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情大義大武漢——武漢保衛戰城市觀察

2020-12-23 大楚網

時軸,如同長江、漢水晝夜流轉。

2020年新年伊始,借著成功舉辦第七屆世界軍運會的東風,江城正在復興大武漢、國家中心城市目標的路上飛奔。然而,一場罕見的新冠肺炎疫情襲擊了武漢,它以可怕的速度向湖北全省和省外蔓延。1月23日凌晨,武漢緊急宣布「封城」,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轟然打響。

保衛武漢!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中國勝。

時間,在武漢人手中一分一秒地行走,到3月10日,封城47天。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漢市委市政府具體指揮,全國軍民鼎力援助,生於大江長於大湖的武漢人民,直面疫情生死大考,以我在城在的英雄品格、向死而生的犧牲氣概、捨我其誰的責任擔當、不計得失的奉獻精神和風雨同舟的家國情懷,與病毒殊死搏鬥,書寫著一部大情大義大武漢的英雄史詩。

2月14日,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江蘇醫療隊醫護人員在交流

封一座城 救一國人

封城夜空,三鎮久久迴蕩《國歌》聲聲

1月23日,凌晨2:30,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後簡稱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緊急發布第1號通告:自1月23日10時起,武漢全市城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無特殊原因,市民不要離開武漢;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

一紙「封城令」,硬生生把擁有1400萬人口的超級城市生命體叫停,擁有3500年建城歷史的武漢屏住了呼吸。

知音故裡、黃鶴之鄉、首義之城、設計之都、九省通衢、新一線城市……歷史輝煌、榮耀加身的武漢,此時正忙碌著春運,庚子年春節的腳步聲越來越近。

新冠肺炎肆虐三鎮,並藉助武漢全國交通樞紐便利把魔爪伸向全國。一時間,武漢新增病例和死亡病例數字,分別以千位數、百位數上升。陰冷之氣籠罩在城市上空,疑慮、不安和恐慌的情緒瀰漫街巷。此時武漢,一舉一動關聯著全國疫情防控大局的成敗。為內防擴散、外防輸出,封城是阻斷病毒傳播的最有效最原始的辦法。

封一座城,救一國人。

一聲令下,武漢全城呼應。無數市民默默取消早已預定的外出行程,「我在城在」,留守城裡的1000多萬市民,誓與病魔決一死戰。不少已在外地的人員千方百計回防武漢,24歲的女護士甘如意就歷時四天三晚、騎自行車輾轉行走300公裡回醫院上班。

「我們在這裡過年,你們卻在幫我們『過關』。」在全國迎春聯歡晚會上,白巖松含淚讚嘆武漢人大義封城。

1月27日,一聲邀約在武漢不同朋友圈裡流傳:「武漢同胞們,今晚20:00,陽臺上見,為武漢加油!」

當晚,上百萬武漢市民齊聲高唱:「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這一夜,萬家燈火點亮了武漢漆黑的夜空,雄壯的歌聲和「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的吶喊聲,激蕩著長江、漢水。

隨著疫情危險不斷加深,武漢封城防控也同步層層升級。

1月25日,武漢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發布第9號通告:從26日零時起,除經許可的保供運輸車、免費交通車、防疫公務用車外,武漢中心城區區域實行機動車禁行管理。這可視作是「車輛禁行令。」

2月11日,該指揮部發布第12號通告:從即日起,武漢所有住宅小區實行封閉管理,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流動。這可視作是「市民禁行令。」

新任湖北省委書記應勇要求,緊緊抓住救治和阻隔兩大關鍵環節,打好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新任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在落實救治、阻隔措施的同時,在全市實施了最嚴厲的人車管控和最嚴實的疫情上門排查。

一切,因封城而改變。起居食行、求醫問藥、工作收入、子女求學、家人分離……從來擁有家國情懷、大情大愛、大勇大義的武漢人,一邊默默承受苦痛與犧牲,一邊與病魔殊死搏鬥。

「守在家裡,就是戰鬥!」武漢市民堅守居家為戰。

「家人安全,就是貢獻!」在家健身、唱歌,武漢市民守望家人身心健康。

武漢兩江四岸,封城夜裡依然燈光閃耀。臨江樓宇電子大屏上,字幕不停滾動「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武漢必勝」「中國必勝」巨幅字樣,仿佛武漢人眼睛裡的堅毅與力量。

聯合專家考察組外方組長、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評價中國戰「疫」時感嘆:「我們要認識到武漢人民所做出的貢獻,世界欠你們的。」

暖心!醫護人員陪患者看夕陽。(甘俊超 攝)

風蕭蕭兮江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逆行者」戰衣, 成為封城裡的生命原色

城門緊閉,病毒肆橫。為了救治病人、阻隔病毒,早日實現「應收盡收、應治盡治」,一批又一批武漢人成為「逆行者」,奔赴抗疫一線。

武漢86家定點醫院、14家方艙醫院和大大小小的隔離點,是疫情防控阻擊戰第一火線、第一戰場。所有戰鬥在這裡的醫護人員,成為封城裡「最美逆行者」。

「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生命。」身患漸凍症的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道出所有白衣戰士的緊迫心聲。

來自全國各地255支醫療隊的32572名軍地醫護隊員,更是令人敬佩的「最美逆行者。」本在萬家團圓時刻,他(她)們離家千裡萬裡支援武漢,與武漢8萬醫護人員一起與病毒搶時間、與死神搶生命。

「天使白」,成為武漢寒冬裡最暖人心的生命原色。

在武漢市所有出入口、橋隧公路、社區卡點,布防著5萬多名民、輔警。封城多久,他們中絕大部分人就多久沒回家。急難險重時刻,警察總是挺在最前頭。「警察藍」,是武漢疫情時期的安全色。

寒冬的武漢街巷,到處活躍著頭戴紅帽、身穿紅馬甲或臂挽紅袖章的志願者。「志願紅」,是封城裡最靚麗的風景。

共青團武漢市委、武漢市青年志願者協會,發出招募商超服務青年志願者後兩天,就有1156名青年志願者奔赴工作崗位。疫情發生以來,武漢全市在社區服務的志願者總數超過7萬人。

武漢不少「快遞小哥」直接加入志願者行列。35歲的汪勇,從大年三十晚上就開始成為金銀潭醫院醫護人員的專職司機。接著,他組織了志願者車隊接送醫護人員。繼而,又開辦了「汪勇志願者餐廳」,聯繫好了一家「便利店」,每天為醫護人員和志願者司機提供免費飯菜,數量也從700份到15000份……他的志願團隊,成為金銀潭醫院編外的「後勤服務中心。」

還有一支逆行隊伍,他們是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方艙醫院的建設大軍,他們向世界再一次展示了什麼叫「中國速度」「中國奇蹟」。「工服色」,是武漢寒冬裡播種的春芽。

封城期間,「逆行方陣」裡還有武漢所有社區(村)的基層幹部、社工,以及從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下沉到社區的工作人員,他們同樣是疫情「逆行戰士。」

2月27日,在武漢漢口大藥房,社區網格員豐楓身上掛滿剛買好的藥袋。(朱興鑫 攝)

患難與共 守望相助

風雨同舟,武漢千萬市民一家親

在前所未有的風險、艱難、苦痛面前,武漢市民眾志成城、風雨同舟。

完全不用動員,湖北許多企業、企業家、社會機構和愛心人士,或紛紛捐款捐物,或直接走上「疫「線。

據不完全統計,湖北省楚商聯合會黨委書記、會長,泰康人壽保險集團董事長陳東升率先捐款3000萬元,捐贈醫用口罩15萬個,設立1億元公共衛生和流行病防治基金,還為全省防疫醫護人員每人捐贈20萬元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武漢市工商聯主席、卓爾控股集團董事長閻志,向武漢、湖北捐贈現金4000多萬元和至少價值6000萬元的物資,聯合成立了多家應急醫院和武漢客廳方艙醫院,他還全力組織海外醫療物資運輸系統。

截至3月5日,根據湖北省工商聯初步統計,楚商企業累計捐贈款物合計15.49億元,其中捐贈現金68022萬元,捐贈物資價值86903萬元。

海內外武漢高校校友商幫自覺行動。已有泰康、小米、當代、融創、1藥網、中建三局、正隆保險經紀、天風證券、東呈國際、景林資產、金斯瑞、利泰、偉鵬等著名校友企業紛紛為武漢、湖北抗擊疫情捐款助物……

愛心像涓涓溪流匯集江城。截至2020年3月8日12時,全省累計接收社會捐贈資金137.93億元。其中,省本級72.46億元,武漢市48.03億元。全省累計接收社會捐贈物資9907.25萬件(套、個、瓶)。

醫院是救治的主戰場,社區則是病毒阻隔的第一道防線。要保證社區這道防線的安全,關鍵在於社區居民生活和醫療保障。

武漢全面發動,3000多個社區、7000多個住宅小區的社區工作人員和13800多個網格員守區作戰。同時,省及武漢市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國有企業4.45萬名幹部黨員職工下沉社區。他們和12萬名志願者,日夜忙碌在街頭、巷口、樓宇間,查體溫、接送病人、為居民代購送物,為特困家庭特殊人群實施「一對一「上門服務與幫扶……

全身掛滿為居民代購藥品「藥袋哥」豐楓,就是一位網絡員。臨時戰棚,成為老舊小區門口新景觀。

藉助行動網路、微信群,武漢逐步為市民編織起了安全守護網、物資保障網、精神生活網。

市民心理健康也進入防控人員和多家醫院工作之列。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的心理諮詢專家小組,進駐江漢區「方艙醫院」;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湖北省心理諮詢師協會會長肖勁鬆開設多條心理熱線——

「抗疫戰爭」中的武漢,鄰裡之間,守望相助;全城一心,風雨同舟,千萬市民一家親。

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

滔滔江漢水,匯集濃濃烈烈中華情

疫情中的武漢,一直時刻為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和全國軍民所牽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和中央政法委秘書長陳一新,帶領中央指導組長期坐鎮武漢。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到武漢視察指導工作,看望武漢市民。

封城不封愛,隔離不隔情。

除夕夜,一聲軍令,三軍出動,450名首批軍隊醫護人員向武漢集結。之後,共有4000名軍隊白衣戰士馳援武漢。

最強軍機從空中往武漢調運急需物資,在鄂部隊緊急組建專用運輸車隊。

「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一封封軍人請戰書、一枚枚血色手指印,寫滿軍人的天職與忠誠。

中國最強的重症治療隊伍半數馳援江城。傳染病領域十大院士,帶隊馳援江城。武漢保衛戰,成為中國病毒傳染醫學界的精英大會戰、中西醫大交流。

年逾八旬、再度「掛帥」的鐘南山,他在火車上的疲乏身影,他在稱讚「武漢本身是座英雄的城市」淚目神情,深深打動國人的心。

援鄂醫療隊員,在方艙醫院裡教患者跳新疆舞、打太極拳和八段錦;為方便與武漢病人溝通,迅速學習武漢方言;為方便與聾啞患者交流,緊急學習手語;用漫畫形式與患者作情感交流,用小禮物小獎品給患者作精神鼓勵……

在世衛組織考察過的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治癒出艙病人與醫護人員深情擁抱、歡笑留影……

武漢封城,絕不孤單。在全國緊急調度醫療隊援鄂的同時,全國各地醫療、生活物資也在向湖北及時調撥。

吉林大米、新疆羊肉、山東蔬菜……從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從天山南北到太行東西、從東方明珠到雲貴高原……無數來自全國各地的地方政府、社會組織、企業家和其他社會愛心人士,紛紛往武漢、湖北捐款捐物。這些來自全國的愛心援助,助力武漢牢牢築起戰「疫」保障線、民生保障線。

武漢感動全國人民,全國援助又激勵著武漢人民。

「戶外驢友群」1000多罐雞湯、光谷咖啡店每天免費咖啡、志願者車輛接送……武漢人紛紛主動為醫療隊做好服務。黃陂木蘭花鄉景區,率先承諾為全國警察和醫護人員終身免費開放;武漢大學邀請援鄂醫療隊員看櫻花;武漢在組織力量專機接回滯留外地武漢人員的同時,又動員全市力量安置好外地滯漢人員……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今天,這2800多年前的詩篇,為何因武漢保衛戰而再度流唱?因為這詩歌凝聚了血濃於水、守望相助的中華情,這濃濃烈烈中華情正在武漢滔滔長江、漢水裡翻滾、流蕩。

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武漢時深情地說:「武漢人民識大體、顧大局、不畏艱險、頑強不屈……讓全國全世界看到了武漢人民的堅忍不拔、高風亮節……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都為你們而感動、而讚嘆!黨和人民感謝武漢人民!」總書記的慰問和感謝,更加激勵著武漢人全力以赴,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大江大湖大武漢。從此,天下還應會流傳——大情大義大武漢。(黨員生活全媒體記者 馮正安 王道勇)

相關焦點

  • 泰康同濟(武漢)醫院:為保衛武漢,我們打好遭遇戰
    更不同尋常的是,不僅捐錢、捐物,泰康甚至為這場武漢保衛戰「捐」了一家醫院。經武漢市政府批准,在疫情炮火中誕生的泰康同濟(武漢)醫院,於2月7日提前投入使用,2月14日戰地揭牌,成為首家入列抗疫主戰場的大型民營醫院。經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批准,軍隊增派醫護人員支援武漢抗擊疫情,承擔泰康同濟(武漢)醫院確診患者醫療救治任務。全體醫護人員與援漢部隊軍民融合,共抗疫情。
  • 一鼓作氣,堅決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
    在戰「疫」進入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武漢抗疫前線,為廣大幹部群眾戰勝疫魔加油鼓勁,為堅決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提出殷切希望和明確要求。湖北和武漢是這次疫情防控鬥爭的重中之重和決勝之地。在看到成績的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湖北和武漢救治和防控的任務仍然艱巨繁重。習近平總書記告誡說,越是在這個時候,越是要保持頭腦清醒,越是要慎終如始,越是要再接再厲、善作善成,繼續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頭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不麻痺、不厭戰、不鬆勁,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堅決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要把醫療救治工作擺在第一位。
  • 生死時速:武漢保衛戰氣壯山河!「與疫情相關的一個個數字背後,是一...
    那些刻骨銘心的日日夜夜,一個個急促的時間刻度,清晰記錄了武漢這座英雄城市的無私、無畏、無悔和大勇、大愛、大義。萬家團圓的除夕夜,一架架飛機「逆行」降落武漢天河機場!武漢保衛戰成為2008年汶川地震後全國最大的一次災難救援行動。全力救治患者 築牢生命底線把救治擺在第一位。1月末2月初,武漢市累計確診和疑似患者過萬例。
  • 葉青武漢日記:武漢保衛戰進入全面總攻
    14日,湖北新增確診病例2420例(武漢1923例),新增治癒出院病例912例(武漢486例),新增死亡病例139例(武漢107例),現有確診病例48175例(武漢34289例),其中重症病例10152例(武漢8335
  • 打贏武漢保衛戰的七大「中國因素」
    1月23日,新冠病毒開始大規模蔓延,武漢宣布封城;從3月18日起,武漢開始持續多日實現新增確診病例、新增疑似病例、現有疑似病例等三項為零。經過兩個月的浴血奮戰,武漢保衛戰取得重大勝利!
  • 「英雄的人民」這樣煉成——武漢保衛戰啟示錄之二
    「武漢是能夠過關的,武漢本來就是一個很英雄的城市。」疫情最嚴峻時談到武漢「封城」,鍾南山院士曾經眼含淚水。英雄從來都不是從天而降,而是平凡人挺身而出、淬火而生。擔起責任——「英雄的人民」站起來1月23日,農曆除夕前一天,武漢關閉離漢通道,車水馬龍的街道驟然變得空蕩蕩。
  • 從抗戰到抗疫,時隔82年兩次「武漢保衛戰」,英雄的武漢人民始終...
    武漢人民不麻痺、不厭戰、不鬆勁,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堅決打贏武漢保衛戰。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武漢保衛戰取得決定性成果,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武漢不愧為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不愧為英雄的人民,必將通過打贏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再次被載入史冊!「抗戰時期,全民族共赴國難、眾志成城、浴血奮戰,保衛大武漢。
  • 八古墩社區的這場保衛戰(人民眼·武漢戰疫)
    為打贏武漢保衛戰,八古墩社區同全市3000多個社區(村)一樣,社區的黨員幹部、下沉幹部、網格員、志願者不懼風雨、堅守一線,築牢社區防控的堅強堡壘;社區居民識大體、顧大局,守望相助,構築起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線。3月17日,八古墩社區被評定為唐家墩街道首個無疫情社區。  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省武漢市考察時強調,社區作為防控的最前線,肩負的任務十分繁重,參與社區防控工作的同志們工作十分辛苦。
  • 「上了天就沒打算活著回來」 1938年,他們為保衛大武漢獻出生命
    「……武漢是全國抗戰的中心,武漢是今日最大的都會,我們要堅決地保衛她……」在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紀念館,1938年傳唱的歌曲《保衛大武漢》被印刻在牆壁上。1937年12月南京淪陷後,武漢成為實際上的戰時首都。武漢會戰更是抗日戰爭中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最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戰役。
  • 這一刻想說一聲:謝謝你武漢,謝謝你武漢人
    「鳥群離開了森林,整座天空很灰心,蝴蝶不再被吸引,玫瑰盛開的很安靜,遠方的風雨不停,城市蒼白而孤寂,徘徊無助的人群,焦慮著何時放晴......」
  • 中國「大武漢」到底有多大?
    全國有661座城市,包括直轄市、副省級城市、省會城市、地級市等等。  中國歷史上,城市中被冠以「大」字的,只有兩座城市——「大上海」和「大武漢」(大漢口)。  民國時期,著名作家林語堂在美國用英文撰寫一本《大城北京》,書中描敘的是「大城北京」而非「大北京」,因為從來就沒有「大北京」這個概念,沒有「大北京」這種說法。
  • 武漢不服周!武漢賽區KA戰隊勇奪首屆城市英雄電競嘉年華冠軍
    敗者組第三輪比賽,長沙CSC對陣成都GI,CSC下路洛霞組合在對線過程中就打出優勢,接下來的團戰更是不斷收穫人頭,裝備完全碾壓GI下路,GI後期雖然也打出完美團戰,卻無力回天,最終止步於此。敗者組決賽在長沙CSC和廣州X2K戰隊之間展開,雙方勢均力敵,比賽進行到後期,X2K的下路女警發育成型,在團戰中打出爆炸傷害,CSC無法限制女警,被X2K逐漸拉開經濟差距,X2K雪球越滾越大,以碾壓之勢結束比賽,成功晉級首屆城市英雄電競嘉年華《英雄聯盟》全國挑戰賽決賽。
  • 愛國主義:武漢人民英雄精神的鮮明標識
    編者按  武漢擁有3500年的築城史,既是一座書寫著文明與史詩、見證著輝煌與夢想的城市,又是一座歷經災疫等磨難而昂揚不屈的英雄城市。  97年前的1923年,面對北洋軍閥的鎮壓和屠殺,英雄的武漢人民在剛剛成立不久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亦即「二七大罷工」。這次大罷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次工人運動的高潮,罷工雖然以失敗告終,但它彰顯了中國工人階級的偉大力量,彰顯了武漢人民的英雄氣概,擴大了中國共產黨在全國人民心中尤其是工人階級心中的影響,在近代中國工人運動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 「感謝你們選擇了武漢!」
    梁軒即將就讀的材料學院院長王羅新,經濟學院副院長、《認識武漢》課程負責人李正旺一同前往,他們接過梁家父女攜帶的行李,乘車前往學校。「相信你在武漢、在武漢紡織大學學習、生活得很愉快。相信你會愛上武漢,成為武漢的『新市民』!」
  • 百萬大學生返漢,大武漢風華正茂
    important}在武漢,一共擁有89所高校,在校大學生超過百萬。時隔8個月,在經歷了最長「寒暑假」之後,武漢的高校,按照「錯峰分批、安全有序」的原則,目前武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高校都陸續迎來了首批返校大學生。武漢大學9100餘名大學生已正式開課。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開學第一天的每一個場景都有某種意義上的儀式感。
  • 武漢,到底是一座怎樣的城市
    就此奠定了大武漢的城市基礎武昌是湖北省主要行政機關所在地也是科教文化中心漢陽興起最早,是近代中國工業中心漢口曾是19世紀清朝最重要的內地商業城市、世界最大都市之一◎ 不同歷史時期的武漢城區地圖「大武漢」的得名並不僅僅和面積有關也來自武漢深厚的歷史底蘊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至少從清朝開始,一直到解放前武漢其實都是中國的一線城市從隋、唐兩代開始隨著人口的大規模南移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經濟得到了大發展
  • 湖北省委書記應勇:武漢人民識大體、顧大局,衷心感謝武漢人民...
    加強疫情防控,城市環境衛生清潔消毒任務十分繁重。省領導來到武昌區大東門立交橋下的環衛工作點,看望慰問武昌區大橋清潔隊女環衛工人,她們除了承擔公共區域消殺和路面保潔外,還志願參與了方艙醫院、隔離點等場所的環境衛生保障工作。「你們不僅是城市美容師,也是疫情中的逆行者。」
  • 武漢解放70周年:從「省會武漢」走向全球城市
    當這座城市的空間、經濟、文化版圖變遷的一幕幕回放,我們更能深刻理解武漢所處的歷史方位,看到這座城市是如何一路邁向國家中心城市,一步步成長為在國家戰略、全球競爭中肩負重任的大武漢。定位:從「省會武漢」上升為國家中心城市
  • 長沙PK武漢,誰更厲害?不服來戰!
    讀懂一座城市的藝術,除常見博物館外還有很多地方值得你認真觀摩。長江中部兩座省會城市-長沙VS武漢,各有其獨特的藝術腔調。2017年,長沙享有「媒體藝術之都」,令人激動的是,這是全球第一個媒體之都。武漢是楚文化發祥地,目前正努力建設藝術之城,去年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全球創意城市網絡「設計之都」。
  • 一封署名武漢人,寫給雲南省長的信
    我是一位武漢人,目前和女兒在騰衝市萬家燈火大酒店進行隔離醫學觀察。騰衝之行,疫情之戰,讓我有太多感動和感悟,作為普通老百姓,我和女兒真誠的向雲南省委省政府,騰衝市委以及許許多多關心湖北武漢人的騰衝本地人,來騰衝暫居的外地人表示我們由衷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