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烏魯木齊8月16日電(記者 孫亭文) 此間新疆學者向中新社記者講述他們在新疆的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簡稱教培中心)所接觸的結業學員狀況。他們稱,學員在教培中心裡「學有所得,有助於學員的未來發展」。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6日發表《新疆的職業技能教育培訓工作》白皮書。白皮書指出,新疆開展職業技能教育培訓工作(簡稱教培工作),參加人數是動態的,有進有出。隨著教培工作的有效展開和推進,大多數學員已達到培訓要求順利結業。
新疆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馬合木提·阿布都外力曾到和田地區的教培中心參觀調研。「我當時參觀了他們(學員)的生活區、學習區、工作區。他們在教培中心裡學習國家通用語言、學習技術、學習法律知識。有學員學習維吾爾族舞蹈,有學員學習繪畫、有學員學習美容美髮技術。」「他們的學習環境很好,還可以下西洋棋,打羽毛球、桌球甚至可以唱卡拉OK。」
最近,馬合木提·阿布都外力和同事到和田地區「結對認親」,他們所住的「親戚」家有一名小夥就是教培中心結業回家的學員。馬合木提·阿布都外力說:「我在跟這名小夥聊天的時候,發現他心裡沒有抱怨,而是有感恩。經過5天的接觸,我發現,他有明顯的變化,現在他的精神面貌比較好,個人也愛乾淨、講衛生了,而且他變得活潑、開朗了。」
馬合木提·阿布都外力認為,教培中心依法設立,將受到宗教極端思想感染的民眾挽救回來,也挽救了許多家庭。
馬合木提·阿布都外力還說,他接觸了一些結業回家的學員,感覺他們的精神面貌均較好。因為在教培中心裡,這些學員的學習、生活環境良好,他們的人格尊嚴得到了充分保障。
新疆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所長李曉霞也曾到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參觀調研,也接觸了不少結業回家的學員。李曉霞稱,在教培中心裡,學員可以定期回家,學員也有和家人打電話的自由,這些都是得到保障的。「我們當時參觀的時候,學員們的精神面貌和他們表達出的意願,都是良好的,而且可以感受到他們在教培中心裡『學有所得』。」
李曉霞說,她接觸了不少結業學員,不論是學員還是學員的家人都告訴自己,他們在教培中心裡吃得好、住得好,生病可以免費醫治,他們各方面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我接觸了一名二十六七歲的女士,結業回家的她計劃和姐姐先在村裡開家美容美髮店,她在教培中心裡學的就是美容美髮技術。」
兩位專家均向中新社記者表示,結業學員的精神面貌都很不錯,經過學習國家通用語言、學習法律知識、學習技術,這對於個人的素質提高和進步,對於個人未來的發展都有所幫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