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疫情下對「家國情懷」的認知,鄭州107中學子與祖國共成長

2020-12-13 鄭州教育信息網

鄭州107中學「疫情下對家國情懷的認知」主題班會截屏

「疫情下對家國情懷的認知」主題班會截屏

「疫情下對家國情懷的認知」主題班會截屏

同學們認真進行班會課

同學們認真進行班會課

同學們認真進行班會課

同學們認真進行班會課

同學們認真進行班會課

同學們認真進行班會課 

生活大課堂中,教育無處不在,災難就是最好的教材。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蔓延全國。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無數個平凡的英雄用自己的生命捍衛著全國人民的安全和健康。為了激發學生的家國情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勇於面對困難的品格和意志,增強學生立足現在、開創未來的責任與擔當意識,3月16日下午,鄭州市第107中學把災難當作教材,組織各年級學生開展以「疫情下對『家國情懷』的認知」為主題的班會直播課。

結合各自年級學情和班級實際,班主任老師在釘釘平臺通過直播的方式進行。為確保線上班會課的質量,班主任們廣泛查閱資料,剪輯視頻,精心製作課件,創新線上主題班會的方式,通過連線討論、直播視頻等形式,班主任老師為同學們宣傳科普了新型冠狀病毒防控的有關知識和防控措施的同時,著重引導學生們在疫情之下對家國情懷的思考。直播課上,同學們通過觀看《2020,我的青春從這裡經過》《最真實的武漢戰疫紀錄片》《進入帳篷,他們直面病毒》等視頻,認識了很多戰「疫」00後:跟著爸爸參加雷神山施工的徐卓立,履行承諾、捐獻血漿的小陳,隻身從國外帶回1.5萬隻口罩的趙珺延,隨醫療隊馳援武漢的劉家怡……這些人的責任和擔當給同學們生動的上了難忘的一課,同學們在熱烈的發言討論中收穫頗多:深深地感受到了祖國為攻克疫情做出的努力和犧牲,知道了誰才是真正的英雄和明星。我們也再一次被祖國的強大所震撼,看到了全國一盤棋、國人自律、中國速度,更重要的是知道了眼下自己的責任和擔當。面對同學們充滿正能量的發言和倡議,老師們非常欣慰,相信在這停課不停學的日子裡,107中的每一位學子在面對疫情的過程中,也能夠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和擔當。

責任和擔當是家國情懷的精神所在,精神有了歸屬,生命才有了意義。在此次全民參與的抗「疫」阻擊戰中,那些逆流而上、奮不顧身投入到工作崗位中的,每一位與死神賽跑、與病魔纏鬥的,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的平凡又偉大的人們,一次又一次用他們堅定不移的生死抉擇向我們闡釋了何為民族大義、何為家國情懷。不同的時代,家國情懷有著不同的內涵。千百年來,中華民族得以從一次又一次的磨難中覺醒、在絕境中逆襲,愈變愈強,正是因為一代又一代心懷國家的有志之士,懷揣拳拳赤子心,奮不顧身以己之力投身到一次又一次的歷史浪潮中。每一位堅守崗位、默默付出的平凡人都是英雄。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國一體、休戚與共的使命感和責任心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是我們戰勝疫情的重要精神支柱。面對疫情,我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人。相信在萬眾一心鑄造的春天的豐碑下,疫情的陰霾終會散去,師生終會相聚在美麗的校園。

圖/文:鄭州107中學 秦芳媛 責編:楊召蕾 | 列印

相關焦點

  • ——全省教育系統「把災難當教材與祖國共成長」
    「在抗擊疫情的戰役中,構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們堅韌不拔、從容不迫、愛國愛民的奮鬥精神和家國情懷,真正地與祖國一起成長,用成長的足跡踩踏災難,讓不幸成為通往幸福的橋梁,我覺得,這應該是我們教育的本質和追求……」  這是省教育廳廳長鄭邦山的心裡話。
  • 「時代新人說——我和祖國共成長」演講大賽「家國情懷」主題賽事...
    ……10日,由中宣部和全國婦聯等主辦的「時代新人說——我和祖國共成長」演講大賽「家國情懷」主題賽事全國演講比賽在廣州落下帷幕。來自廣東、浙江、廣西的王盈力、李佳琪、湯婧以生動感人的內容和飽滿真摯的情感深深打動評委和觀眾,獲得金獎。
  • 疫情下的家國情懷
    「有國才有家」。正是因為家國情懷的集體「爆發」,才讓千千萬萬個同胞忘記昔日同行們的競爭,放棄行業之間的偏見,也拋開趁機賺一筆的小夢想。一切都只為了打贏這場一旦失控後果不堪設想的新冠肺炎疫情的戰爭。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企業在疫情面前紛紛解囊相助,積極主動捐款捐物,助力全國抗擊疫情,共渡難關。在疫情面前,人民群眾團結一心,匯聚成疫情防控線上最強大的力量。
  • 培養青少年的家國情懷
    引導學生加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強化青少年家國情懷教育體驗式學習、創新性學習;引導學生加強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之治」的思想認同,將「中國之治」轉化為適合青少年認知的教育內容,創新教育方法;引導學生加強對「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的情感認同,創設以學生親歷為主的愛國情懷教育情境,推進愛國教育生活化,家校協同、部門聯動,積極開展志願服務等活動,培養集體意識。
  • 疫情下,這家企業展現出強烈的家國情懷!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有了強的國,才有富的家,國家有難,匹夫有責。自疫情爆發以來,仰韶酒業累計捐款近310萬元,體現出了一個民族企業的責任與擔當,展現出了大愛無疆的家國情懷。為了讓防控疫情有組織有紀律,在侯建光的領導下,中共河南仰韶酒業有限公司黨委,迅速成立了3個共產黨員先鋒隊,投入到抗疫一線,制定防控方案,設卡布點,實施全天候24小時防控。疫情的爆發,讓所有人孤立到了家裡的同時,也給廣大企業帶來了巨大壓力,白酒企業更是不能例外。
  • 從經典影視《三毛從軍記》中,品味疫情下的家國情懷!
    在這艱難的經歷中,三毛憑著自己的聰明機智,俘虜敵人。當然,三毛也從一次次磨練中,從一個無依無靠,只求吃穿的小夥子,成長為了一個有家國情懷的小戰士!他以「嶽武穆」這樣一個大英雄為榜樣,為信念,用自己的聰明、機智打了一次次勝仗。家國情懷對一個國人來說太重要了!
  • 【校報特稿】 「人才培養目標」篇——「家國情懷」「家國情懷...
    「人才培養目標」篇——「家國情懷」「家國情懷」——「天大人」的文化基因□ 田達仁2014年經教育部核准實施的《天津大學章程》明確:「學校按照『形上形下、達材成德』的理念,致力於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全球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 在涵養家國情懷中傳承家風增強自信
    8月10日,由中宣部和全國婦聯等主辦的「時代新人說——我和祖國共成長」演講大賽「家國情懷」主題賽事全國演講比賽在廣州落下帷幕。無論時代變遷,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家國情懷,其深深植根於每一個人的靈魂之中,內化於心、外化於行,銘刻於骨、融化於血。也正是千千萬萬的家國情懷最終匯聚成為深厚的民族大義和賡續傳承的文化傳統。而每一個人不僅是好家風的傳承者,也是家國情懷的涵養者。在涵養家國情懷中傳承好家風。家是最小國,國之本在家。家國情懷,與其說是心靈的感觸,毋寧說是生命自覺和家風傳承。
  • 歌唱祖國、佩戴校徽、宣誓告白…與祖國共成長!
    尚鋼介紹了湖北大學人才培養改革和通識教育的深厚傳統與探索成果,分享了通識學子中的先進典型故事。 中學校長代表、1981級化學教育專業校友、武漢二中汪壽光校長分享了從湖大成長成才的經歷感悟,勉勵同學們樹立遠大理想,勤奮刻苦學習,講求立德修身,努力踐行湖大校訓精神,成長為祖國的棟梁
  • 茂名市婦聯舉辦家國情懷主題演講比賽
    為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按照市委宣傳部關於廣泛組織開展「我和我的祖國」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工作安排,8月6日,市婦聯舉辦「時代新人說——我和祖國共成長」演講比賽「家國情懷」茂名主題賽事,市婦聯領導班子出席活動並為獲獎者頒獎。
  • 將家國情懷紮根師生心中!面對疫情大考,浙外這樣答題
    從學校第一時間啟動疫情防控到各黨總(直)支迅速行動,從深化「青年學子學青年習近平」學習教育到開展好「和山立志」活動,從雲端課堂到志願服務,浙外以家國情懷教育為引擎,思政不下線、關愛不斷線,為戰「疫」匯聚起浙外力量,也讓浙外學子在這段特殊的經歷中收穫成長。
  • 河南省鄭州市上街區教育局關工委開展「把災難當教材 與祖國共成長」主題教育活動
    、與人民共進步,上街區教育局關工委把疫情危機化為教育契機,組織開展「把災難當教材 與祖國共成長」少先隊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全區青少年厚植愛國主義情懷,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 2020高考作文高頻考點——「家國情懷」
    2018年高考全國卷Ⅰ作文題「『世紀寶寶』中國夢」、北京卷大作文題「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都聚焦「家國情懷」,指引考生立足個人成長,關注國家發展。  高分論點  家國實為一體,愛家方能愛國  愛國是心之所系,情之所歸  砥礪家國情懷,激發使命擔當  在文化薰陶中培育家國情懷  在涵養家國情懷中傳承家風  復興傳統文化,提升家國情懷  理性愛國,樹立大國公民風範  愛國
  • 2020年疫情作文熱點話題:家國情懷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疫情作文熱點話題:家國情懷,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生命對每個人都只有一次,遠離危險是人的本能。然而,為了阻擊病魔,白衣天使與家逆行,堅守崗位、踐行職責;鐵路工作人員寫下「請戰書」,立下「疫情面前,我們就是堅固防線」的壯言;還有前後方那些忙碌的身影,或是父子、或是兄妹、或是夫妻,疫情發生後,奮不顧身投入工作崗位……「最美逆行者」的選擇源自責任與擔當,他們用現實的抉擇告訴大家,何為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之一。
  • 詩歌中的家國情懷 彝族詩人阿諾阿布新詩集《祖國,或屋簷下的自白...
    12月11日晚,由高原編輯部、畢節市作家協會主辦「阿諾阿布新詩集《祖國,或屋簷下的自白》研討會」在畢節市同心步行街納雍高山有機茶體驗館舉行,彭澎、陳菊、劉馨泉、徐渠、雷越、李海、曾美海、宋武全、王純亮、若非等20餘名作家、評論家參加研討會。
  • 中國人的家國情懷
    這次疫情,除了前方一線醫護人員與軍民共同戰疫情之外,舉國一致,許多人宅在家裡。有的練習繪畫,有的撰寫文章,有的研究學問,有的讀書悟道,等等。其中大家都想到了家國情懷這個詞。家國情懷詞典是這麼解釋的,所說的「家國情懷」,其概念是多層次的:家國情懷起源於士大夫的人文信仰和人文精神,是古代知識分子階級優越性的自我標榜,具有狹隘性。同時,家國情懷在形成過程中,與儒家思想的三綱五常、宗族倫理、個體意識是密不可分的,是經歷了戰爭失敗、骨肉分離、國破家亡之後傷痛思維的沉澱。
  • 在專業課上培養家國情懷
    在講解「誤差」概念時,播放短視頻《科學重器》以及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香港回歸」小節,讓學生從實際應用案例中體會「誤差」在生產生活中的影響。近年來,東北大學注重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程,在專業課上暢敘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是東北大學「課程思政」建設的生動實踐。
  • 把家國情懷融入不懈奮鬥中(今日談)
    闔家團圓時,還有一群人堅守崗位,守護萬家燈火,這溫暖「很中國」;丹霞的紅、雪山的白,湖海之藍、沙漠之金,巍巍中華,山河壯闊,這個色彩「很中國」;兵馬俑惟妙惟肖,「銅奔馬」飄逸俊美,這樣的藝術「很中國」……國慶之際,人民日報新媒體發起「這很中國」網絡徵集,網友紛紛用鏡頭記錄身邊的精彩,展示對家鄉和祖國的深切熱愛。
  • 巢湖學院學子開展「共築青春堤壩」—防汛救災厚植家國情懷活動
    為積極響應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的活動號召,切合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的活動主題,巢湖學院經濟與法學學院「共築青春堤壩」——防汛救災厚植家國情懷志願服務宣傳團隊於8月8日至18日在雲端、線下開展2020年大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此次活動由抗洪救災時訊報導、先進個人事跡發揚、雲端課堂宣傳演講、線上線下問卷調查共計四部分內容組成。
  • 「把災難當教材 與祖國共成長」老君臺中學舉行線上書畫比賽
    根據河南省教育廳關於在全省教育系統內開展「把災難當教材,與祖國共成長」主體教育活動的文件精神,結合鹿邑縣教體局、學校的工作部署,老君臺中學政教處特在全校範圍內舉行以「把災難當教材,與祖國共成長」為主題的師生書畫比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