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從古至今一般可將其劃分為:篆、隸、楷、行、草五種字體。從中國書法學習的角度看,我國歷代書法家大都主張書法入門是從篆書、隸書、楷書三種字體中選擇一種進行學習,把篆、隸、楷三種字體稱為正體,實際上就是端正字體,我們從正體字開始入門學習,可以達到『初入規範,建立基礎』的目的!

現代社會是一個生活節奏快捷的時代,物質生活豐富,文化生活也多種多樣,讓學習者靜下心來按部就班學習書法各種字體,是許多人不樂意做的功課,因此不少人甚至有名望地位的人開始主張學習書法可直接學習行書,不需要從楷書學起!
那麼我們學習書法是否可以直接從行書直接學起嗎?答案是肯定的,當然可以,這要看學習者的志向,若只是學習寫毛筆字玩玩、修養性情肯定行!如果學習者有志在書法上有成就,成為一名優秀書法家,最好還是從三種正體字開始學習,雖然楷書產生之前就有行書、草書,不過那都是有篆、隸基礎!盛唐楷書發展成熟後,楷書筆法最為完備,所以建議學習書法最好從楷書開始!古人對學習書法有這樣的看法:「楷如立,形如走,草如奔」。楷書像站立,行書像行走,草書像奔跑,從學站立到行走再到奔跑是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的。
學習書法按照這種學習順序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若直接從行書直接學習,如同高樓大廈沒有地基,由於基礎不穩,往往事倍功半!
從篆書到隸書再到楷書有數百年的演化過程,到柳公權創造柳體後,楷書的筆法、結體、章法等都已經十分完備,書法中最重要的是「法」字,古人已經給我們提供了最高水平的經典書法作品,我們為什麼不去學呢,實際上學經典楷書法帖就是學習書法的捷徑,自己直接入行書是肯定不得其法的!


我們認為現在學習楷書是練習基本功的最佳方式,書法的基本功,首先是練筆畫力度,練習對毛筆書寫各種筆法的控制力度!有一個成語叫做力透紙背,意思是說能夠在書寫的過程中,把手腕的力氣,指頭的力氣,胳膊的力量乃至全身的力量身體的力用到書寫上!這是一個長期學習並磨礪的過程,需要對書法有一種深入淺出的體會和長久的領悟,當我們在長期學習書法的努力過程中,會不知不覺的把筆畫的力度和字體的結構掌握好,進而達到隨心所欲!沒有楷書的長久的練習,寫行書、草書等書體時就很難體會到力得控制。
在掌握楷書基本功,熟練各種用筆方法時,練習行書有利於提高對筆的用轉的靈活性,行書要比楷書書寫的速度要快一些,筆畫之間相互牽引,筆畫與筆畫之間相互呼應,筆斷意連。練習行書可以使我們在書寫過程中擺脫楷書的那種死板僵硬的感覺。
所以適當的練習行書可以使我們體會到筆畫之間,字與之字的那種相互呼應的內在聯繫。
希望直接學習行書的人,我認為可以學習趙孟的趙體,實際上趙體楷書有行書筆意,屬於「楷行」,練習趙孟楷書,形態筆意力雄強,是楷書入門者較好的範本,也是行書學習的最容易入門的範本!
因此,學習書法從行書始主要看學習者的志向,有志於成為一個優秀書法家,在書法上有成就,最好從正體字開始,端正態度,不怕吃苦,要堅持不懈按規律學習!若只是業餘愛好,茶餘飯後愉悅生活從行書學起也未必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