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升麻湯是《傷寒論》裡的一個處方,這個處方是《傷寒論》裡藥味最多的方子,其中包含麻黃、升麻、當過、知母、黃芩、玉竹、石膏、白朮、乾薑、白芍、桂枝、茯苓、甘草、天冬。共14味藥,由於平臺關係,具體的用量大家去翻《傷寒論》。
由於《傷寒雜病論》裡的經方一般藥味偏少,有一段時間有些醫家就以這個方子藥味多,認為是後世添加,而不是張仙師的方子,到了近代有些醫家重新審視這個方子,發現此方巧奪天工,意味深長,比如當代醫家任應秋先生就很讚賞這個方子。
麻黃升麻湯出自《傷寒論 厥陰篇》,經言:
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洩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
原文所講:傷寒病六日七之後,庸醫以為大熱不解,誤用下法,導致陽氣虛,所以寸脈沉遲,手足厥逆。下為陰,下部脈不至,是陰虛不能上通於陽。此時咽喉不利與吐膿血都是說明上有熱,為肺金上逆生燥。洩利不止,說明中下焦部有陰寒。上有陽熱,下有陰寒,這樣就導致陰陽不交,所以說難治。
方中:知母、石膏、天冬、玉竹清肺金,同時潤燥;乾薑、甘草,茯苓、白朮溫補中氣,治療洩利不止。 麻黃、桂枝調營衛,因為之前是從傷寒誤治過來的病;肺金上逆會導致肝木下限,所以用了升麻昇陽,同時當歸、白芍、黃芩養肝清熱。
此方從四個方向治療,面面俱到。以此,肺逆生燥得治,肝氣下陷得治,中氣虛寒得治,營衛不和得治,此方正是巧奪天工,意味深長,不得不佩服醫聖高明。
我師尊說當時教我說:這個方子也是治療癌症的一個思路。這個方子治療咽喉癌、食道癌、肝癌、肺癌效果特別好。肺癌有吐膿血的症狀。咽喉癌和食道癌會有咽喉不利的症狀,這個方子也是肝肺同治,所以會對肝癌起治療作用。左肝右膽,肝氣升,肺氣降。
如果手術過的病人和放化療過的病人服用這個藥效果不太好。
服用此方可以衝服穿山甲,可以加強治療作用,也可以配合服用犀黃丸,有助消腫。如果找不到穿山甲和犀黃丸,可以加丹參,乳香和沒藥來增強效果#中醫##傷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