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村小康路丨接力12載,大山通天路

2020-12-11 騰訊網

桃花源裡的愚公移山——

這是一個

接力12年修通5公裡山路

背後的故事。

男女老少一起上,

搭茅棚住在山上,

男人打炮眼、掄大錘,

女人掌鋼釺、運石塊。

歷經千辛萬苦,

終於打通了走向幸福的生活。

核心提要

11月23日,在貴州省黔南州羅甸縣邊陽鎮大寨村舉行了一場形式特別的聯合主題黨日活動,當地30多名黨員和來自廣州市南沙區民政局及愛心企業的黨員代表一起重溫入黨誓詞,上黨課,並共同為大寨村的愛心路和提水灌溉工程竣工揭幕。這次跨越千裡主題黨日的緣起是一條修建了12年長5公裡的山路。

位於懸崖腳下的大寨村村委會。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羅甸縣大寨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高坡陡,溝壑縱橫,全村面積30平方公裡,但耕地面積只有948.47 畝,下轄19個村民小組24個自然寨。這些寨子之間很多都沒有通公路,居住在四面環山寨子裡的村民即便是到臨近的寨子去也要翻山越嶺,步行數個小時。由於有大山的阻隔,村民們被困在深山裡,進出、上學、就醫、謀生都非常困難。大寨村共有366戶163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85戶846人,屬於深度貧困村。

位於深山坳中的大寨村。

在大寨村村委會所在的上院組,以前村民出入除了要經過亂石嶙峋的山路,還要貓著腰經過一個巨石中的天然洞口,這一幕像極了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對桃花源入口「初極狹,才通人。」的描述。

「為了砸開這個洞口,我們打石頭都打了三天,工程量非常大。」大寨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羅仕榮帶著小南查看道路一側炸開的巨石,上面鋼釺留下的鑽孔還歷歷在目。羅仕榮笑著說,以前出行非常困難,生活也很貧困,絲毫沒有住在桃花源裡的感覺。

村民們墾山鑿石留下的印記。

位於大山深處的冗呂組是大寨村最偏遠的村民小組,冗呂組組長付金林告訴小南,那個路只有50多釐米寬,有些地方還很險,以前我們趕個集,肩扛背馱要爬兩三個小時,大家一直都想打通出山的道路。

2007年10月,付金林和村民們一起商量後,就帶領不甘貧困的冗呂村民們一起集資,用最原始的工具像愚公移山一樣開始啃山築路。然而面對一望無際的大山,村民們的力量畢竟有限。

「我們用了一年時間開出了300米的毛石路,後來錢用完了,買不起炸材就停了下來。」付金林說,雖然停了下來,但村民們修路致富的願望一直都在。

大寨村冗呂組村民耗時12年打通的出山路。

自助者「天」助之

十八大以後,黨中央吹響了新時代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角,冗呂人又迎來了新的希望。2014年5月20日,在羅甸縣和邊陽鎮多個部門、熱心企業和人士的幫助下,獲得了資金和物資支持的冗呂人又繼續開始修路。

「我們是男女老少一起上,搭茅棚住在山上,男人打炮眼、掄大錘,女人掌鋼釺、運石塊。」說起當年的艱辛,付金林感慨萬千,「早上天麻麻亮就起來鑽孔,中午抽一個人去做飯,別的人繼續鑽孔,然後隨便吃點東西繼續幹,一直幹到晚上天不見亮了,經歷的那些苦真是一下子都說不完。」

資料圖

終於在距離春節還有幾天的時候,大家齊心協力打通了5公裡的出山路。付金林說,雖然精打細算但還是欠下了錢,而且路雖然通了,但卻沒有錢做硬化。晴通雨阻看天出門的道路還是不能完全滿足大家方便出行的願望,但疲憊不堪村民們只能停下來再想辦法。為了養家餬口,也為了掙錢再繼續修路,村民們不得不外出打工,2015年付金林也到了一個礦山上去鑽孔。

冗呂村民在大山間鑿出的出山路。

就像愚公移山感動了天神一樣,冗呂人的堅持再次感動了社會各界。2019年廣州市南沙區民政局與邊陽鎮大寨村開展結對幫扶工作,在了解到冗呂村民自發修路的感人事跡和村民們的困境後,該局積極響應,很快籌集到由南沙企業捐助的18萬多元資金。有了新的資金,冗呂村民們又投工投勞開始了新一輪修路。

汽車開行在經過硬底化後的大寨村冗呂組出山公路上。

2019年12月18日,歷時12年修建,長5公裡、寬3米的冗呂公路終於建成通車,村民們欣喜萬分。為了感謝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熱心幫助,冗呂村民在公路旁豎起了名為《冗呂公路記》的石碑。

「這是一條天路、一條血路,也是一條連心路,更是一條感恩奮進路。」

為了感謝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熱心幫助,冗呂村民在公路旁豎起了名為《冗呂公路記》的石碑。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為了解決道路不通這個制約村民致富最大的瓶頸,今年南沙區民政局又組織了17萬多元的資金幫助大寨村完成了上院組至紅星組的通組公路硬化,並且投入30萬元幫扶資金建設了提水灌溉工程,幫助村民們解決「看天種地,看天飲水」的難題。

這兩項工程都在今年11月底完工,歡欣鼓舞的村民們舉辦了簡樸而又莊重的揭幕儀式,慶祝從此「踏上致富路,用上幸福水」。

「現在我們出去方便多了,上街趕集賣東西再也不用人挑肩扛了。」大寨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羅仕榮看到路修好後帶來的變化欣喜不已。

「現在路修好了,生活也比以往好多了。」60多歲的常大爺走在新修好的公路上笑嘻嘻告訴小南,他家打算多養些雞和牛,以後可以拿到市場上賣。

村民走在新開通的道路上笑開了花。

不久前竣工的提水灌溉工程在前期就已為大寨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受益。有了「源頭活水」,不僅解決了村民們的飲水困難,還把村裡原來200多畝的亂泥地變成了旱澇保收的良田。

今年在駐村幹部的帶動下,村民們在地裡試種了茭白,效果非常好,畝產值從2000元一下子提升到10000多元;嘗到甜頭後,村裡打算採取「公司+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並且謀劃在茭白種植基地裡養水禽或者是牛蛙,打造立體產業,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扶貧產業鏈。

剛剛喜獲豐收的茭白生產基地。

「路通了實現了祖祖輩輩通路的夢想,為下一步鄉村振興打下了基礎,生態美、百姓富的日子指日可待。」大寨村黨支部第一書記譙記說,現在建檔立卡貧困戶已全部脫貧,他對未來信心滿滿。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寧河鎮小月河村:吹響豐收曲 走上幸福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寧河鎮小月河村:吹響豐收曲 走上幸福路 2020-10-16 16:1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班彥村開通幸福路
    「搬」出來的新生活青海省互助縣是我國唯一的土族自治縣,也是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區之一,班彥村就位於大山連大山、深谷接深谷的深度貧困區。今年81歲的土族老漢呂長榮,在班彥村土生土長。「遠」和「窮」,是他對這個村莊最長久的記憶。
  • 一圖飽覽丨浙江日報記錄接力奔小康路上的浙江故事、中國精神
    一圖飽覽丨浙江日報記錄接力奔小康路上的浙江故事、中國精神 2020年06月30日 17:42:03來源: 12097363一圖飽覽丨浙江日報記錄接力奔小康路上的浙江故事、中國精神4044浙江新聞
  • 中國夢·小康路丨首屆「工行杯」浙江省書畫大賽作品選登(7)
    中國夢·小康路丨首屆
  • 鋪就富民小康路 ——臨汾市「四好農村路」建設記略
    、吉縣旅遊公路全面奔小康,關鍵在農村;農村奔小康,基礎在交通。蒲縣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資源縣,地形梁峁起伏、溝壑縱橫,80%以上為山地丘陵,全縣11萬人口散居在1510.61平方公裡的大山之間,但是「四好農村路」建設卻走在了全市前列,將短板變成了優勢。
  • 我們的小康路:中國東部富裕村——塘栖村的小康口述
    中新網杭州12月5日電(張斌 項菁 胡丁於 陳奕如)塘栖村位於杭州餘杭市郊,是中國東部發達省份——浙江的一個富裕村。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塘栖人乘時代東風,在邁向全面小康的路上不斷奔跑。到2006年,每逢枇杷季節,許多旅遊大巴會載著上海、杭州的遊客來我們這兒觀光、採枇杷。開始的一年600人,逐年增加到五六千人,最多的時候能有好幾萬人次。2011年之後,我們村周邊出現很多枇杷園,枇杷產量過剩。現在枇杷主要還是靠網銷。今年,村裡開始搞起直播賣貨,成了我們小康路上的新突破。
  • 繁星丨像一束光 照亮別人也照亮前路
    晚上好,今天的繁星與您分享:像一束光 照亮別人也照亮前路00:0004:45近日,被評為「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63歲的張桂梅老師,堅守滇西貧困地區40多年,把「知識改變命運」的理念帶進大山,她創辦的華坪女高,是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公辦女子高中,12年來,已經有1800多名大山裡的女孩從這所學校走出,走進大學,走向她們更廣闊的人生。她說「為了她們走出大山,吃什麼苦我都願意。」
  • 通知丨20路、362路有站點更名,76路、99路調整走向
    通知丨20路、362路有站點更名,76路、99路調整走向 2020-10-21 15: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川涼山:阿布洛哈村的「小康路」
    張浪 攝中新網涼山8月31日電 題:四川涼山:阿布洛哈村的「小康路」記者 賀劭清 張浪「以前上學天不亮就要起床,沿著陡峭山路走3個小時,才能到最近的公路搭車。」2020年6月30日,隨著最後的「兩隧一橋」完工,客運班車駛進了阿布洛哈村,這座中國最後一個不通公路的建制村正式迎來「車路」雙通。這是阿達麼色牛與同學第一次在村門口坐車返校開學。阿布洛哈村的通村公路雖然全長只有3.8公裡,但由於村莊位於高山峽谷地帶,地質結構複雜,巖層破碎,施工難度極大。為了越過300米深的峽谷實現雙向作業,施工方甚至租用「米-26」直升機吊運機械設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山水田園裡 趟出「幸福路」——天津美麗鄉村...
    (原標題: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山水田園裡 趟出「幸福路」——天津美麗鄉村新圖景)
  • 「蘇」影小康路 | 無錫甜味 幸福滋味
    「蘇」影小康路 | 無錫甜味 幸福滋味 2020-12-20 21: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陽光跟帖丨幸福小康手繪視頻:這裡的小康真「辣眼」
    紅辣椒映紅致富路這裡的小康真「辣眼」出品丨光明網監製丨高賽編導丨董騰飛攝影丨張平良通訊員丨郝亮特別支持丨來畫
  • ...硬化路修到家門口 飛地經濟帶動群眾脫貧 大山腳下的貧困村蛻變路
    地處山坳的大巖村山環林繞,所謂「大巖」,正是因村莊背靠一處大山腳下而得名。地形破碎、土地分割......長期以來,村裡的產業發展條件十分惡劣。面對惡劣的生產生活環境,駐村工作隊和村幹部協作,迎難而上,挨家挨戶反覆做思想工作,承諾群眾一定早日修好通組連戶路,讓大家享受便捷。「現在,大家做事都很團結。」
  • 江西老表鄧師傅的山西晉城小康路
    (原標題:江西老表鄧師傅的山西晉城小康路)
  • 柏油路「戶戶通」霑化區把「小康路」修到家門口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柏油路戶戶通達,小康路越走越寬。」走進「中國冬棗第一村」濱州市霑化區下窪鎮東平村,首先映入眼前是一條條乾淨整潔通村柏油路,一路直下,就來到了大片冬棗採摘園。今年9月份,趕在冬棗收穫前,霑化區交通運輸局對東平村繞村通園6.15公裡道路進行了硬化升級改造,為冬棗走出去、百姓富起來鋪就了一條條富美的產業路。「東平村南北東西為330米見方,東西路3條,寬11米,南北巷8條,寬6米。村內道路3630米,已全部硬化,實現高標準戶戶通。」
  • 甘肅12萬公裡農村路為脫貧致富鋪平坦途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甘肅12萬公裡農村路為脫貧致富鋪平坦途    自打3年前,清水縣山門鎮觀音殿村至隴東鄉朱灣村農村公路建成通車後,沿線山門、隴東2個鄉鎮14個行政村的2519戶村民,生活從此變了樣。    全長22.7公裡的硬化路,讓當地群眾出行不再難。
  • 天水市伏羲路逸夫小學校慶:六十八載風雨路 修身立品報初心
    快跟我們一起 走進直播間 去感受天水市伏羲路逸夫小學校慶現場 天水市伏羲路逸夫小學
  • 探老鄉話小康丨江蘇沭陽:高鐵開通 回家路「近了」網店開售 致富路...
    高鐵開通2019年12月16日,徐宿淮鹽鐵路、連淮鐵路開通運營,結束了連雲港、淮安、鹽城、宿遷不通高鐵的歷史。蘇北地區全面步入高鐵時代,實現各市之間高鐵互通,江蘇13個設區市由此全部步入動車時代。乙小康給記者列出了曾經使用的兩個出行方案,一是從宿遷直接乘坐去往杭州的長途大巴,這樣的路程算下來需要8到10小時左右,如果遇上節假日高速堵車嚴重的情況,時間就無法測算,整個行程下來人是疲憊至極,第二個方案則是從宿遷出發坐兩個小時的大巴至鄰市徐州換乘高鐵,再乘近三個小時的高鐵到杭州,這樣的時間雖然省下來不少,但是需要中轉換乘。
  • 跋山涉水 朝辭暮歸 金武同城 | 武義交通趕超跨越助推小康路
    跋山涉水 朝辭暮歸 金武同城 | 武義交通趕超跨越助推小康路 2020-12-14 2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挪威「最危險」的路,仿佛開向世界的盡頭,被稱為「通天之路」!
    旅行是一種可以放鬆心情,開闊視野的休閒項目,同時旅行的方法也多種多樣,大眾選擇比較多的是選擇可靠的旅行社,和集團一起玩,有的是收拾行李坐火車,根據心情出發的旅行,最吸引人的是沿途燦爛的道路風景,今天姐姐帶大家觀光的是挪威的「通向天空的路」,也是英國《衛報》選定為「最美麗的路」之一的挪威大西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