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市園林綠化部門組織實施生態修復、綠色通道、河道生態綠化、城鄉道路綠化提升、城市出入口綠化、城市公園增綠、鎮村綠化、城市公共服務空間增綠等8項工程,有效改善人居環境。至年底,全市建成區綠地率達38.2%,城區人均公園綠地12.3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2.1%,綠地總面積5118.3公頃,比上年增11.3%,其中公園綠地面積1541.9公頃,增加7.7%。新北區薛家鎮和武進區洛陽鎮、遙觀鎮被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命名為「江蘇省園林小城鎮」。
市園林局完善行政許可管理體制,啟動開發建設項目綠化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工作,參與37個項目的交付驗收,對不達標項目徵收代綠化工程款;清理調整了市園林局的行政權力,清理出13項權力、6項行政許可項目進入「三合一」網絡平臺辦理。加強企業服務,完善三級企業綠化資質申報評審制度,完成綠化企業資質就位、換證和100多家企業的信用手冊更換;與市建設局聯合評比「金龍」杯暨2007~2008年度「戈裕良」杯優質工程,常州桃源園林綠化有限公司等8個企業獲獎。
【公園管理】全市公園管理機構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增收節支,通過參與綠化工程建設、綠地管養等,拓展創收渠道,增強自身造血功能。市園林局及時維修設施,加強技能培訓,制定、實施《局直屬公園設施維修管理辦法(試行)》和周期維修計劃和園林綠化技能培訓三年計劃,抓好綠化工、花卉工、插花員等工種短期培訓,舉辦了園林植物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講座,組織技術工人參加全省第二屆、全市第十屆職工技能大賽。
【綠化養護】市園林部門加強行道樹種植管理,起草《常州市市區行道樹管理辦法》,規範新植行道樹的品種、幹徑、樹冠、土球種植高度、樹池安裝、防盜抗壓蓋板等。加強城區綠化養護,針對垂直綠化、圍牆透綠等的綠化養護,行道樹的整形修剪、植物病蟲害防治等,組織管養一線隊伍開展技術培訓。
綠化資源保護管理。出臺了《常州市城市綠化管理辦法》、《常州市園林綠化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對龍城大道、青洋路、中吳大道、吊橋路等道路改造項目的大規模樹木移植進行跟蹤管理,確保移植樹木成活率;對城區新增的12棵古樹名木掛牌籤訂責任狀,對全市186棵古樹進行復壯工作;對地處城郊、走市場化管養的敞開式公園,加強公園夜間的治安管理和設施看護,保護老小區綜合整治和停車改造工程的綠化景觀面貌。完善城市綠化長效管理,明確市管綠地管養範圍,開展普查摸底,細化管理要求,量化考評標準,明確整改時限;規範園林信息平臺管理,確保反應及時、處理迅速、督辦到位。
【園事花事】2月22日,第二屆常州市梅花節在紅梅公園開幕,舉辦了梅花書畫盆景展、踏青賞梅、梅花知識現場諮詢、猜謎活動、名家市民現場書畫、梅花攝影圖片展、「中國電信」杯第二屆常州市梅花節攝影比賽、「春天——從紅梅開始」專場文藝演出。4月19日,全市園林風箏大會在青楓公園開幕,吸引遊客超過10萬人。5月9日,「相約青楓」常州市第九屆相親節在青楓公園大草坪開幕,近1000人報名參與。各公園為許多公益性宣傳活動、社區娛樂活動提供了優質服務。
【常州市敞開公園建設獲江蘇人居環境範例獎】1月17日獲此項獎勵,常州市申報主題為「生態保護及城市綠化建設」。2006年以來,常州市政府確定公園綠地建設的「33122」規劃理念,開展公園綠地建設,即:在居民居住較為集中的區域保證居民出行300米左右有1處約3000平方米的公園綠地,居民出行1000米左右有1處約2萬平方米的公園綠地。每個城市組團至少規劃1個20公頃以上的公園綠地(包括帶狀公園綠地)。常州市區市政類公園全部實現免費敞開開放。敞開公園工作探索出「市場運作,良性循環」的融資理念、「綠化為本,文化為魂」的建設理念、「一次投入,一勞永逸」的經營理念和「以人為本,為民服務」的管理理念。
【城鄉綠化「八大工程」提前完成】9月,城鄉綠化「八大工程」提前實現年度目標,完成總投資18.44億元,新增綠地總面積2584.36公頃,分別完成年計劃的101.3%、155.3%。
生態修復工程。年內,宋劍湖生態溼地修復工程啟動,完成小黃山生態林、燕山森林公園和西太湖溼地、長蕩湖生態溼地、太湖灣生態溼地修復工程,完成總投資1.54億元,修復溼地、森林生態540公頃。
綠色通道工程。沿江高速公路、滬寧高速公路、新312國道等8條綠色通道綠化提升工程基本結束,環西太湖公路、122省道、奔發公路、342省道等9條新建道路綠化工程完工,338省道綠化工程新增綠地面積35.56公頃;開展西繞城高速公路、常泰通道南接線生態林工程前期調研工作。完成總投資1.46億元,新增綠地321.01公頃。
河道生態綠化工程。金壇市的下塘河、電勝河,武進區的武宜運河,新北區的省莊河、李大河、十裡橫河、肖龍港河、101線河道,鐘樓區的小王河,戚墅堰區的丁橫河、東升河11條河道生態綠化工程年內完工,完成總投資5291.32萬元,新增綠地236.8公頃。
城鄉道路綠化提升工程。提升32條城鄉道路綠化,完成總投資9434.14萬元,新增綠地89.8公頃。
城市出入口綠化工程。完成338省道孟河道口、錫宜高速公路漕橋道口等綠化工程,新增綠地43.64公頃;完成滬寧高速公路薛家道口、常州道口等綠化提升工程。完成總投資5305.25萬元。
城市公園增綠工程。東坡公園、圩墩遺址公園、恐龍谷溫泉公園新建、改建工程完工,相繼向市民開放;新建西林公園、飛龍公園完工,推進華山公園、聚湖公園、紫荊公園建設;完成丁塘河溼地公園一期方案評審。 完成總投資1.99億元,新增綠地55.23公頃,改造綠地18.92公頃。
鎮村綠化工程。完成9個集鎮的綠化建設工程,262個綠化合格村、120個綠化示範村的達標工程建設,開展常州市生態園林鄉鎮、江蘇省園林小城鎮創建活動,完成總投資7260萬元,新增綠地1826.67公頃。
城市公共服務空間增綠工程。屋頂綠化試點建設開始實施,2個月季小遊園、3條月季景觀路建設工程完成,共種植月季1.5公頃。中吳大道等9條新建道路兩側圍牆綠化工程完成;8個垂直綠化工程中,科教城地道、惠山南路地道綠化完成,南北高架(一期)綠化工程和新運河上的11座大橋垂直綠化工程完工,補種藤本植物3.5萬株。完成總投資7228萬元,新增綠地11.21公頃。
【東坡公園改造敞開工程完成】4月28日,經過10個多月的改造建設,東坡公園向市民免費開放,工程總投資5500萬元,面積54.3公頃。改造後的東坡公園分兩區、兩環、兩核。兩區即東區、西區,東區以仰蘇閣、東坡書院等後人緬懷、敬仰蘇東坡的景點為主,西區以艤舟亭、龍亭、洗硯池等歷史遺存景點為主;兩環即東西兩區的主遊覽線路呈環狀;兩核是指東區以仰蘇閣一帶為主的核心圈和西區以艤舟亭、龍亭、洗硯池一帶為主的核心圈。這次改造對艤舟亭、洗硯池、御碑亭及明朝廣濟橋等市級保護文物、歷史遺存進行原址保護、修舊如舊;對仰蘇閣、東坡書院進行原址翻建,體現大氣簡約的宋代建築風格;對部分景點進行完善提升,在半月島上新建長近100米的蘇子牆,新建抱月堂水系,開闢御碼頭至篦箕巷的水上遊線,恢復「東坡古渡」景點,重立楚頌碑帖。
【圩墩遺址公園改擴建完工】7月28日,完工免費開放。一期投資2.2億元,公園面積14.19公頃,新增面積1.3公頃。2008年7月,常州市開始對圩墩遺址進行保護和周邊環境整治。公園改造遵循保護文脈、生態優先及可持續性發展、時代性、以人為本、親水性5個原則。改造後更名為「圩墩遺址公園」,景觀結構分為一環、兩軸、四區:一環即環繞中心湖區,串聯各主要景點的景觀環廊,兩軸為東北往西南方向的景觀主軸、由西北往東南方向的景觀次軸,四區為歷史展示區、生態體驗區、城市開放區、文化交流區。公園亮點圩墩遺址博物館的設計、建設和布展由專門研究馬家浜文化的浙江大學實施,以「常州第一村」為展示主題,將圩墩遺址的文化進行有機分類,通過雕塑組合、結構剖面造景、二維背景結合動態投影畫面等手法,以多維的景觀空間演繹不同的文化風格。
【常州連續5次獲省園博會造園藝術獎】10月26日,常州市負責建造的展園「明淨如妝」獲得第六屆江蘇省園藝博覽會造園藝術大獎。該園以宋代山水畫大師馬遠名句「秋山明淨而如妝」為意,將常州梳篦文化與園林藝術巧妙結合,營造出色彩豐富、清爽明淨的晚秋意境。並獲得插花藝術、攝影藝術、畫展、盆景精品、賞石精品等園事花事展覽一等獎6個、二等獎4個、三等獎10個。
【常州花卉作品在全國花展獲獎】10月23日,由常州市紅梅公園管理處創作布置的以「菊之盛典迎世博」為主題的菊花展臺,參加第三屆中國菊花精品展,以古樸自然的布置手法受到高度評價,獲最佳栽培獎、最佳布置獎兩個最高獎項。4月18日,在第七屆中國杜鵑花展覽會上,常州市送展的杜鵑花作品「西鵑」獲最佳造型獎銀獎,「映山紅」、「映山紫」分獲最佳栽培馴化獎銀獎、銅獎。(朱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