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祖小米鋪就「黃金」致富路

2020-12-20 光明網

  金秋時節,大片金黃的谷穗成熟,一眼望不到邊,微風吹過,波浪起伏,唰唰作響。經過幾個月的生長,沂南縣孫祖鎮種植的小米喜獲豐收,百姓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咱孫祖的穀子5塊錢一斤,今年一畝地打個500多斤,俺種了三畝來地,光穀子就能收入7000多塊錢。」47歲的黃莊村村民尹紀美告訴記者,穀子種上之後,基本不用管理。「我在村周圍打個零工,對象在外地打工,農忙時讓親戚幫個忙,種地、打工兩不耽誤。」看著這一片片豐收的景象,尹紀美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收割孫祖小米

  在革命戰爭年代,沂蒙人民積極擁軍支前,紅嫂們用小米粥救治了一個個傷員,子弟兵們用「小米加步槍」,贏得了一場場勝利。如今,作為「黃金糧」,小米從穀子裡「蹦」出來,鋪就了尹紀美的增收致富路。

  沂南縣位於沂蒙山區腹地,西部丘陵地帶盛產小米。全縣小米種植面積2萬畝,其中孫祖鎮種植小米1.5萬畝。孫祖小米獲得第十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金獎,2010年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家越來越注重養生,米粒小、色澤金黃、湯汁黏稠、口感醇香、營養豐富的孫祖小米銷路也越來越好。「穀子基本賣給了國米公司,他們到家門口收。村周圍也是他們的種植基地。」尹紀美說。

  小米晾曬

  為把好小米做成大產業,把地標產品提升為名牌商品,孫祖鎮引進社會資本,成立了臨沂國米農業有限公司,實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拉長了產業鏈條,真正把孫祖小米做成了引領群眾致富的好產業。

  清理、碾米、篩選、包裝……走進臨沂國米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一臺臺機器正在轟隆隆地運轉,工人們忙碌著打包、裝車,讓小米端上消費者餐桌。「我們生產的小米,不用淘洗,直接就能下鍋。」臨沂國米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生產負責人常玉存驕傲地說,為了保證質量,該公司投資3000萬元新建加工廠,新安裝2條小米生產線,配備了色選機、冷卻機等設備。「色選機利用光電探測技術,去除小米雜質,全面提升純淨度。冷卻機避免加工溫暖過高造成營養流失,讓小米保質期延長了8個月。」常玉存介紹。

  小米文化展廳

  該公司建立孫祖小米專業合作社和8個鬆散型合作社,吸納社員3000戶,發展小米種植基地1.5萬畝,年產穀子600萬斤。「合作社每年給我們發種子、有機肥和無公害農藥。如果遇到技術難題,還能請教合作社專家,及時給我們解決。等穀子收穫,合作社統一回收,不低於市場價。」孫祖小米專業合作社社員告訴記者。

  「掃描米袋上的二維追溯碼,就能查詢到溯源檔案了解到這袋小米的所有信息。」常玉存說,為了讓消費者吃得放心,公司建立產品質量溯源平臺,實行全過程監控,小米從種植、加工到成品的每個環節都建立溯源檔案,確保每件產品質量都有據可查。

  為了把孫祖小米賣個好價錢,公司在淘寶、京東、糯米等網站開網店、搞直銷,在北上廣等20多個城市設立了專營店、加盟店,發展代理商,不斷拓寬銷售渠道。渠道打開了,孫祖小米的價格有了保障,合作社社員們也越來越有信心。(通訊員惠方方 張萍 杜昱葆)

[ 責編:張悅鑫 ]

相關焦點

  • 小小柚子樹 鋪就致富路
    廣安龍安柚,演繹出「小小柚子樹,鋪就致富路」的精彩故事。(廣安日報廣安區記者站 張國盛 記者 張啟富 曾誠 文/圖) 來源:廣安日報
  • 衢寧鐵路為浙閩山區鋪就發展致富路
    衢寧鐵路的開通運營,不僅為浙南閩北14個區縣(市)迎來了一條連接長三角、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通江達海快捷通道,更為浙閩山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勁動能,鋪就發展致富路。衢寧鐵路為浙閩山區鋪就一條綠色生態旅遊路。
  • 種植麒麟瓜 鋪就致富路
    麒麟小西瓜,鋪就致富路,讓劉四滿在家門口實現了致富,也成為村民增收的「甜蜜」產業。劉四滿說,接下來還將加大資金、技術投入力度,把西瓜產業做大做強的同時,引進獼猴桃種植、蜜蜂養殖,實現產業多樣化發展,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 陳先志:為村民鋪就致富茶路
    陳先志:為村民鋪就致富茶路全國人大  作者:  2020-10-21 他是來自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桃嶺鄉高灣村長嶺組的一位農民代表,面對偏僻貧窮的山村現狀,他不退縮、敢創新、真幹事,帶領鄉親成...
  • 重慶彭水: 「火紅」小辣椒鋪就「紅火」致富路
    小小的辣椒鼓起了村民的腰包,鋪就了一條紅紅火火的致富路。在石院村2組羅慶書家,紅紅火火的辣椒裝滿了背簍,正「排隊」過稱,辣椒收購車就停在了家門口。羅慶書把附近的村民都請來幫忙採辣椒、裝辣椒,處處都是歡聲笑語。
  • 惠農政策鋪就「黃金路」
    疫後重振,建始及時出臺《化解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支持農業產業發展鞏固脫貧成果政策十條》,簡稱支持農業發展「黃金十條」,1413萬元財政獎補,四兩撥千斤,持續發力,鋪就一條條脫貧致富「黃金路」。
  • 遠安:小竹筍鋪就群眾增收致富路
    遠安:小竹筍鋪就群眾增收致富路 2020-04-09 19: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車田鄉:荒山變茶山 鋪就致富路
    近年來,該鄉以脫貧攻堅為契機,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破除交通瓶頸,並充分利用土地、氣候等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油茶產業,讓荒山變茶山,為村民鋪就了一條增收致富路,鞏固脫貧成果。2018年,車田鄉引進酉州實業集團到該鄉發展油茶產業,新建油茶基地1萬畝,並在車田村5組修建了佔地面積約1.3萬平方米的油茶初加工廠,為當地油茶產業的發展壯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讓當地村民對發展油茶產業充滿了信心。
  • 村支書帶領鄉親「改造」家鄉:花海鋪就致富路
    村支書帶領鄉親「改造」家鄉:花海鋪就致富路 2020-12-08 16:59:35   在沒當選村書記之前,吳祥便是村裡的致富能手,為人「仗義」是村民對他的至高評價。村民王金成二女兒考上了大學,家中拿不出學費想放棄,吳祥手裡沒有現金,便帶著王金成去銀行取了一萬元,讓孩子順利邁入大學校門。吳祥在花海勞動。受訪者供圖  吳祥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後,要從治理村容村貌入手,加寬主巷路是第一步。這意味著,部分村民家的圍欄、倉房、院牆都要退後。
  • 福建:四好農村路,鋪就百姓致富路便民路
    原標題:四好農村路,鋪就百姓致富路便民路   近日,由交通運輸部主辦的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暨「十大交通微博」發布活動在福州舉行。活動揭曉了2019年度「十大最美農村路」名單,福州市晉安北峰環線全景公路鼓宦線等10條農村公路脫穎而出,被網友推選為「最美農村路」。
  • 邯鄲日報:邯山區南堡鄉萬畝桃園鋪就致富路
    近日,《邯鄲日報》新開鄉村振興專欄首發《邯山區南堡鄉萬畝桃園鋪就致富路》文字新聞,對邯山區「2+2+N」鄉村振興戰略及萬畝桃園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情況進行了報導。
  • 好政策鋪就致富路 樅陽周刊 中安在線多媒體報刊平臺
    國內統一刊號: 好政策鋪就致富路 路過G347樅陽段相國大橋,遠遠就能看見路邊豎立的指示牌  致富後的錢葉平「吃水不忘挖井人」。他決心回饋鄉鄰,擴大規模後的草莓種植園,錢葉平夫妻倆忙不過來,於是他把村裡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吸納了過來,忙時幫助他打理草莓採摘園,草莓開園採摘的季節,一天能安排周邊群眾就業10餘人,錢葉平的草莓園為全家帶來穩定收入的同時,也成為周邊群眾增收致富的「甜蜜園」。
  • 南洞鄉葛根豐收鋪就脫貧致富路
    該基地是南洞鄉中藥材「十裡長廊」中的一段,由山聯村「十佳產業致富帶頭人」何燕清承包,種植面積達45畝,每畝產鮮葛根3000餘斤,畝均收入可達4200餘元。收穫的葛根將統一銷售給旭坤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根據品質進行分級銷售和加工。據悉,近年來,南洞鄉各村通過發展中藥材種植,流轉零散、閒置土地,形成了「產、供、銷」一體化、規模化、規範化產業發展體系,帶動周邊村民就地務工、增產增收,鋪就產業脫貧致富路。
  • 澤雅包岙:「蔬菜王國」鋪就鄉村致富路
    澤雅包岙:「蔬菜王國」鋪就鄉村致富路 2020/12/21 08:27 來源:溫州商報 編輯:遊歷 瀏覽:1078
  • 鋪就致富路——記龍井市開山屯鎮懷慶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金正哲
    原標題:鋪就致富路 「村子裡變化可大了!以前收入在3000元左右,現在都達到1萬元了。這裡可有村書記的功勞啊!」日前,記者走進龍井市開山屯鎮懷慶村,提起村書記金正哲,村民金春華讚不絕口。 金正哲是龍井市開山屯鎮懷慶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工作20餘年,他先後帶領村民發展食用菌栽培、養雞等多種產業,為小山村開啟了一條致富路,農民年人均純收入也由2738元飛躍到了10230元。 金正哲今年59歲,是土生土長的懷慶村人。1993年,金正哲擔任懷慶村村主任後,帶領村幹部走出去觀摩學習,吸取先進經驗,制定了懷慶村的發展之路。
  • 【甘肅電力「十三五」成就巡禮】光伏扶貧惠民生 鋪就「陽光」致富路
    【甘肅電力「十三五」成就巡禮】光伏扶貧惠民生 鋪就「陽光」致富路 2020-12-17 15: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滑縣城關街道史固村:小芹菜鋪就致富路
    近年來,城關街道史固村充分發揮村集體和致富帶頭人的作用,大力發展蔬菜種植,走出了一條以種植芹菜為主的致富路。 在城關街道史固村郭電存家的蔬菜大棚裡,一株株綠油油的芹菜長勢喜人。這幾年,該村大力發展蔬菜種植,種植戶從最初的一戶一個大棚,發展到現在100多戶300多個大棚,通過以強帶弱、以先帶後、以富帶貧,實現了資源共用、成果共享、共同致富的良好發展格局。種植戶說:「我看效益還是可以的,我從兩個棚現在發展五六個棚,下一年我準備發展一到兩個棚。」
  • 小西瓜鋪就甜蜜致富路
    多年來紮根新壩鎮大穆村,在自己種瓜致富的同時,帶動了周邊一批又一批農戶踏上了甜蜜的西瓜種植路,大家都親切地喊他「徐三」。在等待徐新平回來的間隙,記者仔細打量了這片瓜地:一個簡易搭建的茅草屋邊上,是一個個比鄰拱立的塑料大棚,非常具有現代化氣息。大棚內,碧綠的瓜藤覆蓋著一個個待採的西瓜,展現出勃勃生機。「徐三來了!」
  • 肥西銘傳鄉:鋪就民生路 敲開致富門
    10月10日上午,筆者走進肥西縣銘傳鄉,映入眼帘的是寬闊的柏油路,來來往往的行人和熙熙攘攘的鬧市,談到這些年的生活變化,當地的老百姓表示首先要為現在村村通、組組到,四通八達的民生路點讚。
  • 青陽縣廟前鎮:高空滑翔打造特色「飛行村」 黃精種植鋪就致富...
    九華素公司黃精產品黃精,一種養生草本食藥兩用植物,有「補腎黃金」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