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即教育,教育即成長。天中,讓每一朵紅棉花開。4月29、30日高三畢業班迎來了返校複課的第一次大考——廣州市一模。這次考試重在檢驗學生前段時間線上教學的學習質量,也全面客觀評估高三學習以來的學習情況。在這次考試中,我校取得了天中歷史上最好的成績:
高優上線人數291人,在全市120所高中排第15位;高優率55.75%,居全市第19位,高優率比去年提高8.42%,增幅在全市區屬學校中居第二位;本科上線514人,上線率98.47%。在尖子生方面,文科3人進入市前100名:汪新傑602分,列市第19名、區第3名;蔡澄霖588分,列市第48名、區第6名;許嘉欣578分,列市第91名、區第9名;王麒浩553分,列區第28名。理科2人進入市前1000名:吳耀鋒614分,列市第561名、區第34名;林芷妤604分,列市第771名。在單科方面,許嘉欣歷史94分,列市第二名、區第一名。汪新傑、蔡澄霖、許嘉欣包攬區文科數學前三名125、124、122分。
為了總結進步經驗,分析改進之策,以求後期再創新高,5月13日下午2點30分到5點30分,在珠江書院大講堂,高三老師和下級行政濟濟一堂,共議本次考試得失,討論後期備考策略。
曹世勇副主任先做了這次考試的數據分析,他對比分析了區所幾間學校數字,分別評價了各學科的情況和各班成績,對英語、文科數學、文科歷史、理科化學、生物學科等幾個學科提出表揚,他說整體而言,文科班高分段突出,理科班重本完成度高,但還有進步空間。
緊接著,是班主任和備長經驗分享的環節。這場經驗分享會,有的班主任側重於展示尖子生培養措施,例如,知心姐姐型的班主任陳白夢老師,重點談了如何培養尖子生,她說尖子生優異的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科任老師們「互相成就、追求總分最大化」的理念,離不開班級齊頭並進學習氛圍的打造;暖心媽媽型的班主任楊換青老師,她說尖子生的培養,她重視「統籌規劃,創設平臺,跟蹤調控,協調關係」,在「勤」字上下功夫,在「情」字上做文章,在「精」字上加砝碼;還有的班主任談了重本臨界生的培養策略,例如,梁玉昌老師說要重視班級規約規範,以思想工作率先。蔡洽紅老師、段貴勝老師說要學會團結科任老師的力量,同心借力,精準關注。備課組長的經驗分享中,王新剛老師向大家展示了英語備課組「精細編排資料、紮實落實任務、精準把握考點」的備考策略,吳楚萍老師向大家展示了化學備課組「以老帶新、把握關鍵、精細備考、注重實效」的一系列做法,代惠平老師分享了生物備課組「精心研究、分層次教學」的優秀做法。會議最後,是班主任們召集科任老師們召開班團會,每個班共商下一期的奮戰目標,部署備戰方案。
天中學子「心比天高、勇攀高峰」的意志,天中老師「同心奮進、精準備戰」的精神,相信在最後50天備考日子裡,師生們一定會更具備家國情懷和報國宏志,再接再厲,再攀高峰,在7月高考再次創造新的神奇和輝煌。
撰稿人:曹娟 圖:吳堯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