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背詩 397|送別(山中相送罷)——唐·王維

2021-02-19 詩詞伴讀

 

  全詩含蓄深厚,曲折別致,獨具匠心,耐人尋味。這首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依依不捨,卻更進一層寫冀望別後重聚。這是超出一般送別詩的所在。開頭隱去送別情景,以「送罷」落筆,繼而寫別後回家寂寞之情更濃更稠,為望其再來的題意作了鋪墊,於是想到春草再綠自有定期,離人回歸卻難定。惜別之情,自在話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別運,高人一籌。

  詩的首句「山中相送罷」,在一開頭就告訴讀者相送已罷,把送行時的話別場面、惜別情懷,用一個看似毫無感情色彩的「罷」字一筆帶過。這裡,從相送到送罷,跳越了一段時間。而次句從白晝送走行人一下子寫到「日暮掩柴扉」,則又跳越了一段更長的時間。詩人在把生活接入詩篇時,剪去了在這段時間內送行者的所感所想,都當作暗場處理了。

  對離別有體驗的人都知道,行人將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種寂寞之感、悵惘之情往往在別後當天的日暮時會變得更濃重、更稠密。在這離愁別恨最難排遣的時刻,要寫的東西也定必是千頭萬緒的;可是,詩只寫了一個「掩柴扉」的舉動。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時都要做的極其平常的事情,看似與白晝送別並無關連。而詩人卻把這本來互不關連的兩件事連在了一起,使這本來天天重複的行動顯示出與往日不同的意味,從而寓別情於行間,見離愁於字裡。讀者自會從其中看到詩中人的寂寞神態、悵惘心情;同時也會想:繼日暮而來的是黑夜,在柴門關閉後又將何以打發這漫漫長夜呢?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像於無窮的。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從《楚辭·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句化來。但賦是因遊子久去而嘆其不歸,這兩句詩則在與行人分手的當天就惟恐其久去不歸。唐汝詢在《唐詩解》中概括這首詩的內容為:「扉掩於暮,居人之離思方深;草綠有時,行人之歸期難必。」而「歸期難必」,正是「離思方深」的一個原因。「歸不歸」,作為一句問話,照說應當在相別之際向行人提出,這裡卻讓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時才浮上居人的心頭,成了一個並沒有問出口的懸念。這樣,所寫的就不是一句送別時照例要講的話,而是「相送罷」後內心深情的流露,說明詩中人一直到日暮還為離思所籠罩,雖然剛剛分手,已盼其早日歸來,又怕其久不歸來了。前面說,從相送到送罷,從「相送罷」到「掩柴扉」,中間跳越了兩段時間;這裡,在送別當天的日暮時就想到來年的春草綠,而問那時歸不歸,這又是從當前跳到未來,跳越的時間就更長了。

  王維善於從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運用樸素、自然的語言,來顯示深厚、真摯的感情,令人神遠。這首《山中送別》詩就是這樣的。

相關焦點

  • 古詩讀寫:山中相送罷
    送  別唐·王維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這首《山中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情景,而是匠心別運,選取了與一般送別詩全然不同的下筆著墨之點。詩的首句「山中相送罷」,在一開頭就告訴讀者相送已罷,把送行時的話別場面、惜別情懷,用一個看似毫無感情色彩的「罷」字一筆帶過。
  • 第324期【語文名師 · 鄭朝暉專輯】傷情莫如「相送罷」——王維《山中送別》
    比如說,有一天心裡忽然冒出一句「山中相送罷」,便「咯噔」了一下,像是被什麼撞了一下似的。——這麼平常的幾個字,為什麼就那麼撩人的心緒呢?懷著探究的心態,反思自己的思路,向角角落落裡仔細地追問,才發現這一句最讓人心動的,居然是這個「罷」字。送別時候,哭哭啼啼、折柳明志的多了,但是寫相送之後那個瞬間的詩句卻不多,人們常常關心的是事情發生的當口,卻常常忽略了一切結束之時的心情。
  • 共賞唐詩之美,王維《山中送別》
    山中送別 唐·王維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繼欣賞過了王維的《相思》、《雜詩三首·其二》、《鹿柴》、《竹裡館》後,今天,我們再來欣賞王維被收錄於唐詩三百首中的最後一首五言絕句《山中送別》。這首詩是一首送別詩,全詩含蓄深厚,曲折別致,獨具匠心,耐人尋味。
  • 王維十首送別詩,更盡一杯酒,長望淚沾襟
    再看他的送別詩,王維當過大官,又是大詩人,可能是出於工作關係、私人友情,或是出於仰慕、巴結等原因,王維有一大批朋友,無論關係深淺、情誼厚薄,迎來送往是常有的事。於是王大先生就寫了很多送別詩,最後自己也沒整理,結果有些就重名,但卻都很精彩。下面精選十首,一起欣賞。
  • 唐詩經典之《王維·送別》賞析
    送別(又名《山中送別》或《送友》)朝代:唐代作者:王維原文: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明年 一作:年年)  詩的首句「山中相送罷」,在一開頭就告訴讀者相送已罷,把送行時的話別場面、惜別情懷,用一個看似毫無感情色彩的「罷」字一筆帶過。這裡,從相送到送罷,跳越了一段時間。而次句從白晝送走行人一下子寫到「日暮掩柴扉」,則又跳越了一段更長的時間。詩人在把生活接入詩篇時,剪去了在這段時間內送行者的所感所想,都當作暗場處理了。
  • ——王維《送別》賞析
    ‍‍送別‍唐·王維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 【跟我學古詩】之《山中送別》
    【賞析】                                 這首《山中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情景,而是匠心別運,選取了與一般送別詩全然不同的下筆著墨之點。       詩的首句"山中相送罷",在一開頭就告訴讀者相送已罷,把送行時的話別場面、惜別情懷,用一個看似毫無感情色彩的"罷"字一筆帶過。
  • 我愛記詩歌|王維《送別》
    一、說文解字在記憶王維《送別》時,第一步是理解《送別》全文的意思。王維寫了多首《送別》這是其中一首,如果不了解王維的基本情況、詩歌字詞等意義,那麼想要記憶《送別》就無從談起了。1.作者介紹2.背景介紹從題目可以看出首送別詩,全詩不寫離別的依依不捨,卻更進一層寫離別後重聚,這是王摩詰《送別》超出一般送別詩的所在。
  • 一首詩寫盡了離亭餞別的依依不捨,王維《送別》深度翻譯和賞析
    【原文】王維《送別》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這次友人仕途受挫歸隱南山,相送餞別時,詩人在抒發感慨的同時,對友人的歸隱產生羨慕嚮往之情。語句簡練而意味無窮。 這首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依依不捨,卻更進一層寫冀望別後重聚。這是超出一般送別詩的所在。開頭隱去送別情景,以「送罷」落筆,繼而寫別後回家寂寞之情更濃更稠,為望其再來的題意作了鋪墊,於是想到春草再綠自有定期,離人回歸卻難一定。惜別之情,自在畫外。
  • 王維的這一首送別詩,結尾的問話令人動容,不舍離別之情到達極致
    王維的這一首送別詩,結尾的問話令人動容,不舍離別之情到達極致詩詞曲賦往往是最為能夠直達人心靈的話語,他們用最少的言語,最精準的描述,情感的表達卻能夠體現的那般的淋漓盡致。王維用他獨有的方式為我們展示了送別這樣的一種心理狀態,這一首《山中送別》看似就是最為樸素的送別詩詞,但是在作者的筆下,此時的送別已經不是我們熟知的聚散這樣簡單,全文僅僅用了這二十個字,送別的畫面便清晰地呈現在我們的面前,作者的筆墨在這短暫的話語之下,情感是達到了極致。這一幅令人神往的畫面,我們細細道來。
  • 每日一詩|《送別》王維
    這首詩寫送友人歸隱,看似語句平淡無奇,細細讀來,卻是詞淺情深,含著悠然不盡的意味)王維筆下是一個隱士,有自己的影子,至於為什麼不得意,放在老杜等人那裡一定有許多牢騷,可在這裡只是一語帶過,更見人物的飄逸性情,對俗世的厭棄以及對隱居生活的嚮往。這首詩寫送友人歸隱,看似語句平淡無奇,細細讀來,卻是詞淺情深,含著悠然不盡的意味。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 王維最美的十首詩,詩中有畫,詩中有天地
    王維是我最喜歡的詩人之一,他的詩詩中有畫,自然清新。他喜歡寫山,他詩中的山,總有一種遠離塵世、寂靜悠遠的感覺。每每讀他的詩詞,都會沉浸在那份自然脫俗的意境中。所以,我們在讀他的詩的時候,總是很有畫面感,覺得傳神而立體。最喜歡的要數那首《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山中空曠寂靜看不見人,只能聽見說話的人語聲響。夕陽的金色光芒直射如深林中,照在那幽暗的青苔上。這描繪了一幅多麼美妙的意境啊!寫這首詩的時候,王維在終南山下居住,所以,我在想這裡的空山,應該就是指終南山。
  • 王維很經典的一首送別詩,最後14字想像奇妙,令人拍案叫絕
    一首首流傳至今的送別名篇,無一不具有扣人心弦的藝術力量。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送沈子福歸江東》,便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筆下很經典的一首送別詩。顧名思義,王維這首詩是他為送別好友沈子福歸江東之作。與其他送別詩一樣,這首詩的內容主要也是寫好友離去後,詩人目送的情景及當時的感受。全詩集敘事、寫景、抒情融為一體,感情真摯,扣人心弦,是送別詩中的一首名篇。
  • 十首送別詩: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
    但唐朝人的送別詩寫得情景交融, 感情真摯,動人心懷。 今天,我們來欣賞十首唐代送別詩, 感受唐人送別的依依情緒。
  • 唐詩宋詞朗讀者:《送別》王維
    點上方綠標收聽唐詩宋詞朗讀者唐代·王維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這首詩寫送友人歸隱。全詩六句,僅第一句敘事,五個字就敘寫出自己騎馬並轡送了友人一段路程,然後才下馬設酒,餞別友人。下馬之處也就是餞飲之地,大概在進入終南山的山口。這樣就把題旨點足。以下五句,是同友人的問答對話。
  • 唐朝王維描寫春天的唯美詩句有哪些?
    到底是王維的母親給起的名字,還是王維後來自己改的名字,說法不一,無從考證。王維,詩、畫、音樂兼工,是唐代山水詩派的代表人物,與孟浩然並稱「王孟」,詩中充滿禪意和處世哲學,世稱「詩佛」。蘇東坡在《書詰藍田煙雨圖》中評價:「味(品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 【唐詩三百首】王維《送別》
    《送別》作者:王維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賞析】這是一首送友人歸隱的詩,表面看來語句平淡無奇,卻是詞淺情深,蘊意深刻。全詩六句,第一句敘事,下馬設酒,餞別友人。第二句設問,問友人向哪裡去,以設問自然地引出下面的答話,並過渡到歸隱,表露出對友人的關切。三、四句是友人的回答。
  • 王維這首送別詩,寫得意氣風發、格調昂揚,意不止送別
    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王維 天官動將星,漢地柳條青。 萬裡鳴刁鬥,三軍出井陘。 忘身辭鳳闕,報國取龍庭。 豈學書生輩,窗間老一經。
  • 唐詩300首朗讀者精選:《送別》王維
    這首詩寫送友人歸隱。全詩六句,僅第一句敘事,五個字就敘寫出自己騎馬並轡送了友人一段路程,然後才下馬設酒,餞別友人。下馬之處也就是餞飲之地,大概在進入終南山的山口。這樣就把題旨點足。以下五句,是同友人的問答對話。第二句設問,問友人向哪裡去,以設問自然地引出下面的答話,並過渡到歸隱,表露出對友人的關切。三、四句是友人的回答。
  • 悠遠空靈-「詩佛」王維的20首五言詩
    11 《送別 / 山中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18 《送梓州李使君》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