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答好協調發展「時代之問」 共同邁向全面小康

2020-12-22 金臺資訊

泗洪青臨線旅遊路兩旁,紅色的水杉樹與藍色的新民居交相輝映。 張連華 張 笑攝

歲末,江蘇大地區域聯動、融合發展捷報頻傳:先是蘇州宿遷工業園拓園協議籤署滿周歲,一年來籤約總投資達215億元;接著,南京市江寧區為期兩年、投入100多億元的農村環境整治工程收尾,全覆蓋、無死角;12月11日,縱貫江蘇南北的「鐵脊梁」——連淮揚鎮鐵路全線運營,把蘇北、蘇中和蘇南連成一片。

「這些重大投資項目是我省協調發展的代表性、節點性工程,搭建起新一輪南北聯動、城鄉融合的新平臺、新通道。」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說,經濟實力強、城鎮化水平高是江蘇發展優勢,南北梯度發展、城鄉二元結構也是現實省情,「十三五」期間,江蘇堅持南北聯動、城鄉融合和省域一體化,探索出一批卓有成效的「江蘇經驗」「江蘇做法」「江蘇模式」,答好了經濟大省協調發展的「時代命題」。

南北聯動,答好江蘇協調發展「時代之問」

仲冬時節,位於蘇宿工業園區的江蘇皓峰電器項目工地機器轟鳴,一片繁忙。這個投資50億元的重大產業項目,一個月前才落地。11月20日,項目負責人一天內辦齊《不動產權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許可證》,實現了「交地即發證、拿地即開工」。

這樣的服務和效率,源於蘇宿園區從蘇州工業園「克隆」的親商理念。合作共建蘇宿園區,蘇州工業園5年來累計派出60多名幹部參與園區管理,接受500餘人次的赴蘇各類培訓,並組建中新集團、建屋等5家企業投資10多億元參與建設,對外轉移項目優先推薦到宿遷,蘇宿園區來自蘇南的投資佔比60%。

在蘇州工業園的悉心幫扶下,「十三五」時期蘇宿園區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兩位數增長,以佔宿遷0.16%的土地,實現宿遷全市5.4%的一般公共收入,8.9%的規上工業增加值和16%的高新技術產值。鑑於園區一期13.6平方公裡開發已近飽和,去年11月蘇州、宿遷籤訂拓園發展協議,新增規劃面積15平方公裡,一年來新籤約億元以上項目26個,包括總投資99億元的中金數據中心、總投資50億元的七星電器等龍頭、基地型項目。

「蘇宿工業園是我省南北掛鈎聯動的『代表作』。」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說,我省通過南北共建產業園區,把蘇南園區建設的先進理念、產業基礎、人才團隊,與蘇北豐富的資源、低成本勞動力和優惠政策對接互補。目前,全省共有南北共建園區45家,累計入園企業超1700家,項目註冊金額超2000億元,帶動就業66萬餘人,主要經濟指標大體保持15%左右的年增長率,為蘇北「窪地崛起」注入新動能。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江蘇的難點在蘇北、重點在蘇北。加快蘇北發展,縮小蘇南與蘇北的發展落差,是率先發展的江蘇必須回答的「時代之問」。從「五方掛鈎、對口幫扶」「四項轉移」到南北共建蘇北開發區,南北聯動發展步步深入。

如今,結合蘇北農房改造,南北土地指標交易政策又為蘇北送來了「及時雨」。「截至今年底,蘇北農房改造啟動3年來,蘇北地區通過土地指標交易籌集資金達448.95億元,全部足額即時返還到蘇北指標輸出各地,為農房改造提供了有力支持。」省自然資源廳用途管理處副處長魏成介紹說,土地指標交易通過土地整理騰出建設用地跨區交易,不僅破解了蘇北農房改造資金籌措難題,還為蘇南發展送來緊缺的建設用地資源,是我省南北聯動、互補有無的又一創舉。

城鄉融合,置於新型城鎮化大背景之下

屋舍儼然、粉牆黛瓦、良田環繞——驅車穿行蘇北鄉間,不時能看到一片片新型的農民社區。來自蘇南的土地指標交易資金,以及各級財政籌措的專項資金,改善了10萬戶農民的住房條件,3年內我省將改善蘇北30萬戶農村住房。

走進淮安市漣水縣成集鎮條河村農民社區,村民王英梅熱情地招呼記者來家坐,三室一廳、樓上樓下,還有小車庫。「住上好房子,還要過上好日子。」沛縣安國鎮負責人說,安國鎮工業園區將引進30家企業,帶動上萬人就業。

改善蘇北農房,我省著眼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統籌農民生產生活、鄉村風貌塑造、產業長遠發展。鹽城市住建局局長徐文才說,該市新型農民社區不但配套了文體場所、汙水處理設備、公交站點、服務中心,還貼近工廠、園區,靠近工業園區的68個、農業園區的88個、旅遊園區的8個,讓農民住新居、有班上,安居而樂業。

在農房基礎條件好的南京周邊,市、區兩級注入資金對村莊開展綜合整治,灰乎乎的村落「出落」成山清水秀的美麗鄉村。

「這裡原來到處是豬圈、草垛和墳堆,區街村三級投入1000多萬元,改造成活動廣場、籃球場,鎮裡打工的年輕人好多回來住了,晚上熱鬧得很。」在江寧區湖熟街道河北社區,村支書趙孔平看著改造後的向家邊村,滿是自豪。

像向家邊這樣的自然村,江寧兩年來整治了1000餘個。江寧區農業農村局局長焦珍山說,改造分為「三大四小」工程:推動廁所革命、汙水治理、垃圾分類「三大革命」,實施鄉間小路、景觀小品、小型池塘、小微菜園「四小實事」。經過這輪改造,江寧美麗鄉村從「金花朵朵」變為「春色滿園」。

在蘇州,城鄉土地、資金、人才等要素逐步打通,公共服務、社會保障趨於均等化,從城鄉一體邁向城鄉融合發展新階段。

5月28日,蘇州在京發布全國首個農業農村現代化指標體系。「2014年以來,蘇州通過『三集中、三置換』,58%農戶集中居住,92%工業企業進入園區,91%承包耕地規模經營,接下來將激活城鄉產權交易市場,實現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推動人才、資本等『上山下鄉』,振興鄉村。」 蘇州市農業農村局副調研員季瑞昌說。

從蘇北新型農民小區「白紙作畫」、南京就地改造美麗鄉村,到蘇州重構城鄉關係,我省城鄉融合路徑多元、各顯神通。農村不僅成為農民安居樂業的幸福家園,還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鏈條。

區域協調,交通大格局推動省域一體化

區域協調、融合發展,「最高境界」是發展一體化、城際同城化。「十三五」期間,我省從打造寧鎮揚「鐵三角」、蘇錫常都市圈,到構建揚子江世界級城市群,融入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以局部一體化、區域一體化推動省域一體化,在一系列國家戰略中展現「江蘇作為」「江蘇擔當」。

連淮揚鎮鐵路淮鎮段通車後,宿遷、連雲港、鹽城到南京,只需兩個多小時。到今年底,鹽通鐵路也將建成運營,連綴連鹽、滬蘇通,串成江蘇沿海大通道。

「十三五」時期,蘇北鐵路建設實現了「躍進式發展」,先後開通青鹽、徐宿淮鹽、連淮揚鎮,在建寧淮鐵路,不但把蘇北融入全國高鐵網絡,還把蘇北、蘇中、蘇南連成一片,形成省內「兩小時交通圈」。

「連淮揚鎮通車後,從蘇宿園區到蘇州工業園,不用乘坐汽車往返了,年底鹽通鐵路運營後,兩地只需兩個多小時。」蘇宿工業園黨工委辦公室副處長黃江蘇說,高鐵網重構了江蘇南北的時空距離,南北共建園區通過高鐵「一線牽」,大大便捷了兩地的往來與合作。

從高鐵、航運到港口,交通大格局推動了省域產業轉移調整。在「歐亞大陸橋頭堡」連雲港,總投資677億元的盛虹集團連雲港石化產業園完成設備安裝,明年全面建成投產。在通州灣海門港新區,中天綠色精品鋼落戶總投資千億元。我省推動石化、鋼鐵產業從沿江、環太湖地區向沿海戰略性轉移和轉型升級,為沿海經濟帶注入了新動能,減輕了長江和太湖的環保壓力。

區域一體化發展,我省「沿海軸」開始發力,「沿江軸」蓄力勃發。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實施,過江通道不斷加密,今年以來南京、蘇錫常都市圈密集互動,錫常泰、滬蘇通往來密切。以區域一體化推動長三角一體化,我省加快產業創新、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六個一體化」,單是2020年,就篩選入庫80個重點實施項目,年度總投資1309億元。

「江蘇平原遼闊,通江達海,『關節點』一旦打通,區域發展必將呈現磅礴發展之勢。」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說,積極融入國家區域發展大局,我省正把揚子江城市群建設為支撐長三角北翼核心區,沿海經濟帶力爭建成我國東部地區重要增長極,江淮生態經濟區成為全省生態安全保障的「綠心地帶」。

省域一體、協調發展,江蘇其勢已成,風起雲湧。 本報記者 顧巍鍾

相關焦點

  • 江蘇:走在前列 書寫高水平全面小康江蘇答卷
    「十三五」以來,江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自覺肩負起走在前列的使命,扛起先行者的擔當,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奮力書寫經得起歷史檢驗的高水平全面小康時代答卷。在居民收入水平邁入「4萬元時代」的江蘇,「老張」們的故事還有很多。這五年,「國家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全面小康願景,正在江蘇呈現為一幅幅小康生活的現實圖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對人民、對歷史作出的承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基礎、關鍵一步。
  • 走在前列,書寫高水平全面小康江蘇答卷
    今天起,本報在「邁向全面小康這五年」專欄推出「喜看江蘇『十三五』發展新成就」系列報導,全面展示「十三五」以來江蘇經濟社會各領域改革發展成就。敬請關注。 當時光的腳步邁進2020年最後一個季度,歷史的巨輪,載著億萬人民的小康夙願,穿越困難與險阻,即將抵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彼岸。第一個百年的奮鬥目標,近在咫尺、觸手可及。
  • 朱賀江:牢記殷殷囑託 答好「時代之問」
    朱賀江:牢記殷殷囑託 答好「時代之問」 2019-11-13 19: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面小康是五位一體全面進步
    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5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湖北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充分激發廣大幹部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確保完成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全面小康,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全面進步。如何理解「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五位」之間的關係?
  • 「請人民閱卷」⑦|耒陽市決勝全面小康和決戰脫貧攻堅工作答記者問
    耒陽市委副書記、市長吳旭東現場向中央、省、市媒體介紹了耒陽市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工作情況。耒陽市委副書記、市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邱小兵,耒陽市委常委、市委辦主任、市委統戰部部長曾三成,耒陽市副市長郭興中就耒陽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工作答記者問。記者: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帶來新的難度和挑戰,耒陽是如何走出一條有效應對衝擊、實現良性循環的新路子的?
  • 江蘇小康進程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狀況評析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前提和必要步驟,全面建成小康的進程,必須是可持續發展的和諧共進,內涵的要旨是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基於這種認知,結合江蘇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狀況,筆者以小康進程中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問題作為研究內容,從江蘇小康進程實際測度狀況出發,分析小康建設進程中存在問題和制約因素,提出促進江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對策路徑,以供參考。
  • 這些時代故事,記錄全面小康的「齊魯答卷」
    脫貧攻堅,建設美麗鄉村,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正是齊魯大地上最精彩的時代故事。小康承載初心、小康屬於人民,回眸這一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聚焦脫貧攻堅道路上的中堅力量,發現蘊藏在山東時代脈搏中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記錄基層一線的小康故事。這些人、這些事也成就了齊魯大地上的「小康畫卷」和「齊魯答卷」。
  • 決勝全面小康:「五位一體」全面進步 跑好「最後一公裡」
    決勝全面小康 跑好「最後一公裡」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如何認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如何把握好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斷的關係,記者採訪了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辛鳴。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浦秀村用汗水和堅持書寫邁向幸福小康的...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浦秀村用汗水和堅持書寫邁向幸福小康的詩情畫意 2020-09-16 10: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探路小康——寫在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際
    圖片來源:新華視點2020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求是》雜誌發表重要文章指出:當前,我們既要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跑好「最後一公裡」,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有機銜接。「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小康」,歸根結底,就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它寄託著千百年來中國人對幸福生活的憧憬與期盼,帶著熱騰騰的時代溫度,激蕩著每一顆中國心。
  • 安幼教育集團:答好「時代之問」,激揚奮鬥實幹
    2020年,合肥市安慶路幼兒園教育集團以「時代之問」為導向,以「奮鬥之責」為引領,以「優質教育均衡發展」為目標,以「努力讓每個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學前教育」為己任,答好「時代之問」,激揚奮鬥實幹。在「疫」線趕考路上,安幼教育人團結一心,共同戰「疫」,把被動之「危」轉化為主動之「機」,確保了幼兒園各項工作正常、有序、科學、高效的運作,再次展示了強大的安幼力量、安幼精神。李園長以《答好「時代之問」, 激揚奮鬥實幹》作集團2020年春季學期工作總結。安幼教育集團始終堅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堅守教育使命,激發教育熱情,書寫教育篇章。
  • 學習習近平共同富裕思想 做改革與發展的踐行者
    怎樣實現共同富裕至於在共同富裕道路上如何具體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也有著獨到的深刻的思考。一是要堅持精準扶貧。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是邁向共同富裕的第一步。
  • 「全面小康 追夢成長」江蘇青少年徵文大賽評審會舉行:《孩子們眼中的幸福小康》微視頻暖心上線
    這次活動見證了時代發展,更重要的是,見證了孩子們的成長。」賽事火爆12.2萬中小學生踴躍參賽,描繪幸福小康2020年5月,由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明辦、江蘇省教育廳、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共同主辦的「全面小康 追夢成長」全省青少年徵文大賽正式啟動。
  • 增強「四力」,繪製全面小康生動圖景
    27日下午,「聚力強富美高 決勝全面小康」主題採訪活動在南京市江寧區錢家渡村啟動,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燕文出席啟動儀式。(3月28日《新華日報》)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
    「下好『十三五』時期發展的全國一盤棋,協調發展是制勝要訣。」「協調既是發展手段又是發展目標,同時還是評價發展的標準和尺度。」「全面實現小康,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協調發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論斷和系統部署。
  • 【理論微課堂】第1182期:小康社會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小康社會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發展階段,是從貧窮落後邁向現代化的一個過渡時期,在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中居於承上啟下的重要歷史地位。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鄧小平在把小康社會創造性地引入中國現代化進程時是這樣一個情形:1979年12月6日,在中國訪問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問鄧小平:中國的現代化藍圖究竟是如何構想的?中國將來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鄧小平回答說:我們的四個現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們那樣的現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紀末要達到第三世界中比較富裕一點的國家的水平,比如國民生產總值人均1000美元,也還得付出很大的努力。
  • 「小康先行者」江蘇又「先行」
    (中國減貧故事)「小康先行者」江蘇又「先行」中新社南京7月5日電 題:「小康先行者」江蘇又「先行」作者 周建琳 鍾升30多年來,一茬接著一茬幹,一棒接著一棒跑,江蘇始終朝著高水平全面小康的目標前行。圖為6月11日,江蘇蘇州,太湖之畔的「青蛙村」。 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如今,江蘇省以地區生產總值全國第二和各省人均GDP第一的成績,成為中國經濟版圖上小康社會建設的先行者。站在新起點,「小康先行者」江蘇,手握「創新通行證」再出發。
  • 【「全面小康 追夢之路」調研行】「蔣巷,空氣裡都是幸福的味道」
    &nbsp&nbsp&nbsp&nbsp開欄的話&nbsp&nbsp&nbsp&nbsp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徵程中,群眾身邊的幸福變化是這個時代最美好的故事、最動人的場景。
  • 全面小康,追夢成長
    ,為我們的生命保駕護航;二是要愛惜糧食、勤儉節約;三是要樹立遠大的理想,並始終為之而奮鬥。尋訪小康路,爭做小先鋒。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紅領巾一直在行動!江蘇廣電總臺城市頻道「零距離」對我校積極參加這項活動做了專門的報導。古詩詞的美感,點亮了孩子們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路途。
  • 新華日報評論員:讓氤氳書香浸潤全面小康
    「書香社會」強有力的思想引領、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文化保障,正在持續不斷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助力賦能。造燭求明,讀書求理。習近平總書記對推動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作出過很多重要論述。他強調:「要提倡多讀書,建設書香社會,不斷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