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蛤湯 麻黃升麻湯 小解

2021-02-12 中醫珊珊高

文蛤並不是海蛤,在《本經》中海蛤、文蛤分別列條,主治功效不同。《本經》說海蛤即「魁蛤」,又名車螯、蜃。《國語·晉語》注曰:「小曰蛤,大曰蜃。皆介物,蚌類也。」

宋代《開寶本草》載有五倍子,也叫作「文蛤」。實際上,五倍子是四川所產鹽膚子樹的複葉上形成的一類蟲癭,俗名「蟲倉」,和水生動物文蛤完全不同,不可混淆。

文蛤外剛內柔,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鈣,質量較重,因此五兩文蛤和石膏仍較三兩麻黃、生薑和五十枚杏仁為弱,在本方中為使藥。

文蛤石膏重鎮降逆而收澀,能斂化火熱,表裡皆入,在表的熱性皮膚病、瘡瘍癤腫,在裡的因熱而津虧口乾渴、煩躁,腹中堅痛脹滿,痔瘡、崩中漏下等症,都可以治療。

由以上藥症主治分析可知,文蛤湯可以治療外感證,表被風寒之邪所閉,連帶在裡的氣逆上衝咳嗽,並且內傷津液而現煩溫燥熱證者。

歸納一下:

文蛤湯證:五證:陰痞證(涼滯寒飲多、煩溫燥熱少)

六綱:太陽病外感證合併太陰、陽明病本證屬厥陰

文蛤湯的條文描述,歷代爭議很大。《金匾要略·嘔吐噦下利病脈證並治》曰:「吐後,渴欲得水而貪飲者,文蛤湯主之。兼主微風,脈緊,頭痛。」

清·柯琴《傷寒論注》認為,本條就前段主治證候所出的文蛤湯,病輕藥重;而《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曰:「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又為病重藥輕,兩方證恰為「彼此相錯」,主張此兩方應對調之。

此說受到眾多醫家的贊同,如日醫丹波元簡《金匾玉函要略述義》非但秉承柯氏之說解釋本條,而且還舉《金匾要略·消渴小便利淋病脈證並治》「渴欲飲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作為佐證。(鄧蕾祖)

綜合以上諸醫家意見,師父劉志傑老師修訂後的文蛤湯條文如下: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身熱、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若以水之洗之,益令熱劫不得出,當汗而不汗則煩;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湯;假令汗出已,腹中痛,與芍藥三兩如上法;若不瘥者,與五苓散。

解釋一下條文。病在陽,當特指太陽傷寒,發熱惡寒的厲害,應當用汗法解除,麻黃湯比較適合。但是,醫生反而用冷水潠之、灌之。「潠」,《說文解字》說:「含水噴也」;「灌」,有灌溉的意思,這裡特指多喝涼水。含水噴之,引申呢,有冷水淋浴的意思,再引申之,酒精物理降溫、冰袋降溫,都有此意。

結果呢,熱邪更是發越不出去了,要向陽明發展,內傷胃中津液,在裡出現了煩躁,外麵皮膚的熱要外發,還被寒涼阻礙,就起疹子,或者打冷戰起雞皮疙瘩,即「肉上粟起」。

「身熱、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若以水之洗之,益令熱劫不得出,當汗而不汗則煩」,這句是個重複說明。他說,身熱,皮膚惡寒而起小米粒一樣的疹子,是表熱不能發越,惡寒的厲害,因此要「引衣自覆」,不但發熱,還怕冷,要多穿衣服。這個情況下,你再給用冷水淋浴,不給發汗解表,表熱更不能發散,就要內傳而發生裡熱煩躁。

這種情況既然發生了,怎麼辦?他說,如果病人感覺想喝水,但是還喝不了多少,不是真渴的,要服用文蛤湯。這個熱,外不得發越,就有要內入陽明的勢頭,造成煩躁,但是病人還不是真渴,這是因為用冷水「灌之」的原因,胃中有了水飲不化了。書中記載的,是「文蛤散」:

文蛤(五兩) 

上一味為散,以沸湯和一方寸匕服。湯用五合。

前面分析了文蛤的藥症主治,條文所述這樣一個太陽病外感證合併太陰陽明本證的複雜情況,需要解表發汗,清陽明熱,降飲止咳,養胃氣津液。不是單純一味文蛤能夠解決的,要用文蛤散合用對治太陽病外感證的麻杏石甘湯,再加生薑溫裡解表,大棗滋汗源,也即文蛤湯:

【文蛤湯】 

君:麻黃 三兩

臣:生薑 三兩 杏仁 五十枚

佐:甘草 三兩 大棗 十二枚

使:石膏 五兩 文蛤 五兩

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一升,汗出即愈。

服了文蛤湯,汗出表解,卻出現了「汗出已,腹中痛」,這是內有輕微陽明裡實了,就要在文蛤湯裡面再加芍藥三兩。芍藥清解陽明裡實,去血瘀,利水飲,行氣滯,是治腹痛的要藥。

「若不瘥者,與五苓散」,這句,是針對「意欲飲水,反不渴」說的。服了文蛤湯,或者文蛤湯加芍藥,別的症狀都解除了,唯獨「意欲飲水,反不渴」的症狀不消失,什麼原因呢,水氣不化津液的緣故。

五苓散的證,有個「口渴飲水,水入則吐」的現象,原因就是水飲格拒不化津液。用水「灌」,導致水飲停聚不化津液,口乾不欲飲了,同時也會有小便不利。

五苓散方藥溫多涼少,治療水飲不化,偏溫散的。使用指徵上要見到水飲不化的喘、嘔、眩、悸、腫、利、癃等症,並見舌質淡胖或微黃,夾有一定的陽明熱象方可應用。

相關焦點

  • 《傷寒論》名方麻黃升麻湯方解,治療咽喉癌、食道癌、肝癌、肺癌
    麻黃升麻湯是《傷寒論》裡的一個處方,這個處方是《傷寒論》裡藥味最多的方子,其中包含麻黃、升麻、當過、知母、黃芩、玉竹、石膏、白朮、乾薑、白芍、桂枝、茯苓、甘草、天冬。共14味藥,由於平臺關係,具體的用量大家去翻《傷寒論》。
  • 每天學一首方歌:《長沙方歌括》之麻黃升麻湯
    今天帶來的是卷六厥陰方之麻黃升麻湯。                                       麻黃升麻湯       治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吐膿血,洩利不止者,為難治,此方主之。
  • 仔雞文蛤湯
    文蛤用淡鹽水浸泡5分鐘,消毒去穢,再用清水洗淨。整好形的仔雞放入湯鍋,文蛤撒在雞身周圍,放入鮮姜塊,加水,加料酒,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煮。 燉煮過程中要用勺子撇去浮沫,撇兩三次,保持湯的清新可口。大約半個小時後湯就燉好了,姜塊撈出不要,放鹽、香油、撒入香菜段即可。
  • 【遠志醫研】中醫考研歌訣學習005期 (肺癰、升麻葛根湯、柴葛解肌湯、敗毒散、薄荷、牛蒡子、蟬蛻​)
    遠志醫研考研歌訣學習005期   原創歌訣  歡迎打卡學習要點:肺癰、升麻葛根湯、柴葛解肌湯、敗毒散
  • 催乳食譜——昂刺魚文蛤湯
    昂刺魚刺少肉嫩,是老少皆宜的河鮮類食物,而文蛤素有「天下第一鮮」的美稱,用文蛤和昂刺魚一起燉湯,是海鮮與河鮮的完美結合,寒冷的冬天,煮上這麼一鍋魚湯,喝著很暖心。也是催乳佳品。原料昂刺魚400g文蛤300g輔料香蔥適量生薑適量
  • 方|升麻葛根湯
    從條文中,我們不難看出,升麻葛根湯的適應症為外感伴發熱、頭身痛,或身上有已發、未發的瘡疹。而升麻葛根湯據原文而言,病因外感而發,即便裡傳,或可兼有表邪,故可見微惡風寒之象。我們不妨從藥物組成上再進一步剖析: 升麻葛根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升麻十兩    芍藥十兩    炙甘草十兩    葛根十五兩上為粗末。
  • 【 如是我聞】桂枝湯、麻黃湯新識​
    在另一部繼承《湯液》的書陶弘景所著《輔行訣》當中,曾論及六神方(青龍湯、白虎湯、朱鳥湯、玄武湯、陽旦湯、陰旦湯)。其中的小青龍湯即《傷寒》中麻黃湯,小陽旦湯即《傷寒》中桂枝湯。之所以多說一句,就是為了說明麻黃湯、桂枝湯與東方木、與厥陰的不可分割的關係。傷寒用麻黃,中風用桂枝,收得太過用麻黃來散,散得太過用桂枝來收,都是順應人體升降浮沉趨勢而為之。
  •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在治療皮膚病上的應用
    文字整理:李亞輝大家好,今晚我們主要講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在治療皮膚病上的應用和體會,這個是一個小專題,時間大概一個小時左右,主要講乾貨、講經驗、講體會。今晚講課的內容有三個部分:第一,麻黃連翹赤小豆湯的基礎知識,包括它在《傷寒論》裡面的條文、組成、辨證要點和方解;第二,重點講我個人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治療皮膚病的三個醫案;第三,講幾個治療黃疸病經方的鑑別。
  • 中藥犀角升麻湯
    【方劑名】犀角升麻湯,出自宋·《普濟本事方》。  【組成】犀角一兩一分(30克),升麻一兩(30克),防風、羌活各三分(各21克),川芎、白附子、白芷、黃芩各半兩(各15克),炙甘草一分(7.5克)。  【用法】水三鍾,煎一鍾,食遠熱服。
  • 【講師團】麻黃附子細辛湯臨床運用舉隅
    我演講的題目是:「麻黃附子細辛湯臨床運用舉隅」。由於本人學習不夠,不到之處敬請各位專家、同仁指正。辯六經:少陰表證夾飲,辯方證:麻黃附子細辛湯合半夏厚樸湯證加瓜蔞殼、白芥子。4付,藥後痊癒。病例二】何××,女,35歲,本縣城關鎮人,2015年3月6日就診。患者自述,感冒後聲音嘶啞,咽痛,神疲乏力,思睡,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辯六經:為少陰表證合少陽證,辯方證:麻黃附子細辛湯合桔梗甘草湯, 6付  痊癒。
  • 《張仲景方證化裁全解》之麻黃湯化裁整理
    那麼這裡是四味藥的組方,其量最大者是麻黃,麻黃在四象五行中,歸屬青龍類藥。故傷寒論的麻黃湯應該稱之為「小青龍湯」。而傷寒論的小青龍湯應該稱之為「大青龍湯」。按照標準的四神方來說是沒有使藥的,所以應該去了芍藥才是標準的「大青龍湯」。這些都是恩師在辨治班提到的內容。有人說,我們把仲景先師的東西改了,有依據嗎?當然有,咱漢傳的理論都是有理有據的。
  • 白蘿蔔文蛤湯的燉法,冬天一定要多喝,清毒解熱化痰止咳
    現在的氣溫變得是非常的低了,進入了冬天當中最為寒冷的一段時間了,在寒冷的時候在飲食上也會偏愛吃一些油膩的炸的烤的之類的料理,所以很多人都會在冬天很容易就出現上火的情況,特別是冬天的天氣是非常的乾燥的,很多人都會出現喉嚨疼痛、長潰瘍等等的情況,在這個時候就需要多吃一些能夠讓身體清毒解熱的食材
  • 【遠志醫研】中醫考研歌訣學習007期(肺癆、參蘇飲、蔥白七味飲、柴胡、升麻、葛根、淡豆豉、浮萍​)
    遠志醫研考研歌訣學習007期   原創歌訣  歡迎打卡學習要點:肺癆、參蘇飲、蔥白七味飲、柴胡、升麻
  • 買來一斤文蛤,煮出一鍋「臭湯」
    ■超市:生鮮專櫃也不能保證百分百新鮮■提醒:在超市買生鮮也要仔細挑  本報記者 石雯祺 曾嫣豔  買了一斤文蛤,回到家卻煮出一鍋發臭的湯,郭先生直呼遇上這樣的鬱悶事,不僅晚飯吃的不開心,對超市的信任度也降低幾分;@何小繭也稱遇上類似情況,從大超市買回的牛肉,上面新鮮色,下面暗黑色。
  • 中醫初學者必背 湯頭歌訣
    其中1961年人民衛生出版社的《湯頭歌訣白話解》,就是本書較為詳明的注釋本。現存清刻本、石印本、鉛印本50餘種。 傷寒表實無汗宜2.桂枝湯桂枝湯治太陽風 芍藥甘草姜棗同桂麻相合名各半 太陽如瘧此為功3.大青龍湯大青龍湯桂麻黃 杏草石膏姜棗藏太陽無汗兼煩躁 風寒兩解此為良4.小青龍湯小龍青湯治水氣 喘咳嘔噦渴利慰薑桂麻黃芍藥甘 細辛半夏兼五味5.葛根湯葛根湯內麻黃襄
  • 在炎炎的夏日,消暑又鮮美的冬瓜文蛤湯,趕緊家人做一道吧!
    冬瓜文蛤湯,取文蛤之鮮美,取冬瓜之清甜,合二為一滋陰利水、化痰解渴也降糖降脂,在炎炎的夏日,來一碗消暑又鮮美的冬瓜文蛤湯實在是人生一大享受,清熱降火又有助於消化。冬瓜文蛤湯的食用益處可謂是多多。花蛤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物美價廉等特點,煮食、涼拌、爆炒、做餡,味道均佳。
  • 好喝又易做的冬瓜文蛤湯來啦!媽媽喝了都誇我厲害哦!
    冬瓜文蛤湯今天要介紹的便是一道湯色清澈,清香鮮美的冬瓜文蛤湯啦,十分鐘即可搞定哦!冬瓜文蛤湯食材食材別忘啦!冬瓜300克,文蛤300克,香蔥2棵,生薑1小塊,調料:料酒1大匙,胡椒粉1小匙,精鹽2小匙,味精1小匙,機智的小戀已經準備好啦!
  • 答疑|小青龍湯的加減法
    小青龍湯方麻黃(去節) 芍藥 細辛 乾薑 甘草(炙) 桂枝(去皮)各三兩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上八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蔞根三兩;若微利,去麻黃,加蕘花,如一雞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四兩;若喘,去麻黃,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 【名方傳真】麻黃湯臨床應用
    當以天時炎暑,但予:麻黃二錢,桂枝二錢,杏仁三錢,甘草一錢。服後,溫覆一時,不動聲色。再作一劑,麻桂均改為三錢,仍不效。更予一劑,如是續作續投,計天明至中午,連進四劑,了無所出。計無所出,乃請章次公來商。次公按脈察證,曰:先生膽量,何其小也?曰:如之何?曰:當予麻桂各五錢,甘杏如前。服後,果熱作,汗大出……」曹穎甫已在半日內給其夫人服下4劑麻黃湯,沒有動靜。
  • 清香鮮美的小白菜文蛤湯這樣做好吃,做法簡單,挑食的孩子搶著吃
    這道湯清香鮮美,美味下飯,開胃爽口不油膩,每次做孩子搶著喝。生活在沿海城市的人們對於文蛤這種海鮮是最熟悉不過的了,文蛤是非常鮮美的,營養價值也是很高的,在貝類食材中它是最貴的,在我們這裡要11元錢一斤,價格並不便宜。文蛤的做法通常都是做湯、涼拌、炒食等,做法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