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壇群星璀璨,各領風騷,後世人總想著給各大詩壇巨匠排個名,卻始終未能成事,原因就在於作詩如為藝,術業有專攻。詩仙太白再厲害,七絕他是很難勝過聖手王昌齡,出塞詩他是很難勝過詩豪劉禹錫的,這就是各人自有各人的風格,後世也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排名不好排,但若論起誰的詩最美、最空靈、最有意境 ,那摩詰居士王維若不排第一,肯定沒人敢排第二。王維是詩人,也是畫家,這就註定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喜愛山水,善於在自然萬物中發現人生的真諦,當時被人稱為「天下文宗」。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王維最經典的一首山水詩,千年來無人能出其右,年年入選小學課本,美得令人心碎,開篇10個字更是從未被超越。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作此詩時王維正隱居在終南山下,他與民同樂,用文字將初秋黃昏下的美景和農人的生活繪聲繪色的描繪下來。詩的大意是:新雨後,空靈的山谷中,夜色初降,已是初秋的天氣。潔白的月光從松樹的間隙中灑向人間,清泉在山石上潺潺地流著。洗衣的姑娘們在竹林間說著話兒,晚歸的漁舟搖動著蓮葉。芳菲的春天要走就讓它走吧,但這秋日的山谷王孫公子想留多久便能留多久。
詩的前兩句以一種隨意、輕鬆的筆調為讀者構造了一幅山間的動態畫,在這幅畫中有山,有雨,有月,有松,有泉, 有石,這些是自然界中最普通的事物,只用短短20個字,聚集在一起,如此生機盎然。特別是第一句「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一個「空」中是山谷新雨的清新,也是詩人內心的安靜,一切都在似乎空空如也中。這種空靈之美,多次出現在王維的詩中,如「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他最擅長的就是以動襯靜,將動態的鳥語山水像插畫一樣,置入空山之中,美得令人窒息。後世不少人想模仿這10個字,卻終究不得其法,難以超越原作。
詩的第二句,寫的是山中人,無論是竹林中的歡聲笑語,還是湖面的蓮動,在詩人眼中都是最平淡,閒適的生活,這種平淡的美好也是一直嚮往的生活。因為有了這些勤勞、樸實的農家人,王維的這幅畫多了一份別樣的生機。最後一句,是全詩的詩眼,也是作者內心真摯感情的流露。先人總是勸有志之士,不要迷戀湖光山色,王維卻反其道而行,他認為這山中雖沒有了春日的芳菲,卻仍是一片淨土,比起塵世間的俗世,這裡更值得王孫公子久留。體現的是詩人嚮往隱居生活,擁抱自然的理想。
王維的這首詩,不用任何典故,全文也無任何生僻字,用最直白的語言刻畫出最美的意境,千年來無人能出其右。後世評說這首詩說:「隨意揮寫,得大自在」。這首王維最美的詩,大家喜歡嗎?歡迎在評論區與小編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