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情感的凝華,詩詞是文字的結晶。一首古詩,一首詞,都有它背後的故事,和深藏的情感。
古人寫詩作詞,今人品味經典,歡迎各位文友,和張凡一起,品萬古詩詞,看百態人生。
(文·張凡)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在人們的心裡,冬天是寒冷的象徵,冷冽的寒風,紛紛揚揚的白雪,每一種風景,都透著清冷的意味,自古以來,皆是如此。在這樣的環境中,溫暖的感覺,則顯得彌足珍貴。人生就是這樣,在黑暗中嚮往光明,於寒風中期待溫暖,這是所有人的共性,即使生活在千年之前的詩佛摩詰,也一樣流露著這樣的情懷。王維在寒冷的冬日,卻寫下了一首最溫暖的詩,最後一句,暖人心扉。
寒風凜冽,白雪紛飛,晨光之下,一片蒼茫。天地之間,唯餘一片潔白之色,綿延千萬裡的蒼山,皆被皚皚白雪覆蓋。從北方吹來的寒風,帶著如刀劍般鋒利的呼嘯聲,夾雜著片片雪花,在虛空中飛舞。
再此情此景之下,王維掛念著另一座山峰上的故友,忘雪興嘆。這一首充滿溫情的古詩,便在此時應運而生,不僅溫暖了,那一個白雪紛飛的早晨,也溫暖了,千餘年來無數人的內心。
《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唐·王維
寒更傳曉箭,清鏡覽衰顏。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閒。
借問袁安舍,翛然尚閉關。
處在深山之中,不問世間名利,在這樣的情形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會隨之變得純潔,如同初冬白雪一般,充滿明淨的氣息。詩佛王維,與這首詩中所提到的胡居士,便是這樣一對摯友。他們之間的感情,從不摻雜任何利益關係,只因志趣相投,成為莫逆之交。
享受自然,清靜無為,遠離人世塵囂,隱居終南山下。對於亦官亦隱的王維,能夠在山中擁有這樣一位摯友,可謂是一件天大的幸事。儘管對方家境貧寒,但是他卻毫不在意,依然將其當作知音。尤其是在大雪封山的日子裡,他對這位友人的牽掛,更是顯得尤為深切。
這首古詩的前幾句,可以說都是在為最後的抒情做鋪墊。他在詩中勾勒出來的環境越是清冷,就越能夠體現出,他心中洋溢的溫情,和無比真摯的掛念。「寒更傳曉箭,清鏡覽衰顏」,人至中年以後,常會顧影自憐。
因為此時,已經很少有人,能夠真正走入自己的心中。有太多的心事,都已隨著時間,慢慢塵封在了心裡。在冬日的寒風之下,這種悽涼的感覺,愈發的明顯。「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詩中的風景雖美,但是其中隱藏的情緒,卻是那麼的惹人感傷。
「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閒」,遼闊的意境中,透露著深深的孤獨。蒼茫人世間,知音有幾多?巷空人靜,遍野無聲,只有住在遠處山峰上的故人,可以作為他心靈的寄託。
只是茫茫大雪封住了天地,他也只能隔空傳遞著思念,抒發著牽掛,「借問袁安舍,翛然尚閉關」。一句簡單的遐想,卻將他心裡的掛念,描繪到了極致。一夜風雪無情,惟願君能安好。
王維在寒冷的冬日,卻寫下了一首最溫暖的詩,最後一句,暖人心扉。若是那位故人能夠知曉,定然也會由衷感到欣慰,人生難得如此知己,還為他保留著世間最純真的溫情。
人生的歲月裡,難免會遇到,寒風徹骨的冰天雪地。而能夠支撐著人們,渡過難關的力量,往往是像這首古詩中那樣,發自內心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