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回想曾經一個人生活,只依稀記得,那時不用操心另一半,也不用操心父母,更不用操心孩子。
後來,戀愛、結婚、生娃、再生娃。
曾經是汽車4S店女老闆,兼職健身教練,瑜伽老師一枚。
如今是兩個男寶的媽媽,大寶今年2歲多,二寶剛滿6個月。我們計劃是等二寶斷奶了備孕老三,圓我的女兒夢哈哈。
接下來,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故事吧。
我出生在一個中醫世家,我的父親,還有很多親人都是醫學專業。這樣的家庭環境,讓我從小就養成了很好的飲食習慣,直到現在。
可以這麼說,今年我30歲,堅持健康飲食,已經有30個年頭了!
勤快點兒,多下廚
我非常感恩我的父親母親,因為是他們讓我知道了真正健康的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是可以一代一代這麼傳承下去的。
在我結婚成家以後,隨著家庭成員的改變,我也在積極的踐行著健康飲食。
拿早餐來說。我家的早餐一直都是要吃菜的,早餐四菜一湯很常見,即使只做兩個菜,每樣菜也會用好幾種食材去搭配。
而我老公家就很簡單,有時是把剩菜熱一下,有時是吃包子或炒飯等。總之,不怎麼專門做菜吃,這也是很多家庭的飲食習慣吧。
怎麼改變這個習慣?
很簡單,就是勤快點兒,多下廚。他們習慣了,受益了,自己做時就會慢慢去調整。
當然,你不能想著完全去轉變一個家庭。
因為畢竟婚姻是兩個家庭的融合。但好的、正確的理念,還是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與行動去影響他們。
外出跟在家吃得一樣
在我的努力下,我們這個小家的飲食習慣也逐漸形成了一種健康常態。
前段時間我們全家自駕去三亞度假,一路上我沒有買任何膨化食品,垃圾食品。
我們在路上跑了四天,在車上給孩子與家人準備的有千張生菜牛肉卷,撈麵條、盒飯、炒黑豆、各種水果。
對,沒錯,我還拿了電飯煲。
在服務站人家吃泡麵,我們各種搭配健康飲食,我努力做到外出跟在家吃得一樣。
我們每到一站,第一件事就是導航到附近的菜市場買菜,然後回住宿的地方做(提前定的都是有廚房可以做飯的客棧),生命在於折騰嘛!
入住民宿的冰箱被塞滿了買的各種食材
我很享受現在的生活狀態:忙碌、辛苦、幸福、滿足!
我現在的小驕傲是我的大兒子,從一歲多開始,我做飯的時候就會刻意讓他參與進來,與他一起切菜(拿著他的手,保證安全),告訴他炒菜放什麼調料,包餃子時給他單獨的麵團和擀麵杖。
我的思路是建立起孩子的參與感,培養獨立性格,鍛鍊自理能力!我在陪娃玩耍的同時,順便也就把飯做了,一舉兩得!
沒做媽媽前,我也是朝九晚五的工作狂;做了媽媽後要照顧一家人的飲食,每天也是「行程」滿滿。
不過,我並不會讓瑣事消耗掉我的精力,而是合理安排時間高效率完成每件事。
合理搭配食材、充分利用爐灶
早餐是最容易忽視的一餐,雖然在大多數中國人的眼裡早餐要吃好。但對於忙碌的上班族而言,總會迫於時間不足等問題,導致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情況出現。
現在,我就教教大家如何做到高效率的準備。
早晨的高蛋白食物我們可以優先準備雞蛋、牛奶,這樣對於時間比較緊張的上班族媽媽來說可能比較簡單。
有牛奶雞蛋的基礎上,再去搭配易烹飪的蔬菜和主食類就好。
我的高效率秘訣一:
進去廚房後,灶臺的火保持不滅。
我觀察過家人做飯,他們慢的原因是一直站在那裡,洗菜切菜,都準備好後,再開火烹飪。
而我進入廚房後,會先把所有需要用的食材從冰箱裡拿出來,需要蒸,需要煮的東西,兩個火同時開始。
合理安排同時烹飪。
在蒸與煮的同時,洗菜,配菜,鍋內東西蒸好,我也差不多可以炒菜了。
半小時四菜一湯一主食是我家早餐的標配。
我的高效率秘訣二:
在我們家,大人吃什麼孩子就吃什麼。
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好好愛自己才能好好愛孩子。我不會像有些媽媽一樣,單獨做孩子的飯,再做大人的飯。這樣不僅費事,還很容易造成剩飯。
從年幼時就給孩子建立好的飲食結構,非常重要!
大人少油少鹽輕烹飪,孩子當然可以一起吃!大家養成健康飲食的好習慣後,適應了輕烹飪吃法,再做出的美食,它一定是適合全家老少一同用餐的。
自律、效率、好好愛自己
沒有生娃前其實我是超級忙的。每天上班都要開車1個半小時,到公司以後還要處理各種焦頭爛額的問題,一工作起來就會很忘我。
不過注重健康的我,再忙,到辦公室裡總是會煮上些花茶,銀耳羹,五紅湯之類的。
午飯大家點外賣時, 我自帶的快手沙拉就該拿出來亮相了。
「快手沙拉」準備秘訣:
1. 準備蔬菜:蔬菜都是我早晨做飯時多洗出來的蔬菜,能生吃的直接切,需要白灼的,迅速焯熟。
2. 搭配高蛋白食物:像雞蛋、牛肉、蝦仁、雞肉以及千張、豆腐乾這些常見的高蛋白食物任選一種。
3. 最後搭配藜麥或鷹嘴豆。
4. 帶上配好的油醋汁,中午直接拌一下就可以吃了。
這樣一份不加沙拉醬的低脂營養沙拉就這麼簡單!特別省時,總比吃外賣強!
這應該很適用於上班累了一天,晚上下班後動也不想動的你們吧。
再累,也一定要給自己準備點兒吃的,好好愛自己才是硬道理!
晚準備、早起床、重規劃
很多人都說當了媽就沒清閒的時候,我深有同感,每天恨不得把自己分成五份。
想要在這種情況下讓娃吃飽吃好,通常情況下我會在頭天晚上孩子們都睡著以後,提前鑽進廚房。
我晚上會做哪些準備?
1. 每日必做酸奶一桶。非常的簡單,純牛奶+發酵菌種,然後按下酸奶鍵,第二天全家就有無糖酸奶喝。
2. 會用麵包機做全麥麵包。純黑全麥麵粉+雞蛋+牛奶+紅棗碎+發酵粉,不需要添加任何油與糖。第二天就有自帶紅棗甜味的全麥麵包吃。
3. 預約一鍋粥,或泡好豆子(方便第二天早晨打豆漿),清晨打開就可以直接喝。
4. 第二天孩子們沒醒之前做好早餐,收拾好一切。
我很樂意與大家分享這些生活上的小經驗,其實也就是晚幾分鐘睡,早起幾分鐘的事兒,一定不要讓自己當手忙腳亂的懶女人。
每天睡前第二天吃什麼一定要在心裡做好規劃,每一餐的搭配框架都是主食、蔬菜、高蛋白食物,儘量做到均衡飲食。
第二天進廚房的時候,就不會手忙腳亂,東抓西抓不知做什麼。
我是怎麼規劃的?
1. 食材換著吃。如果今天吃了牛肉,明天我就會準備蝦,後天準備魚,大後天準備排骨。
2. 硬菜放在午餐吃,晚餐時以蔬菜,豆製品,根莖薯類或粥為主,睡前寶寶還會喝牛奶或酸奶。
3. 偶爾會用藥膳給寶寶調理,或是煮山藥水喝。這個季節,熬湯時我會加入薏仁,茯苓,山藥,蓮子或芡實,做成祛溼健脾四神湯。
健康其實是不知不覺吃出來的。
我跟老公是16年結婚,17年十月有了大兒子,在生娃之前我的體重常年基本都在106到108斤之間浮動(身高170),整個孕期增重30斤。
懷孕期間,我只有前期孕反的時候離開了廚房,後面直到生的那天早上都在踐行健康飲食,為自己、為家人準備營養餐。
每日瑜伽,每日走路是我一直都在堅持的。
大兒子斷奶後備孕三個月要了二兒子,懷他的時候體重依然是108,孕中期堅持遊泳2個月,每日1000米。風雨無阻!
月子裡怕老公陪護餐吃不好乾脆把電飯煲拿到月子中心給他煲粥。
孕期,我如何吃?
1. 孕反期間吃自己想吃的,不吐的食物。
2. 孕反過去了恢復搭配法正常飲食,少油少鹽輕烹調,注意補充蛋白質。
3. 孕後期吃主食要有選擇,少吃精製主食,多一些雜糧雜豆類,根莖薯類。
後期胎寶寶長很快,媽媽們體重也會增加很快,如果這個時期控制不好,產後是非常難恢復到原來的身材的。
這些都是想要告訴大家,只要你想擁有健康的生活,完美的身材,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可能大家在堅持的過程中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阻礙,但只要我們不放棄,一點點去想辦法攻克那些影響我們健康生活的阻礙,堅定往前走,真的,大家都會受益的。
都說媽媽是超人,我一點也不想當超人,我跟大家一樣,只想當好一個擁有正能量,全力做自己的好媽媽!
我相信我能做到的,你們也一樣能做到,我能做好的,你們也一樣能做好!
希望大家堅持健康飲食,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時刻保持積極向上的好心態,美好的生活,就在我們身邊。
記得,屏幕的那端,永遠會有這麼一個用心生活的女人陪伴你們!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