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家「員工制」一對一24小時全程照護機構愷鄰照護雲上線

2021-01-09 donews

2017年6月9日上午,愷鄰照護作為上海首家「員工制」一對一 24 小時全程照護機構,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第十二屆CHINA AID 展會現場,舉行了愷鄰照護雲上線發布會暨收購籤約儀式。愷鄰照護雲上線啟動儀式現場邀請到上海市老年學學會秘書長孫鵬鏢和浦東新區老齡事業發展中心主任樓國放,浦東新區工商聯、總商會秘書長蔡晨贇,以及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護理部副主任(主任護師),上海市老年學學會 「居家失能老人長期照護研究和推進項目組」 組長白姣姣,老年學學會項目組專家臺灣老人保健學會理事張司聿等,愷鄰照護雲平臺的發布還吸引到了眾多同行業者,前來交流學習。

幾位領導分別做了精彩發言,孫秘書長在發言中表示,上門照護的人可能是同樣一個人,通過愷鄰照護「員工制」的平臺,她就代表的是企業,而不是個人,在服務質量、服務評估、服務的持續性方面可以得到保障。樓主任對愷鄰運用網際網路手段進行居家照護管理提出很多期望,同時希望與老齡事業發展中心的科技助老平臺緊密合作,為浦東的居家養老做出新貢獻。張理事也簡單介紹了臺灣的照護理念和模式,希望未來大家探索出一條適合居家養老照護的方式,白老師就失能老人居家照護項目前在上海推廣的情況做了簡單介紹,失能老人的居家護理是難點,這個領域風險大,服務人員技能要求高,勞動輕度大、收費低等特點因此目前沒有一個好的模式,希望多一點像愷鄰這樣的公司投入到這個領域,為這個群體提供專業服務。愷鄰公司創始人顧曉青對上海首家「員工制」一對一24小時全程照護機構做了詳細介紹,他說照護的全程包含3個維度,一是時間維度,全程24小時;二是服務場景的維度,全程從住院到居家,從居家到養老機構;三是服務項目的維度,全程從生活照護,到臨床醫療照護。愷鄰照護以「打造一家值得託付的照護機構」為願景,為身居國外的子女、異地創業的子女、工作繁忙的上班族,給他們長輩提供從醫院到居家的一對一24小時全程照護,為她們排憂解難,提供專業照護服務支持。

 愷鄰照護雲上線發布會後,愷鄰與南京普蘭穆特籤署收購協議,留美博士薛朋先生攜全體普蘭穆特小夥伴加入愷鄰研發Caring Tech技術團隊,本次發布的愷鄰照護雲就是這支團隊針對一對一24小時全程照護服務,開發的雲端業務管理平臺,解決了在線籤約、預約評估、在線支付、排班派單、護理計劃制定和跟蹤、員工績效考核、客戶評價和反饋系列問題,為管理成百上千照護師提供了系統支持。相信有了網際網路雲端支撐,會讓更多的失智失能老人享受到愷鄰照護服務。

愷鄰照護,一家值得託付的照護機構,照護師四證上崗,專業又放心。愷鄰照護CARING CARE 。


相關焦點

  • 連雲港市首家嬰幼兒照護機構備案完成
    日前,連雲區衛健委為連雲區五月花幼兒園頒發了託育機構備案回執單。這也是我市首家具有備案的嬰幼兒照護機構,標誌著全市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管理工作進入新階段。據了解,連雲區五月花幼兒園是經教育、民政及市場監管部門登記註冊的一家非營利性普惠託育一體託幼機構,是市級嬰幼兒託育一體機構試點單位。該園通過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備案審核,成為全市首家成功備案的非營利性普惠託育一體機構(幼兒園託班)。發展嬰幼兒照護服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事關嬰幼兒健康成長,事關千家萬戶。
  • 市北開設首家0-3歲嬰幼兒託幼中心 將建照護機構
    7月17日,記者從市北區衛計局獲悉,市北首家0~3歲嬰幼兒託幼中心——市北區子葉託育中心建成運營,主要開展0~3歲嬰幼兒照護工作,邁出了市北區探索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方式的第一步。下一步,市北區衛計局還將探索在有條件的社區、物業設立託幼場所,引導和支持成熟的學前教育機構、社會組織、社區、家庭等提供符合適齡幼兒家庭多樣化需求的託育服務,推動託幼一體化發展。
  • 截至上半年,上海39.1萬失能老人享受長護險居家照護和機構照護
    來源:澎湃新聞截至2020年6月,上海市長護險試點共服務失能老人39.1萬人,其中社區居家照護32.4萬人,養老機構照護6.7萬人。目前,上海享受長護險居家照護和機構照護的失能老人平均年齡分別為80.1歲和85歲。現有長護險定點評估機構34家,有評估人員0.9萬人。現有納入長護險登記的各類養老護理服務人員6.3萬人,長護險定點護理服務機構達1173家。
  • 上海試點養老機構長護險照護向長三角延伸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屠瑜)記者今天從上海醫保局獲悉,從2021年1月起,年滿60周歲以上、在上海已申請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評估失能等級為二至六級的參保老年人,可以在選擇入住長三角異地連鎖養老機構前,先至上海定點養老機構(含長者照護之家)提出相關申請。
  • 長期照護機構護理長培訓班開始招生啦!
    所以,長期照護機構護理長培訓班~等~你~來!在總結護理長培訓班的經驗與不足時,我們充分聽取了往期學員們的建議,課程升級,更接地氣,更具針對性,更好地解決長照機構在基層管理中遇到的四大痛點:長照機構護理長,從事照護工作一年以上者均可。培訓班的學習費、資料費、住宿費,晚餐午餐費共計3980元/位;兩位同時報名可享8.5折優惠,三位同時報名享8折,四位同時報名享7.5折優惠!!!
  • 半月談|「照護」脆弱的養老機構
    半月談記者 尹思源 邰思聰目前,國內防疫形勢趨於平穩,但屬於人員密集型社會服務的長期照護行業,防疫風險依然較高。半月談記者走訪了多地多家養老機構發現,長時間封閉、嚴重收支失衡等問題導致大量養老機構難以為繼,老人生活質量堪憂。
  • 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有著落啦!深圳首家託育機構通過備案
    王女士說的「託育中心」是佳諾國際嬰幼中心,日前,該中心通過國家託育機構信息管理系統提交備案,這是深圳首家在衛生健康部門成功備案的託育機構,標誌著深圳在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未來,該中心也將作為大鵬新區普惠性託育機構示範點。
  • 「家庭+中心+機構」!城陽區破題試點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
    「5年前『老大』出生那會兒,我們專門從城陽選了一家機構花錢給孩子做護理,現在好了,家門口就能解決問題,省時省力,還是免費的。」郭女士說,她產後來這邊,還有專人給她提供了母乳指導、產後修復等免費服務。      全市首家0-3歲嬰幼兒照護指導中心,在原有圍產保健、兒童保健、預防接種門診的基礎上,增設母嬰關愛服務室,開設系列特色服務。
  • 南通照護機構全力抗疫全心助老
    本周,市區48家照護服務機構都已經重啟上門服務,為居家失能人員提供輔具的公司也都開門營業,各家護理院仍執行著封閉管理,為享受照護保險待遇的人群提供服務的同時,保障他們的安全,將疫情擋在大門之外。春節前夕,北閣護理院就成立了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和醫療巡查、生活照護、居家熱線、膳食服務、後勤保障、安全保衛等6個小組,發放告知函通知家屬減少探視次數,督促員工消毒、佩戴口罩,避免感染;護理部開展宣傳教育,為全院員工答疑解惑,講解疫情注意事項、護理細節等。陽光老年公寓裡住著600多位長者,逢年過節總是熱熱鬧鬧。
  • 提高自我照護 規範機構照護 這場研討會「直中要害」
    老年人如何提高自我照護能力?養老機構如何讓「照護」變得更規範?8月28日下午,老年人照護品質提升研討會在杭召開,針對上述問題給出答案。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健康照護與教育分會會長陳雪萍對提高機構照護品質提出自己的看法,在養老機構應建立統一的分級護理制度。陳雪萍說,照護服務養老服務的中心工作,「評估—計劃—實施—評價」閉環的照護管理模式需要更好地建立,針對目前養老機構專業人員缺乏、一線照護從業人員專業水平不高、照護監管體系不完善等現狀,需要藉助於智能化的系統來導向科學的照護管理,減少安全隱患、提升失能失智老人的照護質量。
  • 孩子的照護機構如何選?
    調查發現,家長選擇看護機構時更看重機構綜合配置,這其中,費用仍然是首選因素。省統計局專家認為,要加強嬰幼兒照護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嬰幼兒照護服務市場監管和政策扶持、全面落實生育福利制度等措施,打通需求和使用最後一公裡,保障嬰幼兒健康成長。機構照護花費較高與在家看護相比,機構照護顯得勢單力薄,選擇的家長很少。
  • 走進泰康之家養老社區體驗全人全程照護服務
    原標題:走進泰康之家養老社區體驗全人全程照護服務泰康之家通過「一個社區,一家醫院」的方式,把醫療和養老有機深度結合,1+N服務模式為長輩提供科學合理且多樣的生活照料解決方案,讓長輩舒心,子女安心。
  • 「家庭+中心+機構」青島城陽區破題試點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
    針對這一現狀,2019年,棘洪灘街道投入40萬元,依託新建衛生院設立了全市首家0-3歲嬰幼兒照護指導中心,在原有圍產保健、兒童保健、預防接種門診的基礎上,增設母嬰關愛服務室,與衛生院的其它職能科室互為補充,共同開設了系列特色服務。
  • 「家庭+中心+機構」 青島城陽區破題試點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
    針對這一現狀,2019年,棘洪灘街道投入40萬元,依託新建衛生院設立了全市首家0-3歲嬰幼兒照護指導中心,在原有圍產保健、兒童保健、預防接種門診的基礎上,增設母嬰關愛服務室,與衛生院的其它職能科室互為補充,共同開設了系列特色服務。
  • 推動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 北京市五年內將建34家示範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
    10月29日,在由北京市衛生健康委主辦的2020年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論壇上,來自政府、機構、社會組織等的多位專家,圍繞養育照護與兒童早期發展、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現狀與前景、託育機構質量評估標準、專業人才標準、普惠性標準、監管工作規範、嬰幼兒發展測評體系構建、照護服務設施配置等,共同探討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方向,並聚焦社會各界關注的社區科學育兒支持、多元化託育模式培育、託育機構規範化運營管理等熱點問題
  • 理解及認識照護工作
    此外,照顧服務員也會進行簡單的護理工作,回應病人的求助並提供適當協助或通知護理人員,以及辦理相關醫療照護所需手續來協助病人入院、轉院及出院等服務。 養老機構會有1-3個月共90小時的職前訓練,讓新進照顧服務員熟悉照顧項目,有些養老機構會聘用外籍人員,並提供本國籍幹部在管理技能上的訓練,以便日後管理外籍人員。
  • 南通基本照護保險實施近兩年 4669名失能人員獲保障
    6日下午,93歲的劉潔如老人剛剛接受完鄰鹿康護提供的上門照護服務,神清氣爽地說。這一由照護保險提供補貼的服務,正讓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感受到溫暖。 率先嘗試造福更多失能人員 我市1983年進入老齡化社會,老齡化程度超27%,僅市區老年人口中失能者就有約3萬人。
  • 優護雲賦能養老機構 實現照護服務精準化
    針對吳阿姨這樣的案例,優護雲的智能照護引擎(SCDSS),通過全方面採集日常生活能力、基礎健康情況、情緒與行為、認知能力、用藥等信息,顯示其生活能力、抑鬱情緒、認知功能減退等風險,按需制定個性化照護方案,協助照護人員科學地提供專業服務,從而防範風險事件的發生,最終達到最大限度地維持老人健康狀態和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
  • 全省首家嬰幼兒照護服務示範點在沙縣正式投入使用!
    8月17日,全省首家省級嬰幼兒照護服務示範點——沙縣多多逗芽託育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該項目列入2020年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是20個省級嬰幼兒照護服務示範點之一,是2個市級嬰幼兒照護服務示範點之一,是民辦公助的普惠性託育服務機構。
  • 全省首家!市級嬰幼兒照護服務指導中心在連成立
    【連網】為全面貫徹國家、省和市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相關要求,助力推動全面兩孩政策實施,提高我市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有效供給,10月22日上午,我市全省首家市級嬰幼兒照護服務指導中心和實訓基地揭牌儀式在市婦幼保健院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