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300首朗讀者精選:《送別》王維

2021-02-19 心情情感夜聽

點上方悅讀詩書,再點擊「關注」。查看唐詩宋詞古詩詞,國學、美文分享!

∞ ∞ 邀你朗讀 ∞ ∞

一個人朗讀,一種味道

這裡是朗讀者的聚集地,你來朗讀,我來傾聽!

 

點上方綠標收聽唐詩宋詞朗讀者

唐代·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請你下馬來喝一杯酒,敢問朋友你要去何方?
你說因為生活不得意,回鄉隱居在終南山旁。
只管去吧我何須再問,看那白雲正無邊飄蕩。

飲君酒:勸君飲酒。飲,使……喝。
何所之:去哪裡。之,往。
歸臥:隱居。南山:終南山,即秦嶺,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南。陲:邊緣。
但,只。

  這首詩寫送友人歸隱。全詩六句,僅第一句敘事,五個字就敘寫出自己騎馬並轡送了友人一段路程,然後才下馬設酒,餞別友人。下馬之處也就是餞飲之地,大概在進入終南山的山口。這樣就把題旨點足。以下五句,是同友人的問答對話。第二句設問,問友人向哪裡去,以設問自然地引出下面的答話,並過渡到歸隱,表露出對友人的關切。三、四句是友人的回答。看似語句平淡無奇,細細讀來,卻是詞淺情深,含著悠然不盡的意味。王維筆下是一個隱士,有自己的影子,至於為什麼不得意,放在杜甫等人那裡一定有許多牢騷,可在這裡只是一語帶過,更見人物的飄逸性情,對俗世的厭棄以及對隱居生活的嚮往。

  「不得意」三字,指出了友人歸隱的原因,道出了友人心中鬱抑不平。至於友人不得意的內容,當然主要是指政治上、功業上的懷才不遇。詩人沒有明確寫出,也不必寫出,留以想像空間。五、六句,是他在得知友人「不得意」後,對友人的勸慰。他勸友人只管到山中去,不必再為塵世間得意失意的事情苦惱,只有山中的白雲才是無窮無盡的。這裡明說山中白雲無盡,而塵世的功名利祿的「有盡」,無常,已含蘊其中。這兩句意蘊非常複雜、豐富,詩的韻味很濃。句中有詩人對友人的同情、安慰,也有自己對現實的憤懣,有對人世榮華富貴的否定,也有對隱居山林的嚮往。似乎是曠達超脫,又帶著點無可奈何的情緒。從全篇看,詩人以問答的方式,既使送者和行人雙方的思想感情得以交流,又能省略不少交代性的文字,還使得詩意空靈跳脫,語調親切。

  王維這首《送別》,用了禪法入詩,富於禪家的機鋒。禪宗師弟子間鬥機鋒,常常不說話,而做出一些奇怪的動作,以求「心心相印」。即使要傳達禪意,也往往是妙喻取譬,將深邃意蘊藏在自然物象之中,讓弟子自己去參悟。王維在詩歌創作中吸收了這種通過直覺、暗示、比喻、象徵來寄寓深層意蘊的方法。他在這首詩中,就將自己內心世界的複雜感受凝縮融匯在「白雲無盡時」這一幅自然畫面之中,從而達到了「拈花一笑,不言而喻」,尋味無窮的藝術效果。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回復唐詩」、「宋詞」,可以查詢詩詞。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精彩合集查看更多

相關焦點

  • 唐詩宋詞朗讀者:《送別》王維
    點上方「唐詩宋詞朗讀者」,再點擊「關注」。
  • 唐詩經典之《王維·送別》賞析
    送別(又名《山中送別》或《送友》)朝代:唐代作者:王維原文: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明年 一作:年年)唐汝詢在《唐詩解》中概括這首詩的內容為:「扉掩於暮,居人之離思方深;草綠有時,行人之歸期難必。」而「歸期難必」,正是「離思方深」的一個原因。「歸不歸」,作為一句問話,照說應當在相別之際向行人提出,這裡卻讓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時才浮上居人的心頭,成了一個並沒有問出口的懸念。
  • 共賞唐詩之美,王維《山中送別》
    山中送別 唐·王維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繼欣賞過了王維的《相思》、《雜詩三首·其二》、《鹿柴》、《竹裡館》後,今天,我們再來欣賞王維被收錄於唐詩三百首中的最後一首五言絕句《山中送別》。這首詩是一首送別詩,全詩含蓄深厚,曲折別致,獨具匠心,耐人尋味。
  • 【唐詩三百首】王維《送別》
    《送別》作者:王維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唐詩三百首】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 王維入選唐詩300首的五絕古詩,流傳甚廣但題目一個字常常讀錯
    作為盛唐山水田園詩的代表詩人,王維在後世享有極高的評價。他的詩歌很有自己的特點,一方面能夠體現出詩中有畫的境界;另一方面在他的詩歌當中,處處充滿著禪理韻味。王維有多首古詩入選唐詩300首,其中五言絕句就站到了5首,是唐詩300首入選五言絕句詩歌當中最多的詩人。今天我們所分享的是王維一首精彩的五言絕句唐詩,雖然我們很早就接觸過,不過在後來題目當中的一個字卻經常讀錯。
  • 王維很經典的一首送別詩,最後14字想像奇妙,令人拍案叫絕
    唐詩代表了我國古代詩歌的最高成就,而送別是我國古代詩歌最重要的題材之一。無論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還是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亦或是高適《別董大》:「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 王維在唐詩三百首中的第一首詩,卻和他的禪理、佛學格格不入
    我們之前對王維的了解都是從那些經典的山水詩作開始的。「詩中有畫」是蘇軾對他唐詩最高的評價。今天的我們看來評價非常的確切。王維詩作通常只有寥寥數語,就能夠把活的山水展現在我們眼前;只有寥寥數語,卻能夠把說不盡的禪理融匯在其中,帶給我們今天獨特的感悟。
  • ——王維《送別》賞析
    ‍‍送別‍唐·王維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 我愛記詩歌|王維《送別》
    今天和大家一起記憶王維的《送別》,一起欣賞詩人王維送別友人的真摯情感。
  • 唐詩宋詞朗讀者:《送陳章甫》李頎
    點上方「唐詩宋詞朗讀者」,再點擊「關注」。
  • 唐詩三百首朗讀者精選:《古從軍行》李頎
    點上方「唐詩宋詞朗讀者」,再點擊「關注」。
  • 王維這首送別詩真有趣,自問自答,看完竟然不知道送的是誰?
    盛唐大詩人王維的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也許他是唐代詩人中最能了解詩人和畫家微妙心裡的人,他的詩洋溢著詩情畫意,在唐代別具一格,有許多傳世的名篇佳作讓後人經久難忘。王維有一首送別詩很有趣,自問自答,看完竟然不知道送的是誰?
  • 唐詩三百首 |《渡荊門送別》李白
    今天我們要來學習的是李太白的五律名作《渡荊門送別》。詩云:「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裡送行舟。」一般說到送別,總會給人以離愁的印象,而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李白的這首詩卻並非如此。
  • 唐詩三百首29首五絕作品賞析之二,篇篇膾炙人口,值得你收藏轉發
    這篇文章作為一個匯總,將整體展現唐詩三百首中的經典五絕詩作,且按照作家作品進行排列。在《唐詩三百首29首五絕作品賞析之二,篇篇膾炙人口,值得你收藏轉發》當中,我們賞析了王維、孟浩然、王之渙、元稹、王建等人的10篇詩詞,今天我們要繼續賞析杜甫、賈島、柳宗元、白居易、李白、劉長卿和裴迪的10首詩詞。請大家持續關注。
  • 王維這首送別詩,寫得意氣風發、格調昂揚,意不止送別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聯點題,"天官""將星"點明人物身份和事件緣起,"柳條青"則表明了季節特徵和特定場景,可謂言簡意賅。 B.頷聯緊承首聯,把軍中用具"刁鬥"寫進詩中,富於實感地表現了軍營中的生活情景,"出"寫點明了行軍的方向。
  • 看似簡單卻含著深意,只是三個字,卻是王維筆下唐詩的點睛之筆
    王維的唐詩讀來很舒服,因為他的詩歌可以超越時代。李白杜甫很多詩歌反映的特定社會階段下的內容,尤其是杜甫,其詩作被譽為詩史,可見其對當時社會現實的反映程度。另外從個性上來說,李白鋒芒畢露,杜甫又太過於含蓄深沉,而王維在二者之間,最為合適。
  • 【唐詩三百首】雜詩(王維)
    而一代文豪王維,詩人在長安任給事中。六月,安祿山攻陷潼關,尋入長安。玄宗逃往蜀地。王維扈從不及,為安祿山所俘。王維服藥取痢,偽稱瘖疾,準備逃跑。安祿山疑之。命嚴加看守。不久,解往洛陽,拘於菩提寺中,強迫王維就任偽署,累計有一年多時間。後唐軍收復洛陽後,才再返長安。很多人說王維這首詩寫於他任偽職的這段時間,僅以「孟津口」為由,是說不過去的,也缺乏足夠多的說服力。
  • 王維十首送別詩,更盡一杯酒,長望淚沾襟
    王維的詩很多都非常短小,有時只有二十個字,但是細細讀來卻味道濃厚,所以他的詩深受讀者歡迎。也許是閱歷多,也許是感受深,王維總能在詩中表達出一種不同的味道,這就是禪意,即使我們不參禪,也還是願意悟禪。再看他的送別詩,王維當過大官,又是大詩人,可能是出於工作關係、私人友情,或是出於仰慕、巴結等原因,王維有一大批朋友,無論關係深淺、情誼厚薄,迎來送往是常有的事。於是王大先生就寫了很多送別詩,最後自己也沒整理,結果有些就重名,但卻都很精彩。下面精選十首,一起欣賞。
  • 每日背詩 397|送別(山中相送罷)——唐·王維
    這首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依依不捨,卻更進一層寫冀望別後重聚。這是超出一般送別詩的所在。開頭隱去送別情景,以「送罷」落筆,繼而寫別後回家寂寞之情更濃更稠,為望其再來的題意作了鋪墊,於是想到春草再綠自有定期,離人回歸卻難定。惜別之情,自在話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別運,高人一籌。
  • 唐代最著名女詩人的這首送別詩,意味悠長,與唐詩大家不相上下
    而她的唐詩作品,被稱為「工絕句,無雌聲」,更是表達出了對其的尊敬。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這首唐詩,乃是薛濤的經典送別詩,意味悠長,與唐詩大家不相上下。且看: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誰言千裡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