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歷史上享有盛譽的文人,納蘭性德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而他的作品也同樣驚豔了歲月。今天我們和大家分享的這首《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就是納蘭性德的代表作之一,也被很多人引用和化用。我們通常將這首詩作為愛情詩來解讀,不可否認,他著重描寫的確實是深閨婦怨,但是當我們進一步挖掘起背景和來歷的時候就會發現,道光十二年的《納蘭詞》當中這首詩下面還有一個副標題——「擬古決絕詞,柬友」,意思即是這首詩是在模仿前人的作品,是為了送給一位朋友。
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清代: 納蘭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一作:卻道故心人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一作:淚雨零 / 夜雨霖)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這首詩是在用女子的口吻去控訴男子的薄情寡義,發誓要與之決裂。一個」決絕「,很有可能就是在說要與昔日的戀人永不相見的決心。想當初剛剛遇到彼此的時候,一切都是那麼新鮮、那麼美好,時時刻刻都有快樂縈繞在身邊。就算有困難、有不如意的地方,兩個人也是堅定的在一起,所有的坎坷都微不足道,在戀人的眼中只有溫馨和甜蜜。
然而歲月更迭,滄海桑田,曾經的誓言仿佛早就被拋到了九霄雲外。「何事秋風悲畫扇」其實是在借用典故,漢朝的班婕妤也曾經慘遭拋棄。這裡的比喻也很形象,被拋棄的女子就像是一把扇子一樣,炎炎夏日正是熱戀之中,時時刻刻被捧在手心,然而時光易逝,等到了秋冬季節就不會再有人理睬和珍惜了。原本的細心呵護變成了現在的冷漠無情,相親相愛變成了相離相棄,甜蜜的愛情被現實撕扯得支離破碎。試想一下,我們現代社會有多少人的愛情也是這樣呢?
納蘭性德本身是一個情深意重的人,面對慘遭拋棄的女子與冷酷無情的男子,他的心裡滿是憐惜與責備。「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也是在借用典故,唐明皇與自己的愛妻楊貴妃也曾經有過海誓山盟,在長生殿裡盟誓要一直相親相愛。但是後來安史之亂爆發,唐明皇被逼無奈在馬嵬坡下處死了楊玉環。據說楊玉環死之前還留下了話:「妾誠負國恩,死無恨矣。」後來唐明皇悲痛萬分,在趕路的途中聽到雨聲和鈴聲無比悲傷,所以寫下了一首《雨霖鈴》來寄託思念。作者借用這個典故是想說就算兩個人決絕不復相見,也不會在心底生出怨恨。
最後一句「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同樣是借用典故。在李商隱的詩詞《馬嵬》當中有一句「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女子將兩個人比作唐明皇和貴妃,但是又有幾個男子能夠比得上九五至尊的皇帝呢?他們曾經也有過海誓山盟,最後還不是勞燕分飛,讓女子撒手人寰?那些「比翼鳥」和「連理枝」的美好願望告訴每一對愛人,就算是生離死別也不能忘記彼此的情義。全詩結束,但是那種深深的眷戀和哀怨卻縈繞在我們心頭,久久未曾散去。
讀完全詩,我們首先體會到的還是一位女子慘遭拋棄的哀怨之情,以及對昔日美好記憶的深深眷戀,語調哀婉,纏綿悱惻。後來有專家對這首詩進行解讀,說納蘭性德這首詩是在以一個女子的口吻去表達感情世界裡的苦楚,但是更為深層的意思是借用男歡女愛的情感變化,進一步說明朋友之間也應該彼此珍惜,至死不渝。您對此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