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犀角升麻湯

2021-03-04 中草藥家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方劑名】犀角升麻湯,出自宋·《普濟本事方》。

  【組成】犀角一兩一分(30克),升麻一兩(30克),防風、羌活各三分(各21克),川芎、白附子、白芷、黃芩各半兩(各15克),炙甘草一分(7.5克)。

  【用法】水三鍾,煎一鍾,食遠熱服。

  【功效】疏風清熱,涼血解毒。

  【主治】主治風毒侵襲陽明,鼻額間痛,或麻痺不仁,或連口唇、頰車、髮際皆痛,不可開口等症。

  【臨床運用】臨床主要用於治療皮膚病等病症。

  【方解】本方用治風熱侵襲陽明經之證。方用犀角、升麻等清熱涼血解毒;防風、羌活、白芷、白附子祛風止痛;川芎活血通絡止痛,辛、苦、鹹合用,俾熱清火平、血靜風定。臨床應用以鼻額間疼痛波及兩顳側或口唇部位為辨證要點。凡屬肝陽上亢之頭痛、眩暈等,不宜使用本方。方中犀角可用水牛角代替。

  【方歌】犀角升麻醫頰瘍,色紅初起服之良,黃芩白附生甘草,白芷川芎羌活防。

相關焦點

  • 【遠志醫研】中醫考研歌訣學習015期(痴呆、犀角地黃湯、清瘟敗毒飲、涼膈散、普濟消毒飲、穿心蓮、野菊花、蛇舌草、敗醬草、大血藤)
    遠志醫研  微信:drzz111 QQ:2797675805 郵箱:zgzyky@126.com遠志醫研出品的《中醫考研學霸筆記》購買渠道:微店(搜索:中國中醫考研);淘寶(搜索:遠志醫研)遠志醫研考研歌訣學習015期   原創歌訣  歡迎打卡學習要點:痴呆、犀角地黃湯、清瘟敗毒飲
  • 重用升麻,升提中氣的效果反而不好?
    黃宮繡《本草求真》謂升麻「升其陽而散其熱,俾邪盡從外解」。可知「升而散之」「引之」,係指升麻清透邪毒,引藥歸經之效,並非昇陽舉陷。就是始創補中益氣湯的李東垣,雖雲升麻「引胃氣上騰而復其本位」,但細心者可以看出,他創立補中益氣湯的指導思想系根據《內經》「勞者溫之,損者益之」的原則,提出「惟當以辛甘溫之劑,補其中而升其陽,甘寒以瀉其火則愈」的治法而選藥。
  • 【遠志醫研】中醫考研歌訣學習005期 (肺癰、升麻葛根湯、柴葛解肌湯、敗毒散、薄荷、牛蒡子、蟬蛻​)
    遠志醫研考研歌訣學習005期   原創歌訣  歡迎打卡學習要點:肺癰、升麻葛根湯、柴葛解肌湯、敗毒散
  • 方|升麻葛根湯
    從條文中,我們不難看出,升麻葛根湯的適應症為外感伴發熱、頭身痛,或身上有已發、未發的瘡疹。而升麻葛根湯據原文而言,病因外感而發,即便裡傳,或可兼有表邪,故可見微惡風寒之象。我們不妨從藥物組成上再進一步剖析: 升麻葛根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升麻十兩    芍藥十兩    炙甘草十兩    葛根十五兩上為粗末。
  • 犀角、虎骨,到底算什麼神藥?
    犀角 據《本草綱目》記載,犀角「苦、酸、鹹,寒,無毒「,「治吐血、衄血、下血,及傷寒畜血,發狂譫語,發黃髮斑,痘瘡稠密,內熱黑陷,或不結痂,瀉肝涼心,清胃解毒」。
  • 每天學一首方歌:《長沙方歌括》之麻黃升麻湯
    今天帶來的是卷六厥陰方之麻黃升麻湯。                                       麻黃升麻湯       治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吐膿血,洩利不止者,為難治,此方主之。
  • 200種中藥方劑速記歌訣,考試需要的拿去
    --麻哥要草(升麻 葛根 芍藥甘草)12、敗毒散--獨身生活更幸福 何止錢財少(獨活 人參 生薑 羌活 桔梗 川芎 茯苓 薄荷 枳殼前胡 柴胡 甘草) 13、參蘇飲--目前只辦富姐申訴陳根打姜草(木香 前胡 枳殼 半夏 茯苓 桔梗
  • 《傷寒論》名方麻黃升麻湯方解,治療咽喉癌、食道癌、肝癌、肺癌
    麻黃升麻湯是《傷寒論》裡的一個處方,這個處方是《傷寒論》裡藥味最多的方子,其中包含麻黃、升麻、當過、知母、黃芩、玉竹、石膏、白朮、乾薑、白芍、桂枝、茯苓、甘草、天冬。共14味藥,由於平臺關係,具體的用量大家去翻《傷寒論》。
  • 【遠志醫研】中醫考研歌訣學習007期(肺癆、參蘇飲、蔥白七味飲、柴胡、升麻、葛根、淡豆豉、浮萍​)
    遠志醫研考研歌訣學習007期   原創歌訣  歡迎打卡學習要點:肺癆、參蘇飲、蔥白七味飲、柴胡、升麻
  • 中藥名稱大全
    中國是一個以中藥治病的文明古國,有的上千年的中醫藥文化和以中藥來調理治病的歷史,最早期的李時珍,那麼中國的中藥名稱有多少種,有一些什麼樣的中藥名稱,在此為大家收集了中國中醫中藥名稱大全。想了解中醫中藥的朋友來看看吧。
  • 中藥歌訣(永久珍藏)
    中藥性能歌中藥主有幾性能?四氣五味及歸經;還有升降與浮沉,有毒無毒統而稱。中藥在使用中,常常將兩種或多種藥物配合使用,成為配伍。中藥在配伍中有一定的宜忌,可概括為以下七個方面:(1)單行 :指單用一味藥獨自發揮治療作用,如獨參湯,單用人參1味(即一種)。(2)相須:兩種以上功能相同的藥物合用後,可產生協同作用,增強療效,稱為相須。(3)相許:兩種功用不同的藥物合用後,能增強各自的作用,叫相許。
  • 《孫美琪疑案》木製犀角線索在哪 木製犀角線索位置一覽
    導 讀 孫美琪疑案DLC6朱孝坤木製犀角在哪?
  • 中藥五倍子湯
    【方劑名】五倍子湯,出自明·《瘍科選粹》。  【組成】五倍子、樸硝、桑寄生、蓮房、荊芥各一兩(各30克)。  【用法】水煎,先燻後洗。  【功效】消腫止痛,收斂止血。  1.外痔:五倍子湯加減治療外痔93例(其中炎性外痔15例,靜脈曲張性外痔43例,結締組織性外痔17例,血栓性外痔18例),療程10日:以局部墜脹、疼痛、異物感消失,腫脹消退為痊癒標準。結果:痊癒77例,佔82.8%,好轉16例,佔17.2%。
  • 74個中藥方劑,書上沒有的方歌,收藏一下吧!
    74個中藥方劑,書上沒有的方歌,收藏一下吧! 敗毒散——人參敗毒草苓芎,羌獨柴前枳桔同;生薑薄荷煎湯服,祛寒除溼功效宏。 半硫丸——半硫丸方醫癖痃,久瀉便秘因冷寒,硫黃半夏為細末,薑汁同熬餅為丸 保真湯——保真治癆功不小,二冬八珍川芎少,蓮心知柏骨陳皮,柴胡樸芪五味棗 補肺湯——補肺阿膠馬兜鈴,鼠粘甘草杏糯呈,肺虛火盛人當服,順氣生津咳喘寧 補肝湯——補肝湯用番木瓜,麻木拘攣頭昏花
  • 祖傳偏方:中藥功效大全105科
    2.辛涼解表藥:薄荷.蟬蛻.葛根.柴胡.升麻.牛蒡子.桑葉.菊花.蔓荊子.淡豆豉.浮萍.木賊   。(瀉火解毒藥):黃芩.黃連.黃柏.犀角.芒硝.龍膽草.水牛角.。清熱涼血藥:犀角.玄參.牡丹皮.赤芍.紫草.白薇.水牛角.生地黃.。7.清退虛熱藥:青蒿.白薇.鱉甲.知母.黃柏.龜板.秦艽.地骨皮.銀柴胡.胡黃連.。8.瀉  下  藥:大黃.芒硝.蘆薈.羊蹄.玄明粉.番瀉葉.。
  • 升麻是一種什麼樣的植物
    一,升麻的植物學特點1,名稱和分類地位升麻是正式中名,這個名稱來源於《神農本草經》,在《中國植物志》中確定為正式中名;別名也叫綠升麻;在植物分類學中屬於毛茛科升麻屬多年生草本。2,分布和生長環境升麻在我國主要分布於西藏、雲南、四川、青海、甘肅、陝西、河南、山西等省區;通常生長在海拔1700-2300米的山坡林緣、林下、路旁草叢中。
  • 常見中藥,選擇對了,專病專治!
    >30、風痰——枳實、礞石31、解鬱——鬱金、香附、黑梔32、解暑——香薷、扁豆、滑石33、滋補——熟地、紫河車、龜板、阿膠、沙參、玉竹、天冬、麥冬34、降火——丹皮、玄參、童便35、瀉心火——黃連、犀角
  • 中藥圈要地震了 百億元目錄發布在即!
    依據2008年1月《中藥註冊管理補充規定》第七條:「來源於古代經典名方的中藥複方製劑,是指目前仍廣泛應用、療效確切、具有明顯特色與優勢的清代及清代以前醫籍所記載的方劑」的規定。遴選範圍界定為:1911年前出版的古代醫籍。
  • 中醫初學者必背 湯頭歌訣
    6.升麻葛根湯升麻葛根湯錢氏 再加芍藥甘草是陽明發熱與頭痛 無汗惡寒均堪倚亦治時疫與陽斑 疽疹已出慎勿使7.九味羌活湯九味羌活用防風 細辛蒼芷與川芎黃芩生地同甘草 三陽解表益姜蔥陰虛氣弱人禁用 加減臨時在變通8.十神湯  十神湯裡葛升麻 陳草芎蘇白芷加
  • 中藥固元提肌湯治療重症肌無力上瞼下垂
    近年來,臨床上採用中藥固元提肌湯治療本病,具有治療效果好,減少副作用,降低復發率的明顯臨床效果。祖國醫學認為重症肌無力性上瞼下垂主要是脾腎虛弱,清氣不升,肌失所養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