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大片金黃的谷穗成熟,一眼望不到邊,微風吹過,波浪起伏,唰唰作響。經過幾個月的生長,沂南縣孫祖鎮種植的小米喜獲豐收,百姓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咱孫祖的穀子5塊錢一斤,今年一畝地打個500多斤,俺種了三畝來地,光穀子就能收入7000多塊錢。」47歲的黃莊村村民尹紀美告訴記者,穀子種上之後,基本不用管理。「我在村周圍打個零工,對象在外地打工,農忙時讓親戚幫個忙,種地、打工兩不耽誤。」看著這一片片豐收的景象,尹紀美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收割孫祖小米
在革命戰爭年代,沂蒙人民積極擁軍支前,紅嫂們用小米粥救治了一個個傷員,子弟兵們用「小米加步槍」,贏得了一場場勝利。如今,作為「黃金糧」,小米從穀子裡「蹦」出來,鋪就了尹紀美的增收致富路。
沂南縣位於沂蒙山區腹地,西部丘陵地帶盛產小米。全縣小米種植面積2萬畝,其中孫祖鎮種植小米1.5萬畝。孫祖小米獲得第十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金獎,2010年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家越來越注重養生,米粒小、色澤金黃、湯汁黏稠、口感醇香、營養豐富的孫祖小米銷路也越來越好。「穀子基本賣給了國米公司,他們到家門口收。村周圍也是他們的種植基地。」尹紀美說。
小米晾曬
為把好小米做成大產業,把地標產品提升為名牌商品,孫祖鎮引進社會資本,成立了臨沂國米農業有限公司,實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拉長了產業鏈條,真正把孫祖小米做成了引領群眾致富的好產業。
清理、碾米、篩選、包裝……走進臨沂國米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一臺臺機器正在轟隆隆地運轉,工人們忙碌著打包、裝車,讓小米端上消費者餐桌。「我們生產的小米,不用淘洗,直接就能下鍋。」臨沂國米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生產負責人常玉存驕傲地說,為了保證質量,該公司投資3000萬元新建加工廠,新安裝2條小米生產線,配備了色選機、冷卻機等設備。「色選機利用光電探測技術,去除小米雜質,全面提升純淨度。冷卻機避免加工溫暖過高造成營養流失,讓小米保質期延長了8個月。」常玉存介紹。
小米文化展廳
該公司建立孫祖小米專業合作社和8個鬆散型合作社,吸納社員3000戶,發展小米種植基地1.5萬畝,年產穀子600萬斤。「合作社每年給我們發種子、有機肥和無公害農藥。如果遇到技術難題,還能請教合作社專家,及時給我們解決。等穀子收穫,合作社統一回收,不低於市場價。」孫祖小米專業合作社社員告訴記者。
「掃描米袋上的二維追溯碼,就能查詢到溯源檔案了解到這袋小米的所有信息。」常玉存說,為了讓消費者吃得放心,公司建立產品質量溯源平臺,實行全過程監控,小米從種植、加工到成品的每個環節都建立溯源檔案,確保每件產品質量都有據可查。
為了把孫祖小米賣個好價錢,公司在淘寶、京東、糯米等網站開網店、搞直銷,在北上廣等20多個城市設立了專營店、加盟店,發展代理商,不斷拓寬銷售渠道。渠道打開了,孫祖小米的價格有了保障,合作社社員們也越來越有信心。(通訊員惠方方 張萍 杜昱葆)
[ 責編:張悅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