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明年綠, 王孫歸不歸.——王維《送別》賞析

2021-02-19 詩音濟濟三好塢

‍‍送別

唐·王維

山中相送罷,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

王孫歸不歸。

 王維這首詩歌從學術角度上來說有些複雜,就題目而言,就有《送別》、《山中送別》、《送友》三種說法,從詩意上來說,並無多大差異,然王維自己所作詩題究竟是哪個就不得而知了。

《唐詩援》對這首詩的評價是「語似平淡,卻有無限感慨,藏而不露。」的確,王維這首詩歌初讀覺得言語平淡,但是仔細品味便會體會其中妙處,以及隱藏在看似平淡詩句背後詩人深沉的感情。詩歌開首寫到「山中相送罷」,作者匠心獨運的沒有按照一般詩歌的寫法,如描寫折柳送別、或是離亭餞別的情景,通過寫景抒發詩人不舍之情,而是用極其平淡的一句話交代了送別的地點是在山中,告訴讀者相送已罷,將詩人與友人話別的場景、依依不捨的畫面,用一個看似毫無感情色彩的「罷」字一筆帶過。自古以來,離別總讓人感傷,尤其是古代交通不便利,很多都是一別多年或是再無相見,「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有過離別經驗的我們都應該知道離別是最容易讓人心傷的,但是最難熬的不是分別那一刻,不是鬆開與友人擁抱的手那一刻,而是看著友人漸行漸遠直至背影消失在你的視線範圍,你一個人回到熟悉的地方會發現一切熟悉又陌生,總覺得哪裡不一樣了,明明什麼都還是平常的樣子,尤其是這個熟悉的地方還是你與友人常常交往的場所。王維這首詩歌就很好的詮釋了這樣一種狀態,自友人走後,詩人心裡空落落的,眨眼便到了日暮,天馬上黑了,詩人像往常一樣,將柴門掩上,這本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卻放在離別這一不平常的事件之後,在經歷與友人離別,詩人的確還能像以往那樣度過今天的日暮嗎?「相送罷」與「掩柴扉」看似兩件不相關的事,詩人放在一聯,便意味深長了。通過這樣一幅畫面描寫,我們好像能想像出來自友人走後,詩人落寞、悵惘失落的心情。而且此時已經是日暮,日暮在詩歌中也是最易引起傷感的時間意象,在分別之後的日暮更是能引起讀者的共鳴,烘託出詩人失落的心情。繼日暮之後便是黑夜,在將柴門掩上,這漫漫長夜詩人又要如何度過呢?這句詩句外的空白更是留給讀者無限想像餘地。

詩的三、四句「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是化自《楚辭·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詩人此處引用《楚辭·招隱士》,其實是有正引和反引兩種理解的,正引的話王孫其實是指詩人自己,那麼詩的最後兩句則是詩人人生道路選擇的疑問了,市與隱,朝廷生活與山林生活的選擇。其二則是反引,反引王孫則是指代友人,那麼就是抒發與友人情感的正常表達了。這裡著重分析反引的情況,在此詩中,詩人與友人分別不久,為何發出這樣的問句呢?而且這樣的問話本應在詩人與友人話別時問友人,但是在與友人面對面時,詩人卻沒有問出口,因為這個答案是顯而易見的。詩人知曉友人這一去,歸期不定,因為知道歸期不定,所以才在友人走後像是自言自語般發出「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這樣的感嘆,這是詩人的期望,直到夜晚,詩人心中離愁別緒一直縈繞,未曾放下,更體現出詩人與友人情深,體現詩人不舍之情。「春草明年綠」也有寫作「春草年年綠」,關於「明年」和「年年」,林庚在《唐詩綜論》中有評論:「『年年』二字它原是一個流水的感覺……它是說明時間的,而『明』字似乎是反時間的,歲月原始如流水,而『明』字卻讓它出現在一個照眼的感覺上。這便是詩歌語言的魅力,仿佛那春草就將綠得透明了。」的確,相比較而言「春草明年綠」更妙,如林庚所言,「明」字一方面與「綠」相映襯,另一方面與上文日暮形成反襯,與朋友分別時的日暮深沉暗淡,而明年春草萋萋時,友人回歸,便是明亮的。而且「明年」更加凸顯了詩人的期盼,詩人期冀與友人明年就能重聚,這種心情很急切,而「年年」則沒有這樣的意味,好像就是平淡的描寫一個自然景象,春草年年都會綠,那麼是否友人明年後年歸都無所謂呢?顯然不是的。

王維的詩歌總是能從平凡生活中選取素材,通過平淡自然的詩句表達真摯的感情,這首《送別》也體現了這一點。

相關焦點

  • 春草年年綠 王孫歸不歸
    春草年年綠  王孫歸不歸傳唱千年,情深不滅——那些我所喜歡的情詩新讀(33)茶二公子「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還記得第一次讀到這句子,一眼掃過密密麻麻的文字堆,唯獨這個句子徑直落進了眼底心上,莫名激起小小漣漪。
  • 唐詩經典之《王維·送別》賞析
    古詩文賞析,與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送別(又名《山中送別》或《送友》)朝代:唐代作者:王維原文: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明年 一作:年年)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綠,朋友啊你能不能回還?注釋⑴掩:關閉。柴扉:柴門。⑵明年:一作「年年」。⑶王孫:貴族的子孫,這裡指送別的友人。
  • 共賞唐詩之美,王維《山中送別》
    山中送別 唐·王維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待到明年春草又綠的時候,朋友啊你能不能回還?繼欣賞過了王維的《相思》、《雜詩三首·其二》、《鹿柴》、《竹裡館》後,今天,我們再來欣賞王維被收錄於唐詩三百首中的最後一首五言絕句《山中送別》。這首詩是一首送別詩,全詩含蓄深厚,曲折別致,獨具匠心,耐人尋味。
  • 王維十首送別詩,更盡一杯酒,長望淚沾襟
    王維的詩很多都非常短小,有時只有二十個字,但是細細讀來卻味道濃厚,所以他的詩深受讀者歡迎。也許是閱歷多,也許是感受深,王維總能在詩中表達出一種不同的味道,這就是禪意,即使我們不參禪,也還是願意悟禪。再看他的送別詩,王維當過大官,又是大詩人,可能是出於工作關係、私人友情,或是出於仰慕、巴結等原因,王維有一大批朋友,無論關係深淺、情誼厚薄,迎來送往是常有的事。於是王大先生就寫了很多送別詩,最後自己也沒整理,結果有些就重名,但卻都很精彩。下面精選十首,一起欣賞。
  • 【跟我學古詩】之《山中送別》
    明年;一作"年年"。王孫;貴族的子孫,這裡指送別的友人。後兩句化用《楚辭·招隱士》的"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句意。【古文今譯】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陽落下把柴門半掩。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綠,朋友啊你能不能回還?
  • 我愛記詩歌|王維《送別》
    一、說文解字在記憶王維《送別》時,第一步是理解《送別》全文的意思。王維寫了多首《送別》這是其中一首,如果不了解王維的基本情況、詩歌字詞等意義,那麼想要記憶《送別》就無從談起了。1.作者介紹2.背景介紹從題目可以看出首送別詩,全詩不寫離別的依依不捨,卻更進一層寫離別後重聚,這是王摩詰《送別》超出一般送別詩的所在。
  • 一首詩寫盡了離亭餞別的依依不捨,王維《送別》深度翻譯和賞析
    【原文】王維《送別》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這首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依依不捨,卻更進一層寫冀望別後重聚。這是超出一般送別詩的所在。開頭隱去送別情景,以「送罷」落筆,繼而寫別後回家寂寞之情更濃更稠,為望其再來的題意作了鋪墊,於是想到春草再綠自有定期,離人回歸卻難一定。惜別之情,自在畫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選取了與一般送別詩全然不同的下筆著墨之點,真是匠心別運,高人一籌。
  • 每日背詩 397|送別(山中相送罷)——唐·王維
    這首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依依不捨,卻更進一層寫冀望別後重聚。這是超出一般送別詩的所在。開頭隱去送別情景,以「送罷」落筆,繼而寫別後回家寂寞之情更濃更稠,為望其再來的題意作了鋪墊,於是想到春草再綠自有定期,離人回歸卻難定。惜別之情,自在話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別運,高人一籌。
  • 第324期【語文名師 · 鄭朝暉專輯】傷情莫如「相送罷」——王維《山中送別》
    你若是眼前有一個王維,你就能夠從他的眼眸裡讀到很多很多的東西……春草一句,是用典,這樣的用典,如果在宋朝以後,一定會被大家笑話的,因為太直白了。但是如果不按照典故來說,或者不知道用典的話,我們讀到的是什麼呢?——春草明年一定會再綠的啊,我的朋友你什麼時候會回來呢?
  • 王維 《雜詩三首》 賞析
    賞析  您回來時的那天,看到那裡的綺窗前,寒冬的梅花長出花蕾沒有?    首先,「綺窗」可不是一般的窗子,一般都是富有人家,或者官家的。再來看這「寒梅」,寒梅是不可能出現在「江南」的,這似乎與前面的「江南船」產生了矛盾。看來這位「客戶」的故鄉是在北方,而非江南哦,那麼會是在哪裡呢?
  • 王維的這一首送別詩,結尾的問話令人動容,不舍離別之情到達極致
    王維的這一首送別詩,結尾的問話令人動容,不舍離別之情到達極致詩詞曲賦往往是最為能夠直達人心靈的話語,他們用最少的言語,最精準的描述,情感的表達卻能夠體現的那般的淋漓盡致。而王維這樣的一位詩人的出現,讓整個的世界當中是增加了一份全新的世外桃源。王維的詩詞是以田園生活的描述為主要表達的藝術,在整個的唐朝時代,山水田園這樣的始祖那就是他。不論是身處任何的時代當中,對於離別或者是聚散就有各種不同的表達,有人不喜歡相聚,在那短暫的相聚之後,便是長達很久的離別,這可是他們不能夠接受的;而有的人選擇暫時的快樂,畢竟及時行樂才是最為重要的。
  • 3首送別詩詞,願所有的離別都能換來久別重逢
    這是蘇軾在杭州送別老友錢穆父所做的詞。一別三年,久別重逢是快樂的,哪怕重逢之後,片刻就要離別。蘇軾不愧是曠達樂觀蘇軾,他用重逢的喜悅衝淡了離別的哀苦,全詞一改以往送別詩詞纏綿感傷、哀怨愁苦或慷慨悲涼的格調,依然一笑,愁眉舒展,前途自有風光,不如踏盡紅塵。離別時害怕離別,離別後計劃重逢。
  • 唐朝王維描寫春天的唯美詩句有哪些?
    唐天寶年間,王維不滿執政的李林甫,政治上遭到打擊。舉家遷徙藍田,在輞川亦官亦隱。詩中描寫春天隱居生活的悠閒、融洽。遠離政治的喧囂紛擾,在草綠桃紅的季節,優婁比丘、傴僂老人,披衣倒屣,爭相迎接,談笑甚歡,與官場上屢遭排擠、疏遠,形成了鮮明的反差。「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是傳誦千古的名句。
  • 悠遠空靈-「詩佛」王維的20首五言詩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02 《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 王維最美的10首五言絕句,字字珠璣,首首如畫,美到極致
    在盛唐時,有這樣一位詩人,五言絕句寫得那叫一個妙呀,這個人就是王維。今天,隱娘要介紹王維的10首五言絕句,首首經典,句句如畫,看看王維的高妙手筆吧!《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全詩短短四句,由花開寫到花落,花自開自敗,順應著自然的本性,自滿自足,無人欣賞,也不企求有人欣賞。這絕無人跡、亙古寂靜的「澗戶」,正是詩人以「空寂」的禪心觀照世界的意象。《山中送別》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 關於「春」的古詩詞作文素材(春風/春雨/春花/春草/春水等)
    仙源歸路碧桃催。渭城絲雨勸離杯。 ——晏幾道《浣溪沙·二月春花厭落梅》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楊廣《春江花月夜二首》故人何不返,春花復應晚。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王維《送別》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 中國顏色•系列(四):中國綠
    【黨建人語】從2016年6月8日開始,中宣部《黨建》雜誌、黨建網、黨建網微平臺根據微友留言建議,再次推出獨家策劃的系列專題展示《中國顏色》,圍繞「我愛我的祖國」這一主題,分別從紅、橙、黃、綠、6月8日:中國紅6月9日:中國橙6月10日:中國黃6月11日:中國綠6月12日:中國青6月13日:中國藍6月14日:中國紫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詠柳》 唐·賀知章)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江南春》 唐·杜牧)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