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601期,喜歡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給個關注。
作者/小田
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古代的民間故事。故事傳播行善積德的正能量。希望諸位看官讀過這則故事後,都能明白故事背後的寓意。
閒言少敘,民間故事這就開講了:
古時候的曹州,有一個張氏。張氏婚後不久沒了丈夫,膝下有一子,由張氏一個人撫養成人。
張氏會接生手藝,是跟她娘家嬸子學來的。靠著這門手藝,張氏與小兒子勉強能夠餬口度日。因為家裡窮,兒子到了16歲了,還沒有說上媳婦兒。
鄉民們都覺得張氏拉扯孩子不容易,再加上張氏接生手藝確實好,附近十裡八鄉的人家,家裡有需求都會找張氏來幫忙接生。
有一天晚上,隔壁村王家媳婦兒生孩子,丈夫將張氏請到了家裡,費了半天力,母子倆終於平安了。生了個兒子,王家人很高興,就給張氏包了紅包,還送她一些雞蛋和米麵。
王家人很熱情,見天色晚了,欲要送張氏回家。張氏一想,人家剛剛得了兒子,就別勞煩人家了,於是便婉拒了。
張氏走出村子,獨自一人走在小路上。快到所住村頭時,忽然一位男子從前方走了過來。
走到近前,那男子躬身施禮道:「我妻子難產,現在情況很是危險。聽聞張嬸接生手藝高,特來請張嬸幫忙!」
張氏看了那男子一眼,卻不認識:「你家住在哪裡?我未曾見過你呀!」
「我家住在東面,我不常出門見人,張嬸莫要見怪!如能救助我妻子,我必會重謝張嬸!」
「無妨!我本就是接生婆,誰家有需要了,我就去,禮錢不必太重,給一些便可!」張氏說道。
「那就勞煩張嬸了!」張氏遂跟在男子身後走著,可走了沒幾步,張氏就發覺那男子並沒有腳,月光之下,那男子居然沒有影子!
「我莫不是遇到鬼了?這男人怎會如此不同尋常?」張氏心裡害怕,不敢毀約,戰戰兢兢跟著那男子。大約走了一柱香的時間,張氏來到一個大戶人家門前。門兩側掛著兩個大紅燈籠,發著微微的光。
男子躬身示意張氏進屋,張氏低著頭進了屋。只見臥床上一女子滿頭大汗,正在小聲呻吟。張氏見狀,管不了那些,忙上前接生,男子守在門外等著。
須臾,張氏抱著一個男嬰走了出來:「恭喜呀,你媳婦兒生了一個兒子,母子平安!」男子聞言大喜,趕忙湊上前去看了又看,臉上樂開了花。
張氏抱著孩子返回屋裡。不多時走了出來,男子拿出10兩銀子和一個玉佩交給張氏。張氏見禮錢貴重,未敢收下,男人卻執意要給,張氏推脫不過,只得收下了。
男子將張氏送出門口,張氏獨自走了。這一路走來,張氏是又驚又怕,她滿腦子裡皆是那個沒有腳,沒有影子的男子,還有那個降生後不會啼哭的男嬰……
張氏越想越害怕,腳下步子顯得很是凌亂。四更天時,張氏這才到了家。
翌日清早,張氏拿出那10兩銀子一看,既然是幾塊碎石頭,再看那玉佩卻完好無損。她將玉佩交給兒子拿去鎮上典當,自己一人摸索著去了昨夜裡的那個大戶人家。
她走了很久才到了地方,可眼前那裡是人家,分明是一座荒墳。張氏雙手合十,對著那座荒墳拜了又拜,才返身回了家。
那個玉佩乃是幾百年前的古物,典賣白銀500兩。張氏得知後很是高興,遂拿著白銀找到村裡媒婆王二娘。
不多久,經王二娘介紹,張氏兒子娶了鎮上的一個姑娘。那姑娘長得俊俏美麗,心地很是善良,兩個月後二人成婚,小夫妻倆很是恩愛。
張氏看在眼裡,是樂在心上啊!
筆者心得:
張氏為鬼接生,保得母子平安,鬼回報她,典賣玉佩為兒子娶到美妻,此乃一舉兩得之好事呀!
好了,本期故事我們到這就講完了,我有酒,也有故事,就差一個愛聽故事的你。
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
聲明:文中故事為作者虛構,目的是藉故事向世人闡述道理。切莫效仿故事情節,切莫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