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就富民小康路 ——臨汾市「四好農村路」建設記略

2020-12-22 澎湃新聞

臨汾交通 臨汾交通 臨汾交通

臨汾南環交通樞紐

翼城在建旅遊公路

浮山「四好農村路」通班車

臨汾至襄汾快速路

沿黃旅遊公路永和段

翼城旅遊路、吉縣旅遊公路

全面奔小康,關鍵在農村;農村奔小康,基礎在交通。省委、省政府將「四好農村路」作為實施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重大戰略的交通支撐,精準把脈全省文旅產業發展,研究部署三大板塊旅遊公路建設,將其作為「四好農村路」建設的重要部分。

喊破嗓子,不如擼起袖子加油幹。近年來,臨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村公路建設,尤其是2019年市政府把「四好農村路」建設列為重點惠民實事。一年間,市政府先後召開3次推進會議進行安排部署,並建立了「一周一例會、半月一總結、一月一通報」制度,交通部門將「四好農村路」建設與鄉村振興戰略、脫貧攻堅、文旅產業和農業產業化相結合,眾志成城,全力攻堅,強力推進,取得了累累碩果。2019年,臨汾市「四好農村路」和三大板塊旅遊公路建設共完成4017公裡,完成投資43.05億元,完成省定目標任務的119%,完成市定目標任務的144%。其中,「四好農村路」完成3940公裡,完成投資29.25億元;三大板塊旅遊公路完成83.6公裡,新開工234公裡,完成投資13.8億元。令人鼓舞的是,蒲縣被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扶貧辦聯合命名為「四好農村路」全省示範縣,這是繼臨汾市的隰縣、堯都區被授予全國「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後獲得的又一殊榮。為總結經驗,推廣做法,市政府在蒲縣組織召開了全市「四好農村路」建設現場推進會,並在全市組織評出了大寧縣、襄汾縣、永和縣3家「四好農村路」市級示範縣,發揮了示範帶動作用。

「四好農村路」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建好」是基礎,「管好」是手段,「護好」是保障,「運營好」是目的,建管養運協調,才能最大化地服務發展。臨汾盆地「東西兩山夾一川」的地形,全市農村地理結構複雜,「四好農村路」建設時間緊、任務重,按照「對標一流、找準差距、補齊短板、完善機制、凝聚共識、形成合力」的要求,臨汾市正在全面推行「路長制」,健全「縣為主體、行業指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養護機制。加快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建設,構建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節點、建制村全覆蓋的城鄉客運服務網絡,推動客運站點向旅遊景點延伸。按照「縣級中轉、鎮級分撥、村級配送」的布局,實現特色農產品和大宗貨物集約高效運輸。推廣「網際網路+出行+物流」模式,發展「交通+快遞、電商、郵政」,構建「一點多能、一網多用、深度融合」的農村運輸網絡。

修一條好路,富一方百姓。臨汾市在「四好農村路」建設中,堅持廉政監督與質量監督同步進行、廉政合同與工程合同同步籤訂、廉政建設與工程建設同步驗收,規範權力運行,大力推行「三同時」和「七公開」制度,發揚「工匠精神」,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四好農村路」建設領域的腐敗問題,確保建一條公路,受益一方群眾,努力打造一批「四好農村路」精品示範路。目前,全市交通運輸系統正以強烈的政治擔當和攻堅克難的韌勁魄力,苦幹實幹巧幹加油幹,高質量高標準強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確保到2020年建成「外通內聯、通村暢鄉、班車到村、安全便捷」的農村交通運輸網絡,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實的交通運輸保障。

蒲縣:示範先行樣板路

蒲縣素有「晉西鎖鑰」之稱,是臨汾通往西山各縣及呂梁的門戶,神奇的東嶽廟聞名遐邇,五鹿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風景優美。蒲縣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資源縣,地形梁峁起伏、溝壑縱橫,80%以上為山地丘陵,全縣11萬人口散居在1510.61平方公裡的大山之間,但是「四好農村路」建設卻走在了全市前列,將短板變成了優勢。在2019年8月,蒲縣被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扶貧開發辦公室聯合命名為「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縣;2019年12月6日,臨汾市「四好農村路」建設現場推進會在蒲縣召開,蒲縣的好經驗好做法受到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並鼓勵在全市借鑑和推廣。

要脫貧先修路,要惠民修好路。近年來,蒲縣以建設「四好農村路」為目標,按照致力「打通斷頭路、形成網絡路、發展旅遊路、支持產業路、建設扶貧路、提升縣鄉路」的規劃,初步形成了「公鐵立交、十字出境、幹支互通、鄉村循環、邊境開放、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體系。2018年,蒲縣投資2.4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120公裡,實現了剩餘18個建制村道路具備通客車條件,圓滿完成了脫貧攻堅交通扶貧「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客車」的「雙通任務」,實現了全縣行政村「雙通」全覆蓋。2019年,蒲縣再投資8000餘萬元,新改建農村公路38公裡,連通了主要自然村,推動了產業路發展。據統計,2014年以來,蒲縣累計投入5.76億元用於農村公路建設,新改建農村公路295.4公裡。截至目前,全縣通車裡程1039公裡,公路網面積密度達到68.7公裡/百平方公裡。

一網覆蓋,智慧監管。蒲縣依託「智慧城鄉」指揮中心,建起了「智慧路長」信息平臺,由縣委書記、縣長任總路長,主管交通副縣長任副總路長,包聯鄉鎮縣級領導任縣級路長,鄉鎮長任鄉級路長,村委會主任任村級路長,交警大隊片區負責人任警務路長,各鄉鎮農村公路管護站負責人任巡查路長的責任體系,構建了「縣、鄉、村」三級聯動的管理體系,實現了線下監管全覆蓋、線上管控全流程、沿線管理全動員,形成了「上下聯動、齊抓共管、全民參與」的管理格局。量身定製的蒲縣「智慧路長」APP,開啟公路巡查、路況上報、障礙處置等「掌上管理」新模式,實現農村公路管理的動態化、可視化、智能化,這是蒲縣乃至臨汾市「四好農村路」建設管理的一大亮點和創新。

公路先導,民生優先。蒲縣立足於「建管護運用」五字工作法,成立了由縣長親自掛帥的「四好農村路」建設領導機構,將農村公路養護經費全額納入縣財政預算。近3年來,每年養護經費都在800萬元以上,全力打造「暢、安、舒、美」的出行環境,真正把「四好農村路」建設為「興產業、助脫貧、促振興」的民心工程和精品工程。

襄汾:大道通衢幸福路

襄汾俗稱丁陶,位於臨汾市中南部,作為太原與西安兩小時、運城一小時、臨汾與侯馬半小時經濟圈的重要交通支點,1034平方公裡土地上早已形成了完整的立體交通網絡。襄汾全縣農村公路總裡程達1404公裡,被譽為「交通大縣」。

民心所向,惟道與義。由於年久失修、路面破損、出行安全和揚塵汙染等因素,襄汾農村公路成了群眾關注的焦點。當「四好農村路」在全縣開工後,受到了廣大群眾的支持和擁護。2019年,襄汾縣投資約4.3億元,建設「四好農村路」674公裡,創造了全縣農村公路建設史上裡程最長、投資最大、推進最快、受益群眾最多的紀錄。其中,建制村通硬化路「暢返不暢」整治工程572公裡,養護提質與生命安全防護工程完成102公裡。

民生工程卓有成效,主要源於「三個高三個抓」的好作法:書記縣長高度重視,親力親為一線抓;交通部門高度負責,科學組織具體抓;幹部群眾高度認可,勠力同心合力抓。2019年,襄汾縣把建設「四好農村路」列入十件實事之一,千方百計解決了2.5億元資金缺口,縣領導從工程的啟動、建設、程序、質量、安全、環保、廉潔等環節,全過程指導參與,保障了工程建設的高標準、高效率、高質量。尤其是縣交通部門,堅持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優良傳統作風,針對工期短、任務重的情況,做到「五個強化」、把好「五道關口」:強化指揮調度,把好「進度關」;強化施工監理,把好「質量關」;強化作業管理,把好「環保關」;強化安全工作,把好「安全關」;強化監督檢查,把好「廉潔關」。成立「四好農村路」建設領導組,把全縣分為河東、西北、西南3個片區,交通局三位副局長分別帶隊包片,分工負責;三個片區項目法人成立質量計量監督組,全程監督,努力將民生好事辦成廉潔工程。

隰縣:村寨通暢「連心路」

隰縣是「中國金梨之鄉」,以梨聞名,地處臨汾西北邊緣,屬典型的黃土高原殘塬溝壑區,有「三晉雄邦、河東重鎮」之美譽。

要致富先修路,要脫貧修好路。近年來,作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隰縣把打贏交通扶貧攻堅戰放在重要戰略地位,圍繞「一個重點」,堅持「四個結合」,完成「六條公路」:以全縣行政村實現「雙通」目標為重點,堅持把「四好農村路」建設與脫貧摘帽任務結合、與梨果主導產業發展相結合、與鄉村振興相結合、與全域旅遊示範縣建設相結合,確立了「建設主幹路,完成扶貧路,發展旅遊路,打通出境路,消滅斷頭路,連成循環路」的「四好農村路」工作思路,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如期實現全面小康打好基礎。堅持全縣一盤棋,科學設計,分年實施,梯次推進,總投資6.2億元、完成22條274.728公裡主幹路,構建「五橫六縱十一連」的縣域公路網。結合「四好農村路」和行政村「雙通」目標,投資1.3億元完成15條82公裡的扶貧路。作為梨果主導產業縣,對梨果主產區、鄉村旅遊主幹路等因地制宜,超前設計,精心施工,規劃產業富民路313.86公裡,讓梨果產業搭上交通的「快車」。

建管結合,養運並重。隰縣圍繞91個行政村實現「交通雙通」脫貧攻堅目標,從2017年開始,實施66條336.9公裡的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同時,解決了10條42.3公裡的農村產業扶貧路項目建設資金。3年總投資達到5.1億元,打造了一大批農村公路示範工程,建成了一批農村公路的精品工程、民心工程。大力整治農村公路路域環境,建立縣、鄉、村三級公路養護網絡,農村公路日常養護實現了全覆蓋。縣鄉道優、良、中等路的比例達80%以上,村道優、良、中等路的比例達75%以上。全縣91個建制村實現純電動公交運營。8個鄉鎮物流覆蓋率達100%,並通過客運班車代運全部延伸到行政村和部分自然村。

永和:脫貧攻堅文旅路

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永和縣,位於黃河東岸,溝壑縱橫,梁峁交錯。1212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溝壑有2500多條。

路不通,千難萬難。近年來,永和縣把交通事業發展放在首位,克難攻堅,逆勢而上,規劃實施了霍永高速乾坤灣互通、沿黃旅遊公路、「農村四好路」等重點民生項目,在全縣掀起了修路高潮。2016年以來,投資2.06億元,完成通村硬化路建設275公裡;爭取1.2億元資金,建成霍永高速乾坤灣景區互通工程;2017年,永和縣迎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省裡提出「三大旅遊板塊」戰略,總投資16.62億元,規劃並開建了沿黃一號公路的1條主線、7條支線,全長168.44公裡,覆蓋全縣56%的村莊,60%的貧困人口。

永和之困在於路。為了脫貧攻堅,永和修路卯足了勁得幹。2017年,冬天特別冷。霍永高速是全省高速公路規劃「三縱十二橫」的第九橫,為了打通乾坤灣景區互通出口,讓永和西部四個鄉鎮3萬多群眾搭上致富「快車」,縣領導親自出馬,交通局全力以赴,各部門密切配合,全縣上下眾志成城,十幾天時間,240多畝土地、18戶窯洞和46座墳塋,迅速完成籤字、伐樹、搬家、遷墳。補償款分文未付先開工,原定18個月工期10個月提前完成。

如果說沿黃旅遊路是永和西部的大動脈,那麼覆蓋全縣的「四好農村路」就是為百姓脫貧輸送「營養」的毛細血管。早在2016年,永和就超前規劃改造6個行政村42公裡的農村路;2017年,改造17個行政村93公裡的農村路;2018年,開工建設25個行政村33段農村路。目前,永和縣列入規劃的233個自然村全部通了硬化路。2019年,投資1.42億元,建設「四好農村路」149公裡,全縣實現了79個建制村道路硬化和客運班車全覆蓋。

政通人和富路寬。目前,全縣公路總裡程達904.51公裡,基本形成了「兩橫+兩縱+兩通+四好農村路」交通網絡體系。

本版文字:喬永安 張玉勤 文冠軍 李峰

原標題:《鋪就富民小康路 ——臨汾市「四好農村路」建設記略》

相關焦點

  • 福建:四好農村路,鋪就百姓致富路便民路
    原標題:四好農村路,鋪就百姓致富路便民路   近日,由交通運輸部主辦的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暨「十大交通微博」發布活動在福州舉行。活動揭曉了2019年度「十大最美農村路」名單,福州市晉安北峰環線全景公路鼓宦線等10條農村公路脫穎而出,被網友推選為「最美農村路」。
  • 廣安市鄰水縣:鋪就「四好農村路」描畫鄉村振興圖
    「四好農村路」帶動了鄰水農村經濟發展。11月3日,家住廣安市鄰水縣石滓鎮大河壩的村民彭志德做了個決定,賣掉騎了近10年的摩託車。交通的滯後,影響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有些年齡較長的村民沒進過城,找不到致富門路。」鄰水縣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周加林說。「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老鄉奔小康,基礎在交通。」
  • 烏沙鎮「四好農村路」鋪就新莊村的小康路
    「莊內出行基本都是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路面窄又坑坑窪窪的,不僅給村民的出行造成了極大不便,而且限制了農村產業發展。」新莊村村民劉金貴說。長久以來,薄弱的道路基礎設施成了新莊村村民的一塊心病。2020年,這一情況悄悄發生了改變。這條進村路在2020年3月份被納入到「四好農村路」建設任務中,經過5個月的緊張施工,到10月底項目全面完工。同時,鎮政府還選聘了5位鄉村道路專管員。
  • 河北邯鄲「四好農村路」建設:鋪就鄉村振興快車道
    鋪就鄉村振興快車道 ——邯鄲「四好農村路」建設紀實 「十三五」期間,邯鄲市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抓手,加快構建便捷高效的農村骨幹交通網和普惠安全的農村交通基礎網。截至目前,該市所有行政村全部實現公路通達,涉縣、邱縣還榮獲「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14個縣(市、區)榮獲「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區。
  • 順德南海高明成全省「四好農村路」示範縣
    南方日報訊 (記者/尹輔華)繼2018年三水區榮獲「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稱號後,佛山「四好農村路」建設再獲肯定。6日,記者從佛山市交通運輸局獲悉,近日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公布2020年「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縣名單,佛山市順德區、南海區、高明區被命名為2020年度廣東省「四好農村路」示範縣。
  • 「四好農村路」建設完成攻堅
    原標題:「四好農村路」建設完成攻堅   近日,記者從鶴山市交通運輸局獲悉,2020年鶴山市「四好農村路」建設攻堅任務已全部完成。
  • 河北邯鄲「四好農村路」鋪就鄉村振興快車道
    鋪就鄉村振興快車道——邯鄲「四好農村路」建設紀實聖福天路的冬天景色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觀光遊覽。「十三五」期間,邯鄲市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抓手,加快構建便捷高效的農村骨幹交通網和普惠安全的農村交通基礎網。截至目前,該市所有行政村全部實現公路通達,涉縣、邱縣還榮獲「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14個縣(市、區)榮獲「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區。
  • 「四好農村路」成為興村富民之路
    談到為何要加大投入時,他自豪地說:「我們孟州的『四好農村路』實在是好,以後的日子,咱老百姓只有高舉旗幟跟黨走,才不會在小康路上掉隊啊。」近年來,孟州市交通運輸局緊緊圍繞各級黨委、政府扶貧工作總體部署,把道路扶貧當作一項政治任務來抓,發揮交通行業先行的優勢,將道路扶貧項目落到實處。
  • 「四好路」鋪就脫貧振興「康莊道」
    村裡的路通了,大家發展特色產業的思維活了,龍蝦養殖成了規模,獲益的不只是他一個人——如今村裡及周邊大小龍蝦養殖戶有幾十戶,形成了集聚效應,真正成了鄉村的特色產業。 四塞之固,舟車不通;土貨不出,外貨不入。銅陵市境內地形地質變化較大,低山、丘陵交結,河溝、湖沼廣布。受其影響,歷史上銅陵市農村公路基礎條件薄弱,一直制約著農村地區社會經濟發展。
  • 江西東鄉:行道樹穿上「防護衣」 扮靚「四好農村路」
    12月20日,入冬以來,江西省撫州市東鄉區甘坑生態林場慈眉村進村公路兩側的行道樹溼地松披上了白色「防護衣」,過往車輛和行人穿梭其中,成為冬日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展現「車在路中行,人在畫中遊」的美好畫面。近年來,該場加大「四好農村路」建設步伐,助力鄉村振興百姓致富,積極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與人居環境共管共治,紮實開展農村公路路域環境綜合整治,確保農村公路路容路貌美觀、路面乾淨整潔、暢通。一幅農村因路而興、因路而富、因路而美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 湖北南漳:「四好農村路」鋪就山區幸福新圖景
    在2016年成功創建省級「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後,持續發力,力促農村交通成為帶領群眾脫貧的致富路,全面建成小康的希望路。「美麗公路+扶貧」:脫貧路暖群眾心7月9日,在南漳縣板橋鎮竹坪村上膳源有機蔬菜基地,一排冷鏈物流車停在基地門口,等待裝車。
  • 太平鎮:開工建設「四好農村路」73條 農村公路通暢率100%
    一事一議泥結石硬化公路【核心提示】三年來,太平鎮開工建設「四好農村路」73條、78公裡,完成泥結石路硬化21公裡,農村公路建設通暢率100%「以前,我們這裡條件比較差。要脫貧,路先行。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我市實施交通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2018年《銅梁區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戰略行動計劃工作方案》要求,因地制宜,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
  • 建好「四好農村路」鋪就鐘山幸福生活
    一條好路,有時不僅是意味著便捷和遠方,更是連接著命運和夢想。近年來,鐘山鄉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號召,在縣交運局的大力支持下,籌謀鄉村振興戰略,努力通過農村道路提升,積極圍繞「四好農村路」建設,從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四個方面精準發力,打通進村入戶最後一公裡,實現了由「昔日路難行」向「今朝舒暢美」的快速轉變,被命名為2019年杭州市「四好農村路」示範鄉(鎮)。
  • 柏油路「戶戶通」霑化區把「小康路」修到家門口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柏油路戶戶通達,小康路越走越寬。」走進「中國冬棗第一村」濱州市霑化區下窪鎮東平村,首先映入眼前是一條條乾淨整潔通村柏油路,一路直下,就來到了大片冬棗採摘園。今年9月份,趕在冬棗收穫前,霑化區交通運輸局對東平村繞村通園6.15公裡道路進行了硬化升級改造,為冬棗走出去、百姓富起來鋪就了一條條富美的產業路。「東平村南北東西為330米見方,東西路3條,寬11米,南北巷8條,寬6米。村內道路3630米,已全部硬化,實現高標準戶戶通。」
  • 來鳳建始兩地深入交流「四好農村路」示範鄉鎮創建工作
    中國建始網訊(融媒體記者 侯康 通訊員 史祖平) 12月4日,來鳳縣農村公路管理局組織單位項目辦、建設辦、養護中心及相關鄉鎮等部門負責人來到我縣高坪鎮,就「四好農村路」示範鄉鎮創建工作進行了交流學習,建始縣農村公路管理局、高坪鎮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交流學習。
  • 安徽六安:建設「四好農村路」 助力老區鄉村振興
    大別山旅遊扶貧快速通道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吳曉光) 「四好農村路」是實現精準扶貧脫貧的「先手棋」,是破解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瓶頸的關鍵,是確保小康路上不讓任何一個地方因交通而掉隊的底氣所在。該市「四好農村路」建設,受到了交通運輸部、省交通運輸廳的充分肯定,舒城縣被評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和全國「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範縣」;金寨縣被評為「四好農村路」全省示範縣;同時,舒城縣、葉集區、金寨縣被評為全省「城鄉客運一體化示範縣」。
  • 發展走大道 脫貧奔小康——大冶市保安靈鄉建好農村「四好」幸福路
    「村通互通產業興旺,農村道路真心為民。」5月13日,湖北省交通廳「四好農村路」示範鄉鎮覆核小組在保安鎮、靈鄉鎮考察覆核,一條條寬敞整潔的柏油大道,一片片生機勃勃的產業基地,引起覆核組成員的衷心感慨。要致富先修路,現代社會發展,講究的是高效便捷。
  • 江蘇宿遷:「四好」路託起美麗鄉村 - 人民周刊
    這些轉變,緣於一條農村公路的建成通車。    鄉村路,連四方,發展產業奔小康。近幾年,江蘇宿遷以「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抓手,一條條通暢、整潔的農村道路,已經成了宿遷鄉村振興的民心路、幸福路。
  • 湖州「四好農村路」自成風景線 串起人民生活幸福路
    12月17日,環太湖「四好農村路」一體化建設全國示範路籤約儀式在蘇州舉行。湖州、蘇州、無錫、常州四市交通部門代表共同籤署了《環太湖「四好農村路」一體化建設全國示範路框架協議》,標誌著長達416.2公裡的環太湖公路創建工作正式啟動。鄉村振興延伸到哪裡,路就鋪到哪裡。
  • 懷寧縣臘樹鎮高質量建設「四好農村路」
    原標題:臘樹鎮高質量建設「四好農村路」圍繞「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總體目標任務,今年以來,懷寧縣臘樹鎮立足村級道路實際,對標建設任務,強化工作舉措,高質量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2020年全鎮「四好農村路」建設任務為72條48公裡,截至目前已完成1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