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武漢這支
「愛心擺渡車隊」的司機
十分欣慰
之前大多是送居民去醫院
現在大多是接居民出院
車隊行駛方向變了!
他們直呼:心情都不一樣了!
水果湖城管「愛心擺渡車隊」
愛心擺渡車隊,讓居民24小時有車可用
這支「愛心擺渡車隊」是由武昌區水果湖街城管執法中隊隊長陳衍超帶領胡俊清、董九生、蔡民祥、魏耀武、龔豔波、陳鵬6名隊員組成,平均年齡近50歲。
水果湖城管「愛心擺渡車隊」
從1月23日起,隊長陳衍超就一天沒有休息,為了方便工作,他乾脆住在中隊。主要任務,是協助社區接送病人、搬運各種物資。為了居民能及時就診,他每天24小時關注各社區的求助就醫信息,不錯過一個電話和一條簡訊。武昌方艙醫院、陸軍總醫院、省婦幼保健院、三醫院、省中醫院、雷神山醫院,他幾乎跑了個遍。
隨著居民求醫需求越來越多,街道面向各社區居民公布了24小時服務電話,與城管愛心擺渡車隊等志願車隊對接,搭建起了水果湖區域化的「用車調度平臺」。
「和滴滴打車的模式差不多,平臺派單子,我們規劃線路、安排時間,然後與社區工作人員或者居民聯繫,在指定地點接人。」陳衍超說,為保證24小時有車可用,也讓司機都能有休息時間,他和大家商議列出了一個「三班倒」的值班表:8:30-17:30、14:00-22:00、17:00-次日8:30。
截至目前,這支城管愛心擺渡車隊,共計接送了1200餘名居民。
從焦心到暖心,車隊行駛方向變了
隨著武漢治療床位不斷增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如今,「愛心擺渡車隊」的行駛方向也發生了變化。「以前都是從居民家裡接了往醫院跑,那時候患者多啊,大家都很焦心。」
「現在,大多都是從醫院接了治癒的人出來,去往隔離點,或是從隔離點接治癒者回家,大家的心情也比以前輕鬆一點。」董九生感慨地說。
城管愛心擺渡司機(從左至右分別為胡俊清、董久生、蔡民祥)為了防護安全,主動剃光頭髮
這些城管愛心擺渡司機,已經在集中賓館住了一個多月,不能回家。每天,他們依舊「接單」、出車接送病人,忙個不停。「現在是關鍵時刻,雖然情況在好轉,但是不能放鬆警惕,一定要等到完全勝利的那一天,我們才可以徹底放鬆下來休息。」陳衍超說。
拒收微信紅包,被邀請「疫情過了來做客」
1月29日,胡俊清開車前往指定小區,送宋女士前往武昌醫院就醫。晚上7時,胡俊清再次前往武昌醫院,將宋女士接回。到達小區後,臨走前,宋女士家屬加了胡俊清的微信,稱是為方便聯繫用車。
第二天,胡俊清的手機就彈出了一個微信紅包。原來,病人家屬看到胡俊清早晚接送,心裡非常感動,稱他是「恩人」,一定要發個紅包表示感謝。「我不可能點接收,但是病人家屬的心意我接收到了,能夠幫助有需要的人是一件快樂的事。」胡俊清說。
車隊成員晚上接送病人
有一對住在洪山路的老夫婦,按照醫囑,每天都需前往七醫院打針。蔡民祥負責接送兩位老人,他每天下午1時準時在小區門口等他們,送到醫院,再接回來。一周後,老夫妻開心地給蔡民祥打電話,說:「不用再辛苦你了,我們不用去醫院了,在家休養就好,等疫情過去了,請你來我家做客。」
蔡民祥說:「聽到這個消息心裡很高興,這個時候不用出來跟我們見面,就是最好的消息。」
長江融媒出品 記者:陶常寧 通訊員:殷莉紅 費帆 楊爽編輯:馬夢婭 校對:童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