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微藍時光
圖片|來源網絡
詩詞賞析|不一樣的情感解讀
經歷過一段感情從懵懂,到熱烈,然後到冷卻,最後熄滅。很多人在感嘆多巴胺的易逝之外,會想到納蘭性德的一句詩: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處秋風悲畫扇」
在吟唱這兩句詩詞的時候,常常會有種悲從中來的無力感。而全詩《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的完整內容是這個樣子的: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在本詩中,涉及了兩個典故,熟悉歷史典故及古詩詞的小夥伴們,大約都知道。一個是漢成帝與班婕妤,另外一個是唐明皇與楊玉環。
漢成帝與班婕妤
或許有人不熟悉這兩個人,不過對於趙飛燕及趙合德姐妹,大抵不會陌生。
在班婕妤、漢成帝與趙氏姐妹這段三角關係中,班婕妤不敵趙氏姐妹的聯手,成為漢成帝的前任,退居冷宮。
才情素來不錯的她寫下了一首《怨歌行》(另有標題《團扇歌》),隱晦地控訴了漢成帝這個渣男,以及趙氏姐妹這對綠茶的種種。
「新制齊紈素,皎潔如霜雪 。裁作合歡扇,團圓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意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在詩中,她將自己比作團扇,隨著趙氏姐妹的參與而夏去秋來,終究落得一個」棄捐篋笥中「的下場。
即便來年還有夏天,只會有更多新的團扇被帶到漢成帝的面前。而班婕妤自己這樣的舊顏色,即便善辭賦,有美德,在薄情郎面前,終究還是恩情中道絕。
唐明皇和楊玉環
關於這兩個人的故事,白居易在《長恨歌》中,早已經交代的清清楚楚。不太明白的,還可以去看看陳凱歌導演的《妖貓傳》。
從本詩中的」驪山「、」雨霖鈴「、」比翼連枝「等關鍵詞中可以指向玄宗與貴妃。對於這一個愛情悲劇,世人再熟悉不過。
對於納蘭性德這一首詩,全詩的意思很簡單,說的是:與心上人從相識,到相知,到相愛,如果早知道兩個人後來註定要走到相看兩生厭的地步,倒不如一切還是停留在最初相識的美好時刻。
整首詩如果要用四個字來概括中心思想,非」蘭因絮果「莫屬。關於這個成語,看過周迅與霍建華出演的《如懿傳》的觀眾們,都會明白其中抽絲剝繭的痛。
納蘭性德的這一首詩,如果要引申到漢武帝與衛子夫身上,也未嘗不可。
衛子夫起初只是平陽公主的一名歌女,被漢武帝看上而做了夫人,後來又做了皇后。王珞丹飾演的《一代賢后》,講述的就是她的故事。
即便是如此賢良淑德,還是落得一個被捲入巫蠱之禍,自殺身亡的結局。
若重新再來一回,人生若只如初見,衛子夫還願意再次入宮,做漢武帝的賢后嗎?誰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