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晚,由高原編輯部、畢節市作家協會主辦「阿諾阿布新詩集《祖國,或屋簷下的自白》研討會」在畢節市同心步行街納雍高山有機茶體驗館舉行,彭澎、陳菊、劉馨泉、徐渠、雷越、李海、曾美海、宋武全、王純亮、若非等20餘名作家、評論家參加研討會。
研討會上,阿諾阿布介紹了詩集《祖國,或屋簷下的自白》的寫作過程和出版情況。阿諾阿布說:「愛自己的祖國,是每一個公民,每一個人天生的權利,是良知,更是文明的體現。誰也阻止不了,誰也強迫不了,誰也剝奪不了。」談及詩歌,他說一個民族的文化歷史傳統對詩人至關重要,他的詩歌具有三個源頭:整體的中華文化,彝族的詩歌傳統,以及一切優秀人類文明的影響。
陳菊認為,阿諾阿布的詩歌實現了民族化與現代化的結合,既具有民族的特色又具有人道主義精神。王洪雲說,阿諾阿布對黔西北詩歌的貢獻,應當放在廣闊的時空背景中觀察。肖良國表示,阿諾阿布作為彝族詩人,背靠自己的傳統,給黔西北詩歌寫作帶來了新的資源。嘉賓的發言聚焦於全球語境與民族身份、文化自覺與精神家園、語言意識與詩歌本體、雙語寫作與文本細讀這四個方面。
畢節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彭澎總結時說,阿諾阿布的詩歌有著濃鬱的家國情懷,高起點、高站位,既有人類命運的關切,也有對母土的熱愛與探尋,這種來自黔地詩歌的聲音裡面,表達犀利、獨樹一幟,更雜糅全新的世界視角,也就讓他的詩歌更具備了高強的自我辯識度和感召力。其間的悲憫情懷,人文關照,超然性靈,均是源於他對生活意境、意象、哲思思考的結果。 不同語種的詩歌朗誦,更是讓這次活動高潮連連。 據了解,1971年出生的彝族作家阿諾阿布,目前已出版有詩集《水一直在岸上》,長篇小說《秋天的最後一個處女》《彎腰到情人高度》《阿西裡西的誘惑》等,二十集電視連續劇《畫家村》等作品。詩集《祖國,或屋簷下的自白》由文匯出版社出版,收錄了詩人82首詩歌作品。
圖/王純亮
文/朱顛雲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陳澤爾
編輯 顧野靈
編審 李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