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奪得70萬元!陝科大一次就獲批兩項「國家藝術基金資助」!

2020-12-25 陝西科技大學招生辦

經國家藝術基金專家評審並報國家藝術基金理事會審定,2018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名單近日揭曉,陝西科技大學共有兩個項目獲得資助。這同時也陝科大首次獲批國家藝術基金項目,標誌著該校教師藝術創作的能力和水平達到一個新高度。

國家藝術基金於2013年設立,是旨在繁榮藝術創作、打造和推廣原創精品力作、培養藝術創作人才、推進國家藝術事業健康發展的公益性基金。此次陝科大立項項目為:王樹茂教授申報的藝術人才培養項目「耀州窯陶瓷技藝傳承與創新人才培養」,立項經費60萬元;設藝學院青年教師趙麗珍申報的青年藝術創作人才項目「水彩(粉)畫創作」,立項經費10萬元。

2018年全國共6952個項目參與評審(含高校、院所、劇團、演藝實體申報等),立項資助955項,立項率為13.7%,比上一年度降低了約0.4個百分點。本年度立項資助大型舞臺劇和作品創作項目159項,小型劇(節)目和作品創作項目185項,傳播交流推廣項目187項,藝術人才培養項目134項,青年藝術創作人才項目290項。

陝西省獲批大型舞臺劇和作品創作項目3項,小型劇(節)目和作品創作項目2項,傳播交流推廣項目7項,藝術人才培養項目4項,青年藝術創作人才項目7項。

陝西科技大學作為我國西部地區唯一一所以輕工為特色的多科性大學,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建設高校,是「十二五」期間陝西省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是陝西省人民政府與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輕工集團公司共同建設的重點高校。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88所重點院校之一是新中國第一所輕工高等學校學校始終將人才培養作為根本任務,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整體辦學水平。2011年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計劃」第二批試點高校,2017年入選教育部「網際網路+中國製造2025」產教融合促進計劃試點院校和陝西省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近年來,在國家級、省級教學項目中連創佳績,整體水平居省屬高校前列。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48項;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9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3個,陝西省名牌專業7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業3個;國家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項、省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9項;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24個。

(部分來源:陝西科技大學官網)

相關焦點

  • 山東建築大學首次實現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超千萬元
    9月18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山東建築大學共申報項目252項,獲批資助30項,其中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6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3項,立項總數創歷年新高,獲批資助總額1201萬元,首次實現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超千萬元門檻,土木工程學院張鑫教授獲批的「既有結構性能評估與加固改造基礎研究」,實現山東建築大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的歷史性突破。
  • 2020年暨南大學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70項,全國排名第9!
    2020年,暨南大學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獲批量再創佳績,共有70個項目獲批立項,立項總數排名全國高校第9位,是前15名中唯一的非985高校。暨大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獲批量已連續兩年達到70項。(2020年國家社科項目各高校總數排名)(2015-2020年暨南大學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獲批量)2020年,暨大共獲批9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及委託項目,除3項年度重大項目外,還包括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項,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大專項1項,重大委託項目1項,冷門絕學研究專項學術團隊項目1項,重大項目滾動資助1項。
  • 國家藝術基金髮布2017年度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申報
    國家藝術基金(一般項目)2017年度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申報指南  國家藝術基金面向社會受理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的申報,組織專家評審,確定資助項目和資助額度,並實施監管。  根據《國家藝術基金章程》,結合《國家藝術基金項目資助管理辦法》《國家藝術基金財務管理辦法》,制定本指南。
  • 共計72萬元!西農4人獲批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特別資助項目
    近日,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公布了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13批特別資助(站中)項目獲資助人員名單,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畜牧學流動站昝林森教授指導的博士後梅楚剛、水利工程流動站蔡煥傑教授指導的博士後谷曉博、林學流動站武高林研究員指導的博士後劉玉、生物學流動站沈錫輝教授指導的博士後
  • ...自然科學基金|高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北京科技大學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以下簡稱「重大項目」)資助名單。多所高校已在官網宣布學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的喜訊。另據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消息,此次獲批的重大項目是工程學院首次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標誌著學院在地質災害防治領域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是「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雙一流學科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的標誌性體現。該項目獲批直接經費1797.6萬元,執行期為五年。
  • 「數」讀陝科大!這份5年「人才成績單」火了
    兩個月後,他就成為了陝科大化工學院的特聘教授。 那幾年,全國各地、國內國外,一次次的會晤,成為陝科大負責人才引進的同志的工作常態。為了延攬學科領軍人才許並社,他們三顧茅廬,赴太原洽談溝通,為了趕約定時間,經常來不及吃飯,只能在列車或飛機上隨便吃一口。
  • 大連工業大學2020年獲批2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今日,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公布,學校共獲批2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其中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面上項目13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7項,項目直接經費1059萬元。今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集中接收期間,學校共接收項目申請114項,全部通過國家基金委初審和覆審,經專家評審後21項獲得資助,綜合資助率18.4%。
  • 我本尋朱玉 何懼山澤深——記陝科大「人才強校」戰略實施五年來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學術骨幹宋浩傑說:「來陝科大後,我們團隊在『綠色防護和摩擦磨損』領域的研究沒有斷層,團隊用學校提供的科研啟動費購置了摩擦磨損實驗機、等離子體處理儀、紅外光譜儀等設備,還可以借用學校其他學科的先進設備,基本不出校園就可以搞定所有實驗。這幾年我們已經獲批2個省重點項目、2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發表了24篇高水平文章!」
  • 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歌曲《在東北長大》與時代共融
    沈音 攝中新網瀋陽12月18日電 (沈殿成 李晛)中國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資助項目歌曲《在東北長大》,今年年底將以音樂短片形式結題。該項目賦予了東北民歌時代感和共融性,體現了東北人特有的精神風貌。據瀋陽音樂學院院長季惠斌介紹,歌曲《在東北長大》是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小型舞臺藝術作品資助項目,由李峻岭作詞,劉曉義作曲,瀋陽音樂學院民族聲樂教育系副教授楊麗娜演唱。2019年末,該項目將以音樂短片形式結題,同時,中國唱片總公司出版同名專輯。
  • 南開大學獲批5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12月3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正式對外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名單,南開大學共獲批5項,資助經費共計340萬元。  此次立項中,經濟學院施炳展教授、文學院李錫龍教授分別擔任首席專家的「新一輪技術革命與中國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問題研究」「中國文藝副刊文獻的整理、研究及資料庫建設(1898—1949)」項目成功中標立項,每項獲批資助經費80萬元,共計160萬元。
  • 上海理工大學獲批68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創歷史新高!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結果,上海理工大學共有68項項目獲得資助,立項數創歷年新高,連續9年在上海市地方高校中排名第二。其中光電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的彭灩教授獲批1項優秀青年基金項目,其餘獲批的項目為33項面上項目和34項青年基金項目。
  • 濟南大學獲批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7項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尹明亮 通訊員 劉珂珂近日,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立項名單公布,濟南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劉福才博士的「治理現代化視域下我國教育改革的制度困境及優化路徑研究」,文學院代亮博士的「清初博學鴻儒心態與詩學思想研究
  • 武漢大學獲批18項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
    近期,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暨優秀博士論文出版項目立項名單正式公布,武漢大學獲批18項後期資助項目,立項數同四川大學並列第一。  其中,武漢大學獲重點項目5項,學科覆蓋中國歷史、世界歷史、考古學、哲學、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獲一般項目13項,涉及法學、中國文學、理論經濟、語言學等優勢學科。
  • 獲批經費破億!暨大獲201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67項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的評審結果。 2019年廣東省高校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排名表 獲批直接經費10817.34萬元 重點重大類標誌性項目數再獲突破 截止日前,暨南大學首批項目獲批直接經費10817.34萬元
  • 2020年度濟大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7項-新華網山東頻道
    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立項名單公布,濟南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博士劉福才的「治理現代化視域下我國教育改革的制度困境及優化路徑研究」,文學院博士代亮的「清初博學鴻儒心態與詩學思想研究」兩項課題成功立項。截至目前,本年度濟南大學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7項。
  • 河南師範大學2項課題獲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
    近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名單,我校兩項課題獲批立項,分別是以李雪山教授為首席專家的「商代甲骨非文字資料的整理研究和資料庫建設」和以孟軻教授2020年度全國共立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338項,包括基礎理論研究、應用對策研究和交叉學科研究,以基礎理論研究為主,共發布342個招標選題,涵蓋國家社科基金26個學科領域。每個招標選題原則上只確立1項中標課題,資助強度一般為每項60-80萬元。
  • 又一重量級國家留學名單公布!陝西科技大學17人赫然在列
    繼5月份陝西科技大學21名教師獲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國家公派高級研究學者、訪問學者、博士後訪學後,近日,陝科大17名師生再獲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項目訪學資助,獲批項目類別及獲批率明顯呈上升趨勢,且首次獲得中法&34;交流合作項目全額資助。
  • 2019年度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百強高校揭曉,北大獲批金額超10億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是我國支持基礎研究的主渠道,更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年都會資助大批的高校及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和重要項目,而高校和科研機構獲批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金額的多少也成為評價高校、科研機構基礎領域科研實力的重要指標。
  • 湖大新增兩項國家社科重大項目!
    在最新公布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名單中我湖有一項課題獲得立項支持同時還有一項課題獲批中宣部「馬工程」立項支持近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公布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名單,我校新聞傳播學院廖聲武教授申報的「中國近現代新聞團體資料搜集、整理與研究(1905-1949)」獲批立項,經費80萬元。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據出爐:貴州大學、西湖大學獲突破
    化學工程與環境學院王彧斐副教授和新能源與材料學院黃國勇教授分別獲得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資助。截至目前,中石大(北京)在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中申報期間共提交項目申請375項,總體獲資助率23.7%,獲批項目受資助經費總額近53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