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宿遷:「四好」路託起美麗鄉村 - 人民周刊

2020-12-19 人民日報

    清晨,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關廟鎮卓莊村村民彭春玲早早來到地頭,忙著將成熟的西瓜裝上車。由種糧到種瓜,由靠天吃飯到發展高效農業,村民的腰包漸漸鼓了起來,不少人開上了小轎車、住進了「小洋樓」。這些轉變,緣於一條農村公路的建成通車。

    鄉村路,連四方,發展產業奔小康。近幾年,江蘇宿遷以「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抓手,一條條通暢、整潔的農村道路,已經成了宿遷鄉村振興的民心路、幸福路。

    全域旅遊駛入「快車道」

    農村公路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產業,「農路+旅遊」發展模式讓美麗農路成為發展鄉村旅遊的加速路。

    從觀湖望海區坐船出發,經過繽紛溼地區、玫瑰之蕊區、森林秘境區、桃源尋幽區,一路上清風撲面,兩岸花草遍地、綠樹成蔭。這只是泗陽成子湖旅遊度假區的一角——泛溪問水景區。據了解,泛溪問水景區面積約2250畝,總投資約2億元。這,就是宿遷「農路+旅遊」的一個大手筆。

    曾幾何時,薄弱的交通基礎是成子湖片區開發的瓶頸。2015年11月22日,江蘇省委、省政府按照國家實施旅遊精準扶貧戰略的要求,同意建設泗陽成子湖旅遊度假區,積極研究實踐度假區「旅遊+」發展模式,為探索江蘇旅遊精準扶貧新路徑提供有益借鑑。

    幾年來,成子河公路大橋、成子河旅遊公路、成子河航道和省道330等重點交通工程先後建成使用,總投資約10億元,實現了片區與縣城、鹽徐高速、330省道以及區域內二級以下道路的互聯互通,將片區直接拉入縣城15分鐘經濟圈。

    對於鄉村旅遊來說,農村公路就是一條條「生命線」。宿遷將「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泗陽成子湖旅遊度假區開發的先導工程聚力推進,在大力實施對外通道建設的同時,注重加快農村公路提檔升級以及出莊道路建設,相繼建成濱湖公路、陶成路、金沿路等50餘條道路約320公裡,為成子湖片區旅遊業加速發展鋪設了「快車道」。

    「通湖大道等高等級農村公路打通了成子湖片區交通瓶頸,泗陽成子湖旅遊度假區的小街漁村、生態漁港、萬畝荷花蕩等生態旅遊項目相繼建成,投資30億元的高湖嘴歐洲小鎮等休閒度假項目也已籤訂合作協議。同時,新建農村公路與原有道路形成進出泗陽縣程道口黨性教育基地的循環通道,連接325省道,有力帶動了紅色旅遊及休閒農業的發展。」泗陽成子湖旅遊度假區管委會副主任徐春陽高興地說,隨著農村公路不斷建成並投入使用,泗陽成子湖旅遊度假區的產業集聚效應和旅遊吸引力日益凸顯。

    道路變得更通達,周邊的環境更好了。一直生活在成子河社區的趙玉琴對於片區的發展變遷,有著切身的體會。

    趙玉琴說:「房子都建設好了,道路兩邊環境衛生、綠化都搞得很漂亮。孫子上學也不需要我去帶了,我就在這個桃果公司賺點錢。土地也承包出去了,一年的收入也達到了兩萬多元。我們全家老小小康生活達到了,都很滿足。」

    和趙玉琴一樣,受益於「四好農村路」的「新型農民」還有很多。近幾年,宿遷市泗陽縣按照「四好農村路」建設標準,推進鄉村道路建設,讓農戶興高採烈走出門,出門運輸不再看天氣,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目前,泗陽縣初步形成「內部循環、外部暢達」的路網體系。

    「以前的路都是土路,村莊七零八落的。現在道路好走了,不論下雨、下雪都好走,衛生條件也好了,環境特別好。」家住城廂街道卜湖社區的邵其莊老人,對現在的村莊道路和環境讚不絕口。

    如今,「農路+旅遊」鋪就了宿遷眾多鄉鎮的「致富路」。受益於成子湖片區農村公路建設,泗陽縣在成子河公路東側投資近3000萬元,建設盧集鎮桃果公園,打造「湖光花海夢田園」精緻農業旅遊景點,預計每年可為當地村集體增加收入近30萬元。溼地大道、成子湖旅遊公路、虞姬路……如今,一批批「四好農村路」的建設,有效帶動了全域旅遊加快發展,洪澤湖溼地公園、三臺山衲田花海等文旅項目得到全面提升。2019年,宿遷市接待遊客2787萬人次,旅遊總收入336億元,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超1.8萬元。

    一條條「四好農村路」串聯起一處處別樣風景,一處處別樣風景吸引著一撥撥遊客。在宿遷,一幅「路路皆景、處處如畫」的生態畫卷正徐徐展開,呈現眼前。

    打通快遞進村「最後一公裡」

    一個位於鄉鎮的快遞攬件點能有多大的業務量?

    宿遷市沭陽縣新河鎮電子商務快遞園中通快遞攬件點負責人胡云的答案是:現在每天要發出1萬件左右。「高峰期,我們一天能發8萬件!」胡云說,「主要是現在鎮裡的路好,我們可以直接上門取件。」

    這些快遞,通過門前的扎新路,24小時抵達江浙滬,72小時之內到達內蒙古。

    沭陽縣新河鎮電子商務快遞園是江蘇省首家「鄉鎮電商快遞園區」,由全國首個「淘寶村」全覆蓋的「淘寶鎮」——新河鎮於2016年投資500萬元建設,目前已有順豐、韻達等11家快遞公司進駐。

    「今年1至7月份,快遞園發件量超過1900萬件,預計全鎮26家快遞公司全年發件量可突破7000萬件。」新河鎮黨委書記葛恆平說。

    快遞進村,打通了新河鎮花木電商產業的「最後一公裡」。該鎮現有銷售花木網店1.1萬家,年銷售額超過25億元。

    「快遞園投入使用後,為電商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配送服務,有效促進了花木電商產業健康發展。」葛恆平說。

    在新河鎮周圈村盆景市場,商戶姜愛花一大早就開始忙碌起來,一邊修剪、打包客戶定的盆景,一邊忙著開啟新一天的直播。記者在現場看到,僅僅一個多小時的直播,就吸引了2萬多名粉絲在線觀看,接到20多份訂單,營業額1萬多元。

    「以前我們發貨還要送到縣城,加上盆景特別大,運輸方面特別困難。所以說我們那時候發貨很愁的,而現在就好多了,我們現在所有的路都修好了,在家裡面直接包裝,他們快遞公司都上門收取。」姜愛花說。

    常青路、沙河路、外環路……通過一條條農村公路,新河鎮的物流快遞業實現了「加速跑」。如今,每秒鐘就有2.2件快遞從新河鎮發往世界各地。

    從2014年開始,宿遷各地大力建設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的「四好農村路」,通過打造一批生態路、景觀路、產業路等,助推了沭陽花木、泗陽桃果、泗洪碧根果等特色產業蓬勃發展。姜愛花所在的新河鎮就是通過新建多條「四好農村路」,實現道路通達、快遞進村,打通了花木電商產業的「最後一公裡」。如今,新河鎮人均年收入已經超過了3萬元。

    為支持快遞進村,近年來,宿遷市交通運輸局加快推進農村物流網絡節點建設,涉農縣區均明確了縣區、鎮(鄉)、村三級物流網點布局,基本建立起全覆蓋的物流快遞網絡,全面提升了農村物流網點的服務能力和水平,加之「四好農村路」建設不斷推進,實現了與物流快遞業的有機融合。

    2019年,沭陽縣規模以上快遞企業業務量首次超過2億件,達2.44億件,其中60%以上為農村現代農業(花木)產品。

    一條條通暢、整潔的農村公路已成為沭陽鄉村振興的幸福路。沭陽縣打造城、鎮(鄉)、村三級物流體系,構建了以城區百盟物流園區為龍頭、鄉鎮物流為骨幹、村級物流為基礎的三位一體交通物流框架,促進城際配送、城市配送、農村配送的有效銜接。目前,全縣物流企業達326家(有交通部門核發的經營許可證),其中,城區12家,鄉鎮314家,行政村物流門店94家。城區到鄉鎮半個工作日到達、省內當日到達、省外次日到達的高效交通物流配送網絡已經形成。發達的物流網絡推動了沭陽縣農村電子商務蓬勃發展。

    完善的農村公路網絡給沭陽各類特色產業帶來了發展新機遇,「網際網路+特色農業+便捷物流」激發了全民創業熱情,促進了產業轉型升級,實現了村民們夢寐以求的致富夢想。

    「以百姓心為心。」四通八達的農村路網聯通縣、鄉、村,極大地縮短了城鄉通行時間,「出門有路、抬腿上車」的夢想已經成為現實。如今,在沭陽,一條條道路作為經濟動脈,正在為加快建設「強富美高」全面小康新沭陽提供著強力支撐。

    織就鄉村振興「幸福網」

    八月酷夏,在宿遷市泗洪縣上塘鎮墊湖村的碧根果育苗基地,綠油油的碧根果苗長勢喜人,村民們正在地裡忙著除草、嫁接。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這裡的苗子將被運到全國各地的種植基地。

    西南崗片區670多平方公裡高低起伏的崗丘地,曾被稱為宿遷的「青藏高原」。墊湖村地處片區的偏遠腹地。碧根果育苗基地成立於2014年,先期只有40畝。因為當時墊湖沒有直通縣城的大路,大車進不來,苗木出不去,一直不敢擴大規模。

    不到一年,一條從寧宿徐高速公路南互通樞紐直達墊湖村的連接線建設完成,徹底解決了西南崗片區上塘、天崗湖等鄉鎮的交通難題。

    交通興,百業旺。如今的墊湖村,一條條道路通八方、一排排新居換新顏、一片片大棚連成排,還有10多家企業相繼落戶,這個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再不見昔日的模樣。

    企業工人賀小嬌對記者說:「我們現在不用出家門,也可以找到工作,我們一年的收入在四五萬元左右。」

    脫貧攻堅,交通先行。黨的十八大以來,宿遷市先後投入15億元用於西南崗片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墊湖公路、峰山大橋、330省道泗洪西南崗段等相繼建成投用,直接帶動了周邊近10萬人脫貧致富。如今,西南崗片區正式跨入江蘇省高質量發展快車道,墊湖村也成了濃縮版的「鄉村振興戰略」先行示範區。

    種糧大戶史蘇文說:「農資進場、糧食出場,都非常好,省了工、省了力、省了成本。我自己承包了3300畝地,每年的純收入能有80多萬塊,因為修好了『四好農村路』,我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道路是越走越寬廣。」

    「我們何南居委會何白路以前的道路是3.5米寬,現在又拓寬了2米,正好修在我們的田間地頭,給我們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泗洪縣金鎖鎮何南村黨支部書記朱修敏說。何南村的何白路,該路全長3.2公裡,貫通著整個村居,是當地村民日常出行的必經之路。

    泗洪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好農村路」建設目標,著力為農村群眾打造「幸福之路」。「四好農村路」建設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性、先導性條件。要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使「四好農村路」走得快、走得好、走得安,從而為鄉村振興提供新助力。在政府有力推動下,界集成子湖連接線、半城穆墩島環島路、金鎮雙何中路、青陽鎮周莊居民點路、城頭一分場路等一批批民生公路紛紛建成通車。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泗洪縣委、縣政府按照高質量發展定位,創建特色品牌農村公路。2019年12月4日,宿遷市交通運輸局組織相關部門專家,對泗洪縣2019年省級「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創建工作進行了市級核查。其中,行政村四級公路覆蓋率、新改建農村公路一次交工驗收合格率達到或保持100%;農村公路三類及以上橋梁的比例達98%;規劃發展村莊等級公路通達率達96.8%;鎮村公交配套道路已經全部完成;縣道、鄉道及通鎮村公交線路的村道安全隱患治理率提升到100%。

    泗洪農村「四好公路」創建品牌名稱為「泗水流年、歸途如虹」,以「挖掘特色、彰顯優勢、支撐產業、傳承文化」為創建方式,深耕生態與文化特色,放大「水韻泗洪」優勢,促進泗洪鄉村振興,實現富民興縣的目標,構建泗洪「暢、潔、美、綠、安、舒」的農村公路網絡,建立「農村公路+」融合發展模式,充分體現泗洪的生態、文化、民俗、產業等地域特徵,展現泗洪「一方故土、一湖清水、一杯美酒、一座氧吧」特色核心,讓群眾充滿喜悅和幸福感。

    「過去村裡的路不好,想講究也講究不成,現在路修好了,村裡人也開始穿上鋥亮的皮鞋了;過去下雨下雪出不了村,就在家裡喝酒、打麻將,現在就是下雨下雪也能外出做生意了;過去步跑或騎自行車,現在是家家戶戶買了電動車、摩託車,有的還買了小汽車;過去只見村民進城逛世界,現在城裡人也開始下鄉感受田園風光,體驗『農家樂』。」金鎖鎮喬莊村村民葛以美有切身的感受。

    「這些年村裡通了柏油路,來旅遊的人多了,種起葡萄、草莓,辦起民宿,還評上淘寶村……」依託公路,電商在廣袤農村遍地開花,不僅實現了「土貨」進城,還讓「網貨」下了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堅信自己的選擇,「鄉村振興需要一批有情懷、有抱負、有才華的青年接續奮鬥,我們盼著出去打拼的年輕人,回來看看我們美麗新農村的新變化」。

    一條條「四好農村路」猶如一根根「毛細血管」遍布各地,為鄉村振興源源不斷注入活力,勠力同心、苦幹實幹,建設富裕、文明、宜居的美麗鄉村,讓鄉親們的生活越來越紅火,譜寫出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的新篇章。

相關焦點

  • 「美麗」「宜居」「城市」三大關鍵詞讓美麗江蘇觸手可及
    近日,江蘇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深入推進美麗江蘇建設的意見》(下稱《意見》),明確提出積極打造美麗宜居城市、推進美麗宜居街區建設。一幅江蘇美麗宜居城市的秀美畫卷正向市民徐徐展開。江蘇要建1萬個美麗宜居鄉村徐州市沛縣龍固鎮周莊新村,這裡是一棟棟白牆紅瓦的房屋,水泥路通到農戶家門口,房前屋後花木環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隨處可見,路燈、休閒廣場、水衝式廁所等設施一應俱全。很難想像周莊村是該鎮採煤沉陷村之一。據了解,該鎮2015年開始搬遷至目前的周莊新村。
  • 50條旅遊線路看江蘇美麗鄉村(內含具體線路)
    近期隨著天氣轉暖,在我省鄉村,春天的氣息已撲面而來,目前許多農家樂、休閒農業景點裡,桃花、梨花、梅花、玉蘭花、油菜花等競相綻放。遊客徜徉在美麗鄉村,粉牆黛瓦的村莊點綴其間,農家樂和鄉村遊是親近自然、釋放心情、親子遊樂的好去處。
  • 江蘇徐州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致力鄉村振興田園鄉村 美麗富民(美麗...
    原標題:江蘇徐州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致力鄉村振興田園鄉村 美麗富民(美麗中國)銅山區漢王鎮紫山村(攝於2020年9月)。  孫井賢攝(人民視覺)核心閱讀清澈河流淙淙流淌,整潔鄉道串起田野與農房,村裡枝頭生出朵朵紅梅……近年來,江蘇徐州市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先手棋——從「一處美」到「一片美」、從「環境美」到「內涵美」,這些小山村就這樣變了樣子。冬日的蘇北鄉村別具詩情畫意,像是打翻的調色盤。在江蘇徐州市賈汪區磨石塘村,村容村貌美觀,遊人流連忘返。
  • 「四好農村路+巾幗」,巾幗之智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一條路改變一個村一條條「四好農村路」在綠水青山之間架起了振興的橋梁讓鄉村更美、農民更富
  • 句容「四好農村路」架起鄉村振興橋梁
    「四好農村路」建設是一項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是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近年來,句容市委、市政府始終把農村公路建設列入「為民辦實事工程」,積極推進農村公路工作從部門行為向政府主導作為轉變,高位謀劃,狠抓質量,統籌「四好農村路」+「全域旅遊」建設,實現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協調發展的總目標。
  • 「小美」聚合「大美」共築宿遷美麗鄉村
    上午,與會人員參觀了泗洪縣雙溝鎮淮勝村、魏營鎮龐塘居委會、臨淮鎮周臺村、石集鄉瓦房居委會、青陽街道汴河社區5個「五美庭院」創建村居,優美的鄉村環境、淳樸的民風讓人感嘆不已。據悉,2020年泗洪縣各鄉鎮計劃打造「五美庭院」示範戶11.3萬戶,努力創建「五美庭院」泗洪品牌。
  • 建好農村路 託起致富夢 青島西海岸新區2020年「四好農村路」建設...
    修好一條路,盤活一片土,造福一方人。從蜿蜒曲折的「羊腸小道」,到平整寬闊的柏油路。從曾經的交通閉塞、偏遠落後,到現在的公路修到家門口。近年來,西海岸新區積極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新區的農村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家庭「小美」聚合宿遷鄉村文明「大美」
    這是宿遷市改善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工作的縮影。近年來,宿遷市積極開展以「整潔有序庭院美、溫馨潔淨室內美、乾淨清爽廚廁美、身心健康生活美、和諧互助鄰裡美」為內容的「五美庭院」創建工作,不斷提升人居環境和精神文明建設,努力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 「四好公路」串起美麗鄉村
    「四好公路」串起美麗鄉村 2020-12-23 2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西瑞昌:「四好農村路」鋪設鄉村振興路
    近年來,瑞昌將「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民生工程,按照「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要求,以鄉村振興為著力點,全面推進農村公路建設和維護,將農村公路建設成為產業路、扶貧路和旅遊路,將條條致富「動脈」輸進瑞昌農村各地。2020年11月,瑞昌成功獲評江西省「四好農村路」示範縣。
  • 決戰決勝時 「蘇」影小康路丨宿遷:奮進!收穫!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江蘇推進「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再出發的起步之年。8月,微訊江蘇開展了「決戰決勝時 『蘇』影小康路」影像徵集活動,用影像呈現江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新答卷,用鏡頭見證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建設新徵程的精彩篇章。活動開展以來,我們收到了各設區市的踴躍投稿。今天,我們一起來看——宿遷篇,跟隨徵集的影像,感受鏡頭下的美麗江蘇。
  • 湖州「四好農村路」自成風景線 串起人民生活幸福路
    12月17日,環太湖「四好農村路」一體化建設全國示範路籤約儀式在蘇州舉行。湖州、蘇州、無錫、常州四市交通部門代表共同籤署了《環太湖「四好農村路」一體化建設全國示範路框架協議》,標誌著長達416.2公裡的環太湖公路創建工作正式啟動。鄉村振興延伸到哪裡,路就鋪到哪裡。
  • 盤點:江蘇宿遷五大好玩的地方,你想去麼?
    「宿遷三臺山 那山那水衲田」這是江蘇宿遷的旅遊廣告語,宿遷,簡稱「宿」,古稱下相、宿豫、鍾吾、從德,是江蘇省最年輕的地級市。地處長江三角洲北翼、江蘇北部,坐擁駱馬湖,洪澤湖兩大淡水湖,享有「華東淨土、江蘇氧吧」的美譽。宿遷也是西楚霸王項羽的故鄉,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宿遷。
  • 安徽六安:建設「四好農村路」 助力老區鄉村振興
    大別山旅遊扶貧快速通道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吳曉光) 「四好農村路」是實現精準扶貧脫貧的「先手棋」,是破解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瓶頸的關鍵,是確保小康路上不讓任何一個地方因交通而掉隊的底氣所在。近年來,安徽省六安市以創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為抓手,逐步構建以國省道為骨架、縣鄉公路為支線、通村公路為脈絡的區域交通網絡格局,使農村公路更好的服務於鄉村振興、脫貧攻堅、交旅融合發展等工作大局,助力老區鄉村振興,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江蘇答好協調發展「時代之問」 共同邁向全面小康
    泗洪青臨線旅遊路兩旁,紅色的水杉樹與藍色的新民居交相輝映。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說,經濟實力強、城鎮化水平高是江蘇發展優勢,南北梯度發展、城鄉二元結構也是現實省情,「十三五」期間,江蘇堅持南北聯動、城鄉融合和省域一體化,探索出一批卓有成效的「江蘇經驗」「江蘇做法」「江蘇模式」,答好了經濟大省協調發展的「時代命題」。
  • 吳興:四好農村路為鄉村振興架起「最美走廊」
    如果把交通比作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官,那麼農村公路就是連接美麗鄉村、推進城鄉融合的「毛細血管」。對於有著「長三角之心」美譽的湖州市吳興區來說,只有讓每一根「毛細血管」健康、通暢,才能讓「心臟」高質量跳動。「四好農村路」正是吳興在鄉村振興這張考卷上交出的加分項。
  • 華東淨土,項羽故裡,江蘇宿遷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
    宿遷古稱下相、宿豫、鍾吾,位於江蘇省北部,地處駱馬湖南岸、京杭大運河畔,是江淮生態經濟區核心城市。宿遷是西楚霸王項羽的故鄉,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700多年的建城史,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素有「華夏文明之脈、江蘇文明之根、淮河文明之源、楚漢文化之魂」之稱。境內坐擁駱馬湖,洪澤湖兩大淡水湖,享有「華東淨土、江蘇氧吧」的美譽。
  • 宿遷休閒觀光農業成鄉村振興新引擎
    強化「農」的屬性,突出「遊」的功能,去年接待遊客445萬人次,營業收入達17.6億元——宿遷休閒觀光農業成鄉村振興新引擎宿遷網訊(記者 張雲 通訊員 趙聰)1800畝的70餘種海棠花競相開放,燦若雲霞,眾多遊客在花間拍照、直播,現場車輛綿延數裡,附近飯店家家爆滿
  • 美麗江蘇再出發 萬眾一心向前進
    中國江蘇網訊 7月29日舉行的省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既提氣鼓勁,又為做好下一階段工作指明了方向,在省級機關引起強烈反響。建設美麗江蘇,打造美麗中國樣板本次全會提出,要深化「強富美高」創新實踐,高起點推進美麗江蘇建設,努力打造美麗中國的現實樣板。
  • 「四好農村路」成就鄉村振興新夢想
    修武716公裡長的「四好農村路」在美學品牌的「加持」下,成為風景路、旅遊路,帶動了沿線34個貧困村、16個美麗鄉村、15個黨建示範村、8個旅遊景點、8個美學經濟項目、6個產業園區和特色小鎮及雲臺冰菊、富硒稻米、新莊大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