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首送別詩,對友人未來的祝願卻截然相反,你更喜歡哪首?

2020-12-20 衣我華夏詩詞

送別在古人的詩詞中永遠是不可缺少的話題。古時候車馬很慢,書信很遠,有時候和友人的再見就是最後的訣別,所以古詩中多了那麼多送別的祝願和對朋友的思念。

中學時候的詩作較多的就是送別和思鄉。詩人的送別詩所寫的過多是對友人離去的不舍,要不就是像「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一樣對友情的高歌,再或者就是對友人未來的祝願。

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和高適的《別董大》就是送別詩的代表之作,然而兩人最後對友人的祈願又千差萬別。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這首詩後來又被加旋律改成《渭城曲》,全詩二十八個字。前兩句寫景色,渭城剛被一場春雨洗刷過,草兒青綠柳葉新嫩,而元二要去的在玉門之外,遙遠荒涼。

第三句「勸君更盡一杯酒」的「更」字使得這七個字變成了無數的字,雖然此句只有一杯酒,但一個「更」把送別的前一天的設宴餞別、觥籌交錯,主人客人一杯一杯的飲酒,主人對客人無數次的珍重告別寫的淋漓盡致。

而「西出陽關無故人」更是寫出了作者對友人的擔憂。再往西走就是就是陽關之外,過了陽關就通往西域,而友人在西面人生地不熟再難遇故人。不過這份擔心在《別董大》中卻全然沒有。

《別董大》

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對比兩首詩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事,王維寫的是春景,春天是最有生機的時候,而即使再有生機的春天都抵不住王維對元二的擔憂;而高適是在冬天和著名琴師董庭蘭離別,在古代冬天是一個很讓人難以生存的季節,在這樣的季節中,高適依然能說出「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話。

一個是對友人擔憂,另一個明知友人有困境,而用雄壯豪邁的話語替友人大氣,如果是你,你更喜歡哪首詩?

相關焦點

  • 岑參的兩首送別詩,借景抒情,風格綺麗明朗,毫無感傷情調
    他很喜歡寫景,幾乎每一首詩都有寫景部分,語言明淨,工整秀麗。岑參曾和杜甫同遊,杜甫在他的長篇歌行中評價岑參凡事皆好奇,喜歡用浪漫的筆調,描繪雲飛波湧、迷離變幻的景象。岑參筆法簡淨,善於化靜為動,在他的筆下,山光水色,無不在變化;笛聲竿影,萬物無不在躍動,分明是一幅優美的圖畫。
  • 王勃兩首經典的送別詩,兒時完全讀不懂,長大再讀卻是感慨萬千!
    其實除了那篇《滕王閣序》之外,王勃的很多經典的詩作,那也是不容錯過,尤其是他的這兩首經典的送別詩,同樣也是經典名篇,也就是同樣廣為流傳的《江亭夜月送別二首》,這兩首詩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那都是不會陌生,詩人把那份送別之情,以一種極為深情的筆觸描繪得感人肺腑,從而也令這兩首詩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
  • 兩場送別,成就兩句千古名句,你更喜歡哪一句?
    今天我們分享的是王維和高適不同風格的兩首送別詩。王維作為山水田園詩人,他多將感情寄託於山水之間。如「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樣美妙的山水詩。同時王維也有邊塞經歷,所以又能寫出邊塞詩的豪氣。比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樣的千古名句。
  • 王勃的這首送別詩,南北朝以來第一首,雖是送別卻全無悲傷
    」從此之後,基本上送別詩詞便尊定了主基調,一提起送別,一定是悲傷銷魂的。後來南朝著名文人江淹曾經在他那一篇同樣著名的《別賦》中,敘述了各種離別情況,並且總結道:「是以別方不定,別理千名,有別必怨,有怨必盈。」也是發展了屈原的送別離愁的說法。
  • 劉長卿的這首送別詩,綺麗唯美,不輸李白的《渡荊門送別》!
    比如王維的那首經典的田園詩《田園樂七首·其六》中就只用了幾個字即勾勒出了一派盎然恬靜的田園生活: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他的一生坎坷不順,詩詞也以山水詩為主,主要描寫的是當時在安史之亂前後唐朝興衰的對比,將自己內心的憤懣與無奈融入到了自己的作品中。而這首詩時劉長卿詩文中比較罕見的一首送別詩,從題目中的「重送」就能看出這是一首送別詩。之所以叫「重送」是因為在這之前劉長卿曾經作過一首題目一樣的送別詩,只不過當時的那首詩時五言律詩而已。
  • 唐代最著名女詩人的這首送別詩,意味悠長,與唐詩大家不相上下
    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這首唐詩,乃是薛濤的經典送別詩,意味悠長,與唐詩大家不相上下。且看: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誰言千裡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這首古詩的題目是《送友人》,寫於薛濤送別友人之時。唐詩中多有送別佳作,李白杜甫等人尤其更多。這些送別詩或表現離別愁緒,或表達對於友人的祝願,或著重描寫離別之地的景色,內涵頗為豐富。
  • 明明是首送別詩,卻寫出了刀光劍影的殺氣,也就駱賓王作得出來
    送友人的詩歌也分為很多種,一種是希望友人走了以後能夠記得自己,有的是希望友人不論走到哪裡都能夠像以前一樣繼續生活,不要有太多的不適應。但今天小編卻要給大家分享一首絕妙的送別詩,來自初唐四傑的駱賓王。駱賓王從小就尚武,一心希望成為一代遊俠,可惜身不由已。
  • 高適豪邁豁達的兩首送別詩,一般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唐代產生了大量的送別詩,所有的詩人無一例外全部都寫過送別這一內容。由於送別的時候產生的是真情實感,再加上詩人們的惺惺相惜,所以送別詩容易出精品。初唐、盛唐、晚唐均有大量的精品送別詩,比如初唐時期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盛唐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晚唐鄭谷的「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均膾炙人口。
  • 送別詩鑑賞整理(附2020年高考送別詩解析)
    上句「峨眉晚」,寫出離別之際因天色薄暮,而詩人不得不與友人離別的依依不捨之情;下句想像友人到達襄陽,正是春光明媚之時,表達對友人一帆風順抵達目的地的美好祝願;體現了詩人對友人深厚的友情。【注】①蘭陵:古地名,詩中代指常州。嘉佑二年王安石知常州,嘉佑三年詔沈康知常州。②廚傳:古代供應過客食宿、車馬的處所。1.如果你是沈康,通過這首送別詩,你會得到關於常州的哪些信息?請簡要分析。【答案】由「田疇薄」「市井貧」等可知農事荒廢,民生艱難;由「廚傳相仍」可知官場徒悅過客,不恤百姓;由「荊溪兩岸春」可知自然風景優美。
  • 盤點10首李白、王維、溫庭筠……經典「送別詩」
    無數文人墨客在武漢迎來送往,流連於三楚腹地、放歌於江漢之濱,留下大量「送別詩」。盤點10首李白、王維、溫庭筠……經典「送別詩」,送走疫情,迎來新生。05、江夏送友人作者:李白雪點翠雲裘,送君黃鶴樓。黃鶴振玉羽,西飛帝王州。鳳無琅實,何以贈遠遊?
  • 唐詩三百首 |《渡荊門送別》李白
    我們知道所有的送別詩幾乎都有送別的對象,比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比如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比如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還有高適的《別董大》,等等吧!而李白的許多送別詩呢,則不盡然,有的詩中呢有具體的所指,比如他的名作《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還有《贈汪倫》。有的則常常不在題目中寫送別的具體對象,比如他的《贈友人》,還有《送友人》等等。
  • 送別詩鑑賞
    而送別詩又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內容,那麼掌握鑑賞送別詩的方法,就非常必要。我們要從哪些角度去掌握呢?一、送別詩分類從風格上來看,送別詩分為兩類:傷感型和豪邁型。傷感型:古人出行原因大體可分為赴考、出使、遷謫(宦遊)、徵戎、鄉旅、歸隱等。
  • 劉長卿的這首詩,送別友人歸去深山草堂,訴盡了依依惜別之情
    離別之時總是充滿了傷感,令人思緒萬千,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首劉長卿的送別詩《送靈澈上人還越中》送別友人回越中。禪客無心杖錫還,沃洲深處草堂閒。身隨敝屨經殘雪,手綻寒衣入舊山。獨向青溪依樹下,空留白日在人間。
  • 李白寫的最漂亮的7首送別詩,最後一首中的名句直接被搬運成為歌詞
    而與這些詩人的分別,更使得詩人為後世留下了諸多流芳百世的詩篇。根據相關數據顯示,他的送別詩多達160首,佔到了他詩歌總數的六分之一。而在這些送別詩當中,尤其以以下7首最為知名,流傳的也最廣。1、《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這是李白詩歌當中詞意最簡單的送別詩。
  • 十首送別詩: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
    孟浩然友人杜晃要離開荊地到東吳,孟浩然為友人杜晃送行而寫下此首送別詩。 此詩從寫景入筆,通過淼茫春江與孤舟一葉的強烈對照,發出深情一問,對朋友的關切和依戀在這一問中表達得淋漓盡致。詩人遙望漸行漸遠的行舟,送行者放眼天涯,極視無見,不禁情如春江,洶湧澎湃。
  • 駱賓王這首送別詩,短短20個字,開篇就不同凡響
    今天小編分享的這首駱賓王的送別詩《於易水送人》,雖然題目為「送人」,但全詩既沒有寫送別的情景也沒有寫送的是何人,而是在送別友人之際,通過詠懷古事,表達對古代英雄的仰慕,也寄託自己對現實的深刻感慨,傾吐了自己滿腔熱血無處可灑的極大苦悶。
  • 高考詩歌專題複習:送別詩常見意象,情感,表達技巧梳理+練習
    ,或為仕途奔走,或為生活所迫,不得不遠走異域而離別親人、戀人、友人.古時交通不便,路途艱險,通訊落後,正所謂「一別心知兩地秋」「中間消息兩茫然」,正如江淹《別賦》所嘆:「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唐代疆域遼闊,社會開放,唐人出遊頻繁,踐行贈詩風氣盛行,因此產生了大量的離別詩。唐代較突出的2000多位詩人中,幾乎人人都寫過送別詩。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白,王維,王昌齡等。李白提到姓名的贈別詩就有400多首。送別詩,是抒發詩人離別之情的傳統詩歌。送別詩中詩人狀態是面臨別離,或別友人,或被友人送別,或與家人戀人分別等。
  • 王維很「嘮叨」的一首詩,對友人千叮嚀萬囑咐,最後10字也太暖了
    不過,在此之前,王維與友人唱和的詩歌,因為是緣事而發,隨意起筆,倒也清新自然。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首王維送別友人的詩歌。【臨其詩境】詩歌中要走的人,名字叫做綦毋潛,這個名字我之前沒有聽說過,給我的第一感覺是好難寫哈哈哈。
  • 這首你從小就知道的詩歌真的是寫草木榮枯嗎?其實是一首送別詩哦
    今天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歌我們從小就知道,即使是三歲小孩子也會背誦「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其實,這首詩並不是單純的寫草木榮枯,而是講述的離別之情。作者白居易號為香山居士,也被稱為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
  • 劉長卿的這首送別詩,詩中沒有悵別之情,反而充滿了諷刺和譏誚
    古代詩人常常以詩言情,所以在送別朋友的時候,往往會通過寫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像「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樣豁達的有之;像「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真摯有之;像「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的深情亦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