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瑞昌1月6日消息(記者鄧玉玲 通訊員李寅華 張玉周)稻田阡陌,道路縱橫,粉牆黛瓦,白鷺橫飛……好一幅欣欣向榮的生態畫卷!這幅畫卷就出現在江西省瑞昌市範鎮良田村。以往道路泥濘、信息相對閉塞的良田村,在對道路進行改造升級後,沿途新村林立,楊梅、茭白、大米等農作物通過康莊大道不斷向外輸送,村級集體經濟不斷壯大,村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一躍成為秀美鄉村。
瑞昌市南義鎮樂和公路(央廣網發 通訊員張誠曉 攝)
良田村的驚喜變化不是個例,在瑞昌各地,因「路」致富的村莊比比皆是。近年來,瑞昌將「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民生工程,按照「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要求,以鄉村振興為著力點,全面推進農村公路建設和維護,將農村公路建設成為產業路、扶貧路和旅遊路,將條條致富「動脈」輸進瑞昌農村各地。2020年11月,瑞昌成功獲評江西省「四好農村路」示範縣。
截至目前,瑞昌先後完成瑞昌至南林等6條共30.9公裡縣道升級改造、峨嵋至巖下等18條共55公裡鄉道雙車道拓寬改造,縣道三級及以上公路比例由45%提升至60%、鄉道雙車道由3%提升至15%,農村路網的通達能力和通行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瑞昌市賽湖現代農業產業園道路(央廣網發 通訊員張誠曉 攝)
好路通好景。2018年以來,瑞昌武蛟鄉連續舉辦兩屆國際馬拉松賽事,透黑的柏油路鋪展在油菜花海間,形成「路景人」妙不可言的靚麗風景線。2020年10月,瑞昌賽湖農場舉辦第二屆農民豐收節,寬展的道路吸引著周邊市民紛紛驅車前往,盡享特色農業產業園和秀美新農村之美。「美麗公路+體育」「美麗公路+旅遊」成為新的代名詞,進入大眾視野。
產業因路而興。瑞昌著力打造50公裡美麗生態文明精品路線,高標準建設賽湖現代農業示範園產業路、賽湖至白楊縣道、武蛟至南陽縣道、瑞昌至南林縣道等7條公路提升改造,直接帶動公路沿線賽湖螺絲港產業示範基地、賽湖知青館、武蛟溼地、夏畈剪紙博物館、銅嶺古遺址公園、南陽荷花基地、範鎮良田秀美鄉村示範帶等鄉村特色板塊的振興,經濟效應不斷凸顯。
瑞昌市賽湖現代農業產業園道路(央廣網發 通訊員張誠曉 攝)
道路要建好,更要護好。瑞昌全面推行農村公路「路長制」,加大投入,建立健全縣、鄉兩級農村公路管理站,更新養護公示牌,購置割草機、灑水車、小型運輸車等養護機械設備,逐步推進農村公路養護機械化、專業化。同時,瑞昌各鄉鎮、村委會制定了愛路護路的鄉規民約、村規民約,設立「四好農村路」宣傳牌(欄)201個,建立市有路政員、鄉有監管員、村有護路員的路產路權保護隊伍,每年定期舉辦2期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培訓班,建立農村公路管養微信工作群,實現縣、鄉、村道日常管養全覆蓋。
「十三五」期間,瑞昌實現所有鄉鎮通三級以上等級公路,所有行政村全部通水泥路和通客車,1967個村民小組通硬化路,硬化路率100%,實現「組組通」全覆蓋。農村公路由線成網、由窄變寬、由通向好,與國省道幹線公路形成有效互通,正成為瑞昌鄉村振興戰略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