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農政策鋪就「黃金路」

2020-12-13 恩施新聞網

疫後重振,建始及時出臺《化解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支持農業產業發展鞏固脫貧成果政策十條》,簡稱支持農業發展「黃金十條」,1413萬元財政獎補,四兩撥千斤,持續發力,鋪就一條條脫貧致富「黃金路」。

(長勢喜人的溫室玻璃大棚蔬菜。)(全媒體記者 劉波 攝)

農業技術人員在田間地頭指導生產。(全媒體記者 劉波 攝)

農業志願服務專家組織茶農搶時採摘茶葉。(全媒體記者 劉波 攝)

全媒體記者 劉波 通訊員 米緒凱

年終盤點,「支農十條」政策持續發力,建始農業產業好戲連臺。

獼猴桃白酒、獼猴桃果酒震撼上市,農戶的殘次果被「吃幹榨盡」;蔬菜「住」進玻璃房,一排排蔬菜大棚拔地而起;鄂魔芋1號種芋進一步擴繁,恢復性發展再現「魔力」;茶葉產業踏上農旅深度融合之路……

疫後重振,建始及時出臺《化解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支持農業產業發展鞏固脫貧成果政策十條》,簡稱支持農業發展「黃金十條」,1413萬元財政獎補,四兩撥千斤,持續發力,鋪就一條條脫貧致富「黃金路」。

政策支持大幹快幹

「一定要靠政策激勵,著力扶持一批見效快、收益穩的農業項目,增加農民收入,鞏固脫貧成果。」 疫後重振,「農」字當頭,建始縣委、縣政府一班人深思熟慮。

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建始縣委書記向紅林,縣委副書記、縣長張淵平一次次帶隊深入田間地頭走訪調研,了解詳情,一次次召開會議,聽取專家建議,研究對策,縣裡出臺《化解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支持農業產業發展鞏固脫貧成果政策十條》。

這十條政策明確對適用範圍、基地獎補、主體培育、加工扶持、平臺建設、營銷激勵、品牌創建、金融支持、技術服務、風險防範等出臺激勵政策,支持能有效帶動農民增收的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等農業經營主體大幹快幹,大力發展特色蔬菜、魔芋、獼猴桃、茶葉、藥材種植及生豬養殖,確保農業增收、農民增效,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

該縣對新建集中連片100畝以上大田特色商品蔬菜示範基地每畝補貼100元,新建30畝連片大棚蔬菜每畝補貼500元;新建集中連片30畝以上獼猴桃水肥一體化標準基地每畝補貼4000元;新建鄂魔芋1號原種擴繁基地50畝以上每畝補貼2000元;實施能繁母豬補貼,每頭補貼30元。

該縣鼓勵農業企業積極爭創省級、州級農業龍頭企業,對新進的州級龍頭企業獎勵2萬元,新進省級龍頭企業獎勵10萬元;鼓勵農業企業積極申報農產品「三品一標」,對獲得綠色食品認證的獎勵5萬元,對獲得有機農產品認證和農產品地理標誌的獎勵10萬元……

「真是政策裡面有『黃金』!」手捧支持農業發展「黃金十條」,全縣農業經營主體驚喜不已。

「帶領農民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把錯過的機會找回來,把造成的損失補回來,全力以赴奪取農業大豐收。」疫後重振,建始幹群「搶」字當頭大幹快幹,一大批短平快農業脫貧支柱產業如雨後春筍般發展,全力摁下農業產業發展「快進鍵」。

「科技田保姆」送「及時雨」

好花更需綠葉扶。

為抱團做大做強蔬菜、馬鈴薯、獼猴桃、關口葡萄等「短平快」特色產業,建始縣農業農村局及時組織馬鈴薯、獼猴桃、糧油、茶葉、蔬菜等特色農業方面的98位農技專家,成立農業志願服務隊,下沉到地頭,拿出抓疫情防控的拼勁、狠勁和韌勁,爭當「科技田保姆」,送去一場場科技「及時雨」。

一個個揮汗田頭的身影,一個個手把手耐心講解的場面,一個個鮮活感人的畫面躍然紙上,歷歷在目,永當銘記。

今年以來,建始縣98位農技專家聞令而動,不負重託,活躍田間地頭忙發展。戰疫情、戰雨情,大災年裡搶收成,用「忙瘋了」形容一位位農業志願服務隊專家,一點也不誇張。

「提醒一下,下田一定要戴口罩、不扎堆。」「眼下獼猴桃管理應該注意什麼?」「三件事,一補苗,二防病蟲害,三施肥。」作為全省獼猴桃優勢區中心區,春管刻不容緩。3月上旬,牽頭負責的縣農業志願服務隊林果專家米緒凱入業州、赴長梁、上紅巖寺,與當地獼猴桃志願服務專家一道,催果農下田,現場技術指導,按下春管「快進鍵」。

半個月時間,在一支支農業志願服務小分隊的指導下,全縣高規格完成獼猴桃春管2萬畝。作為農業志願服務隊一員,長梁鎮親鄉緣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傑一邊現場指導果農施肥、補苗、防病蟲害,一邊對打電話求助的果農進行遠程技術指導,搶時完成獼猴桃春管1200畝。

「把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作為無疫情鄉鎮的花坪鎮,有20%的關口葡萄尚未進行春管,若氣溫回升,那就再不能剪枝了。種植戶急,專家更急。該鎮向緒豐、周光彥、龔小剛等志願服務專家一個個鑽進葡萄園督促指導,用10天時間高標準完成春管,交上一份漂亮答卷。

「要想甜柿成為脫貧致富的甜蜜『柿業』,就趕緊下田施春肥忙春管。」紅巖寺鎮志願服務隊專家張勝華吩咐村民。他帶著6人技術小分隊包村包戶包田塊,催農下田,半個月時間,全鎮1300畝甜柿春管全面完成。

在官店鎮,劉迪權、汪益等志願服務專家沉下身子抓發展,全鎮商品馬鈴薯面積突破3萬畝,成為百姓鞏固脫貧的「金蛋蛋」。

「一定要爭分奪秒,把疫情造成的損失奪回來。」在志願服務蔬菜專家李仕東等的帶領下,當地蔬菜產業蓬勃發展。

「老譚賣瓜,自賣自誇,教你育西瓜苗技術,如果有用,不忘給我點個讚。」作為農業志願服務隊的一員,蔬菜種植專家譚建平帶頭示範試種,深入田間地頭手把手指導,抽空編寫的20餘期微信授技文章「火」了,詼諧的語言、清晰的技術要領,讓廣大蔬菜種植戶受益匪淺。

「今年甜柿價格超漲。」「種了這麼多年獼猴桃,沒想到連殘次果都收了。」「今年的辣椒、西紅柿都賣成了天價。」「今年又是疫情又是雨情,沒有農業志願服務隊的專家傾力協助,就沒有我們的好收成。」該縣廣大農業種植戶無不嘖嘖稱讚。

「特殊時期,能成為一名農業志願專家,雖苦卻很榮光。」該縣農業志願服務隊專家們用辛勤和汗水確保了支農政策落實落地,疊加效應盡顯。

產業活力盡顯

「能不能支持一下張興銀,或許能成就一款品牌!」縣政府常務會上,建始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向定群曾提出要求。

長期致力於獼猴桃產業發展的張興銀不負眾望,靠著30萬元財政獎補資金添設備,從事獼猴桃果酒加工,一炮走紅,產品成了市場搶手貨。

「在我們企業發展爬坡上坎的關鍵時期,拉了我們一把,我們再也不用犯愁了!」建始縣親鄉緣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傑深有感觸地說。

今年,該專業合作社靠著「支農十條」政策支持,進一步鞏固提升水肥一體化標準示範園,選果機器拉回來了,冷藏庫建起來了,獼猴桃白酒研發投產了,帶動發展獼猴桃1500畝,對農戶種植的獼猴桃應收盡收。

建始有近40年種植獼猴桃的歷史,2018年被確定為全省獼猴桃優勢區,近兩年,靠著省農業廳下達的1000萬元獼猴桃產業發展資金,不斷加大品牌、示範基地建設和產業鏈延伸。特別是今年「支農十條」政策出臺,財政獎補資金的注入,真是「肥肉上添膘」。

地裡安裝攝像頭,架噴灌設施,凍庫、大蓄水池、水肥一體化等設施一應俱全,讓傳統獼猴桃種植插上「翅膀」。

在「支農十條」政策支持下,標準化生產基地進一步鞏固和提升,目前已在業州、長梁、紅巖寺3個鄉鎮建立三大示範樣板、10個標準果園,改造老果園4650畝。以現有基地為基礎在全縣打造10個核心標準化示範樣板,帶動1萬畝標準化示範果園建設,生產優質獼猴桃商品果1萬噸,以高產優質的產品推動品牌建設。

品牌建設碩果纍纍。在華中農業大學和省農科院的鼎力支持下,目前,該縣種植的品種以「金桃」為主,其次是「金魁」「海沃德」和少量的「紅陽」。「建香」「金塘1號」等新品種已獲國家地理標誌產品,2018年11月,國家獼猴桃科技創新聯盟2018年年會暨全國優質獼猴桃品鑑會在鄭州召開,「建香」獼猴桃斬獲中華黃肉組金獎。

如今,「建香」一上市就成了搶手貨,網上銷售論個賣,價格高達5元一個。「建始獼猴桃」品牌正叫響全國。

產業鏈進一步拉長。今年在財政獎補資金的支持下,2家企業分別研發生產出的獼猴桃果酒和白酒成為市場新寵。

「拉長產業鏈,徹底解決了多年未解決的殘次果問題,將種出的獼猴桃『吃幹榨盡』,確保農民增收,極大調動農民積極性。」向定群一臉喜悅。

作為武陵山特色獼猴桃優勢區,建始縣以「支農十條」政策撬動,正掀起一場甜「獼」的自我革新,不斷推動全縣獼猴桃產業高質量發展。

蔬菜產業在建始好比「一根雞肋」,最大短板是技術含量不高。今年,縣委、縣政府下大力氣推動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縣裡投入350餘萬元獎補資金,建始縣慧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花坪鎮漆寮村建起玻璃溫室大棚,這裡成為縣內外蔬菜種植大戶參觀學習的示範之地,拉動建始設施蔬菜種植大發展,仿佛一夜之間,建始設施蔬菜大棚拔節長高。

曾作為全國最有名的魔芋種植加工示範基地,如何恢復性發展這一富民產業,「支農十條」政策發力,依託市場主體,大力開展「鄂魔芋1號」原種擴繁。該種芋抗軟腐病毒性強,生長旺盛,正讓建始魔芋產業再發「魔力」。

惠農政策鋪就「黃金路」。今年,建始縣在支持農業發展「黃金十條」撬動下,全縣以馬鈴薯、獼猴桃、糧油、茶葉、菸葉、蔬菜、魔芋等為主的特色產業高達32.8萬畝,新增面積2萬畝,各類脫貧支柱產業取得突破性發展,廣大農民脫貧奔小康的底氣更足了。

相關焦點

  • 孫祖小米鋪就「黃金」致富路
    如今,作為「黃金糧」,小米從穀子裡「蹦」出來,鋪就了尹紀美的增收致富路。  沂南縣位於沂蒙山區腹地,西部丘陵地帶盛產小米。全縣小米種植面積2萬畝,其中孫祖鎮種植小米1.5萬畝。孫祖小米獲得第十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金獎,2010年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
  • 糧豐價好 感謝惠農好政策
    他們揚眉吐氣,飲水思源,紛紛感謝黨的惠農好政策。然而,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不少農戶安不忘虞,在歡慶的同時也道出了幾分憂慮。  種糧也能賺大錢  「糧食種得好,也能賺大錢!」12月6日,辛村鎮安陽晨東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孫現彬激動地說。最近,他種的秋玉米已經銷售一空,尾款也全部結清,著實讓他賺了一筆。
  • 衢寧鐵路為浙閩山區鋪就發展致富路
    衢寧鐵路的開通運營,不僅為浙南閩北14個區縣(市)迎來了一條連接長三角、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通江達海快捷通道,更為浙閩山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勁動能,鋪就發展致富路。衢寧鐵路為浙閩山區鋪就一條綠色生態旅遊路。
  • 好政策鋪就致富路 樅陽周刊 中安在線多媒體報刊平臺
    國內統一刊號: 好政策鋪就致富路 路過G347樅陽段相國大橋,遠遠就能看見路邊豎立的指示牌人窮志不窮,雖然處於貧困戶行列,但錢葉平相信只要肯幹,賺錢就沒有困難,家裡要想有幸福的生活,都離不開政府的幫助和政策的扶持。而這一切轉變的開始,都是從採摘園開始。  在村裡和扶貧工作隊的鼓勵幫助下,窮則思變的錢葉平認真地參加種植技術培訓,刻苦學習,利用小額信貸資金種植了葡萄和草莓,同時還在家養了雞、羊、孔雀,當年就獲得了豐收。
  • 林業經營者享受惠農政策 公益林、天然林補償資金發放
    林業經營者享受惠農政策 公益林、天然林補償資金發放源稿:東陽市融媒體中心 |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09日 14:57:21 | 作者:蔣雯 通訊員 胡祥林 | 編輯:劉海傑  日前,市財政局、林業局聯合下文,發放2020年公益林補償資金和天然商品林停伐補償資金
  • 2019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出臺
    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日前聯合發布2019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這37條政策包含了農業生產發展和流通、農業資源保護利用、農田建設、農業科技人才支撐、農業防災減災、鄉村建設等六大方面。兩部門表示,中央財政將繼續加大支農投入,強化項目統籌整合,持續優化財政支農投入供給。
  • 小小柚子樹 鋪就致富路
    廣安龍安柚,演繹出「小小柚子樹,鋪就致富路」的精彩故事。(廣安日報廣安區記者站 張國盛 記者 張啟富 曾誠 文/圖) 來源:廣安日報
  • 健康扶貧鋪就村民幸福路
    射洪市以醫聯體為基礎構建新型醫療服務體系,阻斷因病致貧返貧源頭健康扶貧鋪就村民幸福路 服務隊走村串戶傳遞政策信息。  多措並舉重宣傳扶貧政策送到家  健康扶貧政策內容較多且專業性強,很多貧困戶看不清楚、聽不明白,理解也很片面。作好政策宣傳非常關鍵。  射洪市衛健系統多管齊下,把健康扶貧政策送到了貧困群眾家裡。  「楊書記,你們這麼早就進溝來了呀?」
  • 南洞鄉葛根豐收鋪就脫貧致富路
    據悉,近年來,南洞鄉各村通過發展中藥材種植,流轉零散、閒置土地,形成了「產、供、銷」一體化、規模化、規範化產業發展體系,帶動周邊村民就地務工、增產增收,鋪就產業脫貧致富路。(樊暢、楊興菊)【來源:汝城手機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躍動在惠農網點的「中原藍」
    2018年,該支行在公司業務條線、風險條線、惠農業務條線被評為先進單位,屢獲嘉獎。截至今年5月31日,該支行惠農網點已有57個,惠農總存款餘額位居全省縣域支行第二位,成為了系統內普惠金融發展的典範。惠農經理劉森就是其中一員,他傾心盡力為中原銀行虞城支行的惠農業務開展立下汗馬功勞,見證了虞城支行惠農網點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推動著該支行惠農業務走向一個又一個新的輝煌。
  • 遠安:小竹筍鋪就群眾增收致富路
    遠安:小竹筍鋪就群眾增收致富路 2020-04-09 19: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銀行松桂園支行推出惠民惠農卡 助推開福區惠民惠農工作
    紅網時刻7月28日訊(通訊員 歐陽倩瑩 申曉婷)為全面落實國家惠民惠農政策,維護群眾切身利益,推動建立便捷、高效、安全的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發放管理長效機制,中國銀行松桂園支行積極落實國家政策,作為長沙市開福區財政惠民惠農代發工作的指定銀行之一,積極配合區財政局及相關職能部門,深入推進惠民惠農財政補貼工作
  • 回良玉考察貴州 強調不折不扣落實強農惠農政策
    他強調,要從政治和全局高度充分認識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意義,堅持不懈地強化農業基礎地位,不折不扣地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  回良玉指出,保持農業農村的良好發展勢頭,關鍵是要落實好各項強農惠農政策,並不斷鞏固、完善和加強。中央在年初發出1號文件的基礎上,最近一個時期又針對農業農村發展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進一步採取了增加農資綜合補貼、扶持生豬生產、完善退耕還林政策等一系列重大舉措。
  • 耕耘「蘇洪」 助力惠農
    原標題:耕耘「蘇洪」 助力惠農   蘇洪鮮食的前身,海門蘇洪食品有限
  • 就《關於進一步加強惠民惠農財政補貼
    近年來,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在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同時,有效加強惠民惠農領域的政策供給和投入保障。一是加強統籌力度。政策力度不斷加大,大量補貼資金通過「一卡通」的方式發放到群眾手中,在強化社會保障兜底政策落實、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二是開展專項治理。
  • 村支書帶領鄉親「改造」家鄉:花海鋪就致富路
    村支書帶領鄉親「改造」家鄉:花海鋪就致富路 2020-12-08 16:59:35 受訪者供圖  吳祥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後,要從治理村容村貌入手,加寬主巷路是第一步。這意味著,部分村民家的圍欄、倉房、院牆都要退後。村民們希望村子有改變,但不願意割捨自身利益。「當時工作很難,我只能先從自己和親屬家下手。」  吳祥及親屬、村幹部「先帶頭做示範」讓這項工作開局順利。在籌措資金時,他又找到從村子走出的老同學、老鄉親「贊助」,他則捐出2000元,村幹部捐200元。
  • 不折不扣貫徹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千方百計保持農業農村發展良好...
    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黨校的重要講話精神,從政治和全局高度充分認識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意義,堅持不懈地強化農業基礎地位,不折不扣地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努力促進糧食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切實抓好「菜籃子」生產,保障市場供給,進一步鞏固和發展農村的大好形勢,為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 「魯擔惠農貸」引金融活水灌三農之田
    樂陵農商銀行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惠農強農發展戰略,主動擁抱農業農村市場,積極響應省聯社支持「三農」發展的決策部署,與市政府、省農擔公司協作,創建政-銀-擔三方合作機制,召開魯擔惠農貸推廣合作工作會議,助推鄉村產業振興。
  • 陳建軍:扮靚「門面」做實「裡子」 鋪就幸福小康路
    陳建軍:扮靚「門面」做實「裡子」 鋪就幸福小康路來源:如東新媒體 發布時間:2020-12-23 10:電話:0513-80865519 傳真:0513-80865516郵箱:1605797543@qq.com 地址: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掘港鎮長江路29號
  • 種植麒麟瓜 鋪就致富路
    麒麟小西瓜,鋪就致富路,讓劉四滿在家門口實現了致富,也成為村民增收的「甜蜜」產業。劉四滿說,接下來還將加大資金、技術投入力度,把西瓜產業做大做強的同時,引進獼猴桃種植、蜜蜂養殖,實現產業多樣化發展,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