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南瓜 普象工業設計小站 收錄於話題#中國風1#設計6#建築1
重慶來福士廣場、貴州水司樓,近年來各種醜建築再次捲土重來。
這不,2020還沒過完,繼恆大蓮花足球場後,廣州再出驚天地泣鬼神的辣眼建築——融創表演劇院。
它究竟有多醜呢?
有人說像奶奶都嫌土氣的大花棉被,有人說像鬼片裡的繡花鞋。
醜到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沒有半點國風劇院的神採。
看到這個土味十足的設計方案,先別忙著吐槽「中式審美」。
它是英國一家叫Steven Chilton Architects(SCA)建築事務所的「神作」,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絲綢。
柔和彎曲的外觀猶如面料的褶皺,被嵌上金色的百鳥圖案,則代表著一派祥和之氣。
別說,聽起來還挺像那麼一回事。
但做出來卻成了,買家秀和賣家秀大型翻車現場,土到掉渣!
話說,如此局面究竟是外國設計師不懂中國文化,還是另有其他呢?
細細了解後,你會明白它不僅外貌醜,「內心」更醜……
充滿諷刺的效果圖
進入主題前,咱們先把SCA這家設計事務所,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別看它雖然身在英國,但一半多的項目都在中國,幾乎包圓了近幾年的劇院設計。
已經完工的武漢漢秀劇院、無錫太湖劇院,還在計劃中的青島大劇院等,都由他們主導設計,業務從未間斷。
其實,在被吐槽太醜之前,SCA發布的一組劇院效果圖,就引起了強烈爭議。
一般建築效果圖周遭的環境設計,都是鳥語花香、陽光明媚。
但融創劇院卻身處漫天霧霾、垃圾成堆、街道毀壞的惡劣環境中。
這畫面真實嗎?真到太假!
雖然我們不少城市存在環境汙染,但對於一年四季草木常綠、空氣品質多為優良的廣州來說,天空被烏壓壓的重度霧霾包圍,完全不符合實際。
再來看看這滿大街花卷饅頭攤,帶著魯V牌照的麵包車,你能相信這是一線大都市廣州?
明明是北方風格的鄉村集市啊!
出現在畫面中的主要人物,大都是村民、環衛工、流浪漢等,沒有光鮮亮麗都市白領的身影 。
能看到底層人民、反映現實是好事,但這種移花接木、違背真實的過度渲染,究竟是SCA對我們的誤解還是藉機諷刺?
事實告訴我們,事務所已經不止一次有這樣的「騷操作」了。
接二連三被「醜化」
形似「鬼工球」的花都劇院,是SCA在廣州的另一個項目。
它的設計靈感來自中國古代雕刻品——牙雕套球(鏤空雕花球)。
半球狀的建築由管狀鋼構銜接而成,覆有玻璃纖維、增強水泥,作保護結構防雨遮陽。
雕有廣州本地木窗雕花的球面,是對傳統的致敬。
這樣看來,建築還是兼具設計美感與文化屬性的。
但是,效果圖做出來後又變了味。
熟悉的場景熟悉的套路,建築周身環境再次陷入詭異氛圍中。
霧霾、廢品車、各種殘垣斷壁統統出現。
更令人不解的是,還出現了表情凝重、帶著口罩接吻的行人。
從頭至尾,除了建築本身,幾乎都在有意塑造落後、髒亂差的城市與人民印象。
身在無錫的太湖劇場,同樣出自SCA之手。
它被英國《泰晤士報》評為「2019年全球十佳建築設計之一」,有著「最空靈劇院」稱號。
這座以中國最大竹林——宜興竹海公園,為設計理念的白色建築,由柱群、天蓬、外牆三個主要元素組成。
遠遠望去猶如仙居。
But,美不到三秒,同樣的「戲碼」又一次上演。
在灰濛濛的環境中,環衛工人不僅再次成為主角,還被戴上了現實中不曾有的大帽子。
三輪車、軍大衣,這些現代城市中不太常見的事物,都一一出現。
有人說這或許是工作室的設計風格,敢於表現底層人民與現實生活,沒必要想的太敏感。
但是,這種在華麗架構下,配上具有強烈反差感的事物,過度誇大甚至作假的「現實」,真的能稱之為真實嗎?
SCA的國外項目長這樣
畫風轉變太快,SCA在國外的設計項目場景,完全是另一風格。
在英國設計的MyPlace工廠,完全是模擬場景人物,中規中矩,不帶任何主觀色彩。
到了另一個The Tree Company項目,出現了打扮精緻、穿著講究的外國人。
整個畫面堪比時尚畫報,一派欣欣向榮的美好景象。
很快,在同場景中出現的中國人,依舊打扮土氣、佩戴口罩。
從未缺席過的環衛工人,再次出現。
面對此情此景,你還認為這是「接地氣」的表現嗎?
簡直就是大型雙標現場,刻意強調重複出現的環衛工、霧霾、口罩。
難道國外就沒有空氣汙染、沒有處於底層的勞動人民,所有的人都高大上?
當然不是!
▲SCA衛星英國展2020
優秀的建築本身是可以體現本地風土人情的,但這種不切實際的故意凸顯、扭曲表達,分明是有意而為之。
至於為什麼這樣表達,我們不想過度去揣測,但認真思考。
這種需要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大型建築,為什麼都由國外的設計團隊來完成?
是外來的和尚好念經,還是本土真的找不到一位優秀的設計師?
▲金城大戲院(今黃浦劇場)設計/華蓋建築事務所 1933
從客觀看,我們真正意義上的建築設計,是林徽因、梁思成等第一代建築師外出留學,才開始發展起來的,僅有百餘年歷史。
與國外建築團隊在設計思想與技術水平上,確實有一定距離。
至今為止,除了華人貝聿銘,獲得普利茲克建築大獎的中國人僅有王澍。
▲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店 設計/基泰工程司 1936
主觀看,我們缺少文化自信,甲方爸爸更加相信只有國外大師,才能建出高大上的房子。
即使設計的不如人意,仍會去聘請,覺得外國月亮比較圓。
漸漸中國成了外國建築師的試驗場!
在走向設計強國的路上,國外確實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但傳統文化中也有不少值得我們去挖掘、傳承的地方。
畢竟,早在幾百年前,我們就修建出過令人驚豔的布達拉宮、故宮。
- END -
原標題:《英國設計師用效果圖醜化中國?廣州某劇院慘中槍,網友:這是什麼陰間建築!》
閱讀原文