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中的家國情懷 彝族詩人阿諾阿布新詩集《祖國,或屋簷下的自白...

2021-01-20 天眼新聞

12月11日晚,由高原編輯部、畢節市作家協會主辦「阿諾阿布新詩集《祖國,或屋簷下的自白》研討會」在畢節市同心步行街納雍高山有機茶體驗館舉行,彭澎、陳菊、劉馨泉、徐渠、雷越、李海、曾美海、宋武全、王純亮、若非等20餘名作家、評論家參加研討會。

研討會上,阿諾阿布介紹了詩集《祖國,或屋簷下的自白》的寫作過程和出版情況。阿諾阿布說:「愛自己的祖國,是每一個公民,每一個人天生的權利,是良知,更是文明的體現。誰也阻止不了,誰也強迫不了,誰也剝奪不了。」談及詩歌,他說一個民族的文化歷史傳統對詩人至關重要,他的詩歌具有三個源頭:整體的中華文化,彝族的詩歌傳統,以及一切優秀人類文明的影響。

陳菊認為,阿諾阿布的詩歌實現了民族化與現代化的結合,既具有民族的特色又具有人道主義精神。王洪雲說,阿諾阿布對黔西北詩歌的貢獻,應當放在廣闊的時空背景中觀察。肖良國表示,阿諾阿布作為彝族詩人,背靠自己的傳統,給黔西北詩歌寫作帶來了新的資源。嘉賓的發言聚焦於全球語境與民族身份、文化自覺與精神家園、語言意識與詩歌本體、雙語寫作與文本細讀這四個方面。

畢節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彭澎總結時說,阿諾阿布的詩歌有著濃鬱的家國情懷,高起點、高站位,既有人類命運的關切,也有對母土的熱愛與探尋,這種來自黔地詩歌的聲音裡面,表達犀利、獨樹一幟,更雜糅全新的世界視角,也就讓他的詩歌更具備了高強的自我辯識度和感召力。其間的悲憫情懷,人文關照,超然性靈,均是源於他對生活意境、意象、哲思思考的結果。  不同語種的詩歌朗誦,更是讓這次活動高潮連連。   據了解,1971年出生的彝族作家阿諾阿布,目前已出版有詩集《水一直在岸上》,長篇小說《秋天的最後一個處女》《彎腰到情人高度》《阿西裡西的誘惑》等,二十集電視連續劇《畫家村》等作品。詩集《祖國,或屋簷下的自白》由文匯出版社出版,收錄了詩人82首詩歌作品。

圖/王純亮

文/朱顛雲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陳澤爾

編輯 顧野靈

編審 李凱

相關焦點

  • 阿諾阿布新詩集《祖國,或屋簷下的自白》研討會在畢節舉行
    阿諾阿布新詩集《祖國,或屋簷下的自白》研討會在畢節舉行 發布時間:2019-12-15 13:34:27      來源:畢節日報   12月11日晚,由高原編輯部、畢節市作家協會主辦的阿諾阿布新詩集
  • 第十八屆黎巴嫩國際文學獎評選揭曉,我國詩人阿諾阿布獲創意獎
    我國彝族詩人阿諾阿布獲創意獎。在緊接著的9月,獲獎者將在納吉·納曼免費文化基金會(FGC)出版的《免費文學叢書》中發現自己選擇的文本(全部或部分)印在獲獎者的年鑑中,並將獲得適當的認證,授予他們「納曼普勒拉文化」會員的榮譽稱號。
  • 老趙讀詩‖阿諾阿布:舉起彝族的火把照亮自己
    詩人阿諾阿布彝族詩人阿諾阿布的作品純粹超拔,他用寬泛意義上的彝族文化和多種崇拜的民族元素來定位自己的詩人身份,他的詩歌,就像是他在彝族「火把節」上舉起的火把,照亮自身,也在普世價值間沉浮;他的寫作方式明顯不同於一些同質化毫無意義的
  • 威寧彝族青年詩人蘇勇處女詩集《第五朵火焰》公開出版發行
    威寧彝族青年詩人蘇勇處女詩集《第五朵火焰》公開出版發行 2020-12-12 14: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詩人雪馬:我的祖國只有兩個字
    雪馬在全國一直備受爭議,被稱道為一個中國獨特的雪馬詩歌事件,是中國新一代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代表作《我想抱著女人睡覺》《我的祖國》《減法運算》《光頭雪馬》等。著有詩集《雪馬的詩》《雪馬短詩選》《我的祖國》等。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詩行裡的家國情懷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詩行裡的家國情懷 2020-12-17 16: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刷新疫情下對「家國情懷」的認知,鄭州107中學子與祖國共成長
    「疫情下對家國情懷的認知」主題班會截屏「疫情下對家國情懷的認知」主題班會截屏為了激發學生的家國情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勇於面對困難的品格和意志,增強學生立足現在、開創未來的責任與擔當意識,3月16日下午,鄭州市第107中學把災難當作教材,組織各年級學生開展以「疫情下對『家國情懷』的認知」為主題的班會直播課。結合各自年級學情和班級實際,班主任老師在釘釘平臺通過直播的方式進行。
  • 喬麗·格雷厄姆:詩人中的故事家
    格雷厄姆能夠從任何微小的生活事件中找到詩意,可以稱得上是詩人中的故事家。從懸崖上俯瞰大海、聆聽鄰家女孩彈奏鋼琴,被街上工人的對話吵醒這樣的小事與重大歷史事件和神話、宗教故事一併出現在詩人作品中,推動詩思的聚集和飛躍。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成就,在20世紀以來的英語詩歌中是獨樹一幟的。
  • 藍穡 ‖ 貴州17位女詩人詩歌秀
    詩歌散見於《延河》、《詩選刊》等多家報刊,入選《中國新詩排行榜》《中國詩歌年選》 《漢詩年選》等年度選本。作品散見《詩選刊》 《貴州作家》 《貴州詩人》 《延河》 《讀書大咖》《一線周刊》《海外文學》等詩歌刊物和網絡平臺。有作品入選《中國新詩百年精選》 《中國詩人年度詩歌選集2018》 《阿琪阿鈺詩歌書店詩歌精選》等叢書。「臨水人潔,近荷心香」,喜歡在詩書的海洋裡遨遊。
  • 趙麗宏詩集《疼痛》出版,65歲詩人以詩歌「向死而生」
    新華社上海11月30日電(記者孫麗萍)著名散文家、詩人趙麗宏日前推出最新詩集《疼痛》。這本布紋封面上烙印著黑色英文字體「疼痛」的薄薄詩集,集中了65歲詩人近年來創作的50餘首新詩,探討痛苦與死亡,在沉寂已久的中國詩壇引發關注。  趙麗宏現為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上海作家協會副主席。
  • 歐洲之窗 | 三稜鏡中:身為翻譯家的詩人
    主講人、青年學者包慧怡也是同時也是一位詩人和翻譯家,她將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通過從中世紀、文藝復興到現當代的眾多詩歌實例,引領大家走近翻譯、改編和創作這三個古老工種之間的靈泊地帶,審視在作者和譯者的角力拔河中,如何能誕生一種「忘我而無用的專注」,去反哺在勞作中安放的生命。包慧怡,本科畢業於復旦大學外文學院,愛爾蘭都柏林大學中世紀文學博士,復旦大學英文系副教授。
  • 「詩人校長」葉才生詩集入圍葉聖陶教師文學獎
    2014年,他的詩集就榮獲教師文學專著該獎項的提名獎。本屆葉聖陶教師文學獎由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校園文學委員會、蘇州市吳中區甪直鎮人民政府聯合承辦,旨在弘揚葉聖陶文學精神與語文教育思想,倡導教師文學創作,促進教師文學修養的提高,推舉出富有文學魅力和文化品位的作家型教師,倡導「像葉聖陶一樣當老師」,最終惠及廣大學生。
  • 余光中 「望鄉牧神」的家國情懷
    「對我個人而言,鄉愁是一種家國情懷。家是個人的放大,國又是家的放大」 稀疏的銀髮,連睫毛也被歲月染得雪白。溫和充滿書卷氣息的面孔,清瘦「嬌小」的身體,不疾不徐、溫軟的南方普通話。他說:「對我個人而言,鄉愁是一種家國情懷。家是個人的放大,國又是家的放大。」 遊子以詩的方式回鄉 「人往往是在離開了自己生活的土地之後,反而對故鄉有更深刻的認識,」余光中說,「在臺灣,我們還分大陸和臺灣,可到了美國就不管了,都是一個中國。」凡華人所在之處,思念祖國的情愫總是共通的。
  • 作文素材:中國人的家國情懷名句集錦
    【示例】在不同時代下,愛國有著不同的內涵。自古以來,心懷國家的有志之士,他們正是國家的脊梁。革命時期,仁人志士「白眼觀天下,丹心報國家」,以己之力投入到變革的浪潮中。和平年代,愛國是築建中國夢的基石,我們更應將自己的青春奉獻給偉大事業。無論何時,青年學子都應懷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正處風華正茂的我們,當懷丹心啟航新徵程。
  • 暢讀丨晉江「80後」女詩人海外出中英文版詩集
    晉江「80後」女詩人海外出中英文版詩集丁丁:帶著鄉愁趕路
  • 智利詩人聶魯達詩歌《你的微笑》賞析
    智利詩人聶魯達詩歌《你的微笑》賞析 2020-06-10 10: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趙麗宏詩集《疼痛》被翻譯成波斯語出版,中國當代詩歌首次走進伊朗
    (朱寧/攝)  在4月24日德黑蘭國際書展中國主賓國系列活動中,中國詩人趙麗宏的詩集《疼痛》作為中伊出版合作第一期成果隆重揭幕,這是中國當代詩歌第一次被翻譯成波斯語並出版,伊朗這個詩人輩出的國度第一次走進了一位當代中國詩人。
  • 詩意中國:經典詩文名篇中的家國情懷
    文天祥《過零丁洋》中的這兩句,是中華民族愛國精神的動人寫照。面臨國破家亡,詩人視死如歸從容就義,兩句看似平淡的話,實則動人心魄,成為千古絕唱。在浩繁的文學史中,愛國情懷一直湧動在無數文人志士的心頭,古往今來,留下無數愛國名篇。再過兩天,就是偉大的祖國65周年華誕,值此國慶來臨之際,我們特地從建國前後的愛國名篇中挑選了十篇詩文,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作者的一腔愛國情懷。
  • 「家國情懷」主題散文研討會在寧舉行
    這次方將軍的散文分為「家事」「國事」「天下事」 3個部分,共19篇,主題主線為家國情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國情懷。方祖岐從舊社會走來,從抗美援朝戰場中走來,先後在4個大軍區單位擔任過高級領導職務,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參與者、見證人和受益者,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迎來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 「教書育人,報效祖國」——一位教育人的家國情懷
    晨曦菁英堂董事長任緒超先生向我們分享回憶了中國千年發展歷程中的那些偉大的、輝煌的、屈辱的歷史時刻。讀史使人明智,我們要深刻理解中國歷史。晨曦菁英堂董事長任緒超強調說教書育人、報效祖國是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應該有家國情懷,老師們自己愛自己的國家,才能更好和正確的培養教育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