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 追夢之路」調研行】「蔣巷,空氣裡都是幸福的味道」

2020-12-11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開欄的話

&nbsp&nbsp&nbsp&nbsp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徵程中,群眾身邊的幸福變化是這個時代最美好的故事、最動人的場景。為了記錄好、呈現好黨帶領人民為實現全面小康而奮鬥的非凡歷程、輝煌成就和成功經驗,今起推出《「全面小康 追夢之路」調研行》專欄,本報記者將走進部分有代表性的城市、縣區、鄉村進行調研採訪,把鏡頭和筆觸對準普通百姓,對準新時代的奮鬥者,充分反映幹部群眾小康路上的拼搏奉獻,生動展現江蘇人民共建美好家園、共享美好生活的美麗畫卷,敬請關注。

&nbsp&nbsp&nbsp&nbsp9月18日早上6點多,常熟市支塘鎮蔣巷村千畝優質糧油生產基地裡,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人們眼前,村黨委書記常德盛「到班」了。每天清晨6點起床,先繞著村子走上5公裡左右,再到辦公室,這是常德盛多年雷打不動的習慣。這幾天,水稻田是他最掛念的地方。

&nbsp&nbsp&nbsp&nbsp「今年水稻受暴雨影響比較嚴重,我們在雨季過後馬上進行補種,看這個形勢,收成應該還不錯!」看著一株株飽滿的稻穗低垂在田間,常德盛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對著一道過來查看田地的村委會副主任王進明叮囑,「進明,你多注意看看。」

&nbsp&nbsp&nbsp&nbsp蔣巷人對於農業充滿感情。他們靠農業,在奔向小康路上打贏了第一場「翻身仗」。50多年前,靠著改土治水,蔣巷人靠「農業起家」吃上了飽飯;改革開放後,蔣巷抓住機遇辦起鋼結構及輕質建材企業,解決大部分村民就業,實現「工業發家」,為未來發展積累財力;進入新世紀,蔣巷「旅遊旺家」,在全省率先發展鄉村旅遊,在其後幾年間成功打造國家4A級景區。今天的蔣巷,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相得益彰。去年,村級可用財力繼續保持在2000萬元以上。

&nbsp&nbsp&nbsp&nbsp「過上跟城裡人一樣的生活」,在蔣巷的「發展三部曲」中變成了現實。這裡,老百姓「勞有豐得、住有宜居、老有頤養、學有優教、病有良醫」,是一個遠近聞名的幸福家園。僅以看病為例,農民合作醫療保險除市、鎮資助外,個人分擔部分全部由村集體補助繳納。農民看病除享受合作醫療保險規定的醫療費報銷外,個人承擔部分由村裡補助50%左右。

&nbsp&nbsp&nbsp&nbsp蔣巷村民還多一份令城裡人羨慕的集體分紅。在蔣巷財務室,老會計張明華展示去年村裡的「分紅清單」。自村裡2008年首次發放股份分紅後,每年都有增長。去年,全村人均現金收入5.25萬元,加上人均社區股份制分紅1萬元,已經超過了當年度60109元的蘇州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nbsp&nbsp&nbsp&nbsp不光物質條件越來越好,蔣巷人的精神生活也越來越豐富。9月13日,蔣巷村舉辦讀書活動表彰暨首批新時代文明戶授牌大會,向185戶家庭發放超過60萬元的獎勵。2000年,蔣巷村發起讀書學習活動,這一堅持就是20年。「讀書記筆記已成我們家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下一代。」村民蔣振華家的書桌上有一本「讀書筆記」,上面工整地記錄著今年以來的讀書心得。環視客廳,一個老式木質書架上,各類書籍擠得滿滿當當。

&nbsp&nbsp&nbsp&nbsp「蔣巷空氣裡都是幸福的味道。」這是蔣巷村民對當前生活發自內心的感嘆,話語中,既充滿了對艱苦奮鬥的肯定,也包含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許。而在蘇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方世南看來,蔣巷村構建起科學的體制機制,讓全體村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過上幸福美好生活,開拓了一條寬廣的共同富裕之路,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nbsp&nbsp&nbsp&nbsp「老典型」還要有新作為。今年3月,《蘇州市探索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三年行動計劃》出臺,提出要在2022年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蔣巷村要提前一年實現現代化目標。」老書記常德盛豪情滿懷。如何爭當現代化領頭羊?蔣巷人數十年如一日精心呵護的美麗田園,正在發力「反哺」村莊發展。蔣巷村引進社會力量共同開發鄉村資源,實現農文旅融合發展。

&nbsp&nbsp&nbsp&nbsp這陣子,蔣巷村與河南和煦旅遊有限公司合作打造的大型親子主題公園正在緊鑼密鼓建設,總投資約1億元,建成一個集休閒、旅遊觀光、科普、教育、研學為一體的綜合性園區。

&nbsp&nbsp&nbsp&nbsp養老產業也是蔣巷村謀劃的大事。投資近4000萬元建成蔣巷護理院,擁有260張床位,剛剛與常熟德仁護理院籤訂接管運營協議,將在今年10月啟用。蔣巷村黨委副書記、村委會主任蔣玉英說,蔣巷村老年人的比重佔到30%左右,雖然老人生活有了保障,但在健康養老方面還有短板。建好護理院,發展養老產業,不僅可以貢獻新增長點,還可以服務本村老年人,可謂一舉多得。

&nbsp&nbsp&nbsp&nbsp「常書記,聽人說住到護理院,村裡會發補助,有這個好事嗎?」從村裡一路走來,路過老年公寓時,常德盛被73歲的老人王衛忠攔住了。看著老人急切的神情,常德盛上前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笑著說,「村裡給了補助後,基本上就不需要自己掏腰包了,你們可都要把身子養好,以後這好日子還長著呢!」

&nbsp&nbsp&nbsp&nbsp記者 李仲勳 韓 雷

相關焦點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調研行】文旅興 槐鄉旺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調研行】文旅興 槐鄉旺 2020-09-24 0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全面小康 追夢成長」江蘇青少年徵文大賽評審會舉行:《孩子們眼中的幸福小康》微視頻暖心上線
    1小時23分,來自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的高中生張四維搭乘動車抵達南京,比以往節省了許多時間;「嘀」一下掃碼,南京致遠外國語小學的馬吉越教奶奶使用微信支付輕鬆買菜;宿遷洋河新區洋河實驗小學的陸梓涵和返鄉工作的媽媽即將開啟「幸福之旅」......8月28日,「全面小康 追夢成長」全省青少年徵文大賽評審會在新華報業傳媒集團
  • 超十萬學子抒寫「幸福小康」追夢心聲!「全面小康 追夢成長」全省青少年徵文大賽昨截稿
    ……由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明辦、江蘇省教育廳、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共同主辦的「全面小康 追夢成長」江蘇省青少年徵文大賽於8月20日正式截稿,來自全省13個設區市的超10萬名中小學生以筆為媒,記錄下小康生活的美好感受。
  • 全面小康,追夢成長
    他勉勵共生娃們在新的學期裡,在未來生命的每一天裡,不斷努力,開拓進取,珍惜生命,並為崇高的理想而努力奮鬥!校長的期望,我們要時時銘記在心。接著,共生娃們興致勃勃地欣賞了暑期紅領巾尋訪活動的視頻,回顧了自己或小夥伴先後走訪青墩遺址、七戰七捷紀念館、韓國鈞故居、海安博物館、雅周現代農業園等校外基地,多角度充分感受家鄉海安「強富美高」的小康時代的七彩夏日生活
  • 「全面小康 追夢成長」主題徵文大賽獲獎名單出爐啦
    今年5月以來,在由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明辦、江蘇省教育廳、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共同主辦的「全面小康 追夢成長」全省青少年徵文大賽中,來自全省13個設區市的12萬餘中小學紛紛化身「美麗家鄉代言人」,童眼看小康,童心築夢想,書寫出屬於他們的小康追夢心路。
  • 江蘇開學第一課,全面小康,追夢成長
    開學第一課,全面小康追夢成長!今天和孩子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說到全面小康,想想這些年的變化確實很大,最具代表性的感覺應該就是以前坑窪不平的土路,現在都是寬敞的水泥路了!經濟發展帶動小康生活,以後的發展還得依靠這些年輕的孩子們!
  • 鎮江專場:「全面小康 追夢成長」省青少年徵文大賽優秀作品賞析
    來源:鎮少年由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明辦、江蘇省教育廳、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共同主辦的「全面小康 追夢成長」江蘇省青少年徵文大賽已於2020年8月20日截稿,12.2萬餘選手提筆寫下他們對小康生活的理解和對未來的暢想。
  • 「童聲話小康」祖孫三組鏡頭點讚「小康生活」「全面小康·追夢成長」徵文大賽邀您投稿
    全面小康對於老百姓來說,是一個個觸手可及的好日子,是越來越考究的衣食住行,是一個個過去不敢想像的夢想……由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明辦、江蘇省教育廳、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共同主辦的「全面小康 追夢成長」全省青少年徵文大賽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當中。
  • 來蔣巷 絕不能放過美食&野味
    你沒吃過的一種野味——蔣巷野味。蔣巷有哪些野味呢?走,一起去看看吧!      野葡萄       野葡萄又名蛇葡萄,以前彭家山上很多,各處的田間地頭也有。味道比街上賣的要酸多了,吃一口,就知道這個野味有多值。
  • 「全面小康 追夢成長」主題徵文大賽8月20日截稿,已有7萬餘人參賽
    由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明辦、江蘇省教育廳、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共同主辦的「全面小康 追夢成長」全省青少年徵文大賽正在火熱進行中,各地中小學生們紛紛拿起筆來,記錄下他們眼中的「小康」圖景。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雪瑞各地掀投稿熱潮參賽選手覆蓋江蘇省13個設區市本次徵文大賽一經推出便在全省各地掀起了投稿熱潮,學生們紛紛拿起筆來暢所欲言,秀出他們見證的「幸福小康」。
  • ...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數字賦能 杭州打造幸福宜居城市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浙江省杭州市以數字賦能城市治理,打造幸福宜居城市,讓百姓生活更有獲得感。  就醫先看病後結算、停車先離場後付費,目前杭州「城市大腦」已在公共運輸、城市管理、衛生健康等11個重點領域的48個應用場景中全面推進,日均協同數據1.2億條。
  • 平凡人曬「小康」:都在幸福的小日子裡
    你心中的小康生活是啥模樣?他們都有各自的答案平凡人曬「小康」:都在幸福的小日子裡編者按2020年,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人們對小康生活的感受是什麼樣的?讓我們走近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他們,傾聽來自心靈深處的聲音——「我們的小康生活」。脫貧農民:美好的生活就是有吃有住有產業5月20日,江華瑤族自治縣沱江鎮龍造窩村,丘希斌在果園裡修剪枝條。
  • 「大道康莊——人民網全媒體調研行」走進福建 首站聚焦武平林改
    (李國潮 攝)   人民網龍巖8月3日電(許維娜、林曉麗)3日,「大道康莊——人民網全媒體調研行」在福建段的調研採訪正式啟動。當日,調研組一行走進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探訪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如何助推脫貧攻堅。
  • 童心迎小康 追夢再出發——徐州市大馬路小學2020——2021學年度第...
    童心築夢展風採2020年,中國迎來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為了讓隊員們深入了解小康社會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變化和便利,感受小康社會的美好,激勵隊員勇於承擔時代給予的使命。開學典禮上,四年級的隊員們進行了《全面小康 追夢成長》主題隊會展示活動。
  • 我校榮獲肥城市青少年「百年追夢 全面小康」讀書教育活動組織工作先進單位
    為深入開展「十三五」規劃宣傳教育,肥城市各級宣傳、教育部門和團組織、婦聯廣泛發動,精心組織,在青少年中廣泛開展了「百年追夢  全面小康」讀書教育活動
  • 我校榮獲肥城市青少年「百年追夢 全面小康」讀書教育活動組織工作先進單位
    在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團市委、市婦聯聯合舉辦的全市青少年「百年追夢 全面小康」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中,我校緊緊圍繞主線、突出主題、廣泛宣傳、深入動員
  • 端起生態碗 吃上旅遊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今年上半年,宜君空氣優良天數達162天。「以前山上光禿禿,一颳風滿嘴沙,現在你走到哪兒綠到哪兒。」提起居住環境的變化,市民張志華感慨萬千。「城市造綠也是個精細活,我們現在採用各種樹木、喬灌草相結合的方法,打造『近自然環境』,實現路在綠中、人在景中、城在畫中。」宜君縣林業工作站有關負責人說。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福建漳州東山縣:生態好...
    福建漳州東山縣造林治沙,發展綠色產業生態好了 百姓富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海天相接,滿眼蔚藍。正值開漁季,在福建漳州市東山縣陳城鎮岐下村,歸港漁船陸續駛來,一批批海產品被速凍、貼標、轉運。下午6時許,又遇退潮,離岸2公裡的「魚骨沙洲」漸露真容,一船船遊客踏上沙洲觀光遊覽。
  • 【「大道康莊」黑龍江篇】「追夢課堂」讓留守兒童有了少年宮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教室外,立秋過後的佳木斯,風吹起來讓人感到一絲絲的涼意;教室裡,「追夢課堂」的孩子們正齊聲背誦著國學經典《朱子家訓》,聲音稚嫩、洪亮,氣氛火熱。  這是第三期「追夢課堂」暑期班的國學課,也是駐村扶貧工作隊將「追夢課堂」搬進佳木斯市湯原縣伏安村的第三個年頭。
  • 講述身邊的幸福「全面小康百家談」活動走進南京雨花臺區
    此次活動立足於「從身邊故事,看全面小康」,旨在展現南京朝氣蓬勃的小康實踐,生動描繪各行各業南京人民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而奮勇拼搏的精神面貌。活動現場,雷建功、尹申海、吳勝利和馬喜衝四位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發揮著模範帶頭作用的典型,分別圍繞藝術教育、區域轉型、基層醫療和鄉村實踐四個方面,與嘉賓、觀眾分享自己的小康歷程與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