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的《過故人莊》是一首怎樣的詩,詩中的「故人」又是誰呢

2020-12-17 小話詩詞

《過故人莊》是孟浩然的一首五言律詩,詩中不光表達了詩人對田園風風光的讚美,也寫出了朋友間(「故人」)的真摯友情,《過故人莊》是孟浩然的詩歌代表作,歷來都受到人們的好評。

孟浩然書影繪像

說到這首詩,人們往往會偶這樣一個疑問,孟浩然在詩中沒有寫明「故人」的具體身份,那麼孟浩然《過故人莊》詩歌中的「故人」是誰?這是一個有趣的話題。

「故人」就是朋友的意思,提到故人,我們很容易聯想到李白寫的那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和孟浩然就是很要好的朋友

孟浩然要去廣陵(揚州),李白在黃鶴樓為孟浩然餞別,還寫下了這首送別詩:「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首詩也成為傳誦千年而不衰的送別名詩,李白口中的「故人」就是孟浩然。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意圖

孟浩然《過故人莊》中的「故人」是誰,亦或說他的身份是什麼?如果從作者孟浩然、詩歌創作背景談起,以「知人論詩」的方法去賞析這首詩的話,這樣會對詩歌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也會對詩中的「故人」的身份有一個了解。

孟浩然其人《過故人莊》的創作背景

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省襄陽市)人,擅寫五言詩。孟浩然長年隱居家鄉鹿門山,後世也稱他為「孟襄陽」。孟浩然早年於鹿門山閉門苦學,等待進入仕途的機會。

孟浩然繪像

孟浩然曾寫下《書懷貽京邑同好》一詩,原詩較長,以下節選其中幾句:

維先自鄒魯,家世重儒風。詩禮襲遺訓,趨庭沾末躬。晝夜常自強,詞翰頗亦工。三十既成立,嗟籲命不通。……感激遂彈冠,安能守固窮。

孟浩然的這首詩也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59卷第11首開篇是詩人的自敘,從詩中我們可以得知:他生長在世代重儒風的書香門第,從小就很好學,並獲得了較高的文學修養。詩中接著寫他向京中的朋友表明自己有進入仕途的打算,望「故人」引薦。

可是由於種種原因,孟浩然一直到四十歲時,才離開家鄉到京城長安應考,在這次科舉考試中孟浩然沒有實現自己科舉出世的理想。詩人在長安待了一段時間後,又回到了家鄉襄陽,過起了隱居的生活。據《舊唐書·文苑列傳》記載「年四十,來遊京師,應進士不第,還襄陽」。

襄陽鹿門山

孟浩然這次的科舉雖然失利了,但是他在京城裡認識了一些朋友,他的才華也得到了文壇上一些名人的肯定,如張九齡,王維等人。據《唐才子傳》記載:

四十遊京師,諸名士間嘗集秘省聯句,浩然曰:"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眾欽服。張九齡、王維極稱道之。

孟浩然回鄉之際,他寫下了很多的詩歌,如他在《歲暮歸南山》一詩中寫到:「感激遂彈冠,安能守固窮。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王維繪像

在離別之際,他還寫過《留別王維》一詩,詩中寫道「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在詩中,孟浩然認為自己科舉入仕的希望很渺茫了,與其天天在寂寞失望中度日,還不如早點回到家鄉去。但離開京城又要與好友分別,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心中的悵惘和矛盾。

這兩首詩中都出現了「故人」一詞,只不過這兩首詩裡的「故人」,指的是孟浩然在京城認識的朋友王維等人。

《過故人莊》詩意圖

這次科舉考試的失利對孟浩然的打擊很大,他深感仕途無望,便離京返鄉。孟浩然回鄉後,只好繼續過著隱居田園的生活,直至五十一歲時去世。《過故人莊》正是詩人在長安科舉失利,返回家鄉後的作品。

詩中的「故人」是誰?

《過故人莊》這首詩中的「故人」是誰呢?也就是說,「故人」在這首詩中有著怎樣的身份?在解讀了孟浩然這首詩歌的寫作背景後,在回到詩歌本身,去解讀這個問題,就很容易了,從以下五點就可以看出孟浩然詩中「故人」的身份。

(一)從詩題和內容上看「故人」的身份這首詩的詩題是《過故人莊》,首先來看「過」字,「過」字所表達的含義是「故人」邀請孟浩然來做客的,而不是孟浩然主動前來的。一個「邀」字體現出「故人」對孟浩然的至誠之意與款款真情。

詩歌的題目中所寫的字眼雖是「莊」,而作者落筆之處卻是「田家」,由此可知,作者前往的只是一般的田園農家,而不是富麗堂皇的亭臺樓閣之家。這也說明了孟浩然前去拜訪的不是達官顯貴,而是是一位高雅的隱士。

孟浩然在長安參加科舉考試前,一直在家鄉鹿門山過著隱居的生活,他所結交的朋友,都是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或者說是有著共同興趣愛好的人。

孟浩然以「故人」的口吻稱呼這莊院的主人,由此可見兩人的交情不淺,所以從一點上可以看出這位「故人」是一位高雅的隱士。

《隱居十六觀圖冊》中的隱者形象

(二)從招待孟浩然的食物看「故人」的身份詩中寫道「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雞黍」雖然不是什麼特別高級的食材,但對一般農家百姓而言,已是招待客人的最好的食物了。

而且孟浩然詩中所用的「雞黍」二字已然超越了食物本身的意義,因為「雞黍」二字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更深一層的含義。

南朝劉宋時期的範曄等人編撰的《後漢書》中,就記載了一則有關「雞黍」故事,說的是範式與張劭的故事。

《範張雞黍》插圖

範式與張劭是好朋友, 春天在京城分別,約好秋天相見。到了九月十五日,張劭在家裡「殺雞為黍」準備接待範式。張劭家人將信將疑,張劭解釋說,範式是個守信用的人,一定不會爽約。話音未落,範式就到了家門口。

這個故事顯示了範式與張劭的深厚友誼。孟浩然詩中寫的「故人具雞黍」,一來是為了表達「故人」對自己的熱情招待,二來是為了表達兩人的深情厚誼。

孔子繪像

除過《後漢書》中記載的「雞黍」故事,《論語·微子》中也有一則「殺雞為黍而食之」的記載:子路與孔子失散後,他與一位「荷莜丈人」偶遇,這位荷莜丈人「殺雞為黍」招待子路。子路與「荷莜丈人」道別後尋回孔子,並把遇上丈人的事告訴孔子,孔子感嘆道這是一位真正的「隱者」。

從孟浩然的詩中的表達來看,「雞黍」一詞暗示了「故人」就像《論語》中的那位丈人一樣,是一位不屑於仕途名利的隱者。

國畫作品中的「荷莜丈人」形象

(三)從「故人」的居住環境來看他的身份詩中寫到「故人」的居住環境是「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這是一個環境優美的地方,是一個宜居的地方。那麼「村」 與「郭」二字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知道,古代漢語中一些字詞的含義與現在漢語中是有一些不同的,在賞析解讀古詩的時候,要把一些字詞的含義放到古漢語的語境中去解讀。

「村」字在《廣韻》中的解釋是「墅也」,「墅」字在《說文》中的解釋是:「墅,郊外也。」而《毛詩詁訓傳》曰:「邑外曰郊,郊外曰野。

從古漢語中「村」的語義來看,「故人」居住在一個遠離城市的地方。

「郭」是城邑外圍的城牆之意,「郭外」就是不在城鎮範圍內的郊外農村。這樣的居住場所是適合隱居的,可以說是作為隱者的絕佳選擇。

《過故人莊》詩意圖

在從詩中「青山繞,綠樹合」等詞語來看,「故人」居住在一個青山綠樹環抱的地方,是一個幽靜的去處,也是一個遠離城市喧囂的地方。從這一點上來說,更能看出「故人」的隱者身份。

(四)從兩人的談話內容來看「故人」的身份詩中寫到「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這是兩人在就餐的過程中的動作和談話內容,詩人打開窗戶,映入眼帘的是院子裡平凡的打穀場與菜園子。他們把酒言歡,暢所欲言,可交流的是什麼呢?原來就是「桑麻」的事情。

「把酒話桑麻」詩意圖

從談話內容來看,只不過是平常的農家勞作的事情,「桑」和「麻」是典型的農家生活,由此可見,這位「故人」的情趣是志在山林田園,不是官場仕途。從這一點上來說,「故人」的身份就是一位隱者,是一位在自己的莊園裡過著自耕自樂生活的隱士。

(五)從期望再次重逢看「故人」的身份詩中最後兩句是「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這是兩人的約定,他們約定在重陽節再來相聚。「就菊花」 三字中,「就」有親近之意,表現孟浩然是渴望和「故人」再次相逢的。

陶淵明「採菊東籬下」詩意tu

「菊花」一詞,又很容易讓人聯想人聯想到隱者陶淵明,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菊花」就象徵著隱者。說到菊花,人們自然會將它和「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聯繫起來,陶淵明在《飲酒》中便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體現的是隱者的生活狀態。

「菊花」有兩種解釋:一是作植物解的菊花,二是指菊花酒。因此孟浩然詩中的「還來就菊花」一句的含義就很好理解了,詩人設想在重陽節這一天,他又和「故人」重逢,他們一邊欣賞著綻放的菊花,一邊盡情地喝著菊花酒,把酒言歡。

詩中還透露出一條重要信息,就是「還來就菊花」一句中的信息,從中我們可以得知,這位「故人」的田園裡一定種植著許多菊花,他是一位愛菊花的人,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他的隱者身份。

《隱者十六觀圖冊》中的隱者形象

總結

孟浩然的《過故人莊》記述了詩人到「故人」農莊做客的經過,表現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以及與「故人」之間的深厚友誼。

綜上所述,在解讀了孟浩然《過故人莊》的創作背景以及詩中字詞後,並從五個方面分析了「故人」的身份,從而也對「故人」的身份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解讀。

孟浩然所寫的《過故人莊》中的那位和詩人有著深情厚誼的「故人」,他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一位高雅的隱者。

相關焦點

  • 怎樣欣賞孟浩然的《過故人莊》,為什麼說其「淡到看不到詩」?
    怎樣欣賞孟浩然的千古名篇《過故人莊》?為什麼說其淡到看不到詩?接到這個邀請,想了一天。因為要簡單回答很容易,只要分析一下《過故人莊》即可。這首詩不複雜,賞析也容易,而且也能通過孟浩然這首小詩學會如何掌握詩歌跳躍性敘述和節奏。
  • 【用日語讀唐詩】孟浩然——過故人莊
    【用日語讀唐詩】孟浩然——過故人莊 2016年10月09日13:21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詩」本是中國傳統的文學形式,在傳入日本之後,日本人對其讀音和韻律等進行了二次創作,並廣泛推崇。
  • 《大語文之唐詩》-14詩詞篇:孟浩然《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
    《大語文之唐詩》-14詩詞篇:孟浩然《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各位同學,大家好,歡迎來到葉老師課堂,這裡是小學語文知識點大全
  • 唐詩欣賞:孟浩然經典詩詞《過故人莊》,展現了淳樸的農村風貌
    《過故人莊》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創作的一首五律,寫的是詩人應邀到一位農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經過。在淳樸自然的田園風光之中,主客舉杯飲酒,閒談家常,充滿了樂趣,抒發了詩人和朋友之間真摯的友情。《過故人莊》唐代:孟浩然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 孟浩然《過故人莊》:含不盡之意,狀難寫之景
    有一天,王維邀他到署中,剛好唐玄宗來到,孟浩然只好躲到床下。但王維不敢隱瞞告訴了玄宗。玄宗很高興,說:「我久聞其人,只是沒有見到,為何害怕躲避呢。」玄宗命浩然出來,問他近來做什麼詩。孟浩然便朗誦了自己的一首詩。詩中有兩句「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意思是謙稱自己沒有才華,因而被英明的君主棄置不用了。
  • 孟浩然《過故人莊》,一首平淡的詩,平淡到看不見詩
    過故人莊孟浩然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作者】孟浩然(689—740 ),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市)人。早年隱居家鄉襄陽附近的鹿門山 ,閉門讀書,以詩自娛。曾遊歷長江南北各地,巴蜀、吳越、湘贛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四十歲時遊長安,應進士不第。張九齡鎮荊州時,署其為荊州從事,不久,患疽而卒,終年五十二歲。
  • 唐詩三百首|《過故人莊》孟浩然
    《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作品簡介】 《過故人莊》由孟浩然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過故人莊》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一首五言律詩,寫的是詩人應邀到一位農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經過。在淳樸自然的田園風光之中,舉杯飲酒,閒談家常,充滿了樂趣,抒發了詩人和朋友之間真摯的友情。
  • 《過故人莊》裡的「故人」不簡單,他到底多富有
    《過故人莊》是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寫的是孟浩然隱居鹿門時,受到一位田姓朋友的邀請,前往朋友家做客的經過,全詩通體樸實,而語意清妙,讚嘆了美麗的田園風光和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表達了作者對質樸的田家生活的嚮往!
  • 讀孟浩然《過故人莊》,在清新自然中過一把盛唐「莊園」癮
    讓我們隨口說出幾個唐朝詩人的名字,很多人張口即出「李白、杜甫、孟浩然」,假如評選「當今仍然擁有巨大影響力的古代詩人」,孟浩然的確可以排在前幾名。他的《春曉》《宿建德江》《過故人莊》影響太大了,尤其是《春曉》,幾乎成了學唐詩的開篇之作。
  • 讀孟浩然的《過故人莊》,看他待到重陽日還要與朋友就菊花
    赴朋友約在朋友家一起吃頓飯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了,不過在孟浩然的筆下,這件事就變得尤其浪漫了。孟浩然23歲那年隱居鹿門山時,去對上姓田的朋家做客看到令人心曠神怡美麗的田園風光,不禁創作了一首詩《過故人莊》。
  • 孟浩然的一首小詩,寫出千年後夢想的春天生活,簡單卻非常難的
    孟浩然作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詩也像王維一樣,給人以清淡之感,但是王維的詩,意境是極美的且富有禪意,而孟浩然的詩,他的意境,更多的是一種天然去雕飾的渾然天成之美。《過故人莊》中寫道: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 孟浩然《過故人莊》,平淡得不像是詩,大概達到了詩的極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唐代:孟浩然《過故人莊》這樣的詩,使人忘了是詩,倒像是讀一篇小日記。詩人記述了那一天赴故人之邀的事。詩的每一聯記述一個場景,按時間順序連貫起來,形成一幅連續的畫面,情景活現,空缺的部分讓人自行腦補。短短幾句話,就把一天的事情說完了,這些體現了孟浩然作詩時取景運思之妙。
  • 過故人莊-古詩詳解,逐句釋義
    《過故人莊》是唐代詩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詩,寫的是作者應邀到農村一位老朋友家做客的經過。
  • 《過故人莊》,資深教師來講解這首田園詩中的佳作,不愧為經典
    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一中的日積月累部分,安排了一首古詩《過故人莊》,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五律。本詩寫了孟浩然應友人的邀請到鄉村老朋友家做客時的情形。詩中描繪了鄉村綠樹行行相合,青山依依相伴,屋舍儼儼,農田齊齊的美麗風光。
  • 【每周一詩】《過故人莊》
    這是一首田園詩,描寫農家恬靜閒適的生活情景,也寫老朋友的情誼。通過寫田園生活的風光,寫出作者對這種生活的嚮往。全文十分押韻。詩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約」一徑寫去,自然流暢。語言樸實無華,意境清新雋永。作者以親切省淨的語言,如話家常的形式,寫了從往訪到告別的過程。其寫田園景物清新恬靜,寫朋友情誼真摯深厚,寫田家生活簡樸親切。
  • 古詩配畫,《過故人莊》,兒童創意彩鉛簡筆畫!
    小朋友們,你們會背《過故人莊》這首古詩嗎?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孟浩然,創作的一首五言詩,寫的是他應邀到一位農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經過。《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我根據這首詩的意思,選取了詩人去老朋友家路上的場景,創意了一幅彩鉛簡筆畫,快看看我是怎麼畫的吧。原料/工具彩鉛、橡皮、A4紙步驟第一步:先畫出大詩人孟浩然的樣子,全憑自己的想像哦。
  • 唐詩鑑賞-過故人莊(孟浩然)
    賞析沈德潛稱孟浩然的詩「語淡而味終不薄」(《唐詩別裁》)。也就是說,讀孟詩,應該透過它淡淡的外表,去體會內在的韻味。《過故人莊》在孟詩中雖不算是最淡的,但它用省淨的語言,平平地敘述,幾乎沒有一個誇張的句子,沒有一個使人興奮的詞語,也已經可算是「淡到看不見詩」(聞一多《孟浩然》)的程度了。它的詩味究竟表現在哪裡呢?
  • 這首詩,雖然只有區區40個字,卻是孟浩然田園詩的代表作
    想到了「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的農家小院;想到「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廣闊原野。描寫田園生活的詩歌,在我國的詩歌天地裡,古往今來都是詩人們辛勤耕耘的一個領域。而且,收穫頗豐,碩果纍纍。盛唐時期的田園詩和山水詩,風格比較相近,意境也很相仿。都有特色的鄉土氣息,兩者的成就相當。盛唐的田園詩描寫自然,手法白描,風格淡雅,情趣盎然,明顯的受陶淵明的田園詩影響。
  • 一天一首古詩詞 |《過故人莊》唐 孟浩然
    這是一首田園詩,描寫農家恬靜閒適的生活情景,也寫老朋友的情誼。通過寫田園生活的風光,寫出作者對這種生活的嚮往。全文十分押韻。詩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約」一徑寫去,自然流暢。語言樸實無華,意境清新雋永。作者以親切省淨的語言,如話家常的形式,寫了從往訪到告別的過程。其寫田園景物清新恬靜,寫朋友情誼真摯深厚,寫田家生活簡樸親切。
  • 《過故人莊》詩詞講解課
    《過故人莊》教學設計——清詩句句盡堪傳 總是故人與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