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唐詩傑出的詩人之一,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現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 他的詩歌可謂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對於後世還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相信大部分的朋友對於他的詩,那都是非常的熟悉,例如他的《過故人莊》、《春曉》、《田家元日》等等,那都是唐詩裡不朽的名篇,很多人都能夠背誦。
孟浩然的詩大多都是充滿了真摯的情感,讀起來也是朗朗上口,尤其是他的《春曉》,那可謂是婦孺皆知,連小學生都能夠全篇一字不漏地背誦下來。而且他的這些詩,不僅朗朗上口,而且每一首詩,那都是極為的工整,情景交融,非常值得一讀。
個人是非常的喜歡孟浩然,而且由於他在藝術的造詣,後來把他與王維並稱為「王孟」,那麼小編為大家介紹一首他比較冷門的詩,可以說是同樣非常的經典,也是非常值得一讀,那便是他的《宿建德江》,這也是一首非常典型的唐詩。
《宿建德江》唐代:孟浩然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的這首詩,可謂是寫得抑揚頓挫,一開篇便是讀者帶入到了詩人所營造的那種意境中去,「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我把小船停靠在煙霧迷濛的小洲,日暮時分新愁又湧上客子心頭。這短短的兩句,便是把時間和地點都交代了清楚。使得我們知道此時的詩人正在江邊,剛剛是把小船停靠在煙霧迷濛的小洲,另外此時的時間正是傍晚時分,我們的詩人的心情,也非常的憂傷。
這時便給讀者留下了一處空白,詩人到是由於什麼原因?表現的如此憂傷,於是我們接著往下讀,看到詩人突然筆峰一轉,便寫道了,「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這曠野無邊無際遠天比樹還低沉,只有這江水和明月與人相親相近。從這首詩的最後兩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詩人此時是一個人,他由於一個人隻身在外,於是想到了自己的親人,在末尾一句:「江清月近人。」便是以江和月來比喻親人,從而也使得這一整首詩,充滿了更為濃鬱的感情。
孟浩然的這首詩最大的一個藝術特點,那便是他既不是寫人,也沒有寫船出行,而是以船、日暮、野曠、低樹、江、月,便把把這一首詩的意思完全地表達了出來,令人讀了之後,也會在腦海裡浮現出一幅,江邊泊船的畫面來。這種以景代入,層層遞進的方式,也使得這首詩有另於其它的詩作,使得它在情感上,能夠引發人更為濃重的情感共鳴。
孟浩然把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些事件,用一種非常有秩序的方式串聯了起來,而且這首詩中,始終是以一個愁字貫穿,這個愁字與那些日常的生活景物,卻是相得益彰,把愁渲染的更為濃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