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到,家裡的電器除了空調、風扇以外,還有一種非常的忙,那就是冰箱,因為天熱,我們習慣把所有食物——涼的,熱的,開封的,未開封的,幹的,溼的......統統塞進冰箱,如果可以,恨不能自己也鑽進冰箱!我們自己都熱得受不了,何況食物呢,不放冰箱的話,一準會熱得腐爛變質,所以,夏天的冰箱就變成了一個食物的儲藏箱。
這個做法,只能說做對了一半,沒錯,有些食物如果吃不完的話,確實需要存放冰箱才能防止細菌的繁殖,確保其食用的安全。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範志紅介紹:
----高水分熟食品,需要放在冷藏室裡,才能延長一天半天的食用期限。
比如剩飯剩菜、巴氏奶,以及沒有滅菌包裝的各種熟肉、豆製品等,這些食品都是細菌們的最愛。
----酸奶和活乳酸菌飲料也要放在冰箱裡。
不僅僅是因為涼著喝口感好,主要是因為乳酸細菌等有益菌在冷藏條件下停止增殖,否則溫度高時活躍過度產生太多的酸,反而會很快大批死亡。
----開封後的純果汁和各種飲料也一樣。
如果一次喝不完,必須放入冰箱中,24小時之內要喝完。有些很酸的果汁開封後可以冷藏存放48小時,比如橙汁、沙棘汁等。
----開封後的番茄醬、芥末醬、沙茶醬等調味品,都要放入冰箱。
因為儘管開封之前它們經過殺菌或滅菌處理,但一旦開封,重新接觸空氣,就會汙染細菌。
----暫時不吃的芝麻醬放在冰箱裡,可以延緩氧化反應的發生,避免產生「哈喇味」(但是冷藏後脂肪凝固,醬體變硬,調開的時候速度會變慢哦)。亞麻籽油、核桃油之類容易氧化變質的油也可以冷藏。
----買回來當餐不吃,但24小時之內會烹調食用的排酸肉,適合放在0度保鮮盒當中。
它們在-1到0度之間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微生物超標風險,同時不會凍結,避免影響風味和口感。
----魚乾蝦皮海米等乾貨。
放入密封保鮮盒中冷藏保存,可以避免發出刺鼻氣味,減少致癌物亞硝胺類的合成。用的時候取出來一點,然後馬上密封好,放回冰箱裡就可以了。
----大部分蔬菜和北方水果都適合放在冰箱裡儲藏。
如果蔬菜直接放入冰箱,會快速發生失水萎蔫,不僅菜會變得不好吃,而且損失多種維生素。
因此,容易失水的綠葉菜最好用一兩層能吸水的紙包裹,然後放在塑膠袋裡,鬆鬆地紮上袋口,便於維持其中的溼度既不至於引起腐爛,又不至於很快變幹。
但是,另外有一些食物如果你不分青紅皂白一股腦兒塞冰箱的話,不但不能保鮮,而且會適得其反,很快就會凍傷或變質:
1、熱帶水果。
像常見的香蕉、榴槤、木瓜、芒果、牛油果,它們來自於熱帶,沒在低溫環境下生存過,所以對低溫非常敏感,冰箱0-4度的低溫足可以把它們嚴重凍傷,輕者表皮變褐、長出麻點點,嚴重的甚至會內部軟爛。
2、咖啡、茶葉
茶葉、咖啡本質都是幹制食品,它們經過乾燥處理後,水分含量極低,微生物無法繁殖,只要注意防潮,就能保存很長時間。已經開封的茶葉、咖啡就不要放進冰箱了,因為密封不嚴容易變潮、發黴,而且冰箱中的味道還會混進咖啡、茶葉裡,影響風味。
3、巧克力
巧克力的熔點在二十多度,冰箱裡溫度較低,容易讓脂肪結晶的晶型變化,雖然不會變質,口感卻會逐漸變得粗糙,表面長霜,不再細膩均勻。
另外,有些食物雖然應該放冰箱儲存,但也要講究一定的存放技巧,不然會導致細菌傳播,食物受到汙染:
1、切開的水果不能直接放冰箱,要蓋上保鮮膜後再放冰箱。
冰箱並不是一個無菌的環境,往往混雜著一些有害的細菌,切開的水果有大量的水分和糖分,非常適合細菌的生長,使得水果的腐敗變質速度加快。而保鮮膜是阻隔冰箱中細菌的一種有效方式,能阻隔冰箱可能存在的細菌對水果的侵蝕,所以,切開的水果一定要用保鮮膜覆蓋以後再放冰箱。
2、買回的肉類要密封處理後放進冰箱。
肉類海鮮等動物食品往往更容易攜帶致病菌,包括那個著名的李斯特菌,它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怕冷,能在低溫條件下活很久。我們買回來的肉類如果不做密封處理的話,很可能導致細菌的交叉傳播,汙染冰箱裡的蔬菜水果饅頭麵條等其他食物。
3、剩飯剩菜不要等到放涼了再入冰箱。
因為食物放涼過程會給細菌提供大好的機會,因為細菌在 4℃~60℃ 的「危險區」內會迅速繁殖。夏天溫度高,等到你放到涼(室溫),不到半小時數量就能翻倍,可能還沒等放進冰箱,食物就已經隱匿著大量的細菌了。所以,剩飯剩菜要抓緊時間放入冰箱才最安全。
4、蔬菜和水果要分開存放。
一些常見的水果,比如蘋果、芒果等,採收後還會繼續釋放一種幫助自己成熟起來的成分——乙烯,如果和蔬菜放一起,乙烯依然會讓其他的蔬菜水果腐敗的更快,反而不利於保存。蔬菜水果要單獨包裝起來,分別放在冰箱不同的儲存盒裡。
(安娜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王興國營養特訓班四期學員 扶貧達人團優秀成員 優質健康領域創作者 營養科普原創作者 嘮「糖友」 的嗑兒 說「減重」 的事 還有好吃的、好喝的和你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