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時速:武漢保衛戰氣壯山河!「與疫情相關的一個個數字背後,是一...

2020-12-14 閃電新聞

2月4日, 武漢火神山醫院接收首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新華社發

□楚天都市報記者 周萍英

當街頭重現車水馬龍、人群熙攘,生活在武漢的千萬市民卻無法忘記,這座城市,曾經歷過的憂傷和堅強。

那些刻骨銘心的日日夜夜,一個個急促的時間刻度,清晰記錄了武漢這座英雄城市的無私、無畏、無悔和大勇、大愛、大義。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在武漢閃光——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湖北省委、省政府舉全省之力跟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武漢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堅定信心、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牢牢築起疫情防控的鐵壁銅牆。

那些打不倒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因為,這裡是英雄的城市,這裡有英雄的人民。

封一座城 護一國人

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發,兇險程度,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從發現疫情苗頭,再到鍾南山宣布「有人傳人現象」,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在武漢打響。

1月22日,湖北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Ⅱ級應急響應,2天後升級為Ⅰ級響應;1月23日,武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關閉離漢通道。

此時恰逢春運,對一個超千萬人口的大都市「封城」,這無疑是一個艱難的重大決定。

封一座城,護一國人。

求醫、問藥、囤生活必需品……這個春節,武漢人終生難忘。各醫院發熱門診擠滿病人,醫生們吃餅乾、方便麵當年夜飯的畫面、視頻刷屏。

億萬中國人收看的鼠年春晚臨時加入抗擊疫情節目。「隔離病毒,但絕不會隔離愛」這句話,讓無數人眼含熱淚。

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

萬家團圓的除夕夜,一架架飛機「逆行」降落武漢天河機場!武漢保衛戰成為2008年汶川地震後全國最大的一次災難救援行動。

全力救治患者 築牢生命底線

把救治擺在第一位。

1月末2月初,武漢市累計確診和疑似患者過萬例。各大醫院一床難求,醫療資源極度匱乏。

為有效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染途徑,遏制疫情擴散,2月2日,武漢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要求,對社區確診患者、疑似患者、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一般發熱患者「四類人員」分類集中管理,按照「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應檢盡檢、應隔盡隔」要求,持續開展拉網排查、集中收治、清底排查三場攻堅戰。

湖北實施規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

床位不夠,邊改造邊收治。武漢數家綜合醫院普通病房被改造成定點醫院,集中收治確診患者。

爭分奪秒建醫院。10天建成火神山醫院,12天建成雷神山醫院,提供約2500個床位。

僅一天多時間,2月5日晚10時,位於武漢國際會展中心的江漢方艙醫院率先啟用,1500多張床位一次性開放給各個社區送過來的患者。

到2月28日,全省16家方艙醫院累計收治患者12000人,武漢患者中每4人就有1人是在方艙醫院治療,做到了「零感染、零死亡、零回頭」。共設立定點醫院255家、床位11.7萬張,開闢4079個隔離點、22.5萬間隔離房間。

科學防控阻疫情 全市拉網大排查

救治和阻隔,是湖北、武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詞。

2月13日下午,剛剛上任的湖北省委書記應勇第一時間主持召開專題會,指出要搶抓重要窗口期。緊抓救治和阻隔兩大關鍵環節,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背水一戰。

在2月15日的省委常委會擴大會議上,應勇提出基於醫院救治和社區防控的兩個關鍵陣地雙管齊下的「23245」的新打法:即牢牢抓住救治和阻隔兩個關鍵環節;做到篩查、甄別,對小區、村封閉管理,公共區域管控「三個全覆蓋」;形成數據信息加收治工作「兩個閉環」;對四類人員開展拉網式排查,做到「四應四盡」,即應隔盡隔、應收盡收、應檢盡檢、應治盡治;強化醫護力量、醫用物資、生活物資、基本公共服務、社會穩定「五個保障」。

2月16日,湖北省委省政府發布兩份重要文件,要求全省城鄉所有村組、社區、小區、居民點實行24小時最嚴格的封閉式管理。正是從這一天開始,武漢通過對全市421萬戶居民集中開展兩輪拉網式排查,共排查出確診和疑似患者9037人,以及大量密切接觸者,實現了「應收盡收、應治盡治」。

36支疾控防疫隊馳援湖北,調動全國3個移動P3實驗室,破解影響排查和收治的「瓶頸」環節,提升核酸檢測能力。

武漢形成了「分級分類收治、輕重轉院順暢」的救治體系:即徵用酒店作為集中隔離點,隔離密切接觸人員;方艙醫院接收確診輕症和疑似患者;火神山、雷神山和同濟醫院等大型綜合醫院收治重症患者,9000多張重症床位開放。

「人等床」,終於變成了「床等人」!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三個月打贏阻擊戰

傾盡全力,不惜一切代價挽救生命。

舉全國之力、全省之力,全世界人民終於看到了希望。4月8日,武漢「解封」了。

「與疫情相關的一個個數字背後,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決不能熟視無睹,決不能無動於衷!」省委書記應勇在專題會議上指示。

為確保信息公開透明、數據準確,針對疫情早期因收治能力不足導致患者在家中病亡、信息登記不全等原因,4月17日,武漢市公布了訂正後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據,其中確診病例核增325例,確診病例的死亡病例核增1290例。

4月24日,湖北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清零;4月26日,武漢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封控76天後轉向「重啟」,對全國疫情防控大局具有標誌性意義的武漢,面臨新的考驗。

「解封」不等於「解防」。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要求,慎終如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確保武漢保衛戰取得全面徹底勝利。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湖北、武漢打響了一場氣壯山河的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初步遏制疫情蔓延的勢頭,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把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個位數以內,用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

76天,英雄的武漢人民書寫了一段艱苦卓絕的歷史;1800多個小時,勇敢的湖北人民創造了感天動地的壯舉。

戰疫大事記

●1月22日,湖北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Ⅱ級應急響應。2天後升級為Ⅰ級響應。

●1月23日,武漢市關閉離漢通道。

●2月2日,湖北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要求,對所有疑似患者集中隔離。火神山醫院正式交付。

●2月3日,武漢開始建設方艙醫院用於收治輕症患者。

●2月4日,首批患者轉運火神山醫院。

●2月8日,雷神山醫院交付使用。

●2月10日,湖北全省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

●2月13日,應勇任湖北省委書記,王忠林任武漢市委書記。

●3月1日,礄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為武漢市首個休艙的方艙醫院。

●3月10日,武漢市16家方艙醫院全部休艙待命。

●3月18日,武漢新增確診病例歸零。

●3月25日,武漢恢復部分公交線路運營。

●4月8日,武漢市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復對外交通。

●5月2日,湖北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響應下調為Ⅱ級響應。

●5月14日,武漢部署開展全員核酸檢測。

●6月2日,武漢市集中核酸檢測排查情況公布,檢測9899828人,無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300名。

●6月13日,湖北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下調至Ⅲ級。

相關焦點

  • 泰康同濟(武漢)醫院:為保衛武漢,我們打好遭遇戰
    更不同尋常的是,不僅捐錢、捐物,泰康甚至為這場武漢保衛戰「捐」了一家醫院。經武漢市政府批准,在疫情炮火中誕生的泰康同濟(武漢)醫院,於2月7日提前投入使用,2月14日戰地揭牌,成為首家入列抗疫主戰場的大型民營醫院。經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批准,軍隊增派醫護人員支援武漢抗擊疫情,承擔泰康同濟(武漢)醫院確診患者醫療救治任務。全體醫護人員與援漢部隊軍民融合,共抗疫情。
  • 一鼓作氣,堅決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
    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專門赴湖北省武漢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發出這樣的號召。他強調:「在疫情防控鬥爭進入關鍵階段,氣可鼓不可洩。要一鼓作氣,咬緊牙關,堅持到底,扛得住,守得住,不能前功盡棄。」在戰「疫」進入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武漢抗疫前線,為廣大幹部群眾戰勝疫魔加油鼓勁,為堅決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提出殷切希望和明確要求。
  • 大情大義大武漢——武漢保衛戰城市觀察
    2020年新年伊始,借著成功舉辦第七屆世界軍運會的東風,江城正在復興大武漢、國家中心城市目標的路上飛奔。然而,一場罕見的新冠肺炎疫情襲擊了武漢,它以可怕的速度向湖北全省和省外蔓延。1月23日凌晨,武漢緊急宣布「封城」,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轟然打響。保衛武漢!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中國勝。
  • 打贏武漢保衛戰的七大「中國因素」
    1月23日,新冠病毒開始大規模蔓延,武漢宣布封城;從3月18日起,武漢開始持續多日實現新增確診病例、新增疑似病例、現有疑似病例等三項為零。經過兩個月的浴血奮戰,武漢保衛戰取得重大勝利!
  • 葉青武漢日記:武漢保衛戰進入全面總攻
    3、中央指導組發起全面總攻14日,孫春蘭副總理率中央赴湖北指導組來到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揮部,落實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各項決策,進一步部署打好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孫春蘭指出,湖北省疫情防控發生了一些積極變化。但是,疫情形勢仍然嚴峻。要以更堅定的信心、更頑強的意志、更果斷的措施,發起全面總攻。
  • 「英雄的人民」這樣煉成——武漢保衛戰啟示錄之二
    武漢歌舞劇院歌唱家王丹萍說,「你行,我行,大家行,武漢不會輸!」升起旗幟——「英雄的人民」匯聚起來戰幕拉開,總書記說:讓黨旗在第一線高高飄揚,落實「網格化管理」。群防群控、聯防聯控,一場對抗疫情的人民戰爭打響了。戰場不只在醫院,也在小區、樓棟、村灣,在城市的每一處。
  • 一名護士長的「生死時速」
    可這裡,卻是李曉莉每天「戰鬥」的地方,也是她演繹「速度與激情」的戰位。來自火箭軍某基地醫院的李曉莉,個頭嬌小,短髮齊耳,說話如蹦豆,走路帶陣風,幹啥事就一個字:快。她說,這是在部隊一點點練出來的。李曉莉查看病房信息化系統運行情況。
  • 陳子昂送朋友從軍,這首詩慷慨激昂,氣壯山河,讀完久久不能平靜
    你輕輕地揮手,一騎絕塵;我慢慢地回味,兩行熱淚。你像天空中的雄鷹,越飛越遠;我似你拋出的纜繩,友情一直牢記心中。唐代一位詩人寫了一首送別詩,心中就充滿了這樣的感受。送魏大從軍唐代:陳子昂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 【輔導員戰疫情】陶磊:不必等候炬火,你們便是光
    【編者按】2020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西安交通大學輔導員開展專題宣講,與國同向,伴生同行,同心戰「疫」,共克時艱。
  • 同心戰「疫」——山河無恙享太平
    9月6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製作的六集大型紀錄片《同心戰「疫」》第四集,報導了黃山太平湖漁業股份有限公司在疫情期間,向武漢捐贈3萬斤有機鱅魚的實況。在當時「武漢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同時也牽動著漁業公司董事長歐陽朝信和股東的心,公司立即行動, 3月14日,3萬太平湖有機鱅魚在太平湖漁業公司的「暫存基地」內起網、裝箱,一車滿載著全區人民「同心戰疫」的決心順利出發。漁業公司員工及社會人士夾道歡送,「逆流而上助荊楚,山河無恙享太平」。
  • 《踏山河》盡顯英雄氣勢!(吉他&尤克裡裡曲譜)
    《踏山河》是由祝何作詞、作曲,是七叔呢演唱的歌曲,楊碩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發行於2020年11月19日。 獨特的煙嗓,完美的演繹出了萬馬奔騰,長槍刺破長空,萬裡黃沙滾滾,熱血少年為保衛國家,放下一聲牽掛,把生死置之度外,奮勇對抗外敵的畫面。歌曲氣勢恢宏,振奮人心!
  • 中國記「疫」:面對「大考」,中國如何書寫戰「疫」答卷?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記「疫」:面對「大考」,中國如何書寫戰「疫」答卷?中新社北京5月14日電 題:面對「大考」,中國如何書寫戰「疫」答卷?中新社記者 王祖敏一場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成為人類共同面臨的「大考」。
  • 白衣天使的力量——記奮戰在武漢疫情防控阻擊戰一線的醫務工作者
    他的感受,是武漢戰「疫」近況的縮影——  2月16日,協和西院10名重症患者出院,累積治癒94名;2月17日,江漢方艙醫院23名患者出艙,累積出艙61名;同日,湖北省中醫院光谷院區,4名重症患者出院……  據國家衛健委消息,目前,武漢市最早的兩家重症定點醫院金銀潭醫院、肺科醫院患者出院率已達30%至39%;重症患者佔確診病例的比例從初期的38%降至目前的
  • 援漢、戰毅、神山……戰「疫」寶寶的名字是不是很英雄很硬核
    這是一個不一樣的春節,全國上下擰成一股繩,勠力同心共戰新冠肺炎疫情。一些年輕人也正沒日沒夜地戰鬥在抗疫一線,他們是醫生,是公安幹警,是 " 戰地醫院 " 的建設者,或是基層的疫情防控人員。而就在這個緊要關頭,他們的寶寶誕生了。
  • 《同心戰「疫」》第二集「生死阻擊」完整版...
    我們要保衛我們的武漢,保衛武漢人民。【推出本集片名】第二集 生死阻擊一個月後,全國範圍,這個數字迅速增長了四百多倍。其中絕大部分集中在湖北、武漢。【同期】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趙建平病人增長很快的情況下,當時是非常憂慮的,因為就是不知道當時病人這個情況我們到底能不能控制。
  • 48小時打通全球採購 卓爾跨境供應鏈生死時速
    來源:紅刊財經30多天,8個國家,14架飛機,7架專機,捐助超600萬件醫用防護物資覆蓋湖北全部市州,援建了7家應急醫院、3家方艙醫院,累計捐贈超過1億元……這一串數字,記錄了卓爾控股以人為本的大商之道。
  • 探秘抗疫「武漢樣板」——「不計代價,無論生死!」
    武漢各級黨組織和黨員挺身而出、勇挑重擔。小區、村(大隊)實行「一門進出」封閉值守。2月13日起,全市以最快速度新建422公裡硬質隔離圍欄,9045個小區(村、隊)全部真正實現硬隔離。2月17日起,按照「不漏一戶、不漏一人」的要求,用3天時間實現全市421萬戶居民排查全覆蓋。重任扛在肩,黨員挺在前。
  • 武漢戰「疫」全景紀錄片《英雄之城》
    首部武漢戰「疫」2個月全景紀錄片一部感天動地的中國抗「疫」群英譜新華社記者勇闖「紅區」 60多位記者「疫」線拍攝很多年後,當人們回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戰「疫」,一定會想起2020年初,武漢關閉離漢通道那個遙遠的日子。隨著關閉而開啟的,不是魔幻現實主義的劇情,而是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 房企大佬這麼說:爭分奪秒跑出「生死時速」,苦練...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大部分城市將大規模復工的時間延遲到了2月10日,多數房企也正式復工了。如何看待疫情對企業經營的影響?復工後將採取哪些應對措施?對未來市場形勢如何預判?對於這些備受關注的問題,證券時報記者梳理了部分房企大佬在復工首日致全體員工的信中的相關表述,一起來看看他們怎麼說。
  • 每一個動人瞬間都是前行的力量,記者影像記錄武漢2020
    是對為武漢拼命的人說,逆行支援我們的人說,也是對所有關心武漢、祝福武漢的人說。讀這些話的人讀得很慢,讀出了不舍和淚水,讀出了共迎大戰、共克時艱的生死情誼,也讀出了人與人之間最柔軟也最強大的部分。 這些話是這特殊年份武漢人真實的情感抒發。因為真實,我們許多人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疫情給我們每個人都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我們的心靈變得比任何時候都要柔軟,也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