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朱宇慶 記者 吳衛民
「向社會各界對機動車駕駛培訓市場投資進行真誠地警示,行業有風險,投資須謹慎。建議擬申辦駕培機構的投資者,在申辦之前,認真對信州區駕培市場進行全方位的調查分析,仔細做好市場投資風險的評估,切勿盲目投資,以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投資損失」,記者了解到,因為駕培市場「僧多粥少」,這已是信州區公路運輸管理所繼今年1月份之後,近日第二次發布信州區駕駛員培訓市場投資風險預警。
駕校生源不足日趨凸顯
信州區公路運輸管理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據統計,截至今年7月1日,全區共擁有從事各類機動車駕駛培訓機構7所,其中:一級駕培機構2所,二級駕培機構4所,三級駕培機構 1所。全區共擁有各類教練車287臺,按相關文件規定每臺車每年培訓量不得超過72人,即每臺車每月培訓7位學員計算,全區駕培機構年培訓能力已達到約24000餘人。
然而近年來,全區駕培機構年均招生總量也僅為16000人左右,2020年7月1日止共招生6800餘人,「僧多粥少」的局面日趨凸顯。目前,不少駕校已出現生源嚴重不足,部分教練車處於閒置狀態,教練員處於待業狀態,有的駕校還出現了虧損、供大於求的局面,加劇了市場競爭尤其是生源方面的競爭,駕培市場良性循環發展被打破。
信州區公路運輸管理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前幾年,通過駕培行業的「井噴式」培訓,學習機動車駕駛群體的存量已基本消化,下一階段學車群體將回歸到人口自然增長人群,即今後學習機動車駕駛群體主要是新增的青年人,學駕熱潮逐漸退卻,駕培市場需求明顯下滑,駕培行業經營形勢不容樂觀,駕培行業是暴利行業的說法已一去不復返。
為維護信州區駕培市場的經營秩序,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引導社會資金理性進入駕培市場,防止盲目投資,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公安部、交通運輸部《關於推進機動車駕駛人培訓考試制度改革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5〕88號)的規定,信州區公路運輸管理所將駕培市場相關數據進行發布,並對擬進入信州區駕培市場的投資者發出行業風險預警。
新辦駕培機構風險較大
信州區公路運輸管理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隨著近幾年信州區駕培市場的大力發展,駕培機構培訓能力不斷提高,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已趨於飽和狀態,投資新辦駕培機構將面臨較大風險。
準入門檻高,投資成本大。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國發[2012]20號)「加強駕駛員培訓市場調控,提高駕駛員培訓機構門檻,按照培訓能力核定其招生人數」的精神,自2014年6月1日起,國家標準《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機構資格條件》(GB/T 30340-2013)和《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教練場技術要求》(GB/T 30341-2013)正式實施,其中規定:「一、二、三級駕校教練車輛數分別達到80輛、40輛、20輛」以及「教練場地面積分別達到105畝、85畝、70畝(提供大車培訓業務)和50畝、25畝、15畝(小型汽車培訓業務)」。籌建1所駕校投資硬體成本約為:一級駕校在千萬元以上、二級駕校在800萬元左右、三級駕校在500萬元左右。
國土規劃等部門使用手續要求高。交通運輸部《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規定》中明確「申請人需提交教練場地使用權證明或產權證明及複印件」,上饒市人民政府2014年7月29日下發《關於進一步規範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機構建設相關協調會議紀要》通知規定,土地手續是否合法,面積是否達標,駕培機構選址是否違反城鄉規劃、周邊是否存有重大安全隱患,是否存在教練車尾氣超標排放、噪音擾民等。在國土、規劃、安監、環保等部門對上述問題進行實地考核時,如果有一項不符合規定都可能面臨辦公場所或教練場地被拆除以及法人代表受相關法律制裁的風險。
市場需求下降。近幾年信州區駕培市場發展迅猛,駕校培訓能力不斷擴大,學車高峰期已逐漸降緩,培訓能力已趨於嚴重過剩狀態,在目前市場需求明顯下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汽車銷售市場消費增長乏力的大環境下,投資新辦駕校將面臨較大風險。
為了引導社會資金理性進入駕駛員培訓市場,防止盲目投資,造成資源浪費,信州區公路運輸管理所向社會各界發出預警,行業有風險,投資須謹慎。建議擬申辦駕培機構的投資者,在申辦之前,認真對信州區駕培市場進行全方位的調查分析,仔細做好市場投資風險的評估,切勿盲目投資,以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投資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