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研究生關注臺灣經濟發展 盼親身去臺灣看看

2020-12-17 搜狐網

  新華網長春9月24日電 (記者陸春華 杜學靜)記者從正在吉林大學召開的海峽兩岸企業改革與重組學術研討會上發現,大陸研究生向組委會提交的論文很大一部分都涉及了臺灣經濟發展,參會的大陸研究生也紛紛表示如果能親自去臺灣看看,會更加有利於自己的學習研究。

  記者隨手翻了一下組委會提供的研討會論文摘要,《淺析臺灣地區與東北地區經濟合作前景》《臺灣農民健康保險發展狀況及其對大陸的啟示》《臺灣公營事業民營化探析》《兩岸經濟合作對臺灣經濟的重要意義》……這一篇篇出自大陸研究生之手的論文無疑表明了他們對於臺灣經濟的高度關注。

  然而,大陸研究生也承認對臺灣經濟發展的了解主要是通過發掘一些二手資料,因此非常希望通過兩岸高校之間的交流,親自感受一下臺灣經濟發展的脈搏。

  吉林大學經濟學院碩士研究生薛繼坤說,大家平時也比較關心臺灣經濟發展走勢,臺商在大陸沿海地區投資很多,但在東北地區比較少,因此就想探討一下臺灣與東北地區的合作前景問題。而在吉林大學攻讀保險方向的碩士研究生劉威巖表示,同學中間平時也聊聊臺灣的政治和經濟,現在兩岸經貿往來日益密切,臺灣經濟發展的一些經驗,比如保險方面,就值得大陸借鑑。

  株洲工學院副院長羅定提教授說,以前兩岸互相不太了解,現在兩岸經貿往來非常密切,因此大家更加渴望相互了解,而臺灣的政治經濟也成為大陸學生所關注的話題。臺灣中山大學劉常勇教授說,因為存在一些障礙,大陸學生去臺灣交流的機會相對於臺灣學生到大陸交流的機會要少。在他看來,年輕人之間的交流從長期來看,要比經貿交流更加重要。

  吉林大學中國國有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徐傳諶教授指出,通過此次海峽兩岸研討會,吉林大學也希望同臺灣的大學等機構建立合作關係,最主要的就是合作培養人才,互派學生、老師,進行學術交流。

相關焦點

  • 臺灣大學生:大陸的發展機會讓人熱血沸騰
    利用暑期赴滬實習,尋找新的發展機會臺灣大學生「逐夢上海」「很想來大陸看看新發展,也看看傳統文化教育和臺灣有什麼不同」,「大陸有近14億人口,想想這裡的發展機會就熱血沸騰。7月15日,20名臺灣大學生來到上海,開始在2家新經濟企業展開為期1個月的暑期實習,說到未來,他們大都興奮地表示,正考慮在大陸就業和謀劃發展。「逐夢上海」2019臺灣大學生暑期實習計劃由香港大中華會、匯勤資本和上海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共同主辦,希望幫助臺灣大學生親身體驗內地職場環境,累積實踐經驗,在感受上海新經濟高速發展魅力的同時,找到未來發展的方向。
  • 臺灣前經濟主管:大陸是臺灣經濟發展不可或缺要素
    尹啟銘(右)指出,兩岸貿易已成為驅動臺灣經濟成長的重要力量。(圖片來源:資料圖)中國臺灣網5月14日訊綜合媒體報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化進展等原因,臺灣內部日前不斷出現與大陸經濟「脫鉤」的議論。對此,臺灣前經濟主管部門負責人尹啟銘表示,2000年以來,臺灣進入以出口帶動經濟增長的時代,其中最大動力來自大陸,已是臺灣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要素。綜合臺灣「中國時報」等媒體報導,5月13日,臺灣前經濟主管部門負責人尹啟銘發表評論指出,1990年10月臺當局開放3353項產品可對大陸間接投資,迄今整整30年。對臺商而言,大陸是生產基地也是重要的市場機會。
  • 臺灣醫科大學生到廈門探路 盼到大陸發展
    臺灣醫科大學生到廈門探路 盼到大陸發展 2013年11月29日 10:48:00來源:東南網   「臺灣醫學畢業生出路不好找,希望可以來大陸發展。」
  • 祖國大陸是臺灣經濟發展的強力依託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中美戰略博弈加劇、兩岸關係嚴峻複雜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下,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克難前行,兩岸融合發展繼續深化,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亮點,充分顯示兩岸經濟命運與共,臺灣經濟發展離不開祖國大陸的強力依託
  • 臺灣抗不住大陸經濟制裁
    日前,國臺辦再度公開表示不歡迎在大陸賺錢又在島內支持「臺獨」的「綠色」臺商,在島內引起極大關注。大陸是否用經濟手段對付「臺獨」、制裁臺灣,已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若大陸對臺實施經濟制裁,臺灣經濟將會遭受重創。依目前兩岸形勢觀察,大陸對臺實施經濟制裁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 臺灣青年展開福建體驗之旅:大陸發展空間廣闊
    【解說】作為第六屆海峽青年節系列活動之一的融臺一家親·兩岸青年冬令營12月4日在福建福清開營,來自臺灣臺北、新北、高雄、臺中、臺東等地的近50名青年營員參與其中,展開為期五天的福建之旅,臺灣青年們將通過走訪歷史文化名勝,參觀臺資企業及舉辦座談會等形式,體驗福建的風土人情。
  • 是誰,奪走了臺灣的經濟?
    自蔡英文上臺以來,一直將重振臺灣經濟作為臺灣未來的主打方向。坦白講,無論是美國已經退出的TPP,還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的「新南向政策」,都證明蔡英文確實在為提高臺灣經濟努力過。但不能迴避的一個現實是,蔡英文經濟政策的基本前提並不是切實提振臺灣經濟,而是首要減少對大陸的依賴。事實證明,減少對大陸經濟的依賴並不是臺灣目前的首選。
  • 臺灣新生來大陸就學 入學「一月記」
    ­  與黃錦泓一樣,23歲的臺灣大學畢業生陳俞均看中了大陸的科研環境和前景,於是選擇來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攻讀研究生,進行阿爾茨海默症領域的研究。「在這一專業領域裡有兩大體系,一是歐美,一是中國。大陸人口眾多,老齡化日趨明顯,我希望先在自己的文化圈裡面成長起來,有很好的研究和積累。」­  對於臺生而言,初次進入大陸校園的感覺總是十分新鮮的。
  • 「財經縱橫」林毅夫:只要大陸經濟發展得好,臺灣經濟就會更好
    我們知道有一個拉丁美洲國家叫古巴,它對拉丁美洲的年輕人非常有吸引力,即使到今天古巴的經濟也不太好,但是你到中南美洲去看看,很多年輕人還是把古巴的卡斯楚看做是英雄。我們知道古巴就在美國的後門,後門著火了美國當然更緊張,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對拉丁美洲國家的市場開放、資本輸出和技術轉移的條件應該比在東亞的韓國、臺灣更為優惠。但是,拉丁美洲國家的經濟並沒有發展起來,到了八九十年代老是發生金融危機。
  • 大陸遊客去臺灣旅遊,嚮導遊說,被報紙給騙了,臺灣也不怎麼繁華
    大陸遊客去臺灣旅遊,嚮導遊說,被報紙給騙了,臺灣也不怎麼繁華大陸遊客去臺灣旅遊,嚮導遊說,被報紙給騙了,臺灣也不怎麼繁華隨著近幾年我國旅遊業的發展越來越好,臺灣也是很多遊客選擇的旅遊地之一了,很多人早就想去臺灣島上看看了,不過最近去過臺灣旅遊的遊客對導遊說感覺自己被報紙新聞給騙了,導遊好奇的問騙你什麼了,遊客回答說新聞和報紙上都說臺灣的經濟發展的很好
  • 國臺辦: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北京訊(記者楊娜)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針對日前民進黨發言人發表有關,「2020年臺灣對大陸出口創新高,證明大陸需要臺灣,而不是臺灣對大陸的依賴加深」的言論,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作出了反駁。
  • 臺灣經濟持續增長,蔡英文要與大陸「經濟脫鉤」?臺灣或成孤兒
    抓住這個機會,民進黨當局開始鼓吹,臺灣在疫情中表現優異,經濟持續增長,乃是亞洲四小龍第一。還大言不慚的稱臺灣應當趕快脫離大陸的影響,獨自發展,走向更美好的明天。臺灣經濟與大陸密不可分換句話說,民進黨當局想要實現其「臺獨」夢想,那麼他們就得把臺灣的經濟和大陸之間聯繫完全隔開,不過終究是痴人說夢而已。
  • 2020年臺灣對大陸出口創新高 國臺辦: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
    人民網北京1月13日電 (劉潔妍、蘇纓翔)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13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主持發布會並答問。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提問:民進黨發言人日前稱,2020年臺灣對大陸出口創新高,證明大陸需要臺灣,而不是臺灣對大陸的依賴加深。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謝謝。
  • 臺灣博士:高層次人才看好大陸就業發展前景
    臺灣博士:高層次人才看好大陸就業發展前景  【解說】來大陸就業創業正成為越來越多臺灣人才的選擇,5月13日,福建師範大學第二屆「海外英才論壇」在旗山校區舉行。此次論壇面向全球英才發出邀請,共收到來自全球近330餘份報名材料,經評定篩選,優中選優,最終共有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的57所知名學府或科研院所的58位青年英才參會。
  • 綠營聲稱臺灣補助大陸研究生是兩岸不對等遭駁斥
    「臺聯黨主席」黃昆輝聲稱「陸委會」補助大陸學生是兩岸交流不對等環球網7月7日消息 針對部分學者專家在電視政論節目中,強烈質疑臺灣「陸委會」補助大陸研究生政策,「陸委會」回應稱,學者和專家在節目中的發言悖離事實,令人遺憾。
  • 臺灣如果回歸,其經濟可以在大陸排到第幾
    臺灣歷來是中國的一個省,從未改變過,但是臺灣卻在蔡英文的領導下,與一個中國的中心思想背道而馳。最近大陸頻繁軍事演習也觸動了蔡英文敏感神經,連馬英九都喊話蔡英文,不要拿民眾生命開玩笑,美軍不會來。相信收復臺灣的這一天不會讓大家等太久。
  • 臺灣90後學生大陸行:北京的這些事兒,臺灣看不到!
    由海協會主辦、中華文化學院承辦的「臺灣青年中華文化研習營」已經進入尾聲,中華文化學院的研習營負責人孟淼淼介紹,2001年以來,學院每年寒暑假都會迎來一批這樣的營隊,營員全部來自臺灣,都是臺灣的在校大學生,且大多數都是第一次來大陸。「活動的目的就是讓他們親身體驗,親身去看去聽去思考,去找到一個真實的大陸。」
  • 臺媒:臺灣經濟臍帶不能與大陸切割
    《旺報》今日刊載臺灣經濟研究院新興市場中心主任譚瑾瑜的文章,分析蔡英文的經濟政策及臺灣經濟與大陸發展的關係。譚瑾瑜指出,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即便能成功,並不表示臺灣經濟臍帶能與大陸完全切割,藍綠雙方雖然在兩岸關係上有不同的見解,然而延續兩岸經貿協議和交流成果仍有其必要性,而這正是彰顯臺灣在經濟上無法與大陸隔絕的佐證。  評論摘編如下:  蔡英文近日積極走訪臺灣各地,聽取產業心聲,希望能貼近民意、提出活絡臺灣經濟的政策。
  • 文化交流讓臺灣青年看見「新大陸」
    我們這一票可能造成政治上的變化,就是用選票去教訓這些你看不慣的政黨。在這個變化下,高雄和其他城市,現在又可以加強兩岸交流,對經濟發展也有利。張立齊(北大博士):臺灣青年中有一部分人已經覺醒。在臺灣經濟發展現狀下,民進黨讓人民很痛苦,讓年輕人沒出路。兩岸要交流、要開放,臺灣才會好。網上已經有很多人反映,支持兩岸交流,他們都覺得臺灣的經濟能因此變得更好。
  • 臺灣銘傳大學教師:盼兩岸加強教育交流
    臺灣銘傳大學教師:盼兩岸加強教育交流 2017-04-16 12::盼兩岸加強教育交流  作者 趙強  「我想教學上的交流是一個良性的循環,對雙方教育發展都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