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六首送別時候的詩,都是出自名家之手!

2020-12-18 百家號

各位看官,本場說書內容:中國古代詩詞、古代詩人!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幾首中國古代著名的離別詩,從古至今離別都是一個非常傷感的話題,所以在古代的時候中國古代的詩人也是一樣,他們面對離別的時候也是一樣的傷感和不舍,所以他們寫下了很多著名的詩篇,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首膾炙人口的名家詩篇,大家看有沒有一首適合你的!

第一首: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我們先來看一看這首詩: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這首詩是中國古代關於離別比較有代表性的一首離別詩,也是一首千古名篇,其中的這一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甚是經典,這一句是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是文人墨客離別時候最想說的話,這首詩寫出了兩個朋友將要離別時候的感情,「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就是這個意思!

第二首:王勃的《九日登高》

這首詩的流傳度不是很廣,但依舊是王勃的一首經典作品「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這首詩想要表達的依舊是送別之情,王勃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這首詩的畫面感還是比較強的,失蹤的「鴻雁」就是一個非常具有感傷的名詞,鴻雁在我國古代的時候就是代表著離別或者是一種感傷的意思,古代很多詩人在詩中都經常用到鴻雁,說到鴻雁我們也會弄想到一個東西那就是秋季,感覺就是一排一排的大雁在天邊飛過,真實一種悲涼的氣氛,我們要在這個季節分別了!

第三首:駱賓王的《於易水送別》

這首詩想必很多看官都沒有讀過,但是沒有關係,我們先來看一看「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讀完這首詩不禁讓人忍不住想說一句「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沒錯易水寒啊!易水寒!這首詩感覺就是為了這個氣氛量身定做的,這首詩一上口就是滿滿的離別之意,雖說是離別但是還是能感受到一股子強勁的豪情,仿佛真的是「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感覺!這首詩確實有點悲傷了,讓人感覺到一股悽涼拂面而來,不僅打了一個哆嗦!

第四首: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這首詩是李白的一首經典名作,我們在學校的時候就已經是讀過了,「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首詩我相信沒有人不知道吧!李白是唐朝時期著名的詩人,在當時李白就已經有很多很多的粉絲,李白就是那個時候的大名人,這首詩也是非常的有畫面感特別是這一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就像是我們現在在這裡一樣,看見的就是「孤帆遠影」朋友坐著小船慢慢的離自己遠去,這樣的感受讀完就會油然而生!這就是大詩人李白的厲害!

第五首:李白的《送友人》

這首詩讀過的人也是很多,有些沒有讀過的看官其中一句你肯定也是知道的,「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裡徵。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其中這一句「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想必沒有讀過這首詩的人也是知道這一句的吧!這一句是這首詩最有含義的一個部分,光是讀著就有一種非常濃厚的離別之意,如果你在細細品味那麼心中那些有關離別的畫面就會逐漸的浮現出來,這就是中國古詩,中國古代詩詞裡面蘊含了很多的感情,所以只有中文才能表現出來這樣的感受,其他語言是代替不了的!

第六首: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

這首詩也是非常出名的一首離別詩,在我們小時候就已經學過了,「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首詩在小時候學的,但小時候經歷的太少了,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但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加,我們經歷的和感受也在不斷的累計,所以再回頭來讀一讀這首詩你就會發現這首詩其實代表了很多!「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啊!有些時候有的人離開了我們以為他還在,但是此後一別估計就真的是「別」了!

相關焦點

  • 王勃的這首送別詩,可謂是寫出了新意,沒有了以往的依依不捨!
    那麼說起王勃最著名的詩作,當屬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這首詩中,有這麼兩句詩,非常的經典,即使是你沒有讀過,那麼在現實的生活中一定也聽說過,那便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兩句詩便是出自於王勃之手,可見王勃的才氣,在當時可以說是眾多詩人中最高的一位。
  • 劉長卿的這首送別詩,綺麗唯美,不輸李白的《渡荊門送別》!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一首詩就是出自於自詡「五言長城」的劉長卿之手。他用短短四句話20個字充分展現了詩詞在表達方面的特點,使得漢字的底蘊更加深厚。這一首唐詩是《重送裴郎中貶吉州》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
  • 劉長卿的這首送別詩,詩中沒有悵別之情,反而充滿了諷刺和譏誚
    古代詩人常常以詩言情,所以在送別朋友的時候,往往會通過寫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像「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樣豁達的有之;像「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真摯有之;像「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的深情亦有之。
  • 王勃的這首送別詩,南北朝以來第一首,雖是送別卻全無悲傷
    但是到了唐代以後,送別詩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些詩人就是喜歡和前人唱反調,將本來很銷魂愁苦的送別寫出了寬慰豪邁之情,比如王昌齡有詩云:「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再比如高適也有詩說道:「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將本來充滿憂愁的送別之情,變成了樂觀向上,心胸寬廣的基調。
  • 兩首送別詩,對友人未來的祝願卻截然相反,你更喜歡哪首?
    送別在古人的詩詞中永遠是不可缺少的話題。古時候車馬很慢,書信很遠,有時候和友人的再見就是最後的訣別,所以古詩中多了那麼多送別的祝願和對朋友的思念。中學時候的詩作較多的就是送別和思鄉。詩人的送別詩所寫的過多是對友人離去的不舍,要不就是像「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一樣對友情的高歌,再或者就是對友人未來的祝願。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和高適的《別董大》就是送別詩的代表之作,然而兩人最後對友人的祈願又千差萬別。
  • 李白寫的最漂亮的7首送別詩,最後一首中的名句直接被搬運成為歌詞
    李白一生,大多數時間都在遊歷祖國的名山大川,這形成了他豪放浪漫的詩歌風格,也使得他收穫了很多的朋友。與這些朋友的唱和交流,成為詩人的一大樂事。而與這些詩人的分別,更使得詩人為後世留下了諸多流芳百世的詩篇。根據相關數據顯示,他的送別詩多達160首,佔到了他詩歌總數的六分之一。而在這些送別詩當中,尤其以以下7首最為知名,流傳的也最廣。
  • 論文賞析:論楊衡的送別詩,你看過嗎?
    《詩經·燕燕》導其源頭,宋代許顗嘆其為「真可以泣鬼神」[1],王士禛稱讚其為「萬古送別之祖」[2]; 《楚辭·九歌·少司命》 中說:「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3];漢樂府中也有送別詩,如 《離別》《別鶴操》 《步出城東門》 及無名氏的 《悲與親友別》 等;魏晉南北朝時期,進入了「文學自由時代」,出現了較多的贈答送別詩,如曹植 《送應氏二首》、應瑒 《別詩兩首》、謝靈運 《鄰裡相送之方山》
  • 送別詩鑑賞
    又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洗送別的悲酸之態,意境開闊而音調爽朗。二、送別詩的情感第一,直接抒寫離別之情的。贈汪倫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第二,借詩吐胸中積憤或明心志的。
  • 初唐才子駱賓王的這首送別詩,寓意深遠,筆調蒼涼,描寫的很傷感
    駱賓王的很多詩作,那都是描寫的很是生動,也非常的深情,例如他的這首《於易水送人》,這也是一首非常典型的送別詩,而且詩人描寫的很是傷感,也非常的憂愁,讀來更是令人讚嘆不已。《於易水送人》唐代:駱賓王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
  • 每日背詩 397|送別(山中相送罷)——唐·王維
    全詩含蓄深厚,曲折別致,獨具匠心,耐人尋味。這首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依依不捨,卻更進一層寫冀望別後重聚。這是超出一般送別詩的所在。開頭隱去送別情景,以「送罷」落筆,繼而寫別後回家寂寞之情更濃更稠,為望其再來的題意作了鋪墊,於是想到春草再綠自有定期,離人回歸卻難定。惜別之情,自在話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別運,高人一籌。
  • 他用3年才寫出這2句詩,所有人都說他愚蠢,這首詩卻成為千古名篇
    我們今天要分享的這首《送無可上人》就屬於這樣的詩詞,這首詩的頸聯賈島用了三年才最終確定下來,仔細雕琢,終於成為了驚豔世人的千古名句。送無可上人圭峰霽色新,送此草堂人。麈尾同離寺,蛩鳴暫別親。原來他是賈島的一位堂弟,很早就出家為僧了,而這首詩就是賈島送別堂弟的情景。經過仔細雕琢的作品確實不同,這首詩脈絡清晰,流暢自然,情感真摯,讓人讀來心情舒暢,絲毫沒有傷感與落寞之意。詩人在首聯就點明了題意,雨後初晴,圭峰之上是湛藍的天空,他在這裡的一座草堂寺送別自己的堂弟,從而向我們交代了送別的環境、時間和地點。
  • 最深情的送別詩,都在這句「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馬蹄」
    在古詩詞當中,送別詩所佔的分量是很重的。因為在古代那樣的交通和聯繫方式的背景下,詩人之間的送別情感表達通常都要藉助詩詞來完成。無論是李杜白還是其他的唐代詩人,都寫有不少的送別詩。比如那膾炙人口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又比如那「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等等,所表達的都是離別之曲。但要說起其中最情意綿綿的送別詩,就不得不提這句「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馬蹄」。且看:萬裡辭家事鼓鼙,金陵驛路楚雲西。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馬蹄。
  • 唐詩三百首中最行雲流水的送別詩,李白的創意都直接被摘成歌詞了
    李白的詩歌大多數都是一氣呵成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這是李白的兩句古詩,也是給予的他詩詞作品的最好的評價。尤其是今天所談到的這首送別古詩,堪稱唐詩300首當中最行雲流水的古詩。李白在這首古詩當中所寫的詩句,有不少已經被直接化成了歌詞。
  • 送別詩鑑賞整理(附2020年高考送別詩解析)
    【注】①蘭陵:古地名,詩中代指常州。嘉佑二年王安石知常州,嘉佑三年詔沈康知常州。②廚傳:古代供應過客食宿、車馬的處所。1.如果你是沈康,通過這首送別詩,你會得到關於常州的哪些信息?請簡要分析。【答案】由「田疇薄」「市井貧」等可知農事荒廢,民生艱難;由「廚傳相仍」可知官場徒悅過客,不恤百姓;由「荊溪兩岸春」可知自然風景優美。
  • 駱賓王的送別名詩,雖為送人,卻純是抒懷詠志。開送別詩新篇!
    臨行時燕太子丹及高漸離、宋意著白衣冠(喪服)送於易水,高漸離擊築,荊軻應聲而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歌聲悲壯激越,「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這首詩的前二句「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就是寫的這件事。「此地」,即詩題中的易水。「壯士發衝冠」,用來概括那個悲壯的送別場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達了詩人對荊軻的深深崇敬之意。如今在易水邊送別友人,想起了荊軻的故事,這是很自然的。
  • 十首送別詩: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送別詩 學生版+教師版
    詩歌專題——送別詩  教師版送別詩是抒發詩人離別之情的詩歌。如《送友人》《送元二使安西》《夜雨寄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等。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對於離別總是歌吟不絕。在這濃濃的感傷之外,往往還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勵勸勉,或用以抒發友情,或用於寄託詩人自己的理想抱負。
  • 十首送別詩: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
    古詩文賞析,與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本文來源於:古詩文賞析gswsx.cn 送別詩是親友離別時所寫的詩作。 清代著名詩人袁枚曾說: 凡作詩,寫景易,言情難。
  • 高適豪邁豁達的兩首送別詩,一般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短暫的相聚之後,馬上就要分別了,傷感之情油然而生。再加上詩人們多愁善感,甚至天涯一別,永無相見,更加惆悵了。唐代產生了大量的送別詩,所有的詩人無一例外全部都寫過送別這一內容。由於送別的時候產生的是真情實感,再加上詩人們的惺惺相惜,所以送別詩容易出精品。
  • 王勃兩首經典的送別詩,兒時完全讀不懂,長大再讀卻是感慨萬千!
    其實除了那篇《滕王閣序》之外,王勃的很多經典的詩作,那也是不容錯過,尤其是他的這兩首經典的送別詩,同樣也是經典名篇,也就是同樣廣為流傳的《江亭夜月送別二首》,這兩首詩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那都是不會陌生,詩人把那份送別之情,以一種極為深情的筆觸描繪得感人肺腑,從而也令這兩首詩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
  • 明明是首送別詩,卻寫出了刀光劍影的殺氣,也就駱賓王作得出來
    古代文人的友誼一直都是長誦不衰的主題,多少文人之間相贈詩歌,例如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些詩無一不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深厚的感情,在這友情的背後更是對自己知己的不舍,經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