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昂送朋友從軍,這首詩慷慨激昂,氣壯山河,讀完久久不能平靜

2020-12-16 品詩賞詞

人生之路漫長,知己之間卻又聚少離多。送別的時候總是愁緒滿懷,離別之後更是感到寂寞難耐。你輕輕地揮手,一騎絕塵;我慢慢地回味,兩行熱淚。你像天空中的雄鷹,越飛越遠;我似你拋出的纜繩,友情一直牢記心中。唐代一位詩人寫了一首送別詩,心中就充滿了這樣的感受。

送魏大從軍唐代:陳子昂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橫代北,狐塞接雲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

提到初唐的詩人,怎麼也繞不開的才子就是陳子昂。他少年時就輕財好施,慷慨任俠,不僅精通武藝,而且24歲就中了進士。在同輩的眼裡,他是佼佼者;在對手的心中,卻是必須除去的肉中刺。被貶之後,陳子昂孤獨苦悶,「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他的才情感動讀者,他的感慨卻穿透歷史,千年之後,依然撲面而至。

此詩作於武則天當政年間,是詩人在長安任職期間所作。陳子昂的詩歌蒼健有力、寓意深遠,可是他的才華卻遭人嫉恨,若不是他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沒有人會了解這位傑出的才子。他也曾希望脫穎而出,大展宏圖。雖然」玉在櫝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但詩人終究還是只留下一聲長嘆。

這首送別詩不見兒女情長,也沒有悽苦悲切,詩人言辭激越,鼓勵出徵者立功沙場,同時也抒發了作者的慷慨壯志。「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前兩句讀罷令人震撼,仿佛能感受到詩人無比激動的心情。詩人以漢代唐,「匈奴」指入侵的敵人,「魏絳」是春秋時晉國的名將,這裡指作者的朋友魏大,很顯然詩人是鼓勵朋友能像他那樣留名青史。

接下來兩句表達出作者的一些悵惘之情,「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彼此就要分別於繁華的長安,心裡總不免有些感慨。但為國效力,責無旁貸,執手相約沙場建功。「三河道」在這裡指代送別地點長安,「六郡雄」指漢武帝時的名將趙充國,這兩句對仗工整,氣勢恢宏,令人動容。

「雁山橫代北,狐塞接雲中」,這兩句想像魏大將要從軍地點的場景。雁山橫亙、狐塞高聳,組成了一個保衛長安皇都與內地的天然屏障。作者在這裡採用虛實結合的手法,並反覆推敲地使用了「橫」與「接」兩個字,意味著魏大此行任務的重大和光榮,也表達了自己對他的殷切期望。

結尾處陳子昂更是希望友人能不負期望,早奏凱歌還。「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此處依然用典。東漢車騎將軍竇憲曾經立下卓越的戰功,他率軍大破匈奴北單于,又乘勝追擊並登上燕然山,刻石紀功而還。詩人痛惜自己不能親自在沙場建功,便對魏大寄予了無限期待之情。

陳子昂送朋友從軍,這首詩慷慨激昂,氣壯山河,讀完久久不能平靜。陳子昂作為初唐的一位豪傑,曾經「秣馬臨荒甸,登高覽舊都」,希望能儘自己微薄之力為國家效力,但又不遇明主,壯志難酬,終於感嘆「誰知萬裡客,懷古正躊躕。」詩人不能為國戍輪臺,長使英雄淚佔襟,也讓千年之後的讀者唏噓不已。

相關焦點

  • 陸遊最熱血的一首詩,寫下了一個激勵人心的千古名句!
    陸遊是歷史上有名的愛國主義詩人,他所傳世的九千餘首詩大多都是抒發慷慨激昂的報國熱情以及堅持抗金收復河山的壯志,也有壯志未酬的悲憤。今天向大家介紹的便是陸遊最經典的一首愛國古詩,這首詩抑揚頓挫慷慨激昂,尤其是最後兩句鏗鏘有力,道出了民族傲骨:金錯刀行黃金錯刀白玉裝,夜穿窗扉出光芒。
  • 這首漢代古詩含淚才能讀完,他15從軍80得歸,飯熟了竟不知端給誰
    在《樂府詩集》的《十五從軍徵》中就有這樣一位徵戰多年的士兵。他在戰爭結束後才回家。然而,離家多年,對於他來說世界變化之大已經遠非文字能形容得了的。全詩質樸感人,要含淚才能讀完。詩人15從軍80得歸,飯熟了竟不知端給誰。
  • 看完BBC的這部紀錄片,久久不能平靜
    看完BBC出品的關於你的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久不能平靜。紀錄片導演麥可·伍德真是細心,連你的出生地河南鞏義都去了,推開那扇斑駁的門,一無所有,唯餘一尊石像。你是相當喜歡這個家的:「錦裡煙塵外,江村八九家」,「眼前無俗物,多病也身輕」,「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在草堂居住了近四年,你寫下240餘首詩。《蜀相》《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江畔獨步尋花》《絕句》等名篇,皆創作於此。這應是你一生中最快樂明媚的時光。我專挑成都時段的詩給孩子啟蒙,那種對仗之美、明亮之美,猶如初春新雨,正好契合了一個幼童鮮活生命的律動。
  • 唐朝最憤怒的詩人陳子昂,竟被家鄉縣令害死?背後兇手是武三思?
    李白懷才不遇,他寫下了「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雖無路可走但詩中自帶仙氣。而孟浩然則說,「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頗有些自怨自艾的感傷。但初唐詩人陳子昂的書寫懷才不遇的《登幽州古臺歌》,卻寫出了天地之間孤獨和歷史的蒼茫感。
  • 「國朝文章盛,子昂始高蹈」,陳子昂《感遇》詩,繼承了漢魏風骨
    但陳子昂以復古為創新,掃除齊梁體的宿弊,成為唐代五言古詩的先驅。他的三十八首《感遇》詩,是他中進士之前所作,據《舊唐書》記載:「子昂善屬文,初為《感遇》詩三十首,京兆司工王適見而驚曰》:『此子必為天下文宗矣』。」於是聲名顯赫。這裡只說三十首,是因為有一部分是他後來得罪了武則天,而辭官歸隱之後所作。
  • 十首離別詩: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這首詩寫臨岐敘別,情深意長,不著一個愁字,而在表面的平靜中蘊蓄著深沉的激憤和無窮的感慨。本詩以直抒離情構成真摯感人的意境,寓複雜的情緒和深沉的感慨於樸實無華的藝術形式之中。不言悲而悲不自禁,不言憤而憤意自見。語似質直而意蘊深婉,情似平淡而低徊鬱結。
  • 納蘭性德的這首詩經常被誤讀為愛情詩,其實他是在規勸自己的朋友
    今天我們和大家分享的這首《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就是納蘭性德的代表作之一,也被很多人引用和化用。我們通常將這首詩作為愛情詩來解讀,不可否認,他著重描寫的確實是深閨婦怨,但是當我們進一步挖掘起背景和來歷的時候就會發現,道光十二年的《納蘭詞》當中這首詩下面還有一個副標題——「擬古決絕詞,柬友」,意思即是這首詩是在模仿前人的作品,是為了送給一位朋友。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落幕,10首開場詩詞,讓人久久回味!
    這是一首元日詩。元日,是正月初一,是新的第一天。紅燭閃動,年味深濃;紅日升起,希望來臨。這是一句喜慶和希望之詩,預示著一年的美好,從今天開始。這是一句安慰朋友的詩句:不要害怕前路沒有懂你的人,普天之下,還有誰不認識您呢?失意時,朋友的安慰,如一股暖陽,照進心扉;困頓時,朋友的鼓勵,如一壺熱酒,激發鬥志。
  •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初唐陳子昂,為何被稱為「詩骨」?
    陳子昂就是這麼一個文人,以至於遭到武則天的嫌棄,兩次發配從軍,最後在丁憂期間被權臣武三思指使下獄殺害,年僅四十二歲。其實他的前輩們直言敢諫,都是安然榮華,為什麼到了陳子昂這裡就橫死了呢?這是時代大勢的變化。武則天為天下之先,要以女性地位稱帝,在輿論、人心各方面都要加強管控,當然這也是太宗遺風。
  • 李賀最膾炙人口的一首詩,其中兩句寫出了男子漢大丈夫應有的抱負
    這兩首中,又以前一首更振奮人心,為更多的有志男兒所喜歡。這一首詩,也是小編最為鍾愛的詩詞之一。我們今天就來賞析一下這首詩。這首詩的白話文意思是:男子漢大丈夫為什麼不身著戎裝,帶上武器,奔赴疆場,去收取關山五十州呢?請你且登上那畫有開國功臣的凌煙閣去看看,又有哪一個書生曾被封侯拜相,成為食邑萬戶的公侯?
  • 陳子昂《登幽州臺歌》深度翻譯和賞析
    【題解】陳子昂(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縣)人。二十四歲中進士,授麟臺正字,遷右拾遺。曾兩次隨軍遠徵,未得到重用。後辭官歸家,不久為縣令所陷害,死於獄中,時年四十一歲。他的詩反對齊、梁的浮豔文風,力主恢復漢魏「風骨」,其詩強調即興,反對柔靡之風。所作《感遇》《登幽州臺歌》等詩,詞意激昂,風格高峻,為唐詩的健康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唐代萬歲通天元年(696),武則天派建安王武攸宜進兵契丹,陳子昂以右拾遺隨軍參謀。這詩是詩人從軍失意之作。作者借登幽州臺抒發其失意的感慨,寄寓著報國立功的思想。
  • 《唐詩三百首鑑賞》(1—18章)張若虛 王績 王勃 賀知章 陳子昂
    這年秋天,他在獄中聽到蟬鳴有感而發,寫作這首詩,表達自己心含冤屈,無處申訴的愁悶。整首詩是一首五言律詩,詠物抒懷,感情充沛,人和物在這首詩裡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渾然天成。用典自然、恰當。《唐宋詩舉要》云:「以蟬自喻,語意沉至。」
  • 下月,破鏡重圓,重溫舊夢,愛情回味,意味深長,久久不能平靜
    下個月,破鏡重圓,雙子重溫夢想,愛的回味,意味深長,久久不能平靜。天秤座有些時候,天秤座雖然表現出了一種深沉的城府態度,但在愛情中也會回歸到原來的樣子,儘管大家都知道時間可以解決所有的情感問題,但對天秤座來說,這可能是他們最大的傷害,他們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忘記對方,反而會越久越深地加深感情。
  • 是時候和夏天說再見了,讀完這首精美的小詩,然後慢走不送
    是時候和夏天說再見了,讀完這首精美的小詩,在今年最後一次感受到夏天的美感,然後慢走不送。菱透浮萍綠錦池,夏鶯千囀弄薔薇。盡日無人看微雨,鴛鴦相對浴紅衣。這首唐詩就是詩人杜牧《齊安郡後池絕句》,晚唐詩人杜牧對於七言絕句有非常高的文學造詣,這首詩詞更是體現出了他的絕世才華。前兩句古詩可以說是對夏日景色最美好的剪影。「菱透浮萍綠錦池,夏鶯千囀弄薔薇」,翠菱掩露青萍綠透一池錦水,夏鶯歌喉婉轉嬉弄薔薇花枝。
  • 「遙遙去巫峽,望望下章臺」——《度荊門望楚》陳子昂
    在這裡,這兩個重疊詞緊切題中的「度」、「望」二字,並把它們融而為一,使「度」中有「望」,「望」中有「度」。顧望之間,巫峽已遠拋身後,章臺已為望中所收。正如酈道元所云:「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水經注·江水》)詩人欣快之情也不露痕跡地注入了輕舟疾行之中。頷聯,寫度荊門時所見近景。「巴國山川盡」,上承首句的「去巫峽」。
  • 讀起來讓人激情澎湃、慷慨激昂的霸氣古詩詞
    他所唯一憂慮的,是他所摯愛的、經常陪伴他東徵西討的一位美人虞姬的前途;他無限哀傷地唱出了這首歌的最後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這是項羽面臨絕境時的悲嘆,在這簡短的語句裡包含著無比深沉的、刻骨銘心的愛。虞姬也很悲傷,眼含熱淚,起而舞劍,邊舞邊歌,唱道:「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和項王歌》)歌罷,自刎身亡,非常悲壯。
  • 這40首經典古詩詞,帶你感受「美麗中國」!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40首經典古詩詞,這些古詩詞有一個共同點,都是關於某一個城市的,一座詩詞一座城,通過本文的古詩詞彙總,我們要帶大家感受「美麗中國」!網友紛紛表示:讀完這些古詩詞,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古詩詞是文化的一種表達形式,也是我國經典文化的濃縮,經典的古詩詞中蘊藏著詩人的情感和寄託。
  • 送你六首送別時候的詩,都是出自名家之手!
    這首詩是中國古代關於離別比較有代表性的一首離別詩,也是一首千古名篇,其中的這一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甚是經典,這一句是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是文人墨客離別時候最想說的話,這首詩寫出了兩個朋友將要離別時候的感情,「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就是這個意思!
  • 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賞析
    仰天長嘯的孤獨英雄——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賞析[原詩]                 登幽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