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寫給王維的一首詩,語句極其平淡,意思卻耐人尋味!

2020-12-22 慶餘說詩詞

《留別王維》是孟浩然四十歲時,進京趕考不第後,準備再回襄陽隱居,臨走時留給王維的一首詩。雖全詩並無華麗的詞藻,對偶也不工整,語句極其平淡,但所表達的意思卻耐人尋味,其真摯的感情千百年來打動了無數人。

全詩如下: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詩的大概意思是:我這樣落寞究竟是在等待什麼?每天出去求取仕途卻一無所獲。本打算就此歸隱山林,但這樣和故友離別又深感惋惜。如今當權者又有誰能提攜我呢?可惜這世上的知音實在寥寥無幾。或許對我來說就只能守著寂寞吧,我還是回到故地繼續隱居吧。

第一聯孟浩然記述的是自己落第後的景象,門前冷落,車馬稀疏。此時詩人的心情是落寞的,對於一個落第士子來說,又有誰來理睬你呢,恐怕只有孤單單地「自歸」了。說明這個時候的長安對孟浩然來說已經沒啥留戀的了。

第二聯則是孟浩然對王維的惜別之情,他雖然有了再次歸隱山林的想法,並且對長安也沒有什麼留戀,但唯獨對自己的知己王維放不下,「惜與故人違」,可見他和王維之間的深厚友情。

第三聯描寫的是孟浩然準備回去隱居的原因,表明仕途之路的坎坷,以及自己親身經歷的世態炎涼。能夠了解自己並賞識自己的只有王維,但太少了,一個「稀」字不僅代表了孟浩然,同時也代表了天下所有不被認可的人。也因此才下定決心再回襄陽隱居。

尾聯「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表明了孟浩然歸隱的堅定。「只應」兩字如今看來,多少有點耐人尋味,看來對於孟浩然來說,歸隱才是正確並唯一的道路,而進京考取功名,不過是一條錯誤的道路,是人生路上的一場誤會,所以最終還是回歸隱士生活罷了。

綜觀孟浩然的這首詩,沒有華麗的詞藻,僅通過平淡無奇的語句,便抒發了詩人自己對人生道路的選擇,以及對知己難尋的珍惜之情。落第後的心情,刻畫的淋漓盡致。言簡意賅,耐人尋味,值得一讀再讀。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孟浩然歸隱前寫給王維的詩,句句都透著失落之情
    關於這一點,我們在孟浩然的這首《留別王維》中,就可以看出一二。這是孟浩然在歸隱之前,給他的好友王維寫的一首古詩。詩詞君覺得,孟浩然在寫這首詩的時候,心情一定失落到了極點。因為當時能幹孟浩然已在京城等待多日,卻始終等不到一個屬於自己的用武之地,所以他才決意與王維告別,去歸隱山林。故而就下了,這一首充滿了失落之情的古詩。
  • 盛唐山水詩高手——王維、孟浩然、常建
    基本上每個大詩人都是山水詩好手,李白、杜甫不以山水詩名,依然佳作不少。而箇中高手就是王維和孟浩然。王維後期詩歌信佛的高官,他的山水詩境界空靈,禪機暗隱。而孟浩然作為一個莊園主,則更多地是田間地頭的淳樸、純粹的生活謳歌。不同的讀者,會有不同的取捨。
  • 從一首「王八」詩,看李白與王維的朋友圈有多厲害
    煮酒君「詩詞雜談」系列文章第6期:從一首"王八"詩,看李白與王維的朋友圈在我們現代漢語的語境裡,"王八"這個稱謂,是不禮貌的,每每我們聽到這兩個字的時候,就會不自覺的想起一些不好聽的話,但如果我們去翻《全唐詩》的話,卻能發現,有不少,寫給"王八"的詩。
  • 古代詩人中著名的三對摯友,看一下他們寫給彼此的詩
    這裡就給大家介紹詩人中三對著名的摯友,以及他們寫給彼此的各一首詩。一、李白&杜甫這絕對是最著名的一對,兩人都是中國詩詞史上兩座無可逾越的高峰,一個豪邁飄逸,一個沉鬱頓挫,風格差別如此之大的兩人卻最終成為了摯友,並且彼此都寫給了對方不少詩。
  • 孟浩然《春曉》遇王維《鳥鳴澗》,一場山水詩巔峰對決,難分高下
    所以對於摩詰居士王維來說,或許會因為爭風吃醋和李白老死不相往來,但卻無法拒絕孟浩然這個朋友,雖然他知道自己這個好兄弟也是李白的死黨。那當這兩位山水詩頂級詩人成了好兄弟,會擦出怎樣詩意的友誼之花呢?在《唐詩三百首》中,一直有山水詩之冠的說法,而被爭論得最多的兩首就是王維的《鳥鳴澗》和孟浩然的《春曉》,此二作一出本身就是唐代山水詩巔峰之戰,千年來難分高下。1.
  • 孟浩然《過故人莊》,一首平淡的詩,平淡到看不見詩
    【作者】孟浩然(689—740 ),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市)人。早年隱居家鄉襄陽附近的鹿門山 ,閉門讀書,以詩自娛。曾遊歷長江南北各地,巴蜀、吳越、湘贛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四十歲時遊長安,應進士不第。張九齡鎮荊州時,署其為荊州從事,不久,患疽而卒,終年五十二歲。
  • 王維最美的一首詩,短短的二十個字,卻是描繪的如詩如畫!
    王維是唐朝最偉大的山水田園詩人,在他的筆下,往往可能只是一些很平常的風景,或者是事物,但是經過詩人細膩的描繪,卻是推陳出新,寫出了新意,變得生動無比,讀來更是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這也正是王維的偉大之處,他的很多作品都看似很平常,初讀時會覺得很平淡,可是只要讀進去了,卻是會發現詩作中
  • 孟浩然很冷門的一首詩,僅僅二十個字,卻美得讓人心碎!
    孟浩然,唐詩傑出的詩人之一,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現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 他的詩歌可謂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對於後世還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
  • 一首詩寫盡對舊友的望眼欲穿,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翻譯賞析
    王維的心相當寧靜,見到雪總是純潔的,見到水總是碧綠的,見到天總是蔚藍的。即使偶遇狂風暴雨,也總是在睡夢中,完全不受影響;孟浩然卻能感覺到,模模糊糊地感覺到了: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一言概之,王維眼中的世界總是美好的,孟浩然卻覺得美中還有不足。這一首詩也是如此。
  • 王維、孟浩然與山水田園詩
    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東坡贊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尤以山水詩成就為最,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後世人稱其為「詩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詩400首。善畫人物、叢竹、山水。唐人記載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類似李氏父子,另一類則以破墨法畫成,其名作《輞川圖》即為後者。可惜至今已無真跡傳世。王維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開元進士科第一(即狀元)。
  • 孟浩然的《過故人莊》是一首怎樣的詩,詩中的「故人」又是誰呢
    《過故人莊》是孟浩然的一首五言律詩,詩中不光表達了詩人對田園風風光的讚美,也寫出了朋友間(「故人」)的真摯友情,《過故人莊》是孟浩然的詩歌代表作,歷來都受到人們的好評。「故人」就是朋友的意思,提到故人,我們很容易聯想到李白寫的那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和孟浩然就是很要好的朋友。
  • 孟浩然的一首小詩,寫出千年後夢想的春天生活,簡單卻非常難的
    孟浩然作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詩也像王維一樣,給人以清淡之感,但是王維的詩,意境是極美的且富有禪意,而孟浩然的詩,他的意境,更多的是一種天然去雕飾的渾然天成之美。《過故人莊》中寫道: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 王維最唯美一首詩,句句都是千古名句,境界之高千年來無人超越
    王維最唯美一首詩,句句都是千古名句,境界之高千年來無人超越浩浩《全唐詩》收錄了近五萬首、三千餘人的作品,在這些詩人中,能開宗立派的還是少之又少的,而王維卻是這少之又少中的一位佼佼者。王維少年成名,十七歲便以一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而蜚聲文壇,那「每逢佳節倍思親」至今仍是我們節日懷念親朋最常用的詩句。
  • 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最浪漫的事,就是為你寫詩!
    ——柳宗元《重別夢得》3「元白」唐代中期,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詩名相當,世稱「元白」。二人友誼深厚,唱和詩極多,白居易寫給元稹的詩更是數不勝數。——孟浩然《留別王維》 王維To孟浩然杜門不復出,久與世情疏。
  • 王維很肉麻的一首詩不是寫給戀人,而是寫給好兄弟?很多人都誤解了
    也許還會有人想到王維的那首關於紅豆的《相思》,很多人都會十分肯定這首詩是作者寫給戀人的,而事實卻並非如此,這首讀來充滿戀愛味道的詩,竟是寫給好兄弟的?相思[ 唐·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 韋應物最著名的七絕,也是王維之後最出色的唐代山水詩之一
    尤其是他的山水詩,很有特點,可以與王維等人相提並論,並稱為「王孟韋柳」。韋應物·韋蘇州不過,與王維的名氣相比,韋應物還是差了一點。雖然名氣不如王維、孟浩然等人,但是他的一首著名的七絕,卻堪稱王維之後最出色的唐代山水詩之一。韋應物詩作這首詩是什麼詩?請看: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 怎樣欣賞孟浩然的《過故人莊》,為什麼說其「淡到看不到詩」?
    因為說孟浩然的詩「淡得看不到詩」的是聞一多,但是他是針對孟浩然整個一生的詩風來說,在《唐詩雜論·孟浩然》中原文如下:垂釣坐磐石,水清心亦閒。魚行潭樹下,猿掛鳥藤間。遊女昔解佩,傳聞於此山。求之不可得,沼月棹歌還。 澹到看不見詩了,才是真正盂浩然的詩,不,說是孟浩然的詩,倒不如說是詩的孟浩然,更為準確。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詩,只有20個字,語淺而情深
    王維,字摩詰,唐朝著名詩人,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同時他有」詩佛「之稱。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他的詩,現存400餘首,重要之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 孟浩然《過故人莊》,平淡得不像是詩,大概達到了詩的極致
    ——唐代:孟浩然《過故人莊》這樣的詩,使人忘了是詩,倒像是讀一篇小日記。詩人記述了那一天赴故人之邀的事。詩的每一聯記述一個場景,按時間順序連貫起來,形成一幅連續的畫面,情景活現,空缺的部分讓人自行腦補。短短幾句話,就把一天的事情說完了,這些體現了孟浩然作詩時取景運思之妙。
  • 孟浩然 |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個創作山水詩的詩人,是王維的先行者。四十歲時進京科考,不中,但其「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詩句在京城叫響,一時詩名遠播,得到丞相張九齡等人稱讚。王維更為其畫像,兩人遂成為忘年之交。期間,他還結識了張說(yue四聲),兩人感情甚篤。孟浩然51歲時在襄陽去世,一生未曾入仕,又被稱為「孟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