜜棗三個,幹龍眼三個剝皮,生薑五片,鹽少許。
1、先將生薑去皮,將切下的生薑皮和豬龍骨飛水,就是放在開水裡面煮一下,然後撈出。生薑皮扔掉。
2、將熟地和生地先煲半個小時,將去皮的生薑切片,然後下入豬龍骨、生薑片、蜜棗一起煲,最好煲一個小時左右。
3、在快要關火之前十分鐘左右,放入龍眼肉(有的煲湯的方法裡面不放龍眼)。
4、放入少許鹽,調味至自己可以接受。
這樣的,這個生熟地煲龍骨湯就做好了。這個湯,特別適合腎精不足,腎陰不足之人,尤其是在春天的時候,如果感覺自己開始燥熱,心煩,皮膚開始出現各種問題,如果一周裡面,做兩次這個湯喝喝,對身體是非常有好處的。
方子裡面之所以配合了生地,主要是考慮在南方,天氣比較熱,津液損傷,所以會出現傷陰的問題,此時如果能夠生地、熟地相配合,則效果更好。
對於那些陽虛,平時就大便溏洩之人,這個靚湯就不能用了。
如果吃素之人,可以不用豬肉,單獨用熟地煲湯,放點蓮藕山藥,也是可以起到很好的滋補作用的。
這個熟地之妙,一言難盡,這幾天有朋友問我,說她17日開始鼻咽部腫痛,19日加上咳嗽,後來又連及整個頭部腫脹,直到28日開始詢問我。
我當時請她發來舌圖,我看是腎精不足,同時判斷,已經連續十天了,用了清熱解毒的中藥和紅黴素無效,說明正氣不足為主,於是,就開了以熟地為主的引火湯,其中熟地用到九十克之多。她28日當天抓藥,第二天給我來了微信:「羅博士好,昨天中午吃了藥後,鼻咽腫痛已減輕很多,早上起床感覺咽喉有點粘膩的痰,還有點點乾咳,其他都挺好的,今天繼續吃藥。」希望,這位朋友早日恢復健康。
這樣的例子,在張景嶽的書裡有過記載,這樣的上焦火症,是虛火,需要填補腎精,將虛火引下來,這個重任,只有熟地才能擔當啊。
所以,擅長用熟地的陳士鐸這麼誇讚熟地:「真陰之氣非此不生,虛火之焰非此不降。洵(xún)奪命之神品,延齡之妙味也!」
相關文章連結:
《生熟地煲龍骨湯教程》
《熟地山藥湯教程》
《「上火」到底怎麼辦?兼談慢性咽炎的調理》
《春季嚴重的咽喉疼痛怎麼辦?》
《引火湯可以調理上火症狀?》
《這個春天不太平之熟地篇——面癱的治療》
有獎徵文
如果您也有與中醫不得不說的緣分,可以將您的故事落筆成文隨時投遞給我們,文章請以word文檔的格式投遞至我們的郵箱
syyuandongli@sina.com
投稿的文章請保證原創,並附上您的微信暱稱、姓名、電話、地址等聯繫方式。我們篩選後會向作者獲取授權,刊登在頻道的欄目中,一經刊載,將為您送上羅博士的親筆籤名書哦~
感謝大家的積極反饋,我們期待您能夠將您與中醫的故事分享給我們與更多的蘿蔔絲,讓更多的人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
羅博士的官方微信公眾號有如下4個,大家可以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除此之外皆屬仿冒,大家切勿上當!
1、本公眾號原創文章版權歸本號所有,如需轉載請給編輯留言,並標明出處。禁做商用。
2、本公眾號所轉載文章僅供大家學習交流,均在合理使用範圍內。若所引用的圖片來源、數據來源、文字版權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其他權利,煩請告知編輯,編輯將立即改正或刪除。
3、本公眾號擁有羅大倫博士之肖像權,如有未經允許,擅自使用者,本公眾號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4、本公眾號由北京市中喆(瀋陽)律師事務所提供法律支持,本號將對任何未經授權轉載、亂作商用以及經警告拒不刪帖等侵權行為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