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四好農村路,鋪就百姓致富路便民路

2021-01-09 人民網

原標題:四好農村路,鋪就百姓致富路便民路

  近日,由交通運輸部主辦的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暨「十大交通微博」發布活動在福州舉行。活動揭曉了2019年度「十大最美農村路」名單,福州市晉安北峰環線全景公路鼓宦線等10條農村公路脫穎而出,被網友推選為「最美農村路」。

  這是近年來福建省「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的生動事例。

  「十二五」期間,福建省在全國率先實現「村村通水泥路」「鎮鎮通幹線」,解決了農村路「有」的問題。

  「十三五」期間,福建省農村公路全面提檔升級,解決了農村公路「好」的問題:新建成資源路、旅遊路、產業路超過1300公裡,鄉道雙車道公路增加了2倍;全省縣(市、區)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水平全部達到3A及以上等級;累計建成200個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縣級物流節點覆蓋率100%,鄉、村節點分別超過了90%和70%,暢通了「網貨下村」和「土貨進城」雙循環……這為服務「三農」、保障民生、激活農村經濟社會活力提供了堅實支撐,為農村脫貧致富奔小康打下堅實基礎。

  創新賦能建設:鄉道雙車道公路增加了2倍

  「我們是從泉州來的,玩得很開心。」在長汀縣古城鎮丁黃村丁屋嶺,慕名而來的遊客吳振鋒高興地說,「這裡花燈、土雞鴨、米酒、竹編啥都有,必須帶點土特產回去。」

  丁屋嶺是一座擁有800多年歷史、被譽為「客家山民原始生活活化石」的客家古寨。過去的丁屋嶺,久在深山人不識。由於通寨道路狹小、崎嶇多彎,車輛無法通行,不但遊客寥寥無幾,連村民出行都成問題。自從當地交通部門將丁屋嶺通寨公路列入福建省「百鄉千村」路網提升工程,建成了6.5米寬的農村公路後,旅遊大巴開進山,丁屋嶺這座「寶藏山寨」開始向世人展示其獨特魅力。

  「去年國慶期間,我們共接待遊客19071人次,旅遊收入近40萬元。自從路變好後,每年接待遊客超過20萬人次,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78萬元,是通路前的3倍以上。」當地村幹部告訴記者,「好日子都是路帶來的。」

  這是福建省大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福建省積極創新體制機制,在全國率先全面推行農村公路「路長制」、設立鄉村道專管員隊伍、實施農村公路災毀保險,加快實施「百鄉千村」路網提升工程,統籌推動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協調發展,建設人民滿意的交通,成效斐然。

  當前,全省還在大力實施「三產路」「單改雙」「鄉鎮便捷通高速」等各項建設,力爭年底前實現80%鄉鎮通高速公路、2025年實現全省85%陸域鄉鎮30分鐘上高速公路,構建更加通暢合理高效的農村路網。

  農村因路而美、農民因路而富、產業因路而興。日益完善的四好農村路正在為農村源源不斷地輸送物流、客流,匯聚人氣、財氣,效應不斷凸顯,直接帶動農村由脫貧邁向致富乃至振興。

  群眾點讚出行:全省建制村100%通客車

  近年來,福建省深入了解群眾需求,推進建制村通客車,方便農村居民出行和遊客往來。

  「兒女都在縣城和鎮上上班,我出門買菜就坐客車,駕駛員看我買得多,還會幫我拎……」又逢圩日,閩清縣桔林鄉伴嶺村黃新年老人早早在村部門口等車,準備去鎮上逛集市。提起「家門口的農村客車」,黃新年讚不絕口。

  暢行的客車少不了暢安舒美的路,道路需要養護,資金是一大難題。為此,福建省在全國率先建立養護資金合理增長機制,逐年增加養護資金投入。2014年,福建省將省級養護補助由原來的每年每公裡縣道7000元、鄉道3500元、村道1000元分別提高到8000元、4000元、2000元。2018年,這一標準又分別提高到3萬元、1.4萬元、4000元,省級和市縣各承擔50%,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獲得有力保障。全省養護資金總量從2013年的3.8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11.8億元,增長200%以上。

  路美車暢。當前,全省縣(市、區)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水平全部達到3A及以上等級,實現從符合條件建制村通客車躍升到所有建制村通客車,比國家要求提早了一年。

  農村客運的開通,成為美麗鄉村一張流動的名片。松谿縣梅口古埠是國家級鄉村振興示範點,去年開通了旅遊公交專線。松谿縣旅遊集散中心負責人陳萍說:「節假日我們景區每天遊客量有1萬多人次,公交專線的開通對我們景區是個利好,方便外地通過衢寧鐵路到梅口旅遊的人,也方便了沒有私家車出行的遊客。」

  農村物流忙:暢通「網貨下村」和「土貨進城」雙循環

  走進順昌縣仁壽鎮富石村綜合客運站,貨架上擺滿了香菇、筍乾、蜂蜜、蓮子等土特產。富石村黨支部書記陳貴興介紹,這個綜合客運站還是個農村淘寶站,可以代銷農產品。

  「原來村裡的農產品要拿到鎮上才能寄出去,現在農產品直接在這裡寄,通過站內的公交車運出去。新型公交可以放很多,寄貨量也比較大,價格便宜。我們這個站還有個存儲室,村裡貧困戶可以免費寄存蜂蜜、雞鴨等農產品,再由農村淘寶店幫他們統一銷售,促進脫貧。」陳貴興說。

  像這樣「身兼數職」的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還有很多。據統計,目前全省累計建成200個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縣級物流節點覆蓋率100%,鄉、村節點分別超過了90%和70%,以此衍生出的縣、鄉、村三級物流模式,有效整合了客運、物流配送、農產品銷售、旅遊服務等多種功能,實現了「網貨下村」和「土貨進城」的購銷雙向流通,解決了城鄉最後一公裡的物流配送難題,真正讓村民們享受到購物、生活不出村的便利。

  「家鄉道路越建越好,物流公司駐進村裡,這是我回鄉創辦家庭農場的主要原因。」長汀縣南山鎮中復村村民羅添鈴告訴記者。

  依託大交通,形成大物流,構建大產業,南山鎮是加快鄉村致富步伐的示範鎮之一。近年來,便利的交通吸引了100餘名青年回鄉創業,各行各業煥發勃勃生機。目前,南山鎮共有6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42家家庭農場、7家快遞代辦點。2019年,南山鎮三產融合發展實現產值4.1億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1.5萬元。

(責編:吳舟、張子劍)

相關焦點

  • 鋪就富民小康路 ——臨汾市「四好農村路」建設記略
    為總結經驗,推廣做法,市政府在蒲縣組織召開了全市「四好農村路」建設現場推進會,並在全市組織評出了大寧縣、襄汾縣、永和縣3家「四好農村路」市級示範縣,發揮了示範帶動作用。 「四好農村路」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建好」是基礎,「管好」是手段,「護好」是保障,「運營好」是目的,建管養運協調,才能最大化地服務發展。
  • 廣安市鄰水縣:鋪就「四好農村路」描畫鄉村振興圖
    「四好農村路」帶動了鄰水農村經濟發展。11月3日,家住廣安市鄰水縣石滓鎮大河壩的村民彭志德做了個決定,賣掉騎了近10年的摩託車。近年來,鄰水從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高度,著力「四好農村路」建設,進一步深化對建設農村公路重要意義的認識,聚焦突出問題,完善政策機制,既要把農村公路建好,更要管好、護好、運營好,為廣大農民致富奔小康、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更好保障,鋪就了一條條助力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的致富路。
  • 江西東鄉:行道樹穿上「防護衣」 扮靚「四好農村路」
    12月20日,入冬以來,江西省撫州市東鄉區甘坑生態林場慈眉村進村公路兩側的行道樹溼地松披上了白色「防護衣」,過往車輛和行人穿梭其中,成為冬日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展現「車在路中行,人在畫中遊」的美好畫面。近年來,該場加大「四好農村路」建設步伐,助力鄉村振興百姓致富,積極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與人居環境共管共治,紮實開展農村公路路域環境綜合整治,確保農村公路路容路貌美觀、路面乾淨整潔、暢通。一幅農村因路而興、因路而富、因路而美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 湖北南漳:「四好農村路」鋪就山區幸福新圖景
    在2016年成功創建省級「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後,持續發力,力促農村交通成為帶領群眾脫貧的致富路,全面建成小康的希望路。「美麗公路+扶貧」:脫貧路暖群眾心7月9日,在南漳縣板橋鎮竹坪村上膳源有機蔬菜基地,一排冷鏈物流車停在基地門口,等待裝車。
  • 河北邯鄲「四好農村路」鋪就鄉村振興快車道
    鋪就鄉村振興快車道——邯鄲「四好農村路」建設紀實聖福天路的冬天景色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觀光遊覽。「十三五」期間,邯鄲市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抓手,加快構建便捷高效的農村骨幹交通網和普惠安全的農村交通基礎網。截至目前,該市所有行政村全部實現公路通達,涉縣、邱縣還榮獲「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14個縣(市、區)榮獲「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區。
  • 衢寧鐵路為浙閩山區鋪就發展致富路
    衢寧鐵路的開通運營,不僅為浙南閩北14個區縣(市)迎來了一條連接長三角、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通江達海快捷通道,更為浙閩山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勁動能,鋪就發展致富路。衢寧鐵路為浙閩山區鋪就一條綠色生態旅遊路。
  • 建好「四好農村路」鋪就鐘山幸福生活
    一條好路,有時不僅是意味著便捷和遠方,更是連接著命運和夢想。近年來,鐘山鄉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號召,在縣交運局的大力支持下,籌謀鄉村振興戰略,努力通過農村道路提升,積極圍繞「四好農村路」建設,從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四個方面精準發力,打通進村入戶最後一公裡,實現了由「昔日路難行」向「今朝舒暢美」的快速轉變,被命名為2019年杭州市「四好農村路」示範鄉(鎮)。
  • 河北邯鄲「四好農村路」建設:鋪就鄉村振興快車道
    鋪就鄉村振興快車道 ——邯鄲「四好農村路」建設紀實 「十三五」期間,邯鄲市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抓手,加快構建便捷高效的農村骨幹交通網和普惠安全的農村交通基礎網。截至目前,該市所有行政村全部實現公路通達,涉縣、邱縣還榮獲「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14個縣(市、區)榮獲「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區。
  • 「四好路」鋪就脫貧振興「康莊道」
    據銅陵日報消息 「要不是建起了這條聯通外面、寬闊平坦的農村路,我們的龍蝦出不去,大規模養殖這條路就走不通,更不會有今天這樣的顯著效益。」提及路通百業興,郊區老洲鎮聯合村創業家庭農場負責人章小為最有發言權。
  • 陳先志:為村民鋪就致富茶路
    陳先志:為村民鋪就致富茶路全國人大  作者:  2020-10-21 他是來自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桃嶺鄉高灣村長嶺組的一位農民代表,面對偏僻貧窮的山村現狀,他不退縮、敢創新、真幹事,帶領鄉親成...
  • 烏沙鎮「四好農村路」鋪就新莊村的小康路
    「莊內出行基本都是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路面窄又坑坑窪窪的,不僅給村民的出行造成了極大不便,而且限制了農村產業發展。」新莊村村民劉金貴說。長久以來,薄弱的道路基礎設施成了新莊村村民的一塊心病。2020年,這一情況悄悄發生了改變。這條進村路在2020年3月份被納入到「四好農村路」建設任務中,經過5個月的緊張施工,到10月底項目全面完工。同時,鎮政府還選聘了5位鄉村道路專管員。
  • 小小柚子樹 鋪就致富路
    廣安龍安柚,演繹出「小小柚子樹,鋪就致富路」的精彩故事。(廣安日報廣安區記者站 張國盛 記者 張啟富 曾誠 文/圖) 來源:廣安日報
  • 孫祖小米鋪就「黃金」致富路
    經過幾個月的生長,沂南縣孫祖鎮種植的小米喜獲豐收,百姓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咱孫祖的穀子5塊錢一斤,今年一畝地打個500多斤,俺種了三畝來地,光穀子就能收入7000多塊錢。」47歲的黃莊村村民尹紀美告訴記者,穀子種上之後,基本不用管理。「我在村周圍打個零工,對象在外地打工,農忙時讓親戚幫個忙,種地、打工兩不耽誤。」看著這一片片豐收的景象,尹紀美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 重慶彭水: 「火紅」小辣椒鋪就「紅火」致富路
    小小的辣椒鼓起了村民的腰包,鋪就了一條紅紅火火的致富路。在石院村2組羅慶書家,紅紅火火的辣椒裝滿了背簍,正「排隊」過稱,辣椒收購車就停在了家門口。羅慶書把附近的村民都請來幫忙採辣椒、裝辣椒,處處都是歡聲笑語。
  • 江西瑞昌:「四好農村路」鋪設鄉村振興路
    瑞昌市南義鎮樂和公路(央廣網發 通訊員張誠曉 攝)良田村的驚喜變化不是個例,在瑞昌各地,因「路」致富的村莊比比皆是。近年來,瑞昌將「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民生工程,按照「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要求,以鄉村振興為著力點,全面推進農村公路建設和維護,將農村公路建設成為產業路、扶貧路和旅遊路,將條條致富「動脈」輸進瑞昌農村各地。
  • 定西:隴西「四好農村路」助力脫貧攻堅
    特別是秋天洋芋藥材收穫季,雨一多,路上經常泥濘不堪,農民想乘價格好將農產品賣出去,卻常因為路的原因耽擱了。 近幾年,小柯寨社通往鎮上的路得到了硬化,村民成了農村公路建設的受益者。近年來,隴西縣將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作為鄉村振興戰略、打好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統籌整合資源,全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打造農村公路網絡體系。
  • 四好農村路,條條通幸福!
    過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如今路面平坦寬敞,車輛往來穿梭四通八達的公路網貫穿於城鄉之間農村公路有了「脫胎換骨」的巨變近年來,成都彭州市全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以創建為抓手,聚力公路聯網成勢,為加快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立體山水公園城市提供有力保障。
  • 種植麒麟瓜 鋪就致富路
    「和以前流動販賣水果相比,種植西瓜雖然也很辛苦,但是人身心輕鬆些,只需要一門心思把瓜棚打理好。」劉四滿說。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靠著種植麒麟瓜,劉四滿去年的收入達到30餘萬元,並且還帶動周邊村民務工創收,高峰期時每天有10多人來瓜棚做工,其中男工150元每天,女工100元每天,每年支付的工資就有數萬元。
  • 吉縣:交通路網鋪就致富路
    十三五以來,吉縣按照「經濟發展、交通先行」的工作思路,堅持把道路交通建設作為重點民生工程,爭項目、抓工程、求質量,累計新改建「四好農村路」685公裡,完成投資7.8億元;實施安防工程282公裡,完成投資3771萬元,三大板塊旅遊公路續建工程新開工111公裡,已完工30公裡,完成投資2.5億元,基本形成以國道、縣道為骨架,鄉道為補充、村道為輻射的區域交通網
  • 柏油路「戶戶通」霑化區把「小康路」修到家門口
    今年9月份,趕在冬棗收穫前,霑化區交通運輸局對東平村繞村通園6.15公裡道路進行了硬化升級改造,為冬棗走出去、百姓富起來鋪就了一條條富美的產業路。「東平村南北東西為330米見方,東西路3條,寬11米,南北巷8條,寬6米。村內道路3630米,已全部硬化,實現高標準戶戶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