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很「嘮叨」的一首詩,對友人千叮嚀萬囑咐,最後10字也太暖了

2020-12-13 沉醉古詩文

文/顧無

【引觴漫談】

王維雖然在後世被稱為「詩佛」,不過那已經是他生命後期的事情了。

在王維生命的前中期,與絕大多數的盛唐文人一樣,都有著強烈的用世心和功名心,所以他才能夠憑藉自己的才華和張九齡的舉薦在朝廷中平步青雲。

後來安史之亂爆發,自己被叛軍抓住,當了兩年的假官,這也成為了他人生之中的一個黑點。本來皇帝還想因為這個黑點給他判罪的,因為同僚的保舉,以及他在長安時候寫下的「百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僚何日更朝天」說明他對唐朝的忠心耿耿,這才逃過一劫。

後來的人生中,王維逐漸沉浸在佛學裡,進入了半官半隱的狀態。也是在這一階段,王維創作了大量的山水田園詩,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才得以名留青史。

不過,在此之前,王維與友人唱和的詩歌,因為是緣事而發,隨意起筆,倒也清新自然。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首王維送別友人的詩歌。

【臨其詩境】

詩歌中要走的人,名字叫做綦毋潛,這個名字我之前沒有聽說過,給我的第一感覺是好難寫哈哈哈。

詩中所表現的場景,是綦毋潛落地,王維送他還鄉。根據唐代歷史,綦毋潛是公元726年及第,而王維在723年曾經被貶到濟州,所以這首詩的創作時間,也就限定在了723年。

詩中最為突出的情感,是王維對於友人的反覆勸慰,告訴朋友當今天下是盛世,所以不要擔心有才能的人會被埋沒,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

由友人的落第,王維也發現了一件事情,雖然唐玄宗當時廣招賢才,但實際上還是有許多出身寒微的才子由於各種原因的限制沒有辦法被任用,這樣的感嘆也在這首詩中表現了出來。

【經典原文】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唐代:王維聖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遂令東山客,不得顧採薇。既至金門遠,孰雲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置酒臨長道,同心與我違。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遠樹帶行客,孤村當落暉。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條分縷析】

這首詩乍看來很長,實際上只要抓住了詩歌的題眼和脈絡,就可以發現王維的精心安排,慘澹經營,詩歌的結構非常清晰。

首先,詩歌的主題是送別,送別的中心則是勸勉。王維就圍繞著這一主題層層展開,最後表達了對友人的美好祝願。

前面兩句是對現狀的概括。天子聖明的時代裡,是不會有隱士存在的。明君賢臣,這是中國古代政治的理想模式,有了明君,也要有賢臣的輔佐。這句話對於盛唐的概括十分到位,那時候的文人普遍有著強烈的進取心和功名心,雖然有時候隱居,實則也是博取功名的另一條路而已。

於是,山野之間綦毋潛這樣的大才子也坐不住了,進京來趕考。

後面兩句寫趕考的路。既然你在科舉的路上過關斬將,已經到了金門這裡,只差最後的臨門一腳,雖然可惜,卻也證明了你的心中才學。

這一路上來的可不容易,在江淮度過了寒食節,在京城縫製好春衣。

可是時光倏忽,你我從此就要分離了。於是在這裡擺下酒席,送知己的你離開。

後兩句是對朋友歸去之路的描述和祝願。此去乘舟萬裡,一路風景秀麗,用不了多久應該就可以到家了。遠方的樹木與行客一起,孤村錯落,遮擋著夕陽的餘暉,一切,就在這樣的美好和淡然中結束吧。

最後的最後,王維仍然不忘囑咐一句。

只是你的才華暫時沒有得到採納,不要輕易的就認為這世界上知音難求啊。

王維的送別作,最著名的還是那首「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兩首詩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王維會從對方的角度出發,想像離別之後的情景,可見其心思細密敏感的特。

後來,這種敏感轉換成為對自然界,對玄理的敏感,也成就了他「詩佛」的美名。

相關焦點

  • 王維很美的一首詩,讀懂了最後10個字,就再也不怕孤獨
    王維的詩句,如圖畫一般,每每讀完,眼前就出現了美麗的畫面。有人說,王維的詩,很治癒,每每讀完,就感覺自然很美,生活很美,隱娘很同意這個觀點。王維有一首詩,短短20個字,非常治癒,讀懂最後10個字,就再也不怕孤獨。
  • 王維在寒冷的冬日,卻寫下了一首最溫暖的詩,最後一句,暖人心扉
    一首古詩,一首詞,都有它背後的故事,和深藏的情感。古人寫詩作詞,今人品味經典,歡迎各位文友,和張凡一起,品萬古詩詞,看百態人生。王維在寒冷的冬日,卻寫下了一首最溫暖的詩,最後一句,暖人心扉。寒風凜冽,白雪紛飛,晨光之下,一片蒼茫。天地之間,唯餘一片潔白之色,綿延千萬裡的蒼山,皆被皚皚白雪覆蓋。從北方吹來的寒風,帶著如刀劍般鋒利的呼嘯聲,夾雜著片片雪花,在虛空中飛舞。再此情此景之下,王維掛念著另一座山峰上的故友,忘雪興嘆。
  • 王維最治癒的一首詩,讀懂了最後10個字,再也不怕孤獨
    」王維的詩句,如圖畫一般,每每讀完,眼前就出現了美麗的畫面。有人說,王維的詩,很治癒,每每讀完,就感覺自然很美,生活很美,隱娘很同意這個觀點。王維有一首詩,短短20個字,非常治癒,讀懂最後10個字,就再也不怕孤獨。
  • 王維很經典的一首送別詩,最後14字想像奇妙,令人拍案叫絕
    一首首流傳至今的送別名篇,無一不具有扣人心弦的藝術力量。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送沈子福歸江東》,便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筆下很經典的一首送別詩。顧名思義,王維這首詩是他為送別好友沈子福歸江東之作。與其他送別詩一樣,這首詩的內容主要也是寫好友離去後,詩人目送的情景及當時的感受。全詩集敘事、寫景、抒情融為一體,感情真摯,扣人心弦,是送別詩中的一首名篇。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詩,只有20個字,語淺而情深
    王維,字摩詰,唐朝著名詩人,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同時他有」詩佛「之稱。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他的詩,現存400餘首,重要之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 王維最美的一首詩,短短的二十個字,卻是描繪的如詩如畫!
    那說起王維的詩作,可能大部分的人會第一時間想到他的《相思》,這也是他讓人最印象深刻的詩作,其實除了這一首之外,那他的這首《辛夷塢》,同樣的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而且描寫的極為生動,讀來更是朗朗上口,美得猶如一幅畫,很是唯美,也非常的有意境。
  • 王維寫下一首詠雪詩,短短40字,句句冰冷,可讀完心裡卻是暖暖的
    在中國古代,詩詞作為文化的一種,誕生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歌賦,詩歌又分為豪放、婉約、田園等諸多種類,有一個人寫的詩甚為奇特,蘇軾曾評價他:「畫中有詩,詩中有畫」,此人便是田園派的代表詩人王維。作為最會畫畫的詩人,被譽為詩佛的王維就是這樣一個人。愛王維的詩中有一種畫風,淡然的天然美,還有他給詩歌帶來一種新奇的體驗。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詩,美得令人心醉,開篇10個字從未被超越
    詩仙太白再厲害,七絕他是很難勝過聖手王昌齡,出塞詩他是很難勝過詩豪劉禹錫的,這就是各人自有各人的風格,後世也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排名不好排,但若論起誰的詩最美、最空靈、最有意境 ,那摩詰居士王維若不排第一,肯定沒人敢排第二。王維是詩人,也是畫家,這就註定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喜愛山水,善於在自然萬物中發現人生的真諦,當時被人稱為「天下文宗」。
  • 王維晚年一首詩,當中10字清麗自然,美得不可方物
    以前,一讀到「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這類的句子便想到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想到王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他們二人作為古代隱士與詩人的結合體,詩中所描繪的精神境界令無數人所憧憬嚮往。
  • 鄭州一高校新生報到 家長隔著校門千叮嚀萬囑咐
    10月13日,鄭州某大學新生報到,出於防疫要求,新生的家長不允許進入校園。學生進入校園後,家長或隔著大門目送孩子入校,或不放心地千叮嚀萬囑咐,大門隔不斷親情隔不斷愛。 10月13日,鄭州某大學新生報到,出於防疫要求,新生的家長不允許進入校園。
  • 王維的這一首送別詩,結尾的問話令人動容,不舍離別之情到達極致
    王維的這一首送別詩,結尾的問話令人動容,不舍離別之情到達極致詩詞曲賦往往是最為能夠直達人心靈的話語,他們用最少的言語,最精準的描述,情感的表達卻能夠體現的那般的淋漓盡致。王維用他獨有的方式為我們展示了送別這樣的一種心理狀態,這一首《山中送別》看似就是最為樸素的送別詩詞,但是在作者的筆下,此時的送別已經不是我們熟知的聚散這樣簡單,全文僅僅用了這二十個字,送別的畫面便清晰地呈現在我們的面前,作者的筆墨在這短暫的話語之下,情感是達到了極致。這一幅令人神往的畫面,我們細細道來。
  • 王維很美的一首田園詩,只是開頭10字,便美得令人心馳神往
    眾所周知,在古代詩歌史上,是東晉詩人陶淵明開創了田園詩這一新的詩體,也是他第一個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田園詩。但陶淵明所開創的田園詩,在南北朝卻幾乎沒有影響,即使到了隋末唐初有了王績的活躍,詩壇上吟詠田園風光的詩篇也是寥寥無幾,直到盛唐出現了王維、孟浩然等名家,田園詩才蔚為大宗,並取得了後人難以超越的成就。
  • 王維最驚豔的一首詩,小學就背過,短短20字令人拍案叫絕!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畫》,便是其中一首驚豔之作。《畫》是王維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相信對大家來說並不陌生,畢竟小學就背過,它曾被多版本的小學語文教材選為課文。正如詩題所說,王維這首詩的宗旨便是讚譽一幅畫。但王維卻在短短20字中,通過巧妙的藝術構思,將原本畫上靜止的事物,寫得活靈活現,有形神兼備之妙,歷來令人拍案叫絕。
  • 王維水平很高的一首詩,被譽神品,無一靜字卻寫出了靜的最高境界
    先有李白《獨坐敬亭山》的「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鳥盡雲閒則山靜;再有柳宗元《江雪》中「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歷來都被稱為寫孤寂的經典,但說到底是以極誇張的鳥絕人滅為烘託,痕跡過重了;而韋應物的「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則相對來說要高明了不少,將一葉孤舟置於急雨中,卻一樣能寫出別樣的孤寂。
  • 王維很經典的一首詩,短短20字意味盎然,小學課本的第一首!
    大家還記得,自己在上小學語文課的時候,或者翻語文課本的時候,讀到的第一首詩是哪一首嗎?懵懵懂懂的少年時代,走進陌生的校園,見陌生的小朋友,學習世界上早已存在的陌生的知識和規則。第一次接觸到詩歌這種東西,應該是會在心中留下很深很深的印象的吧。
  • 白居易邀請朋友喝酒,寫下了冬季最暖的一首詩,細細品讀回味無窮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是王維對友人深深的勸慰和祝福;「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是李白對美酒熱情洋溢的讚美之情;「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是蘇軾對酒當歌后的人生感懷;而「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的範仲淹,也用酒表達了自己內心的苦悶和悽楚。
  • 王維這首詩寫出了渴望和友人見面激動的心情(書法:張德進)
    後復出任太祝,世稱儲太祝,官至監察御史。王維見到儲光羲 後書寫了一首描寫友人見面心情的詩:詩意:清早就已打開層層的屋門,坐立不安地盼著友人,豎耳傾聽有沒有車子到來的聲音;以為聽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響聲,正要出門去迎接,
  • 王維最美的一首詩,全文20個字無一生僻字,如詩如畫美得令人心醉
    唐代詩壇群星璀璨,有些詩我們讀起來覺得太美了,卻不一定能讀懂它的意思。有些詩難懂是因為生僻字多,也是因為太長了,比如李白就有一首詩叫《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標題就有22個字,全文共是有800多字,詩仙寫起來或洋洋灑酒,後人背起來卻是頭上冒汗。
  • 一首王維的《齊州送祖三》,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別的依依不捨之情
    王維善於用樸素曉暢的語言表達幽深的意蘊和深摯的感情,這首送別詩尤是。祖三即祖詠,因排行第三,故稱之。開元十二年(724年)進士及第,入仕後多次遭遷謫,後歸隱,與王維友善,也是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祖詠曾到齊州以東任地方官,當時王維在齊州附近的濟州任參軍,兩人在濟州小聚後,王維陪祖詠至齊州送祖詠東行上任。
  • 王維最美一首詩,全文僅20個字,小學生都會背,讓人忍不住驚嘆
    大家好,當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你已被小編的華麗文採吸引了吧,你一定要成為小妹的鐵桿粉絲哦~   王維最美一首詩,全文僅20個字,小學生都會背,讓人忍不住驚嘆   唐朝有一位詩人特別討厭這樣囉囉嗦嗦的一大堆,他的詩不但簡短,而且連生僻字都很少,他就是詩佛王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